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郑州市1995~1999年布病监测分析

杨建国;赵妮

关键词:郑州市, 畜间布病, 细毛羊, 感染率, 检疫, 发病
摘要:郑州市布病流行始于1958年,由外地引进未经检疫的细毛羊所引起,六、七十年代广泛流行,人间高年发病544例.畜间布病流行范围强度同人间基本一致,羊只高年平均感染率为32.95%.
疾病监测杂志相关文献
  • 2000年10月份全国疾病监测点35种法定传染病疫情动态简介

    作者: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流研所疾病监测室 刊期: 2000年第11期

  • 2000年10月份全国疾病监测点35种法定传染病疫情动态分析

    截止到2000年11月11日上午11时,全国疾病监测系统应收疫情报告144份,实际收到133份,共有11个监测点未能按时报告疫情.这些监测点分布在山东、湖北、辽宁、广东、广西、四川、西藏和山西等省区.本月共有53个监测点报告了流动人口疫情.

    作者: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流研所疾病监测室 刊期: 2000年第11期

  • 萧县1980~1999年急性传染病发病趋势分析

    为探讨萧县近20年急性传染病发病趋势、流行规律及特点,评价防治措施及效果,从而为制定今后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依据萧县1980~1999年急性传染病综合年报表和有关疫情汇编资料,现对萧县1980~1999年急性传染病疫情特点报告如下.

    作者:刘道民;王肖青;李维祖 刊期: 2000年第11期

  • 消灭龙线虫的当前形势

    消灭龙线虫行动开始时,在龙线虫地方性流行病的所有国家中,印度暴露于这种病的人数多.由于全国消灭几内亚蠕虫计划的成功,自1996年8月以来,该国就报告为0病例.

    作者:赵惠敏 刊期: 2000年第11期

  • 辽宁省1996~1999年疾病监测点死因资料分析

    为了解辽宁省疾病死亡情况,找出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的疾病,制订相应的防治对策,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现将我省疾病监测点1996~1999年死亡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门兆捷;陈喆;随立军;张建辉;王素梅;许洁;宋英 刊期: 2000年第11期

  • 一起青年工人麻疹暴发流行的调查报告

    2000年3~4月,东莞市厚街镇某外资厂发生一起麻疹暴发流行,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陈财坤;古国平;郑少敏 刊期: 2000年第11期

  • 北京铁路局1999年性病流行状况分析

    近年来,性传播疾病(STD)再度流行有其错综复杂的原因,现已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由于性病的社会敏感性,致使绝大部分患者在就诊时用的是假名字、假单位、假住址,且不愿提供性伙伴的真实情况,这样给患者的治疗及传染源的追踪造成了许多困难.本文通过对北京铁路局1999年度性病流行状况分析,探讨了如何采取更为有效的防治对策来控制性病的蔓延.

    作者:陈华新 刊期: 2000年第11期

  • 7200例患儿肠道寄生虫卵检测结果分析

    小儿肠道寄生虫病是儿科的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近几年来,城市儿童肠道寄生虫病明显减少.但在广大农村,尤其是偏远的农村和山区,钩虫性贫血、胆道蛔虫病等的发病率仍然很高,直接影响着少年儿童的生长发育,威胁着少年儿童的身体健康.

    作者:陈富传;周建松;杜先 刊期: 2000年第11期

  • 国际蚊虫防制会议的建议——埃及伊蚊(登革热和黄热病的传播媒介)的防制和综合蚊虫防制

    几十年来,受登革热侵犯的国家一直常规地进行着埃及伊蚊的防制.这项工作主要是向幼虫的滋生地施洒杀虫剂;毁坏不需要的容器;人群的宣传教育.在疫情期间,再加上喷洒杀虫剂,杀灭成年蚊虫.

    作者:屠宇平 刊期: 2000年第11期

  • 内蒙东胜市长卡司机艾滋病预防干预结果分析

    为了摸索在重点人群中开展干预活动控制艾滋病传播的经验,我们于1997年开始在内蒙伊盟长途卡车司机人群中开展了以宣传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干预活动.具体结果如下:经过一年的干预,干预人群知识平均正确率提高54.55%.三种传播途径的知晓率均在90%以上,非传播途径的知晓率也均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提示此种干预方法在预防知识知晓率较低的目标人群中能获得较好的效果.

