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伟;张婷婷;钟朝晖
本文以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选修课开设实际情况为例,从完善选修课体系、选课与授课、选修课程考核、选修课课程管理等方面探讨医学类高职院校选修课程体系构建,以及提升医学高职院校整体教学水平、解决现有医学高职院校选修课存在问题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
作者:金玉忠;李旭;王忠;金珊;杨桂染;王斯蓓 刊期: 2017年第31期
温针灸首见于《伤寒论》,随着对温针灸工艺的改进和治疗的需要,形成了5种常见的温针灸疗法.本研究旨在分析影响温针灸特异性疗效因素对温针灸临床疗效的贡献.研究发现温针灸的病种包括骨骼肌肉筋膜疼痛、运动功能受限类疾病、炎症相关内科疾病,以阳虚证、寒实证疗效佳.粗大针具及其压痛点的密集型针刺法等针刺因素,合适的温度刺激强度、合适的体外留针、进针深至病灶、银针导热、电子控温等温度因素,均可提高温针灸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但是由于研究方法及报道质量较低、研究结果不一致、操作异质性等因素,临床医生需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温针灸疗法.建议今后临床研究根据循证医学理念,提供温针灸安全性、有效性及卫生经济学评价的证据;实验研究旨在揭示温针灸作用于不同疾病的共性机制和特定疾病的个性机制,并探讨不同温针灸作用机制的异同.
作者:程肖芳;卿伦学;孙艳艳;刘长信;王锡友;于长禾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 探讨软坚散结方外敷联合泡沫硬化治疗下肢静脉性溃疡的效果.方法 选择甘肃省第二人民医院2014年6月~2015年9月收治的79例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伴活动性溃疡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39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均进行术前检查及泡沫硬化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软坚散结方外敷治疗.疗程1个月.对患者进行随访,采用慢性静脉功能不全生活质量问卷调查表(CIVIQ)及静脉疾病临床严重程度评分系统(VC-SS)分别评定患者入院时、出院时、出院后1个月、6个月内CIVIQ及VCSS得分,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手术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不同时间点,观察组和对照组组内CIVIQ评分不断升高(F=13.242、7.543,均P<0.05);观察组组内VCSS评分不断降低(F=12.009,P< 0.05).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随访,至随访结束,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1个月时的术区肿痛比例及6个月时的静脉炎、创面感染、术区肿痛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软件散结方外敷联合泡沫硬化治疗下肢静脉性溃疡可明显改善溃疡创面及周边皮肤血运情况,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郭海国;冯智军;王骏臣;李月春;胡玮;余新林;张慧芳;王蕊菊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 观察谷胱甘肽肌肤凝胶剂对大鼠皮肤浅Ⅱ度烫伤创面愈合的作用.方法 选取60只雄性SD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生长因子组、康复新组、谷胱甘肽肌肤凝胶剂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每组各10只.采用75℃热水浸烫脱毛区(3 cm×3 cm)25 s,成功建立大鼠浅Ⅱ度烫伤模型.应用谷胱甘肽肌肤凝胶剂涂抹烫伤创面,并以生长因子组和康复新组为对照,给药量为1 mL/只,每天涂药2次,连续给药16 d,涂药后创面不加覆盖,逐日观察创面感染愈合情况及动物全身情况(体征表现和创面结痂、愈合情况),连续观察20 d.结果 谷胱甘肽肌肤凝胶剂高剂量组对浅Ⅱ度烫伤模型大鼠可缩短创面脱痂时间和愈合时间,缩小愈合面积,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 0.01).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表明:模型组可见创面结痂,痂皮内为较多的炎性渗出物,痂皮下肉芽组织已经再生修复,创缘周围开始有少量上皮冉生,并逐渐开始覆盖创面;与模型组相比,各组均有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炎性渗出物减少,肉芽组织更加成熟,上皮再生较为明显,谷胱甘肽肌肤凝胶剂高剂量作用与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相当.结论 谷胱甘肽肌肤凝胶剂对浅Ⅱ度烫伤具有较好地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
作者:王清;陶继善;朱萱萱;张迪;杨晨;符蕊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 分析自拟清热通络方联合针灸治疗风热型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8月~2017年3月就诊于河北省三河市中医医院和三河市医院的风热型周围性面瘫患者8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治疗组给予自拟清热通络方联合针灸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针灸治疗.治疗30 d后,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House-Brackmann(H-B)面神经功能评分、躯体功能(FDIP)评分、社会生活功能(FDIS)评分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H-B面神经功能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的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DIP、FDIS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自拟清热通络方联合针灸治疗风热型周围性面瘫效果优于常规针灸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躯体功能,提其高生活质量,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建军;刘海永;马春花;孙晓新;李万军;张晓娟;赵曼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 探讨经阴道超声在宫颈癌髂内淋巴转移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7年4月在河北省唐山市人民医院诊断和手术治疗的宫颈癌患者56例的临床资料,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记录超声常规特征与超声血流分型,判定超声诊断的效果.