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长利;郑国江;董志明;李建华
目的:总结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反应以及形成原因,以提供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根据访谈和观察结果对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抑郁自闭、恐惧悲观、绝望轻生是患者的常见心理.结论:不同的心理情况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措施是:妇科恶性肿瘤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患者达到预期康复目标必不可少的环节.
作者:王爱芍 刊期: 2011年第23期
门诊口腔科是医院易造成交叉感染的场所,我科现采用有效措施,按标准预防进行个人防护,控制内源性及外源性感染,防止发生院内交叉感染.
作者:韩金凤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探讨宫腹腔镜联合诊治不孕症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160例不孕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60例患者全部经宫腹腔镜联合诊断,并经过病理证实,其中慢性盆腔炎33例,91例输卵管阻塞,19例子宫内膜异位症,4例宫腔粘连,4例多囊卵巢;5例卵巢肿瘤,4例子宫肌瘤.术中出血40~100ml,手术平均时间30~110分钟,均在直视下输卵管通液.对输卵管阻塞的91例患者经过治疗后,全部成功再通,输卵管再通率达100%.160例患者治疗后经过随访3~40个月的随访,已经妊娠或生育116例,其余患者仍在继续观察中.结论:宫腹腔镜联合操作手术时间短、患者出血少、无痛苦,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腹壁瘢痕小,不影响患者的美观.
作者:曲首辉;袁雪莲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对子宫良、恶性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对82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子宫占位性疾病进行了分析,并与病理组织检查对照.结果:子宫占位性疾病良性诊断符合率为97.3%,恶性诊断符合率85.7%.结论:超声检查对子宫良、恶性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为临床选择合理治疗方案,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赵春平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探讨胃康灵胶囊联合西沙必利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2006年1月~2009年4月收治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152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76例患者采用西沙必利分散片5mg,3次/日,饭前口服;胃康灵胶囊,4粒/次,3次/日,饭后口服.对照组76例采用西沙必利分散片5mg,3次/日,饭前口服;奥美拉唑胶囊20mg,2次/日,口服.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59.2%、总有效率为88.2%,对照组显效率为25.0%、总有效率为63.2%,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结束后1年,治疗组复发率为7.5%,对照组为33.3%,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胃康灵胶囊联合西沙必利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疗效明显,安全可靠.
作者:武四超 刊期: 2011年第23期
妊娠高血压疾病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我国发病率约9.4%,国外报道为7%~12%.本病以妊娠20周后出现高血压、蛋白尿、水肿为特征,并伴有全身多脏器的损害,严重者可发生抽搐、昏迷、脑出血、心肾衰竭、胎盘早剥及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甚至母婴死亡,该病是孕产妇和围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因此,做好该病的观察与护理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王冬梅;闫红丽;董和平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粘连性肠梗阻一般发生在小肠[1],多以保守治疗为主,保守治疗无效或病情进一步加重时不得不手术治疗,而手术又有可能进一步加重粘连,造成恶性循环.我院自2009年2月~2011年3月采用穴位注射新斯的明治疗粘连性肠梗阻,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
作者:劳景茂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病历资料患者,女,31岁,体重68kg,诊断为左侧乳腺癌,拟全麻下行左侧乳腺癌根治术.术前一般情况良好,无药物过敏史,无呼吸系统感染.
作者:王有胜;卜令标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探讨骶部硬膜外囊肿的影像学特点及分析.方法:本组12例均行腰骶部及盆骨X线片检查,其中9例行CT扫描,11例行MRI检查,5例行脊髓造影.结果:本组影像检查X线诊断率14%,CT诊断率50%,MRI、脊髓造影检查诊断率100%.结论:骶部硬膜外囊肿影像学检查具有特征性表现,对该病具有较高的检出率,本组12例通过影像的各种检查对其影像表现进行分析,提高影像诊断价值.
作者:陈丽;邱雨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探讨蒌叶煎剂湿敷会阴伤口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00例会阴伤口的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0例.观察组产妇会阴伤口采用常规护理后,再用蒌叶煎剂湿敷;而对照组产妇会阴伤口只采用常规护理.对两组产妇产后会阴伤口肿胀、疼痛、伤口愈合及产后舒适度等情况进行比较评价.结果:通过临床观察,预期使用蒌叶煎剂湿敷会阴伤口的产妇,会阴肿胀或疼痛等不适表现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自觉舒适感明显增强.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采用蒌叶煎剂湿敷会阴伤口,能有效减轻会阴伤口的肿胀,促进伤口愈合,明显提高产妇产后的生活质量.