    作者:刘康迈;王桂英;蔺权德;冯玉龙 刊期: 2000年第11期

  • 承德市成年人EB病毒感染状况调查分析

    EB病毒与鼻咽癌伯吉特氏淋巴瘤、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慢性活动性EB病毒感染等有关,近来又发现与艾滋病并发症及器官移植时的淋巴增殖症有关.为了解EB病毒在承德地区的流行状况,对398名临床健康人进行了血清学调查.

    作者:李继秋;孙淑敏;李燕;陈杰;杜涛 刊期: 2000年第11期

  • 副伤寒并发急性胰腺炎1例报告

    患者女性,12岁,因发热、恶心、腹痛、腹泻3天入院.患者于3天前无明确诱因出现发热,自测体温39.5℃,恶心、呕吐,呕吐物为黄绿色胃内容物,上腹部疼痛,腹泻,每日大便5~6次,为黄绿色稀便,无里急后重感,伴纳差、乏力,无寒颤,无头晕、头痛,无咳嗽、咳痰、胸痛、夜间盗汗,无心悸、气短,无尿频、尿急、尿痛,自服退热剂体温降至38.5℃以下,数小时体温再次升至39.0℃以上,高体温达40.5℃.

    作者:楚瑞珏 刊期: 2000年第11期

  • 一起中小学伤寒暴发的调查分析

    1999年5月7日至6月23日,河南省正阳县皮店乡中学及中心小学接连发生伤寒暴发,共发病140例,无死亡.接到疫情报告后,及时进行了调查处理,现报告如下.

    作者:何文生;宋鲁平;桑耀峰;周建平;裴丽;晏子太 刊期: 2000年第11期

  • 我国首次成功分离穿通支原体和发酵支原体的报告

    本文报告了用病原学方法,了解我国AIDS患者和HIV感染者中是否存在穿通支原体、发酵支原体和梨支原体的感染.采集咽部分泌物及尿液,接种在SP-4培养基作分离培养.阳性培养物用代谢抑制试验和聚合酶链反应等加以鉴定.从2例AIDS患者的尿液中分离到1株穿通支原体,7例HIV感染者尿液中分离到1株发酵支原体.从病原学上首次证实,江苏地区AIDS患者和HIV感染者中存在穿通支原体和发酵支原体的感染,在艾滋病防治工作中应予重视.

    作者:赵季文;贾成梅;糜祖煌;华咏;徐萃瑜;施素洁 刊期: 2000年第11期

  • 1996~1998年美国若干州爬行动物相关的沙门氏菌病概况

    1996~1998年间,CDC接受到约16个州卫生局有关直接或间接与爬行动物(即蜥蜴、蛇或海龟)接触的人群中沙门氏菌感染的报告.沙门氏菌感染可导致侵袭性疾病,特别是对婴儿,包括脓毒病和脑膜炎.

    作者:龚震宇 刊期: 2000年第11期

  • 试述科学技术在救灾防病中的重要作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科学技术在各个领域正日益显示出极其重要的作用和地位.在救灾防病过程中,科学技术同样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

    作者:陈明亭 刊期: 2000年第11期

  • 作为疫苗防腐剂的硫柳汞

    WHO支持美国儿研所和美国公共卫生署1999年6月7日作出的有关未来逐步废除硫柳汞的声明,硫柳汞是一种含微量汞的化合物,在某种疫苗制造过程中做为疫苗的防腐剂使用.然而,该机构强调继续使用含硫柳汞的儿童疫苗的重要性.

    作者:赵惠敏 刊期: 2000年第11期

  • 2000年全国各省法定传染病疫情动态摘抄(20009期)

    痢疾广西:9月份荔浦县青山镇某中学发生痢疾暴发流行,发病85人,罹患率为8.28%,9月1日发生首例病人,发病高峰在9月3-6日,病人全部为该校学生.

    作者: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流研所流行病室 刊期: 2000年第11期

  • 郑州市1995~1999年布病监测分析

    郑州市布病流行始于1958年,由外地引进未经检疫的细毛羊所引起,六、七十年代广泛流行,人间高年发病544例.畜间布病流行范围强度同人间基本一致,羊只高年平均感染率为32.95%.

    作者:杨建国;赵妮 刊期: 2000年第11期

  • 432名师生结核病患病率与感染率调查分析

    1999年4月至2000年4月,在鄂州市莲花山学校师生中,先后有肺结核病例报告.为了解该病的患病和感染情况,我们于2000年4月对该校师生作了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和结核菌素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勤;周莉萍;田珍芳 刊期: 2000年第11期

疾病监测杂志

疾病监测杂志

主管:中国疾病监测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