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念珠菌性食管炎的发病特点与诊治进展

李拴位

关键词:念珠菌性食管炎, 病因学, 诊断, 治疗
摘要:念珠菌性食管炎(candiosis esophagitis),亦称白色念珠菌或霉菌性食管炎(candida esophagitis).是由于白色念珠菌侵入食管粘膜而引起的溃疡性伪膜性食管炎,患者临床表现常与食管粘膜损害程度相关.
医学综述杂志相关文献
  • 先兆子痫免疫学病因的研究进展

    先兆子痫是危及母婴健康的重要疾病.其病因不明,因而称之为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表现为以高血压、蛋白尿、水肿为特征的多脏器功能受损.

    作者:王越;高乃庄;王金龙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端粒酶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相关性及治疗的研究进展

    1端粒及端粒酶结构与功能端粒(telomere)是真核细胞染色体末端的特殊结构,由DNA和蛋白质构成,其DNA由5'-3'方向的TTAGGG重复片段串联组成,为5~20kb.

    作者:郝永贤;杜宝恒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脂肪细胞因子和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人类为维持生命活动需要经常从外界摄取能量,而脂肪组织作为能量储存场所,发挥重要的作用.

    作者:庞翠军;肖常青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寄生虫与肺疾病的研究

    在引起肺部疾病的许多病因中,寄生虫感染是常见的原因之一,可引起肺部疾病的寄生虫的常见种类有卫氏并殖吸虫(肺吸虫),细粒棘球绦虫、蛔虫、钩虫,原虫有溶组织内阿米巴、卡氏肺孢子虫、弓形虫,医学节肢动物有粉螨、尘螨等.

    作者:邢杰;阎玉文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的研究进展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T)是一种与不孕密切相关的妇科疑难病.发病率在一般人群中为1%~7%,在不孕妇女中高达30%~40%,而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中不孕的发病率为30%~40%.

    作者:徐莉;司徒仪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无创机械通气的发展及应用现状

    无创机械通气是指不建立人工气道,采用面罩或鼻罩等而进行呼吸支持的机械通气技术.

    作者:张纳新;秦英智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机械通气治疗ARDS进展

    早在1967年Ashbaugh等就首次对成人呼吸窘迫的症状进行了描述,但直到1971年才提出了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的概念[1,2].

    作者:杨银玉;张育才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骨形成蛋白的研究进展及其临床意义

    骨形成蛋白属于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超家族成员,在胚胎发生和发育、组织与细胞的分化和增殖等方面起重要作用.

    作者:袁邦清;荆俊杰;王守森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细胞凋亡与Graves'病

    1细胞凋亡及Graves'病细胞凋亡(apoptosis)是一种不同于细胞坏死(nerosis)的细胞死亡形式,指在一定的生理或病理条件下,细胞按自身规律严格有序地主动结束其生命的死亡过程,故又称作程序化细胞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PCD).

    作者:张金山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基因工程抗体的研究

    近年来在生物学领域引人注目的进展之一就是抗体工程的建立,人们已经可以将编码抗体的基因进行重组、改造,并实现了体内和体外的表达,从而使抗体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本文就这方面的研究作一综述.

    作者:龚明霞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良恶性胸水鉴别诊断的若干进展

    胸水是一种常见的临床征候,可由多种疾病引起.在我国,结核性胸水是常见的胸腔积液,占胸水病因分布的19.6%~77.5%,肿瘤性胸水占20%~40%.故胸水的病因诊断对疾病治疗、预后至关重要.近年来良恶性胸水的鉴别诊断取得了重要进展,本文将从细胞学、肿瘤标志物、细胞因子、补体系统、胸腔镜5个方面综述如下.

    作者:陈娟;张锦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溃疡病胃大部切除吻合方式选择及评价

    胃和十二指肠溃疡(简称溃疡病),不论在国内及国外都是常见病,90%的患者经内科治疗后症状得到控制,部分可以治愈,临床上仅有10%的患者需外科手术治疗.

    作者:陈绍礼;李礼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氧动力学监测与危重病关系的研究

    近年来,随着危重症急救医学的发展,氧动力学监测与危重病的关系日益受到重视.

    作者:杨素征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输卵管插管技术在妇产科的应用

    输卵管插管术是随着介入治疗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门妇产科诊疗技术.近年来国外学者对其诊断、治疗等作用进行了大量的临床及基础研究,显示出其在妇产科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仅就其在对不孕症的治疗以及计划生育方面的应用简要综述.

    作者:陈慧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前列腺炎研究新进展

    前列腺炎综合征包含一切与前列腺疾病相关的临床症状,已被确定为一类常见的临床疾病.

    作者:张杰秀;钱立新;张炜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移植耐受研究进展

    过去20年研制的免疫抑制药物使移植物的短期生存得以提高,但未能实现免疫耐受,几乎所有的移植耐受者需要终生服用药物.

    作者:朱小丽;杜斌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脂肪肝的研究进展

    脂肪肝是由各种疾病和病因引起的肝脏脂肪变性.在西方国家,乙醇(酒精)中毒是造成脂肪肝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在无酒精中毒的患者中也存在脂肪肝,亦即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

    作者:罗雁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两代质子泵抑制剂的比较研究

    质子泵抑制剂(PPI)是临床上治疗胃和十二指肠溃疡、胃食管反流病(GERD)、吻合口溃疡和卓-艾综合征(ZES)等酸相关性疾病的首选药物,PPI的主要作用机制:具有弱碱性、能迅速穿过处于激活状态的壁细胞膜,在强酸性分泌小管中聚积[1].

    作者:黄培宁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生物学活性及其表达调控的研究进展

    1983年Senger等在研究癌性腹水时发现,肿瘤细胞可以分泌一种对肿瘤微血管通透性产生刺激作用的因子,命名为血管通透因子(vascular permeability factor,VPF).

    作者:高扬;刘志辉;张茹慧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粘膜COX-2表达的临床意义

    幽门螺杆菌(HP)感染引起胃粘膜的炎症反应,是包括慢性活动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和胃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MALT)等在内的一系列胃肠道疾病的重要病因.

    作者:王娜;姚希贤 刊期: 2003年第02期

医学综述杂志

医学综述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