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喜;罗婵清
目的:探讨锁定加压钢板在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优势和疗效.方法:2007年4月~2010年2月收治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28例,采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结果:28例获得6~18个月随访.骨折均完全愈合,愈合时间平均5个月.结论:锁钉加压钢板对于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内固定确实,术后卧床时间短等优点.
作者:唐吉辉;王振威;郭家仁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探讨丁螺环酮联合氟西汀治疗抑郁症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门诊就诊的抑郁症患者90例,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丁螺环酮联合氟西汀),对照组(单用氟西汀).疗程均为8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HAMD 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治疗2周后,以观察组HAMD评分显著低于单用组(P<0.01或P<0.05).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丁螺环酮联合氟西汀的疗效优于单用氟西汀,丁螺环酮对抑郁症的治疗有增效作用.
作者:黄卫东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探讨专科护士在全院开展患者防脱管工作模式及效果.方法:专科护士制订防脱管工作计划,对全院的护理管理人员、临床护士进行患者防脱管知识培训,通过专科护士检查督促患者预防脱管措施落实情况,并开展复杂个案讨论.对医院发生的脱管病例进行资料回访,总结、分析.结果:护理人员及患者或其家属的预防脱管知识知晓率提高.2010年全院脱管发生率(0.060%)较2009年(0.20%)有明显下降.培训干预前后护士及患者或家属对防脱管知识知晓状况调查:在对全院护理人员进行防脱管知识培训前后随机发放调查表,对评估为脱管高风险患者,护士进行防脱管干预前及干预后1周对防脱管知识了解程度调查结果:护士知识知晓率培训前58%培训后85%.患者及家属知识了解率干预前12%干预后50%.结论:专科护士发挥职能,创建新的工作模式,在全院开展防脱管工作,保障患者的安全,降低了脱管的发生率.
作者:张红梅 刊期: 2011年第23期
老年患者随着年龄增大血管壁增厚,弹性减弱,血管硬度增加,静脉输液治疗若使用一次性钢针长期反复穿刺,会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而静脉留置针可减少静脉穿刺次数,保护静脉血管,减少患者的痛苦,因而被广泛使用.对于静脉留置针,穿刺、封管是留置成功的关键.
作者:王玉珍;罗艳妮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正确了解普外科围手术期抗生素的应用,发现可能存在的不足现象具有较大意义.方法:抽取普外科住院手术患者病历244份,男123例,女121例,平均年龄46.1岁,调查分析评价围手术期抗生素使用的合理性.结果:主要的抗生素药物为头孢美唑钠、头孢硫咪、头孢呋辛钠、头孢匹胺、硫酸依替米星、头孢哌酮他唑巴坦钠、头孢噻肟钠、头孢替胺、羧苄西林纳钠、克林霉素.在抗生素使用中,仍有术前和术中不用,而在术后使用,没有把握用药佳时机,术后抗生素使用时间过长,标本送检和药敏监测还未受到重视.结论:抗生素在预防手术感染,提高治愈率等有着明显作用,因此,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就显得尤其重要,具有深远意义.
作者:韩文斌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探讨降低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的预防方法.方法:对45例乳腺癌患者采用双管持续负压引流、弹力绷带加压包扎、医用生物蛋白胶喷洒创面等多种措施预防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结果:45例中发生皮下积液5例,发生率11.1%.结论: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发生是多方面因素所致,只有采取综合预防和治疗措施才能减少和防止皮下积液的发生.
作者:薛治国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观察自拟中药煎剂肛门滴入对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用自拟中药煎剂肛门滴入对溃疡性结肠炎病人60例进行治疗.结果:本中药煎剂肛门滴入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好、安全可靠、方法简单、便于临床应用,无不良反应.
作者:李颖华 刊期: 2011年第23期
氯胺酮属苯环己哌啶类静脉麻醉药,基本结构为环己胺.氯胺酮是一具有镇痛作用的静脉全麻药.可选择性抑制丘脑内侧核,阻滞脊髓网状结构束的上行传导,兴奋边缘系统.
作者:韩晓玲;时向军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少尿型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7例少尿型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和治疗组35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救肾汤.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14%,对照组78.13%,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少尿型急性肾功能衰竭疗效显著.
