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癌胚抗原、糖类抗原125、糖类抗原19-9、糖类抗原125联合检测对胃癌的临床诊断价值研究

王慧

关键词:胃癌, 癌胚抗原, 糖类抗原125, 糖类抗原50, 糖类抗原19-9, 联合检测
摘要:目的 探讨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50(CA50)、糖类抗原19-9(CA19-9)四种血清肿瘤标记物联合检测对胃癌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通过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56例胃癌患者(胃癌组)及48例良性胃病组血清CEA、CA50、CA19-9、CA125水平,并与30例正常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作比较.结果 术前胃癌组的CEA、CA50、CA19-9、CA125明显高于良性胃病组及健康对照组,术后3个月胃癌组患者血清CEA、CA50、CA19-9、CA125水平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胃病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四项联合检测的灵敏度达87.5%,明显高于其他任一单项检测的灵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者CEA、CA50、CA19-9、CA125的水平明显高于未复发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检测血清CEA、CA50、CA-9-9、CA125对胃癌的诊断、治疗及预后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有助于提高胃癌诊断的敏感性.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相关文献
  • 桑麻合剂提取纯化工艺研究

    目的 研究桑麻合剂佳提取纯化丁艺.方法 以总黄酮含量为指标,采用正交设计法,对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次数进行优化;采用单因素筛选法,对浓缩液的相对密度和药液含醇量进行优化.结果 优选的水提取工艺条件为加水提取3次,料液比1:8,提取1 h,乙醇沉淀工艺条件为浓缩液相对密度为1.05~1.10(60℃),药液含醇量为70%.结论 佳工艺组合试验证实,该组合工艺条件较为可行、可靠.

    作者:邱建永;王洛临;李智勇;张建军;许曼娇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电视胸腔镜微刨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及安全性评价

    目的 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将90例老年NSCLC患者按手术方式分为三组,全胸腔镜手术(VATS)组24例,胸腔镜辅助小切口开胸术(VAMT)组26例,常规开胸手术(SPT)组40例.观察三组的术中、术后情况及随访1年的复发和转移情况.结果 VATS组和VAMT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止痛时间、止痛药用量、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或短于SPT组(P<0.01);而VATS组手术时间长于VAMT组,但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VAMT组(P<0.05或P<0.01),VATS组的住院费用明显多于VAMT组(P<0.01);SPT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VATS组和VAMT组(P<0.05).结论 对于60岁以上的老年NSCLC患者,在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及做好仔细的术前评估和充分的术前准备的前提下,胸腔镜治疗的疗效肯定.选择完全胸腔镜手术或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如经济情况、患者意愿等)和术者对胸腔镜的熟练程度来决定.

    作者:陆双政;黄元鲁;韦恺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输尿管软镜治疗开放手术残余结石

    目的 观察输尿管软镜治疗开放手术后残余结石的临床效果,探讨输尿管软镜在治疗术后残余结石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6月~2011年10月收治的106例开放手术治疗肾、输尿管结石后残余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联合套石篮取石术,按照结石直径大小分为两组,A组(结石直径<8 mm)和B组(结石直径≥8 mm),观察比较两组残余结石排出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住院天数、结石排净时间及并发症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56例患者单次碎石成功47例,单次碎石成功率为83.9%,其余9例患者行再次碎石后均成功,总成功率为100.0%;B组50例患者单次碎石成功36例,单次碎石成功率为72.0%,其余14例患者行再次碎石后均成功,总成功率为100.0%,两组患者单次碎石成功率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但总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输尿管软镜治疗开放手术后残余结石效果理想,具有安全性高的特点,尤其适合结石直径小的患者,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杨健;傅发军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开展研讨式生物化学论坛,培养医学八年制学生科研思维能力

    在医学基础课程学习阶段形成一定的科研思维体系,对医学八年制学生而言至关重要.笔者在医学八年制生物化学教学中,以理论课所教授知识为基础,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研讨式论坛,从而培养学生形成自主科研思维体系,为今后全面提高科研创新能力打下坚实基础.

