吴秦西
目的 动态分析本院连续三年恶性肿瘤住院患者多种数据变化的趋势.方法 回顾性分析乳腺癌术后局部复发而无远处转移的6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004~2006年恶性肿瘤住院患者人数逐年明显增加,在住院患者人数的比例增大,顺位提前.治疗费用也在逐年提高,药品分配比例变化不明显.结论 本院恶性肿瘤住院人数上升较快,治疗费用同步上升.
作者:王丽华;赵艳红;徐锐峰 刊期: 2007年第23期
脑出血后血胂周围脑组织存在继发性脑损伤,其病理机制十分复杂.近研究表明,脑出血后血肿周围存在水肿形成和继发性缺血损伤区,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缺血是引起脑水肿的主要原因之一;脑出血后血肿本身释放的毒性物质如凝血酶、血红蛋白等是导致神经细胞坏死、脑组织缺血、水肿等病理变化的重要化学刺激物;炎性反应在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继发性脑组织损伤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另外,细胞凋亡、补体系统激活、细胞色素C释放、自由基反应增强等均参与了脑出血后神经细胞损伤.
作者:吴荣东;董宜先;刘振华 刊期: 2007年第23期
神经导航是将影像学技术、计算机技术、立体定向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融为一体的综合系统.它可确定术前病变的位置、选择佳手术入路、术中实时了解病变的范围,可以更精确、大范围地切除病变组织,有效地减少对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达到佳疗效.兹将神经导航系统在神经外科卞的应用进行综述.
作者:康俊龙;张俊卿 刊期: 2007年第23期
肩袖损伤是中老年常见的肩关节疾患,其发病率占肩关节疾忠的17%~41%.肩关节镜是1958年开始应用于临床,随着新技术、新设备、新课题、新理论的提出和应用,肩袖撕裂的修补术正逐渐由开放手术转向关节镜下微创手术,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的手术技术也日益成熟.总之,关节镜下治疗肩袖损伤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它不仅视野宽阔,能全面明确病因,而且创伤小,术后康复快.
作者:杨斌 刊期: 2007年第23期
近年来,肾脏病进入晚期慢性肾衰竭的人口日益增多.从卫生经济学的角度出发,采用何种手段才易使病人接受,保护残余肾功,阻止其恶化,改善其生存质量;
作者:陶建勋;米绪华;樊均明 刊期: 2007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参芪扶正注射液对慢性肺心病患者的免疫功能和血粘度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原则将12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分为2组(各60例),其中治疗组加用参芪扶正注射液,静脉滴注250mL/d,14d为1疗程,对照组和治疗组均行一般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内科治疗,治疗前后观察T琳巴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以及血粘度.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丁淋巴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及血粘度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5),且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以及血粘度无明显改善(P<0.05).结论 参芪扶正注射液可改善慢性肺心病患者的免疫功能,降低血粘度.增强疗效.
作者:苏琳;王静 刊期: 2007年第23期
通过对呼伦贝尔市人民医院2001~2006年间75例慢性乙醇中毒患者的临床分析,以期为诊断治疗康复提供依据.
作者:张春红;杨文清 刊期: 200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护理在自缢后缺血缺氧综合症病人抢救中的价值.方法 观察并总结我科收治自缢后缺血缺氧综合症患者,在应用药物同时,对患者进行早期积极护理,包括病情观察、体征、呼吸道、口腔、眼部、皮肤、饮食、语言等护理,使患者安全渡过急性期.结果 注重早期护理,配合药物治疗,准确及时监护,使患者转危为安.结论 早期进行认真准确及时护理,密切配合药物治疗,减少了并发症均痊愈出院.