作者:黄色润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护理方法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腹腔镜下180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术前、术中及术后护理方法.结果:除1例阔韧带肌瘤靠近子宫动脉中转开腹外,其余手术均获成功,术中出血62.20±38.21ml;手术时间111.72±35.07分钟;术后肛门排气3.75±2.75天;术后住院天数5.85±0.75天;无严重并发症.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是目前较理想且安全有效的保留子宫的手术方法,良好的围术期护理措施对促进术后恢复有重要意义.
作者:郭俊峰 刊期: 2011年第23期
锁骨是上肢与躯干的连接和支撑装置,呈S形.近端与胸骨柄形成胸锁关节,远端与肩峰形成肩锁关节.外侧有喙锁韧带固定锁骨.
作者:陈波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对比艾灸至阴穴配合膝胸卧位与单纯膝胸卧位矫正臀位妊娠的疗效.方法:将140例臀位孕妇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应用艾灸至阴穴配合膝胸卧位,对照组单纯应用膝胸卧位矫正臀位.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5.71%,对照组有效率52.86%,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两组病例均经手术或分娩后证实.结论:艾灸至阴穴配合膝胸卧位矫正臀位是一种无痛苦、安全性高、经济方便、疗效好的治疗方法.
作者:李莉 刊期: 2011年第23期
资料与方法2007年1月~2009年7月实施脑室钻孔伴侧脑室引流术30例,男20例,女10例,年龄30~80岁,平均56岁,创腔引流5例,脓腔引流2例,硬脑膜下引流8例,脑室钻孔伴侧脑室引流15例.
作者:郭小喆;张义 刊期: 2011年第23期
急性化脓性甲状腺炎(AST)是种少见疾病,是一种甲状腺非特异性感染性疾病,急性化脓性甲状腺炎与亚急性甲状腺炎早期鉴别困难,很容易被误诊,一旦误诊,若病情发展到甲状腺脓肿,可以压迫气管,造成窒息甚至死亡,后果十分严重,因为,正确诊断,对症治疗意义重大.为减少误诊,总结经验,我们收集近年来误诊的2例急性化脓性甲状腺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韩家斌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探讨运用西药结合针灸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符合慢性胃炎标准的139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77例和对照组62例,经过治疗后休息15天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西药结合针灸治疗慢性胃炎疗效显著.
作者:孙荣华;张小飞 刊期: 2011年第23期
多年来胃肠道肿瘤患者经FOL-FOX方案化疗,其中氟尿嘧啶(5-Fu)3000~5000mg/m2持续静滴44~48小时后,绝大多数患者的用药血管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静脉炎,沿血管走向疼痛、发硬,特有的色素沉着,外观呈树枝样改变,严重影响患者的后续治疗和生活质量.
作者:鲍春燕;范静;胡志雯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总结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有效方法.方法:对30例门诊患者,运用中药,自配口腔溃疡液对口腔溃疡进行治疗.结果:30例患者进行治疗,有效率96.6%,结论: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应及时治疗,疗效显著,不易复发.
作者:高爱霞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观察多巴胺泵维治疗新生儿重度窒息后胃肠功能障碍临床效果.方法:患儿46例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24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多巴胺3~5μm/(kg·分)微量泵泵入,持续3~5天;对照组22例常规治疗,比较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6.15%,对照组77.27%,差异明显,无不良反应.结论:小剂量多巴胺治疗新生儿重度窒息后胃肠功能障碍疗效显著,无不良反应.
作者:李国庆;王颖;王鸿雁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观察冠心宁注射液对不稳定心绞痛的治疗效果.方法:不稳定心绞痛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冠心宁组30例,在常规西药基础上加用静滴冠心宁注射液20ml,1次/日;对照组30例,常规西药治疗.两药均治疗14天,比较两组疗效.结果:冠心宁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6.67%和70%,治疗前后心肌缺血(动态心电图)平均减少时间:冠心宁组136.73±46.33分,对照组88.96±40.31分,P<0.01.结论:冠心宁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心绞痛安全、有效.
作者:王昭彬;李洪娟;张秀艳;李双庆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粘连性肠梗阻一般发生在小肠[1],多以保守治疗为主,保守治疗无效或病情进一步加重时不得不手术治疗,而手术又有可能进一步加重粘连,造成恶性循环.我院自2009年2月~2011年3月采用穴位注射新斯的明治疗粘连性肠梗阻,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
作者:劳景茂 刊期: 2011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