    作者:龚薇;连继勤;黄刚;何凤田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慢性大脑中动脉狭窄或闭塞的CT灌注成像

    目的 利用CT灌注成像技术研究慢性大动脉狭窄或闭塞患者的脑血流灌注特征.方法 搜集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单侧慢性大脑中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寨患者11例,行CT灌注成像及磁共振(MRI及MRA)检查.结果 慢性大脑中动脉狭窄或闭塞患者的脑CT灌注特征是患侧脑血流量(CBF)降低,脑血容量(CBV)升高,平均通过时间(MTT)延长.结论 CT灌注成像能反映慢性大脑中动脉狭窄或闭塞患者的脑血流灌注特征,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订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苏凯燕;刘增韬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军事训练官兵应激性生活事件及其心理健康水平的调查研究

    目的 探讨军事训练应激条件下官兵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了加强开展官兵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和提高军事训练成绩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 选取某部队在参加军事训练的982名官兵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应激官兵与官兵常模、不同军龄应激官兵、不同兵种应激官兵受军事训练的影响程度进行自评量表SCL-90测试.结果 应激官兵和官兵常模的SCL-90各因子(抑郁除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年军龄应激官兵的人际关系因子、抑郁因子、偏执因子与1年军龄官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年军龄应激官兵的人际关系因子、抑郁因子、偏执因子、精神病性因子、总均分与2年军龄官兵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步兵应激官兵SCL-90评分与炮兵和侦查兵的分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侦察兵应激官兵的强迫、抑郁、焦虑、恐怖、偏执、人际关系、总均分、阳性项目数与炮兵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了解军事训练应激下官兵的心理特点,能更有针对性地开展官兵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作者:姜文;熊俊;李俊强;肖斌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药物治疗对高血压患者微量白蛋白尿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讨药物治疗对高血压患者微量白蛋白尿的影响,为高血压早期肾损害防治探索更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 将20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单独服用缬沙坦治疗,治疗组服用缬沙坦联合卡托普利治疗.结果 治疗后两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组间均值均显著降低(P<0.05);同时治疗组治疗后的SBP、DBP均值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尿微量白蛋白均明显下降,同时治疗组治疗后的尿微量白蛋白水平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缬沙坦联合卡托普利治疗高血压能在有效降低血压的基础上,降低尿微量白含量.

    作者:刘伟民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中西医结合非手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非手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104例年龄>60岁以上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并随机分为两组,52例患者采用常规手术治疗作为对照组,52例患者采用中医骨伤传统之复位、固定、药物、练功等四大疗法为主的中西医结合非手术疗法治疗作为观察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死亡1例(1.92%),对照组死亡2例(3.84%),两组患者均获随访1年,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2.69%,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6.5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卧床时间为(11.5±2.8)d,对照组卧床时间为(9.8±3.0)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84%,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7.3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非手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可达到手术治疗同样的疗效,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但其并发症少,安全性更高,可作为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首选疗法.

    作者:陆羽羽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应用食物模型进行肥胖患者饮食教育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索一种较好的肥胖患者饮食教育形式.方法 把符合条件的肥胖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后完成研究的人数分别为研究组54例,对照组58例.两组患者都进行肥胖饮食理论教育,对照组使用资料、图片,研究组除使用资料、图片外另加食物模型.结果 两组患者教育前后比较,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GB)等指标变化不大(P>0.05);两组肥胖饮食理论知识得分显著提高(P<0.01或P<0.05);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人体脂肪百分比(BF,%)、体重(W)等指标研究组明显下降(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明显上升(P<0.05),对照组TC、HDL-C、W等指标变化不明显(P>0.05),TG有下降(P<0.05),研究组的教育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利用食物模型利于肥胖患者对饮食要求把握,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苏惠崧;卢桂好;张秀薇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老年药物性肝损伤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人药物性肝损伤的病因、分型和肝功能变化等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0月~2011年10月我院105例因药物性肝损伤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药物性肝损伤患者105例,老年组和中青年组分别为33例和72例;老年药物性肝损伤的潜伏期为3 d~4个月;导致药物性肝损伤常见的药物为中药类(27.62%),老年组心血管系统用药比例高于中青年组(P<0.01);老年组肝细胞型为20例(60.61%)、胆汁淤积型9例(27.27%)和混合型4例(12.12%),中青年组分别为43例(59.72%)、12例(16.67%)和17例(23.61%).两组临床分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临床应提高对老年性肝病的认识,老年患者药物性肝损伤以中草药类及抗微生物药为主,潜伏期较长.