结果 在56例患者中,超声判断为髂内淋巴转移38例,转移阳性率为67.9%.髂内淋巴转移阳性患者(n=38)的病灶形态多为圆形、多合并存在包膜外侵、中心有坏死,病灶大小明显高于髂内淋巴转移阴性患者(n=18)(P<0.05).髂内淋巴转移炎性患者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分型Ⅰ型、Ⅱ型、Ⅲ型、Ⅳ型分别为30、6、2、0例,髂内淋巴转移阴性患者分别为0、2、6、1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病理判断为髂内淋巴转移阳性36例,阴性20例,为此经阴道超声对宫颈癌髂内淋巴转移的诊断敏感性与特异性为97.2%和85.0%.结论 髂内淋巴转移在宫颈癌中比较常见,经阴道常规超声与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应用可有效显示病灶特征与血流状况,提高髂内淋巴转移的诊断敏感性与特异性,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郑薇薇;杨静;张秀芳;王新元 刊期: 2017年第31期
新时期军队医院建设的主要方向是聚焦战时保打赢、平时保健康.门诊是军队医院为部队伤官兵提供服务的首要窗口,门诊医疗保障能力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军队医院为部队服务的工作质量,因此建立相对独立、功能齐全、设施齐备的军人诊区是体现军队医院为部队服务的关键.本文通过对7所不同军队医院军人诊区建设情况进行相关调查,分析并探讨军人诊区建设现状及其相关对策,为更好地建设现代化后勤、聚焦保障打赢、加快转型重塑、实现强军目标提供有力依据.
作者:胡玉洁;李平;叶苓;张曼莉;田飞 刊期: 2017年第31期
阿尔茨海默病是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之一,其病理机制主要是各种原因导致的神经元Aβ沉积,包括ATP和谷氨酸不足引起的Aβ沉积.应用光基因技术可以选择性激活表达光敏感通道蛋白的星形胶质细胞,并促其释放ATP和谷氨酸,从而阻断由于ATP和谷氨酸不足引起的Aβ沉积.因此光基因技术有望应用于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并且避免药物治疗在非选择性及广泛不良反应方面的缺点.
作者:柳浦青;何冰冰;陈锋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现代性”概念源于并反映14世纪欧洲文艺复兴以来人与事物的性质和状态.20世纪末,新文化运动成为中国社会从传统跨入现代的思想标志.在救亡图存与信仰危机的社会背景下,中医界面对现代医学强大压力的反弹,形成了“激进-保守”“抗拒-调适”“传统的发明”三种基本研究范式,与同时期中医学发展的“废止中医”“中医科学化”“保存中医”“中西医汇通”思潮对应.中欧医疗史上的现代性是将外部知识与体制转化为自身文化的过程,以回溯性创新的形式,表现出类似现代社会的医疗理性、创新与策略.
作者:徐雯洁;徐世杰;狄波;杜新亮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 评价基于Cabrera导联心电图教学方法在高危科室护士的心电图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5年6~10月选取随州市中心医院心内科、CCU、ICU、急救医学部共计106名高危科室在岗护士,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分别进行Wilson导联(对照组,53例)、Cabrera导联(观察组,53例)心电图教学培训.在课程结束后,对比两组学员的心电图知识考试成绩,发放问卷调查表调查学员对教学效果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心电图考试成绩、教学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Cabrera导联的心电图教学方法能够明显提高高危岗位护士的心电图判读能力,提高护士对心电图教学的满意度,为探索护理心电图教学新方式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柏露;潘瑞红;计进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 探讨养老机构社会实践对高职护生养老护理专业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择上海城建职业学院2014级高职护生127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65名)与观察组(62名),对照组实施常规教学模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养老机构社会实践,比较两组护生的综合素质能力(知识掌握、能力提高、学习兴趣、参加实践活动意愿)、自主学习能力(自我管理、信息能力、学习合作)和高龄人群健康评估能力(问诊能力、诊断思维能力、护理评估记录).结果 观察组护生综合素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护生对高龄人群的健康评估能力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养老机构社会实践活动可提高高职护生的养老护理专业能力.
作者:杨蕾;赵坚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 观察薄氏腹针治疗老年性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北京市平谷区医院中医科诊治的老年性眩晕患者14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71例)与对照组(71例).治疗组采取腹针疗法,1次/d,40~60 min/次,10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对照组口服盐酸氟桂利嗪片治疗,每晚10 mg.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59%,明显高于对照组(90.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薄氏腹针疗法在治疗老年性眩晕方面有效,疗效优于药物治疗.
作者:陈伟 刊期: 2017年第31期
临床医学研究生培养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国内医学研究生学位设置分为专业学位和科学学位,而传统教学中临床医学专业型研究生的培养普遍存在专业基础知识薄弱、临床技能和科研能力不足等问题,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眼科根据研究生培养要求及多年的临床教学实践,通过开展PBL教学法,重视临床技能和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有效提升了研究生培养质量,为培养高水平高质量的临床医学专业型硕士研究生提供参考.
