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四超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的健康管理模式.方法:社区卫生全科团队对辖区内188例糖尿病患者进行分片管理,责任医生为每名患者制定个性化饮食和运动处方,定期开展参与式健康教育活动和血糖监测.结果:患者的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控制率分别达到76%和70%,比管理前(36%和30%)提高了40%(P<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对糖尿病患者实施综合性的系统化管理,能提高患者血糖的控制率,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蒋蓉芝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了解桂林市城区急性中毒流行病学资料,为急性中毒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设计标准的<急性中毒患者登记表>,进行系统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结果:调查病例中男性346例(58.3%),女性247例(41.7%);高发年龄21~30岁(199例,占33.6%);职业分布以工人,学生,农民,以及无业人员排前4位(占全部人群的72%);中毒类型中乙醇中毒排第一位(213例,35.9%),一氧化碳(CO)中毒排第二位(199例,33.6%);1、2、3、11、12月CO中毒高发,乙醇中毒时间分布无特殊规律;中毒原因以意外中毒常见(321例,54.1%);死亡病例7例,6例CO中毒导致.结论:急性中毒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且不同种类急性中毒不同的流行病学特点,根据急性中毒的规律做好宣教和防范预案,能有效提高急诊救治急性中毒能力.
作者:范峻峰;江炫光;郑小凡;何建华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对子宫良、恶性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对82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子宫占位性疾病进行了分析,并与病理组织检查对照.结果:子宫占位性疾病良性诊断符合率为97.3%,恶性诊断符合率85.7%.结论:超声检查对子宫良、恶性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为临床选择合理治疗方案,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赵春平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探讨锁定加压钢板在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优势和疗效.方法:2007年4月~2010年2月收治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28例,采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结果:28例获得6~18个月随访.骨折均完全愈合,愈合时间平均5个月.结论:锁钉加压钢板对于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内固定确实,术后卧床时间短等优点.
作者:唐吉辉;王振威;郭家仁 刊期: 2011年第23期
新生儿无陪病房是目前医学界推崇的一种规范的新生儿医学治疗模式,治疗期间全面取消陪护,由专业医师、护士全权负责新生儿的治疗及护理,减轻家长的负担和非专业的护理操作给新生儿带来不必要的伤害.自2008年9月开设新生儿室,收治新生儿408例,通过短短几个月的实践,不断探索,逐步培养了一支专业护理队伍,在抢救治疗新生儿,降低新生儿致残起到重要作用.
作者:陈霞 刊期: 2011年第23期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是由严重感染、创伤、休克、误吸等多种肺内或肺外的严重疾病引起肺泡和肺毛细血管膜炎症性损伤,通透性升高,继发非心源性肺水肿和顽固性、进行性的低氧血症.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和ARDS是性质相同但程度不同的连续病理过程,ALI代表早期阶段,ARDS代表晚期阶段.
作者:叶东平;牛媛媛;张丽香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法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08年5月~2010年3月收治的100例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吸氧、强心、利尿、解痉、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并给予口服盐酸曲美他嗪20mg/次,3次/日;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自拟中药汤剂,1剂/日.10天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6个疗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6个疗程的治疗后,对照组患者显效15例,有效22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为74.0%;观察组患者显效17例,有效26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86.0%.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和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均较对照组明显减小,左室射血分数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可以取得较满意的临床疗效.
作者:李学丽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探讨改进后孕妇学校健康教育模式的效果及孕妇对课程内容的需求.方法:对参加孕妇学校学习的孕产妇,采用孕产期保健知识及课程内容需求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改进后的孕妇学校健康教育模式,提高了孕妇及家属对孕期、分娩期、产褥期知识的掌握,使95.2%孕产妇及家属更关注婴儿喂养及护理.结论:准确把握孕产妇需求和进行多种形式的教育模式,有利于孕产妇围产期知识的掌握.
作者:郑肖玲;罗文容;陈越如;姚春花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观察多巴胺泵维治疗新生儿重度窒息后胃肠功能障碍临床效果.方法:患儿46例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24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多巴胺3~5μm/(kg·分)微量泵泵入,持续3~5天;对照组22例常规治疗,比较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6.15%,对照组77.27%,差异明显,无不良反应.结论:小剂量多巴胺治疗新生儿重度窒息后胃肠功能障碍疗效显著,无不良反应.
作者:李国庆;王颖;王鸿雁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微创经皮肾穿刺碎石取石术(MPCNL)体位安全护理中的应用,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对60例MPCNL病人实施循证护理的资料进行了回顾分析.结果:通过积极护理干预,本组病人均能顺利进行手术,且全部康复出院.结论:对MPCNL病人实施循证护理,能使病人以良好的心态配合手术,以保持术中生命体征平稳,提高取石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林静莹;叶少芝;姚娟丽;陈燕珠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观察针刺与椎房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本组100例患者均为门诊病例,均为随诊随治,并加以记录.结果:本组病例患者总有效率为95.0%,其中治愈58例(58%),显效30例(30%),有效7例(7%),无效5例(5%).结论:本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李旭东 刊期: 2011年第23期
锁骨是上肢与躯干的连接和支撑装置,呈S形.近端与胸骨柄形成胸锁关节,远端与肩峰形成肩锁关节.外侧有喙锁韧带固定锁骨.
