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镁缺乏与心血管疾病

黎国伟;许岸高

关键词:镁缺乏, 心血管疾病, 高血压
摘要:1 镁的稳态与失衡镁是细胞内第二个重要的阳离子,成年人体内镁的总含量为1400~2000mmol(21~28g),其中50%的镁沉积于骨骼中,其余分布在骨骼肌、肝脏、脑组织等软组织中,心肌中的含量也较高.
医学综述杂志相关文献
  • 镁缺乏与心血管疾病

    1 镁的稳态与失衡镁是细胞内第二个重要的阳离子,成年人体内镁的总含量为1400~2000mmol(21~28g),其中50%的镁沉积于骨骼中,其余分布在骨骼肌、肝脏、脑组织等软组织中,心肌中的含量也较高.

    作者:黎国伟;许岸高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钙、镁与妊高症关系的研究进展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是妊娠期特发的产科常见的疾病,是导致孕产妇及围产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其发病率高达7%~10%.然而,其病因及发病机制一直不清楚,给妊高征的防治带来了困难.

    作者:汪敏;谭进成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低VitB6血症与高半胱氨酸血症、C反应蛋白的关系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血中VitB6浓度越低,其作为心血管疾病独立危险因素的预测价值越大[1].现已明确,高半胱氨酸血症、C反应蛋白也是心血管疾病独立的危险因素[2-5].低VitB6血症、高半胱氨酸血症、血浆中C反应蛋白水平均为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预测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本文就它们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及临床意义进行综述.

    作者:李自力;李培杰;陈天铎;杨兰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非发酵菌在医院感染中的重要地位

    1 非发酵菌的分类与检出现状非发酵菌是一大类不能以发酵形式利用糖类的需氧的革兰阴性杆菌的统称.它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水、土壤和空气中,有的是人体皮肤粘膜表面的正常菌群组成成分,是条件致病菌.

    作者:侯天文;尹晓琳;许素菊;陈兴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慢性肺原性心脏病伴发神经精神症状的病因及其治疗

    慢性肺原性心脏病为内科常见多发病,在其病情发展过程中,特别是急性加重期,易出现各种神经精神症状,给治疗带来极大困难,现将慢性肺原性心脏病伴发神经精神症状的常见原因及其处理综述如下.

    作者:高士学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磷酸二酯酶同工酶——哮喘治疗的新靶点

    茶碱,尽管用于临床治疗支气管哮喘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目前对其药理作用的机制仍然存有很大争议.它在体外实验中非选择性地抑制磷酸二酯酶(PDE)的所有同工酶,故传统认为茶碱是通过抑制PDE,减少cAMP的水解而起作用.然而近几年研究结果显示,体外实验的茶碱浓度远远高于其有效的血浆浓度,治疗浓度的茶碱对PDE的抑制率仅为5%~20%,而且它在小剂量下也具有抗炎和免疫调节的作用.

    作者:王阳顺;陈娜;梁仁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血管活性肽与肺动脉高压的研究

    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PH)是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与CHD预后密切相关,但CHD合并肺动脉高压的发病机制仍不清楚,近年来发现与血管活性肽有密切关系,本文就这方面研究的有关进展简要综述如下.

    作者:丁建东;陆凤翔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血管新生及其调节

    1 血管新生概念新血管的形成在很多生理过程中是必要的,如胚胎发生、女性生殖、疮口愈合以及缺血组织的新血管形成等.

    作者:孙劲松;奚九一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前置胎盘病因及期待疗法的研究进展

    胎盘在正常情况下附着于子宫体部的后壁、前壁或侧壁.孕28w后若胎盘附着于子宫下段,甚至胎盘下缘达到或覆盖宫颈内口,其位置低于先露部,称前置胎盘.

    作者:张景春;钟梅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Th1、Th2型细胞因子对妊娠免疫调节的研究

    CD4+T辅助细胞(Th),按其分泌的细胞因子不同,分为Th1和Th2两个功能性亚群,Th1型细胞可分泌IFN-γ、TNF-β和IL-2,Th2型细胞可分泌IL-4、IL-5、IL-6和IL-10.

    作者:陈晓;邓昌辉;陈莉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生殖研究进展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又称血管通透因子(vascular permeability factor,VPF)是1989年初Ferrara和Gospdarowicz等分别在牛垂体滤泡星状细胞体外培养液中首先纯化出来的.

    作者:陈勇华;郭凤婵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功能性消化不良胃肠动力学研究进展

    功能性消化不良(FD)又称非溃疡性消化不良(NUD),是一种疾病状态.它以慢性、间歇出现的上腹痛、腹胀、早饱、嗳气、反酸、厌食和恶心等上腹不适为症状,经各项检查排除器质性疾病的一组消化内科常见的临床症候群[1].据估计约25%~30%的人在其一生中的某一时期曾出现过消化不良的症状.

    作者:刘风霖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瘦素、胰岛素抵抗和糖尿病

    目前,糖尿病(DM)已成为一种发病率高且呈逐年上升趋势的常见病,具有遗传异质性,是一种多因素、多基因性长期高血糖为主要标志的代谢紊乱综合征.

    作者:冯润荷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妊娠期肝胆外科问题的研究

    孕妇解剖和生理的改变常常使肝胆疾病的临床表现发生改变,熟悉这些改变和掌握妊娠期肝胆疾病外科治疗的佳适应证,对降低母婴病死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周宪华;刘凤芝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心脏糖苷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近代观点

    长期以来,心脏糖苷不仅用于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主要治疗药物,并能有效地控制包括心房颤动在内室上性心律失常的心室率,其中以地高辛为常用.

    作者:严铭玉;杨钢;王鸣和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庆大霉素毒性作用及防治新进展

    庆大霉素属于氨基糖甙类抗生素,主要作用于革兰阴性细菌,由于其抗菌谱广、疗效佳且费用低廉而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庆大霉素的血清有效浓度与毒性浓度很相近,安全范围较小,因此在其应用过程中产生的肾毒性和耳毒性屡有报道.

    作者:黄巨恩;徐志文;陈纡;朱贻;梁祖鼎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不同病原微生物所致的成人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抗生素治疗

    随着心脏介入治疗及心脏外科手术(如球囊介入扩张术、人工瓣膜置换等)的进一步开展,近几年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患病率有增加的趋势.

    作者:苏长江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偏头痛各期防治及个体化对策的研究

    偏头痛是临床常见、多发病,以反复发作的偏侧或双侧头痛为特征,间歇期正常,是由遗传特征与内外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作者:杨运栩;霍芳亮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症预防的研究

    自1987年法国Mouret首次完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至今已有14年的历史.因LC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使腹腔镜技术迅速发展.

    作者:康禄慧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肺动脉高压的研究进展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病因不明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全身各器官或系统可同时或相继受累,发生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部分患者可致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PAH).

    作者:万学峰;沈大为 刊期: 2002年第09期

医学综述杂志

医学综述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