作者:高煦;欧阳丽娟;杨静;夏瑗优;朱小辉;赵汝莲;王阳;皮练鸿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 分析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以下简称“我院”)院内感染的奇异变形杆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变迁,为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研究2012年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我院奇异变形杆菌院内感染患者的临床数据,分析其临床分布及耐药情况.结果 共检出266株奇异变形杆菌,标本主要来源于尿液(57.89%),其次为分泌物(9.02%)、引流液(7.89%)、痰液(7.89%)、脓汁(7.14%)、全血(3.76%)等.科室分布以泌尿外科奇异变形杆菌检出率高(19.92%),其次为ICU(12.78%)和康复科(10.53%).奇异变形杆菌对呋喃妥因、四环素的耐药率极高,均大于90.0%,对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厄他培南的耐药率4年均为0.对头孢唑啉的耐药率上升显著,从54.55%上升至92.59%;对头孢他啶、头孢吡肟耐药率4年连续下降,分别从33.33%、36.11%降至3.70%、7.32%.结论 2012~2015年我院奇异变形杆菌的分离率呈增长趋势,提示随着临床上大量使用抗生素,医院的感染率亦上升.奇异变形杆菌对不同的抗生素耐药性不同,监测院内奇异变形杆菌的耐药性及其变迁对临床合理用药有重要指导作用.
作者:于波心;张亚杰;刘丹;李强;王佳贺 刊期: 2017年第31期
脑肿瘤是我国十大常见肿瘤之一,其中又以胶质瘤多见,占脑肿瘤的40%~60%.在精准医疗的要求下,疾病的诊治正朝着分子诊断、个体化及精准诊断和治疗方向发展,这就对神经外科专科医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将从神经外科理论和实践培训、病理学及分子病理培训、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培训、放疗及化疗培训、基础科学研究、神经影像学以及心理干预培训多学科交叉培训在神经外科脑胶质瘤领域研究生培养中的重要性进行陈述.
作者:陈宝师;张忠 刊期: 2017年第31期
新南威尔士大学药理学与毒理学课程为6学分,持续12周的教学时间,教学形式有讲座、教学指导课和实验课,考核形式有中期测试、课后作业、实验课测验、在线测试和期末考试.本文通过介绍该课程重视实验课的安全教育和管理、完善的多媒体网络资源、课程考核形式设置多样化、丰富授课模式等特点,以期为提高国内的药学教学能力提供有益的建议.
作者:金剑;刘璐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 探讨与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经皮肝穿刺引流术治疗胆管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5年4月~2017年4月接受经皮肝穿刺引流术治疗的胆管癌患者90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两组均连续护理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及生存质量.结果 观察组感染、腹腔内出血、恶心呕吐、胆漏、休克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及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护理前,观察组上述评分升高更加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可降低经皮肝穿刺引流术治疗胆管癌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改善生存质量.
作者:任威颖;尹大龙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 探讨围术期护理干预对肱骨近端骨折患者心理状态及应激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8月~2017年1月冀中能源峰峰集团有限公司总医院收治的接受微创手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患者8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对照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围术期护理干预.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对入院时、术前及术后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价,对术前、术后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醇(COR)、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以及白细胞介素6(IL-6)等应激因子水平进行测定,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对术后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评估,采用自制的调查问卷对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 术前两组患者SDS、SAS评分均高于入院时,术后上述指标均低于入院时和术前,且观察组上述指标变化更加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ACTH、COR、CRP、WBC、IL-6水平均高于术前,观察组患者上述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明显低予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围术期护理干预能够减少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负性情绪及疼痛体验,有效减轻机体的炎性反应,提高患者舒适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海云;武进华;王凯;段晓亮;刘彩霞 刊期: 2017年第31期
2017年9月22日至23日,第二届国际肿瘤诊疗质量高峰论坛(IFQCC)在北京举行.论坛旨在更好地交流肿瘤诊疗服务经验及知识,传播肿瘤诊疗的标准及佳模式,鼓励肿瘤诊疗服务、质量和安全领域的研究,促进全球肿瘤诊疗政策改革和战略方法的实施.国内外多位肿瘤诊疗的权威专家及指南制定者到会发表精彩演讲,共同分享当前国际前沿的肿瘤诊疗技术.
作者:潘锋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 研究自拟清热通络方加减治疗风热型周围性面瘫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8月~2017年1月就诊于河北省三河市医院及三河市中医院的风热型周围性面瘫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给予自拟清热通络方加减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两组均治疗30 d.比较临床疗效、症状体征评分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治愈率、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面目表情、额纹消失程度、眼睛闭合程度、鼻唇沟变浅程度、口角歪斜程度的症状、体征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自拟清热通络方加减治疗风热型周围性面瘫效果显著,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海永;徐学文;徐艳;武艳芳;张晓娟;屈广新;赵曼 刊期: 2017年第3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