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早期胃癌的病理诊断

毛小菁;曹永明

关键词:早期胃癌, 死亡人数, 流行病学, 恶性肿瘤, 癌发病率, 新病人, 特点, 中国
摘要:胃癌的流行病学特点中国每年约有17万人死于胃癌,几乎接近全部恶性肿瘤死亡人数的1/4,且每年还有2万以上新病人.胃癌发病率很高,每年死于胃癌的人数约16万[1].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相关文献
  • CR床旁摄影对新生儿气胸X线表现与伪影分析

    目的:探讨计算机X线摄影(CR)床旁摄影在新生儿气胸平片表现与伪影的区别.方法:将22例新生儿气胸和8例假阳性患者采用统一的摄影条件,并对新生儿大量、中等及少量气胸的X线表现与伪影所致假阳性病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大部分CR图像均能达到临床诊断需求.在22例新生儿气胸中,有10例患有肺透明膜病,其胸片显示肺透亮度减低、颗粒状或小网状阴影及支气管充气征;有7例胎粪吸入综合征,胸片示阻塞性肺气肿;5例两肺透明度高和肺部斑片状影,胸片表现为两肺多个小片状影.结论:新生儿气胸被气体压缩的肺边缘影位于胸腔内,其外侧无肺组织;而伪影所致的致密线影常延伸到胸腔外.因此X线摄影平片是诊断胸部疾病较理想的首选检查方法.

    作者:韩长利;郑国江;董志明;李建华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并右心室梗死28例临床分析

    目前心肌梗死发病率呈上升趋势[1],特别是急性下壁心肌梗死(IWMI)约有1/3并发右心室梗死(RVMI),预后更差.

    作者:郭迎新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128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适应证、手术方法、疗效及并发症.方法:收治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128例(130髋).结果:Harris评分,术前平均45分,术后平均98分,优良率为99%.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是目前髋部疾患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作者:王端春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心肌梗死后交感神经的重构现象

    心肌梗死后心脏交感神经分布改变,使去神经支配和神经过度支配区域共存,成为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发生和猝死的重要因素.交感神经重构的机制已经成为研究的热点问题,可能为将来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的治疗提供一个新的方向.

    作者:许睿哲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多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技术在慢性阻塞性肺病检查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检查时多层螺旋CT扫描的适低剂量.方法:选取80例COPD患者分成常规剂量组和低剂量组,分别进行常规剂量和低剂量扫描,对照分析其质量.结果:80例受检查者,两种扫描方法均能使影像图像达到满意要求.而且低剂量扫描的辐射剂量明显降低.结论:COPD患者行多层螺旋CT扫描时,低剂量扫描可满足临床诊断要求,又可明显降低对患者的辐射剂量.

    作者:杨光迪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急性化脓性甲状腺炎(AST)2例误诊分析

    急性化脓性甲状腺炎(AST)是种少见疾病,是一种甲状腺非特异性感染性疾病,急性化脓性甲状腺炎与亚急性甲状腺炎早期鉴别困难,很容易被误诊,一旦误诊,若病情发展到甲状腺脓肿,可以压迫气管,造成窒息甚至死亡,后果十分严重,因为,正确诊断,对症治疗意义重大.为减少误诊,总结经验,我们收集近年来误诊的2例急性化脓性甲状腺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韩家斌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中药治疗口咽部癌放射性口腔黏膜损伤70例

    目的:观察养阴生津补气生血中药防治口咽部癌放射性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口咽部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5例,治疗组放疗开始至放疗结束后2周服用养阴生津补气生血中药,对照组行常规口腔护理,出现口腔黏膜损伤后同时用5%碳酸氢钠液漱口.观察两组口腔黏膜损伤出现的时间,损伤及疼痛程度以及感染情况.结果:放疗期间两组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口腔黏膜损伤,但治疗组出现的时间明显晚于对照组,损伤及疼痛程度和感染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养阴生津补气生血中药可减轻放射性口腔炎的发生,降低损伤及疼痛程度.

    作者:庞香茹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眼眶黏膜相关组织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1例及文献复习

    目的:探讨眼眶黏膜相关组织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以下简称MALT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免疫组化及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MALT淋巴瘤进行了临床病理和免疫组化分析及文献复习.结果:肿瘤由边缘区B细胞组成,对组织造成破坏性浸润,肿瘤细胞CD20,CD79a,BCL-2弥漫阳性.结论:MALT淋巴瘤具有惰性的临床过程,缓慢扩散,复发后可累及到其他部位,确诊依赖于病理形态及免疫组化.

    作者:董萍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高原牧区综合医院手术患者预防低体温的护理措施

    低体温对手术患者危害较大,也可导致很多并发症,给患者带来意外的痛苦,甚至死亡,应该引起手术室医护人员的高度重视.综述低体温发生的原因、对机体的影响极其护理措施.