作者:司国英 刊期: 200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奎硫平联合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疗效.方法 将198例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奎硫平联合氯氮平)和对照组(单用奎硫平)进行治疗.每组各99例,疗程12个月.于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12个月末采用阴性症状量表评定临床疗效.药物副反应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6个月,12个月末研究组阴性症状总分减分率优于对照组(P<0.05,P<0.01),各因子分数除注意障碍因子两组差异不显著外,其它各因子研究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0.01).研究组不良反应以流涎,嗜睡和震颤为主.对照组以静坐不能,震颤和失眠为主,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奎硫平联合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疗效优于单用奎硫平治疗.
作者:郑景莉;王保国;付爱玲;李蓓 刊期: 2007年第23期
目的 通过WB-1大功率微热疗机的临床观察,大功率微波全身加温治疗时对患者的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的影响及其加温局部的皮肤反应等安全性的进行初步分析.方法 用WB-1大功率微波热疗机对72例患者进行全身加温,加温开始前、加温过程中每间隔30min及热疗结束前1min测量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记录热疗期间患者加温区的皮肤变化情况.结果 使用大功率微波热疗机时患者心率明显加快,统计学上有显著差异(P<0.05).热疗后的心率范围为62~140次/min,血压和血氧饱和度变化不大(P>0.05);72例患者中,有10例出现皮肤红斑(占13.9%),6倒在治疗结束后演变成为了水泡(占8.33%),均未出现皮下脂肪硬结.结论 大功率微波全身加温治疗对患者的心率有影响,从而加重心肌的负荷,所以慢性心肌供血不足的患者要慎用,而对血压、血氧饱和度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对皮肤的损伤也相对较轻,无严重的皮肤并发症.
作者:黄玉堂;王继英;王宁 刊期: 2007年第23期
目的 了解老年与青年肺癌的临床差异.方法 回顾性收集近7年来我院肿瘤科经病理学证实的住院肺癌患者,对符合条件患者的年龄、性别、组织分类、临床症状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老年组中男性116例,女性22例,患鳞癌79例,腺癌38例,小细胞肺癌18倒.青年组中男性52例,女性32例,患鳞癌16例,腺癌49例,小细胞肺癌16例.结论 ①老年组中女性患者的比例较青年组低;②青年组中胸痛症状的比例较高,组织分型以腺癌为主,分期较晚,转移率高,预后性较差;③老年组表现症状较复杂,组织分型以鳞癌为主,合并症较多.
作者:林萍;单利 刊期: 2007年第23期
目的 评价参芪扶正注射液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将恶性肿瘤患者80例分为对照组(放、化疗组)和治疗组(放、化疗合并参芪扶正注射液组),比较肿瘤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生活质量变化及放、化疗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组骨髓抑制情况、消化道反应及全身毒副反应的发生率比对照组低,而生活质量明显提高(P<0.01).结论 参芪扶正注射液在治疗恶性肿瘤过程中可以减轻放、化疗的毒副反应,改善患者的一般情况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龙慧 刊期: 2007年第23期
正常腹腔内压力主要是由腹腔内脏器的静水压产生,正常情况下和大气压相近.当腹内压>10mmHg(1mmHg=0.133kPa)时,即为腹腔高压.腹腔间室综合征的定义是任何原因引起腹腔内压非生理性持续升高,达到或超过35mmHg,引起腹腔内脏及腹外系统器官等多器官系统功能损害的临床综合征.急性重症胰腺炎(SAP)可引发腹腔内高压,部分患者(10%)可导致腹腔间室综合征的发生,病程凶险,病死率较高.在诊治SAP过程中注意防治腹腔内高压,对提高SAP的临床治愈率有重要意义.
作者:靳殿功 刊期: 2007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和评价中心静脉导管胸腔内置管引流及注入肿瘤坏死因子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临床确诊的肺癌伴恶性胸水患者69例接2:1比例随机分为肿瘤坏死因子组(46例)和阿霉素组(23例),经B超胸水定位后,进行胸腔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引流胸水.积液引流干净后肿瘤坏死因子组胸腔内注入肿瘤坏死因子1500万u,阿霉素组阿霉素30mg,每周2次.结果 肿瘤坏死因子组和阿霉素组的胸水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9.1%(41/46)和60.9%(14/23),P<0.05;胸痛发生率分别为80.4%(37/46)和17.4%(4/23),P<0.001;发热的发生率分别为26.1%(12/46)和0%(0/23),P<0.0001.结论 中心静脉导管胸腔内置管引流并注入肿瘤坏死因子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明显高于中心静脉导管胸腔内置管引流并注入阿霉素,胸痛和发热副作用发生率相对较高,但可耐受.