作者:陈波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分析和研究匹多莫德对于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到医院门诊部就诊的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病例200例,随机分成两组,匹多莫德研究组和参照组,每一组100例患者,除了在匹多莫德研究组的患者额外的服用匹多莫德,每天服用2次,共进行2周的跟踪观察之外,对于其他的抗感染治疗都相同.2周过后,每日两服改成每日1服,之后继续跟踪观察1个月.对于匹多莫德研究组,可以进行试验前后的对比,比如说服用匹多莫德前后的感染次数和感染的持续时间,匹多莫德研究组和参照组可以比较治愈的效率.结果:通过对匹多莫德研究组服药前后的对比,发现服用匹多莫德之后发生的感染次数和感染时持续的时间明显的比服用匹多莫德之前要少很多(P<0.05),差异非常显著.通过对匹多莫德研究组和参照组的治愈效率的比较发现,匹多莫德研究组的治愈效率在85%以上,明显的高于参照组的20%,差异性也非常显著(P<0.01).结论:匹多莫德口服液都对于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有着显著的疗效作用.
作者:郭政立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伴焦虑情绪患者的综合治疗效果.方法:2010年1月~2011年3月收治伴有焦虑情绪的老年高血压患者87例,采用氨氯地平联合抗焦虑剂及心理健康教育的综合治疗方法治疗,患者于治疗前后均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调查.结果:87例患者的血压及心率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12周后,87例患者中显效57例,有效23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92.0%;87例老年高血压伴焦虑情绪治疗前SAS评分为58.2±8.1,治疗后SAS评分为19.1±13.9,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降压药物联合抗焦虑剂和心理健康教育治疗老年高血压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肖一妙;何敏;喻丽珂 刊期: 2011年第23期
慢性湿疹是一种比较顽固的皮肤病,临床上很难查出致病因素,而且反复发作,迁延不愈以剧烈瘙痒,皮肤增厚呈苔藓化为主要症状由于病复杂,临床上尚无满意疗法.所以慢性湿疹的患者都有多年不愈的病史.在临床工作中用西药抗组胺药和养血润肤治疗慢性湿疹57例获得满意疗效.
作者:赵德成;赵璐;胡春霞 刊期: 2011年第23期
急性化脓性甲状腺炎(AST)是种少见疾病,是一种甲状腺非特异性感染性疾病,急性化脓性甲状腺炎与亚急性甲状腺炎早期鉴别困难,很容易被误诊,一旦误诊,若病情发展到甲状腺脓肿,可以压迫气管,造成窒息甚至死亡,后果十分严重,因为,正确诊断,对症治疗意义重大.为减少误诊,总结经验,我们收集近年来误诊的2例急性化脓性甲状腺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韩家斌 刊期: 2011年第23期
护士长在护理管理是具体组织者和领导者,在护理工作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为此,为加强护士长的管理,提高护理质量,对护士长的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从树立新观念,树立榜样作用,加强责任心,严格质量管理,讲究管理艺术,提高管理水平入手,就如何加强管理,提高护理质量进行阐述.
作者:王永芹;王雪雪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总结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反应以及形成原因,以提供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根据访谈和观察结果对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抑郁自闭、恐惧悲观、绝望轻生是患者的常见心理.结论:不同的心理情况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措施是:妇科恶性肿瘤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患者达到预期康复目标必不可少的环节.
作者:王爱芍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探讨用B超检查节育环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站用B超检测节育环的600例妇女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节育环与子宫的位置、合并症以及带环妊娠等情况.结果:B超能清晰显示子宫与节育环的形状、子宫与附件的形态变化以及环与妊娠囊的关系,600例有87.5%位置异常,发生环移位、脱节、部分嵌入肌层等现象.结论:B超检查较为方便,其对节育环的检测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作者:金兰芳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研究3.0TMR成像在乳腺疾病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25例患者共计30个病灶进行fMRI检查,所有病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利用常规T1WI与T2WI平扫影像,动态增强扫描(DCE)绘制时间-信号曲线,计算大强化率,确定病灶范围,并分析病灶的形态学特征;初步研究弥散加权成像(DWI)展示表面扩张系数.结果:T1WI与T2WI的病灶检出率分别为10%(3个)与53.3%(16个).动态增强扫描对恶性肿瘤的敏感性为86.7%(26/30),特异性为70%(21/30),诊断正确率为86.7%(26/30);本文所见,扩散敏感因子在(b)值600~1000s/mm2时,DWI均能很好的鉴别各类病灶.结论:MR平扫、动态增强相结合联合诊断能较好的对乳腺良、恶性肿瘤做出诊断,敏感性93.3%(28/30),特异性76.7%(23/30),诊断正确率90%(27/30)均较高;与DWI、MRS相结合的诊断可望应用前景广阔.
作者:黄志明;胡海菁 刊期: 2011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