    作者:王悦之;张玉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舒适护理在中低位直肠癌外翻肛门切除吻合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理论在中低位直肠癌外翻肛门切除吻合术中应用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2007~2010年收治的择期行中低位直肠癌外翻肛门切除吻合术的患者76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8例.观察组给予舒适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并记录术后两组患者舒适度、满意度、并发症发牛率、切口愈合和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术后在并发症发生率、切口愈合时间、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舒适度和满意度方面均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舒适护理在中低位直肠癌外翻肛门切除吻合术中的效果显著,能够显著提高患者舒适度和满意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加速患者恢复.

    作者:李艳艳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米非司酮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卵巢功能及血清糖链抗原125、人附睾蛋白4、糖链抗原199、炎性因子的影响观察

    目的 研究分析米非司酮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卵巢功能及血清糖链抗原125(CA125)、人附睾蛋白4(HE4)、糖链抗原199(CA199)、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将2009年5月~2011年6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8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丹那唑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米非司酮进行治疗,后将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6个月的卵巢功能及血清CA125、HE4、CA199、炎性因子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3个月、6个月的卵巢功能检测项目血清CA125、HE4、CA199、炎性因子改善幅度均大于对照组,卵巢功能检测项目波动幅度则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米非司酮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卵巢功能及血清CA125、HE4、CA199、炎性因子的影响较明显,对于疾病的治疗发挥着明显的作用.

    作者:李玉华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中医古籍图像数据平台构建方案探讨

    本文拟探讨一个集中医古籍图像管理与应用功能为一体的数据平台构建方案.从而应用数据库技术,实现对海量古籍图像的高效管理;并且利用该平台对图像资源进行标引,从而为古籍图像的分类、关联等相关研究的开展奠定基础.

    作者:丁侃;胡晓峰;张丽君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美托洛尔治疗肥厚型心肌病心功能变化的临床研究

    目的 评估美托洛尔治疗肥厚型心肌病(HCM)心脏功能的变化情况并探讨有效的超声心动图检查方法.方法 选取首次确诊为肥厚型心肌病的患者31例,口服美托洛尔治疗6个月,采用二维和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治疗前后心脏功能变化进行评估,分别测量以下指标:左心房前后径(LAd)、左心房收缩末容积(LAV);二尖瓣口舒张早期及晚期血流峰值速度(E、A),E/A值,E峰减速时间(EDT);二尖瓣环收缩期运动速度(Sm)、舒张早期和舒张晚期运动速度(Em,Am)、Em/Am、E/Em,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美托洛尔治疗6个月后HCM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治疗前HCM患者LAd、LAV明显增大,EDT延长,Em、Em/Am明显下降,E/Em增加,治疗后上述指标明显改善.结论 美托洛尔治疗HCM能明显改善患者心功能和临床症状,组织多普勒超声是有效、敏感评估心脏功能的方法,研究结果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刘峻松;徐勇;智光;欧书林;杨波;周肖;陈光辉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皮肤接触敌敌畏中毒后的应急洗消研究

    目的 比较皮肤接触有机磷杀虫剂敌敌畏中毒后不同洗消方法的疗效.方法 大耳白兔皮肤染毒建立模型,染毒前后重复测血中乙酰胆碱酯酶(AchE)的变化,结合洗消开始时间评价不同洗消液(清水、皂水、碳酸氢钠溶液)的洗消效果.结果 敌敌畏染毒动物皮肤1 h后血清AchE已降至正常30%以下,达重度中毒,此时洗消效果不显著;开始洗消时间越早,AchE抑制程度越小,中毒程度越低;中毒30 min后,各实验组洗消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职业性接触中毒事件中,第一时间开始洗消是关键,对减少毒物吸收、降低中毒严重程度、争取后期院内治疗时间意义重大.敌敌畏中毒后10 min内开始洗消,疗效佳;中毒后时间超过30 min,中毒程度较深,碱性洗消液已丧失优势.

