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药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研究进展

李红喆;范晓磊

关键词:中药, 肿瘤, 细胞凋亡
摘要:细胞凋亡(apoptosis)或称程序化细胞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是细胞在一定的生理或病理条件下,遵循自身的程序,自己结束其生命的过程,后细胞脱落离体或裂解为若干凋亡小体,被其他细胞吞噬[1].
医学综述杂志相关文献
  • 高分辨率超声无创性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

    资料显示,颈动脉粥样硬化与主动脉粥样硬化大约同时进行,而较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要早[1,3],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脑血管病显著相关[2],因此近年来,有关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逐渐增多,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

    作者:李世军;周素敏;李长育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中药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研究进展

    细胞凋亡(apoptosis)或称程序化细胞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是细胞在一定的生理或病理条件下,遵循自身的程序,自己结束其生命的过程,后细胞脱落离体或裂解为若干凋亡小体,被其他细胞吞噬[1].

    作者:李红喆;范晓磊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生长抑素(SS)与神经精神疾病

    生长抑素(somatostatin,SS)是含有14个氨基酸残基的环状多肽,早在1986年Kmlich等开始发现羊下丘脑有一种抑制生长激素的因子,称之为生长激素抑制素.

    作者:韩凌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CD44变异体、p16基因蛋白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1 CD44的结构、主要功能及异常表达的临床意义细胞与细胞间、细胞与基质间互相连接,形成特定的组织结构,这种互相连接的分子基础就是细胞间黏附分子.

    作者:孙萍;秦筱梅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胆系疾病超声显像诊断的现状和进展

    自20世纪70年代初,灰阶二维超声问世以来,在胆系疾病的超声诊断方面有了显著的进展,并为胆系疾病的影像诊断开拓了广阔的天地,做出了卓越的贡献.Weill(1974)、Taylor(1975)等,首先阐明了肝门部胆管和门脉的声像图特征.

    作者:殷鸿图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细胞黏附分子与肺癌转移、预后的关系

    肿瘤的转移是许多恶性肿瘤治疗失败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因而揭示肿瘤转移的机制,预测肿瘤的转移潜能,将有助于判断预后和选择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是当前肿瘤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作者:陈清勇;王彦刈;周建英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低白蛋白血症对肾病综合征患者病情进展的影响

    肾病综合征(nephrotic syndrome,NS)不是一独立的疾病,而是肾小球疾病中的一组临床症候群.

    作者:欧三桃;陈明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高血压病患者肺功能的变化

    高血压病(essential hypertension,EH)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我国目前的高血压患病率高达13.6%,患病人数已愈亿人,并且有逐年上升的趋势.

    作者:李尔曼;邵杰;董志远;陈珺;胡新菊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卒中后抑郁的相关因素及治疗进展

    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是常见的脑血管病并发症之一.早在1924年Bleuler就已认识到脑血管损害后患者常伴有行为和心理障碍.

    作者:李茹;王维宝;韩恩吉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终末期肾脏病合并心脏病和死亡的危险因素

    在透析治疗没有普及以前,心包炎是终末期肾脏病(ESRD)患者主要死亡原因.随着维持性透析广泛开展,心脏病成为终末期肾脏病主要死亡原因,占透析患者死亡的印%以上[1,2].

    作者:戴勇;黄瑞芳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研究现状

    急性脑梗死的治疗目标是拯救可逆性缺血脑组织.溶栓治疗是急性脑梗死的紧急治疗之一,是目前由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批准的唯一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方法.

    作者:李永强;张风桥;邵光荣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KATP通道在脑缺氧缺血损伤中的双重作用

    KATP通道是一组将细胞膜电活动与细胞代谢联系在一起的重要离子通道,其可能参与了细胞膜电位与细胞内代谢的信息传递,并与神经细胞膜超极化、神经递质释放、激素分泌、血管扩张、骨骼肌兴奋性等功能有关.

    作者:郑国庆;黄培新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肿瘤多药耐药的研究进展

    肿瘤细胞的多药耐药性(multidmg resistance,MDR)是指肿瘤细胞对一种药物耐药的同时,对其他结构和机制不同的药物也产生耐药性,是肿瘤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

    作者:刘峰;李铮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MAP激酶及其在心肌肥厚中作用的研究

    心肌肥厚(cardiac myocyte hypertrophy)是以心肌细胞肥大为特征的代偿性反应,也是多种心血管疾病如心肌梗死、高血压病、瓣膜病、病毒性心肌炎等发生、发展过程中常见的病理改变之一.

    作者:汪明慧;梁文同;曹雪滨;许顶立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缺血性脑卒中

    动物实验与临床观察发现,伴随着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增高,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发生率也相应增加.

    作者:高海凤;张哲成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树突状细胞与肿瘤免疫的研究进展

    在影响肿瘤发生、发展的诸多因素中,机体免疫反应,特别是T淋巴细胞起重要作用,而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与T细胞功能密切相关.

    作者:初晓霞;赵春亭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逆转肺癌多药抗药性的分子策略研究

    多药抗药性(multidrug resistance,MDR)是使肺癌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逆转肺癌细胞的MDR是人们一直试图解决的问题.

    作者:李羲;钱桂生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肿瘤转移基因调控的研究进展

    肿瘤转移是一个复杂多步骤的癌细胞与宿主细胞相互作用的连续过程,原发肿瘤细胞必须先脱离原发部位,侵入胞外基质(ECM)与基底膜(BM)和ECM中一些大分子蛋白黏附,并激活细胞合成分泌各种降解酶类,降解BM与ECM而移动并穿过ECM,侵入脉管壁进入循环,在循环中运行并逃避免疫系统攻击,再穿出脉管壁达到继发部位形成克隆,增殖形成转移灶.肿瘤转移过程受到多种因子的调控,本文就主要的调控基因综述如下.

    作者:翁德胜;丁彦青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端粒酶与恶性实体肿瘤

    有关研究业已证明,端粒酶除表达于正常组织细胞,如胚胎细胞、成人男性生殖细胞、造血干细胞、子宫内膜细胞、活化的淋巴细胞等以及永生细胞外,在恶性实体瘤中也有较高的表达,如在乳腺癌、肺癌、结肠癌、前列腺癌中90%患者有端粒酶活性的表达增高[1],其中很多在早期就可以发现.

    作者:高枫;吴永忠;李少林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ICE/CED-3蛋白酶家族在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中的作用

    ICE/CED-3蛋白酶家族(以下简称ICE/CED-3或caspase)也叫caspase家族,它们在细胞凋亡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作者:李雪松;陈建良;吴耀晨 刊期: 2003年第03期

医学综述杂志

医学综述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