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研究进展

邱维强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 诊断,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内皮素
摘要: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DM)的远期并发症之一,严重危害患者生命,已成为临床研究的热点课题.
医学综述杂志相关文献
  • 高血压基因疗法的研究进展

    高血压的发病与基因有关,通过影响高血压相关性基因可以控制高血压病的发生、发展,并且可产生持久的抗高血压效果.现仅就关于高血压的基因治疗,总结如下.

    作者:王怀新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MAP激酶及其在心肌肥厚中作用的研究

    心肌肥厚(cardiac myocyte hypertrophy)是以心肌细胞肥大为特征的代偿性反应,也是多种心血管疾病如心肌梗死、高血压病、瓣膜病、病毒性心肌炎等发生、发展过程中常见的病理改变之一.

    作者:汪明慧;梁文同;曹雪滨;许顶立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生长抑素(SS)与神经精神疾病

    生长抑素(somatostatin,SS)是含有14个氨基酸残基的环状多肽,早在1986年Kmlich等开始发现羊下丘脑有一种抑制生长激素的因子,称之为生长激素抑制素.

    作者:韩凌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树突状细胞与肿瘤免疫的研究进展

    在影响肿瘤发生、发展的诸多因素中,机体免疫反应,特别是T淋巴细胞起重要作用,而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与T细胞功能密切相关.

    作者:初晓霞;赵春亭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充血性心力衰竭传统与现代观念

    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是临床上常见的综合征,各种原因和各种类型的心脏病发展至一定阶段均可导致CHF,随着人口的老龄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CHF的发生率明显增加,CHF又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是目前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

    作者:王桂芳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β-阻滞剂治疗心力衰竭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人们已经认识到导致心力衰竭(心衰)发生发展的基本机制是心肌重塑[1].

    作者:赵子发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胆系疾病超声显像诊断的现状和进展

    自20世纪70年代初,灰阶二维超声问世以来,在胆系疾病的超声诊断方面有了显著的进展,并为胆系疾病的影像诊断开拓了广阔的天地,做出了卓越的贡献.Weill(1974)、Taylor(1975)等,首先阐明了肝门部胆管和门脉的声像图特征.

    作者:殷鸿图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ICE/CED-3蛋白酶家族在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中的作用

    ICE/CED-3蛋白酶家族(以下简称ICE/CED-3或caspase)也叫caspase家族,它们在细胞凋亡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作者:李雪松;陈建良;吴耀晨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高血压病患者肺功能的变化

    高血压病(essential hypertension,EH)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我国目前的高血压患病率高达13.6%,患病人数已愈亿人,并且有逐年上升的趋势.

    作者:李尔曼;邵杰;董志远;陈珺;胡新菊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端粒酶与恶性实体肿瘤

    有关研究业已证明,端粒酶除表达于正常组织细胞,如胚胎细胞、成人男性生殖细胞、造血干细胞、子宫内膜细胞、活化的淋巴细胞等以及永生细胞外,在恶性实体瘤中也有较高的表达,如在乳腺癌、肺癌、结肠癌、前列腺癌中90%患者有端粒酶活性的表达增高[1],其中很多在早期就可以发现.

    作者:高枫;吴永忠;李少林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缺血性脑卒中

    动物实验与临床观察发现,伴随着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增高,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发生率也相应增加.

    作者:高海凤;张哲成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糖尿病神经病变发病机制和临床的若干特点

    糖尿病神经病变(diabetic neuropathy,DN)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目前将DN分为两类,即中枢神经系统(CNS)损害和周围神经系统(PNS)损害.

    作者:苏会璇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瘦素与慢性肾衰竭的研究

    瘦素(leptin)是1994年Zhang等[1]发现的一种具有重要生物活性的多肽类激素.

    作者:谢恺庆;罗佐杰;孙安远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中药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研究进展

    细胞凋亡(apoptosis)或称程序化细胞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是细胞在一定的生理或病理条件下,遵循自身的程序,自己结束其生命的过程,后细胞脱落离体或裂解为若干凋亡小体,被其他细胞吞噬[1].

    作者:李红喆;范晓磊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逆转肺癌多药抗药性的分子策略研究

    多药抗药性(multidrug resistance,MDR)是使肺癌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逆转肺癌细胞的MDR是人们一直试图解决的问题.

    作者:李羲;钱桂生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CD44变异体、p16基因蛋白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1 CD44的结构、主要功能及异常表达的临床意义细胞与细胞间、细胞与基质间互相连接,形成特定的组织结构,这种互相连接的分子基础就是细胞间黏附分子.

    作者:孙萍;秦筱梅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研究现状

    急性脑梗死的治疗目标是拯救可逆性缺血脑组织.溶栓治疗是急性脑梗死的紧急治疗之一,是目前由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批准的唯一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方法.

    作者:李永强;张风桥;邵光荣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缺血性脑血管病中凋亡基因调控的新进展

    凋亡(apoptosis),又叫细胞程序性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是脑缺血后神经元死亡的一种重要形式.在脑缺血动物模型中,缺血中心区以坏死为主,而缺血半暗带则以神经元凋亡为主要形式[1].

    作者:刘春岭;王建平;卢宏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肿瘤转移基因调控的研究进展

    肿瘤转移是一个复杂多步骤的癌细胞与宿主细胞相互作用的连续过程,原发肿瘤细胞必须先脱离原发部位,侵入胞外基质(ECM)与基底膜(BM)和ECM中一些大分子蛋白黏附,并激活细胞合成分泌各种降解酶类,降解BM与ECM而移动并穿过ECM,侵入脉管壁进入循环,在循环中运行并逃避免疫系统攻击,再穿出脉管壁达到继发部位形成克隆,增殖形成转移灶.肿瘤转移过程受到多种因子的调控,本文就主要的调控基因综述如下.

    作者:翁德胜;丁彦青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同工酶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诊疗中的应用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心脏病的急重症,其早期诊断,及时有效的治疗,对提高患者的生存率至关重要.酶学检查对AMI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1].但因各种酶的半衰期不同,因而其敏感性也有差异.

    作者:侯振江;张宗英 刊期: 2003年第03期

医学综述杂志

医学综述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