作者:吴秦西 刊期: 2007年第23期
各实验室在检测仪器、试剂、校准品等方面各成一个检测系统,不同检测系统的检测结果可能存在明显差异.因此,如何保证不同检测系统检测结果 的可比性是目前医学检验研究中的热点.血凝仪的普遍使用,中国一般中等以上医院,大都已开展凝血4项(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纤维蛋白原)的检测,因此,血凝仪的凝血四项检测结果 可比性问题亟待解决.利用标准品或定值血浆进行定期的校准比对是提高不同血凝仪检测结果 可比性的主要方法.
作者:梁远;林发全;李明芬 刊期: 2007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晚期肿瘤的疗效.方法 对我院97例晚期肿瘤患者,应用复方苦参注射液30mL加入250mL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注射夜中静滴,每天1次,20d为1个疗程.结果 复方苦参注射液能减轻晚期肿瘤患者的疼痛,改善体质,对提高生活质量有一定疗效.结论 复方苦参注射液有控制肿瘤生长,改善体质,减轻疼痛,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且无不良反应.
作者:张定昌;涂志全 刊期: 2007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MP)联合中药治疗重症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疗效.方法 将40例重症IT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用MP1 000mg/d,静点,共3d,并以MP 0.8mg/(kg·d),口服维持治疗,根据血小板(PLT)计数逐渐减量,在此基础上治疗组联合中药滋阴养血汤治疗.对照组用MP使用方法 同治疗组,不联合滋阴养血汤治疗,2周后无明显反应者,可再给予1疗程治疗.结果 两组治疗后PLT计数均有显著提高,且治疗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联合中药治疗重症ITP可显著提高疗效,且效果巩固.
作者:杜艳林;王泽民;陈广垠;李燕郴 刊期: 2007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丙戊酸钠治疗躁狂发作的临床疗效和副反应.方法 随机对62例躁狂发作患者分别以丙戊酸钠及碳酸锂治疗,采用Bech-Rafaelson躁狂量表(BRMS)评定临床疗效,并对治疗期间出现的药物副反应逐一登记.结果 两组疗后BRMS分值均大幅度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1),但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丙戊酸钠副反应发生率低而轻微.结论 丙戊酸钠用于治疗躁狂发作,疗效肯定,与碳酸锂疗效相近,且副反应较轻,安全性好.
作者:郑景莉;王保国 刊期: 2007年第23期
目的 研究寻常疣、跖疣的治疗方法 .方法 采用针灸中直刺法及齐刺法于阿是穴治疗的方法 .结果 所有病例均获得满意疗效.结论 针灸治疗寻常疣、跖疣的治疗方法 治愈率高,复发低,疗效明显优于其它方法;没有其它治疗方法 中治疗后影响日常工作、可能继发感染等优点.该方法 非常值得推广.
作者:池华云;朱小娟;王鲁 刊期: 2007年第23期
目的 评价应用益肾通胶囊与盐酸坦索罗辛联合应用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50例门诊前列腺增生患者,联合应用益肾通胶囊(4粒口服3次/d)与盐酸坦索罗辛(0.2mg口服1次/d)治疗2个疗程,观察I-PSS评分、BS评分、MFR及RU改善.结果 治疗后患者主观症状改善明显,残余尿减少、大尿流率增加,生活质量明显提高(P<0.01).结论 益肾通与盐酸坦索罗辛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有较好的近期与远期疗效.
作者:谢建兴;王鹏;陈铭;关伟;郝燕 刊期: 2007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