    作者:马小梅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非瓣膜病性慢性心房纤颤的抗栓治疗

    目的:心房纤颤是心内科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其主要的死亡原因是缺血性脑卒中.慢性心房纤颤经复律与维持窦律治疗无效者又称为永久性房颤.其治疗原则是控制心室率及抗栓治疗.观察华法林和阿司匹林对非瓣膜病慢性心房纤颤的抗栓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50例非瓣膜性慢性心房纤颤的患者,随机分华法林组和阿司匹林组,华法林2.5mg/日,另一组服用阿司匹林100mg/日,1年后统计其发生卒中及栓塞事件,及其他不良反应事件.结果:华法林组血栓发生率5.0%,阿司匹林组25%,两组差异显著,两组病例不良反应为出血,出血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华法林在慢性非瓣膜病性心房纤颤患者中能有效减少卒中及栓塞风险,价格便宜,掌握好药理特性,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卢文琴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盐酸哌替啶联合氟派利多在人流手术中的观察及护理

    目的:总结600 例盐酸呱替啶联合氟派利多在人流手术中的效果观察,探讨二者联合用药观察要点和注意事项.方法:选择要求终止妊娠,年龄16~48岁,孕周在5~12周,经B超确诊胎囊在宫腔内,将盐酸哌替啶联合氟派利多静脉复合麻醉进行人流手术,观察其用药效果及护理要点.结果:600例经盐酸呱替啶联合氟派利多静脉复合麻醉进行人流手术均无发生并发症及药物不良反应,镇痛有效率达99%.结论:通过医护人员认真细致的观察及护理,二者联合应用解决了患者身体上的疼痛和心理上的紧张恐惧.

    作者:杨建华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自制中药制剂治疗下肢慢性溃疡45例疗效分析

    目的:前瞻性地观察自制制剂外用治疗下肢慢性溃疡45例疗效.方法:将符合下肢慢性溃疡诊断标准的患者8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8例与治疗组45例,对照组采用3%硼酸软膏1次/日外敷治疗,治疗组采用三青散、生肌散、复方长皮膏外敷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23例,显效17例,有效3例,无效2例.对照组治愈11例,显效9例,有效10例,无效8例.结论:应用中医中药治疗下肢慢性溃疡能显著缩短腐肉脱落时间,缩短疗程,提高治愈率.

    作者:张金华;诸靖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常见护患纠纷发生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探讨

    护患纠纷一直是干扰医院整体工作的一个重要因素,如何有效预防和减少护患纠纷,是医院领导和护理工作管理者的亟需解决的一个问题,只有准确查找纠纷发生的原因,才能有效的预防和减少纠纷的发生.

    作者:王芳红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半夏泻心汤治验举隅

    半夏泻心汤出自张仲景<伤寒论>,是小柴胡汤证误下后损伤脾胃之气,少阳邪热乘机内陷,致寒热错杂于中,脾胃升降失常所致,由于寒热之邪痞塞中焦,脾胃升降失和,故当兼见恶心,呕吐等胃气不降及肠鸣,下利等脾气不升之证.

    作者:杜生强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目的:探讨锁定加压钢板在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优势和疗效.方法:2007年4月~2010年2月收治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28例,采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结果:28例获得6~18个月随访.骨折均完全愈合,愈合时间平均5个月.结论:锁钉加压钢板对于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内固定确实,术后卧床时间短等优点.

    作者:唐吉辉;王振威;郭家仁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对糖尿病患者烧伤创面治疗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烧伤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对80例糖尿病烧伤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施行常规精心护理.治疗组:施行常规精心护理,积极做好对症治疗及出院指导以及贯穿始终的心理护理.结果:经烧伤后创面的精心护理,本组40例患者疾病认识度、血糖控制率、心理承受能力均明显提高,均顺利康复出院.结论:对糖尿病烧伤患者,不但在治疗中要早期和科学处理,而护理在保证治疗、方案的发挥佳效应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作者:李志倩;王灵芝;罗灵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急诊手术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外伤后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36例因外伤致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按照GCS标准对其进行评分疗效判断,良好24例,中重度残8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2例.结论:患者颅脑外伤后,可出现脑血管调节麻痹及血肿压迫继发脑水肿等,因此对颅脑损伤患者及早手术,清除颅内血肿及保持血压稳定,避免脑血管急性扩张,是提高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生存质量和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作者:林怀斌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体会

    居民健康档案是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指导下,为社区居民提供连续性,综合性,协调性全程服务的动态记录.一份好的健康档案是对患者照顾的基础,是全科医生对社区居民提供卫生服务的依据,它在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中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必须如实准确填写.对辖区内7535名常住居民建立居民健康档案时,针对目前资料采集中居民不理解,不支持等问题进行分析,采取早期宣传;完善入户前的准备工作;实行小组责任制;加强沟通技巧;做好资料整理等措施,历经3个多月时间,建立并完善居民档案4564份,建档率达到61%,取得初步成效.

    作者:米舒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2型糖尿病188例的健康管理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的健康管理模式.方法:社区卫生全科团队对辖区内188例糖尿病患者进行分片管理,责任医生为每名患者制定个性化饮食和运动处方,定期开展参与式健康教育活动和血糖监测.结果:患者的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控制率分别达到76%和70%,比管理前(36%和30%)提高了40%(P<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对糖尿病患者实施综合性的系统化管理,能提高患者血糖的控制率,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蒋蓉芝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卡孕栓在高危妊娠人流术中的应用124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无痛人流前阴道放置卡孕栓终止高危早期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剖宫产术后不足1年且意外妊娠8~10周要求终止妊娠的高危妊娠妇女12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62例)和对照组(62例).观察组在术前放置卡孕栓1mg于阴道后穹隆,45~60分钟后行无痛人工流产手术;对照组在高危妊娠妇女未作任何处理的情况下行无痛人工流产术.观察两组患者的宫颈松弛度及术中出血量.结果:观察组的宫颈松弛度较对照组明显增大(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作者:张立群 刊期: 2011年第23期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

主管: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