作者:梁彩珠;廖素娟 刊期: 2011年第23期
我科收治适合于选择性小切口切除甲状腺囊肿的患者11例,其中男3例,女8例,年龄30~51岁.典型病例病史:发现包块1个月~2年.症状:无心悸、多汗、乏力、声嘶、吞咽困难等症状.查体:甲状腺包块呈圆形或椭圆形,表面光滑,质稍硬,无压痛,随吞咽上下移动[1],直径<3cm.CT扫描:直径<3cm,边缘清楚,囊肿.
作者:李顺昌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了解武威地区丙型肝炎基因分型特征,为HCV感染者的个体化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70例抗-HCV阳性血清标本,并对血清标本PCR扩增基因片段,测定核苷酸序列进行基因分型.结果:70例标本中HCV1b型38例,占54%;HCV2a型21例,占30%;HCV1b/2a混合型9例,占13%;HCV2b型2例,占3%.结论:武威地区HCV基因型主要为1b型,其次为2a型,同时存在1b/2a混合型和2b型,与相邻城市HCV基因型分布比较有一致和差异.
作者:李庆科;韩荣花;王兴昌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探讨降低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的预防方法.方法:对45例乳腺癌患者采用双管持续负压引流、弹力绷带加压包扎、医用生物蛋白胶喷洒创面等多种措施预防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结果:45例中发生皮下积液5例,发生率11.1%.结论: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发生是多方面因素所致,只有采取综合预防和治疗措施才能减少和防止皮下积液的发生.
作者:薛治国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微创经皮肾穿刺碎石取石术(MPCNL)体位安全护理中的应用,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对60例MPCNL病人实施循证护理的资料进行了回顾分析.结果:通过积极护理干预,本组病人均能顺利进行手术,且全部康复出院.结论:对MPCNL病人实施循证护理,能使病人以良好的心态配合手术,以保持术中生命体征平稳,提高取石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林静莹;叶少芝;姚娟丽;陈燕珠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探讨内分泌科老年住院患者护理安全隐患的原因,找寻对策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方法:在临床实践中通过对策的实施,观察能否减少不良时间的发生.结果:通过临床实践,确实减少了不良事件的发生.结论:近几年来由于护士的规范操作和护士长的规范管理,护士们专科护理水平较高,从无护理不良事件发生.
作者:马丽丽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烧伤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对80例糖尿病烧伤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施行常规精心护理.治疗组:施行常规精心护理,积极做好对症治疗及出院指导以及贯穿始终的心理护理.结果:经烧伤后创面的精心护理,本组40例患者疾病认识度、血糖控制率、心理承受能力均明显提高,均顺利康复出院.结论:对糖尿病烧伤患者,不但在治疗中要早期和科学处理,而护理在保证治疗、方案的发挥佳效应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作者:李志倩;王灵芝;罗灵 刊期: 2011年第23期
护患纠纷一直是干扰医院整体工作的一个重要因素,如何有效预防和减少护患纠纷,是医院领导和护理工作管理者的亟需解决的一个问题,只有准确查找纠纷发生的原因,才能有效的预防和减少纠纷的发生.
作者:王芳红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对比研究核桃花絮与核桃叶所含挥发性成分.方法:核桃花絮与核桃叶分别经水蒸汽蒸馏得挥发油,运用GC-MS技术,结合计算机检索对具体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和鉴定.用峰面积归一法计算各个组分相对含量.结果:从核桃花絮中分离鉴定了34种化合物,其中含量较多的有邻苯二甲酸丁酯(25.24%)、二十三烷(22.61%)、二十四烷(22.62);从核桃叶中分离鉴定了36种化合物,其中含量较多的有金合欢醇(68.65%)、叶醇(8.62%)、沉香螺醇(7.43%)、茅苍术醇(7.43%).结论:为核桃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作者:吕玉年;柴玉霞 刊期: 2011年第23期
半夏泻心汤出自张仲景<伤寒论>,是小柴胡汤证误下后损伤脾胃之气,少阳邪热乘机内陷,致寒热错杂于中,脾胃升降失常所致,由于寒热之邪痞塞中焦,脾胃升降失和,故当兼见恶心,呕吐等胃气不降及肠鸣,下利等脾气不升之证.
作者:杜生强 刊期: 2011年第23期
门诊是医院的窗口,不能忽视门诊患者的心理护理.现将我是怎么做好门诊护理工作,谈几点体会.保证门诊急重患者安全就诊
作者:安惠 刊期: 2011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