    作者:梁永旭;王春燕;何跃忠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周剂量奈达铂增敏放疗食管癌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单纯放疗与周剂量奈达铂增敏放疗食管癌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 收集我院2007年1月~2009年12月的肿瘤科住院食管癌患者128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单纯放射治疗方案;观察组在给予放射治疗的同时,第1天开始给予注射用奈达铂40mg静脉滴注,每周用药1次,共6次.治疗结束评价近期疗效,同时统计分析治疗过程中发生的不良反应.结果 对照组近期治疗有效率为81.25%,而观察组则达96.88%(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主要以骨髓抑制以及食管炎较为多见,虽明显高于对照组,但是经相应处理均可恢复.结论 周剂量奈达铂增敏放疗食管癌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何学军;崔林;张志胜;刘建军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不同糖耐量个体外周血的白细胞计数与糖脂代谢指标的相关研究

    目的 探讨不同糖耐量个体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与糖脂代谢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糖耐正常(NGT)者、糖耐量受损(IGT)者、糖尿病(DM)患者各40例,测量身高、体重、血压、血常规、血糖、血脂,比较各组白细胞计数的变化,并分析白细胞计数与糖脂代谢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IGT组白细胞计数较NGT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DM组白细胞计数较IGT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白细胞计数与餐后2 h 血糖(2 h P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lc)呈正相关(r=0.332,P<0.01和r=0.250,P<0.05).结论 白细胞计数与糖脂代谢状态密切相关.

    作者:何冰;齐艳文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绿脓杆菌制剂对人肝癌细胞株BEL-7402的杀伤效应

    目的 探索绿脓杆菌制剂对人肝癌细胞BEL-7402的杀伤效应.方法 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的绿脓杆菌制剂对人肝癌细胞BEL-7402增殖的作用,同时利用电子显微镜、透射电镜观察细胞BEL-7402的形态学变化.结果 MTT检测表明:绿脓杆菌制剂为10×107/mL、5×107mL、2.5×107mL时对肝癌细胞生长杀伤作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电子显微镜、透射电镜观察发现肝癌细胞BEL-7402于12、24 h出现凋亡形态学改变,40 h形态学表现为凋亡与坏死并存.结论 绿脓杆菌制剂对肝癌细胞BEL-7402生长有抑制作用,诱导细胞凋亡及坏死可能是主要作用机制.

    作者:郭林娜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丙泊酚和咪唑安定复合哌替啶在门诊结肠镜检查中的比较研究

    目的 比较丙泊酚和咪唑安定复合哌替啶在门诊无痛结肠镜检查中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将80例拟行无痛结肠镜检查患者随机分为P组(丙泊酚1.5 mg/kg)和MM两组(咪唑安定0.05 mg/kg+哌替啶1.5 mg/kg),观察患者给药前、插镜时、睁眼时的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记录麻醉期间的不良反应例数、肠镜检查时间、清醒时间以及VAS疼痛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麻醉过程中各时相点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组肠镜检查时间和清醒时间均短于M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组VAS评分低于M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丙泊酚和咪唑安定复合哌替啶均可很好地完成门诊无痛结肠镜检查,而丙泊酚相对来说更具优点,值得推广.

    作者:王志力;王玉顺;肖兵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稳心颗粒联合普鲁帕酮治疗功能性室性期前收缩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稳心颗粒联合普鲁帕酮治疗室性期前收缩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符合诊断标准的10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4例)和对照组(54例).治疗组给予稳心颗粒9g/次,3次/d,口服,普鲁帕酮片,每次150 mg,3次/d,显效后改为100 mg,3次/d维持.对照组给予普鲁帕酮片,每次150 mg,3次/d,显效后改为100 mg,3次/d维持.疗程均为4周.治疗后依据临床症状、24 h动态心电图进行分析.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1%,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的动态心电图检查指标均有明显改善,治疗组比对照组改善更明显,两组治疗后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96%(7/54),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93%(14/5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稳心颗粒联合普鲁帕酮治疗期前收缩临床疗效比单用普鲁帕酮好,且不良反应较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国强;岳庆丽;孙红梅;杨华;常雅琴;刘芳 刊期: 2012年第14期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