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健;傅发军
目的 利用CT灌注成像技术研究慢性大动脉狭窄或闭塞患者的脑血流灌注特征.方法 搜集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单侧慢性大脑中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寨患者11例,行CT灌注成像及磁共振(MRI及MRA)检查.结果 慢性大脑中动脉狭窄或闭塞患者的脑CT灌注特征是患侧脑血流量(CBF)降低,脑血容量(CBV)升高,平均通过时间(MTT)延长.结论 CT灌注成像能反映慢性大脑中动脉狭窄或闭塞患者的脑血流灌注特征,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订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苏凯燕;刘增韬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比较皮肤接触有机磷杀虫剂敌敌畏中毒后不同洗消方法的疗效.方法 大耳白兔皮肤染毒建立模型,染毒前后重复测血中乙酰胆碱酯酶(AchE)的变化,结合洗消开始时间评价不同洗消液(清水、皂水、碳酸氢钠溶液)的洗消效果.结果 敌敌畏染毒动物皮肤1 h后血清AchE已降至正常30%以下,达重度中毒,此时洗消效果不显著;开始洗消时间越早,AchE抑制程度越小,中毒程度越低;中毒30 min后,各实验组洗消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职业性接触中毒事件中,第一时间开始洗消是关键,对减少毒物吸收、降低中毒严重程度、争取后期院内治疗时间意义重大.敌敌畏中毒后10 min内开始洗消,疗效佳;中毒后时间超过30 min,中毒程度较深,碱性洗消液已丧失优势.
作者:梁永旭;王春燕;何跃忠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建立气血双补口服液中芍药苷含量的测定方法,为提高该制剂的质量标准提供研究依据.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流动相:甲醇-0.1%磷酸(29:71);色谱柱:汉邦ODS-C18柱(250 mm×4.6 mm,5 μm);体积流量:1.0mL/min;柱温:室温;检测波长:230 nm;进样量:10μL.结果 芍药苷在10.00~80.0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9.45%,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63%.结论 该方法简便、可靠、重现性好,可用于气血双补口服液的质量控制.
作者:汤淏;崔恩忠;唐安福;王曙东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药物治疗对高血压患者微量白蛋白尿的影响,为高血压早期肾损害防治探索更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 将20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单独服用缬沙坦治疗,治疗组服用缬沙坦联合卡托普利治疗.结果 治疗后两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组间均值均显著降低(P<0.05);同时治疗组治疗后的SBP、DBP均值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尿微量白蛋白均明显下降,同时治疗组治疗后的尿微量白蛋白水平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缬沙坦联合卡托普利治疗高血压能在有效降低血压的基础上,降低尿微量白含量.
作者:刘伟民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中药配合西药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1年1~12月我院收治的肝硬化门脉高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肝硬化门脉高压上消化道出血西医常规治疗措施,观察组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配合中药治疗,比较两组治愈率以及治疗后止血时间长短.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3%,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平均止血时间为(4.32±0.18)d,对照组平均止血时间为(6.89±2.64)d,观察组治疗后止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配合西药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上消化道出血疗效显著,总有效率高,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廖锡意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调查脑动脉狭窄患者支架植入术前后的心理状况.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脑动脉狭窄患者40例(研究组),行脑动脉造影血管内支架治疗,选择同期行脑动脉造影无血管异常的患者40例(对照组),全部患者脑血管造影后进行SCL-90症状自评量表测定,对于研究组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干预,1周后行第2次SCL-90测定,比较研究组干预前后、对照组以及常模组的心理状况.结果 研究组干预前强迫、焦虑、抑郁等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和常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干预后,研究组各项SCL-90评分较干预前明显降低,躯体化症状、焦虑、抑郁、恐惧、人际关系评分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常模组无明显差异(P>0.05),但敌对、偏执、强迫仍高于常模组(P<0.05).结论 脑动脉血管狭窄支架植入治疗患者存在明显的心理状况问题,有必要在支架植入前后进行心理干预,以促进患者恢复.
作者:王西玲;王宇;余玲;邓琪;边杰芳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利培酮对首发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 2009年1月~2012年1月入院给予利培酮治疗的首发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169例,口服利培酮单药治疗8周后测定血糖、胆同醇、三酰甘油浓度.结果 经8周利培酮治疗后,①血糖水平没有变化(t=1.37,P=0.21),男女之间血糖变化尤差异(t=1.55,P=0.41);②血胆固醇水平没有变化(t=1.02,P=0.39),男女之间血糖变化无差异(t=1.64,P=0.11);③患者总体上血三酰甘油变化无差异(t=1.28,P=0.27),但进一步将男女性别分组后发现,利培酮对于男女患者三酰甘油水平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t=3.07,P=0.02),女性组患者三酰甘油水平无变化,男性患者组三酰甘油升高显著.结论 利培酮急性治疗期对于首发偏执型分裂症患者空腹血糖水平及胆固醇无影响,但男性首发偏执型分裂症患者三酰甘油水平升高.
作者:张六平;易正辉;卢卫红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理论在中低位直肠癌外翻肛门切除吻合术中应用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2007~2010年收治的择期行中低位直肠癌外翻肛门切除吻合术的患者76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8例.观察组给予舒适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并记录术后两组患者舒适度、满意度、并发症发牛率、切口愈合和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术后在并发症发生率、切口愈合时间、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舒适度和满意度方面均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舒适护理在中低位直肠癌外翻肛门切除吻合术中的效果显著,能够显著提高患者舒适度和满意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加速患者恢复.
作者:李艳艳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膝关节置换术后采用帕瑞昔布静注联合股神经阻滞镇痛的效果及康复意义.方法 选择本院老年膝关节置换术患者45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术后通过股神经阻滞导管注入罗哌卡因25 mL镇痛,每天3次,持续3 d;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股神经阻滞的基础上,手术结束前30 min及术后12、24、48 h静脉注射帕瑞昔布40 mg.记录两组患者术后静态、动态VAS评分,评价患者手术前后膝关节功能,并统计治疗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均明显提高,但研究组术后1、2、3 d的膝关节HS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57、5.418、9.379,P<0.05或P<0.01).研究组术后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静态t=8.714、6.572、10.165、6.429、4.981,P<0.05或P<0.01;动态t=8.032、9.743、8.169、7.925,P<0.05).两组安全性均较好,未出现明显并发症.结论 老年患者膝关节置换术后采用帕瑞昔布静注联合股神经阻滞镇痛效果显著,间接促进了患者膝关节功能的康复.
作者:李永乐;王颖;武广义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贝尼地平、缬沙坦单独治疗和联合治疗对高血压病患者肾脏的影响.方法 将140例高血压病患者分为三组:A组(口服贝尼地平4 mg)、B组(口服缬沙坦80 mg)、C组(口服贝尼地平4 mg和缬沙坦80 mg).疗程24周,观察治疗前后血压和肾功能的变化.结果 C组降低血压和降低尿蛋白排泄的幅度优于A、B组(P<0.01),治疗后肾小球滤过率在C组及A、B组之间,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贝尼地平、缬沙坦长期单独治疗均可减少蛋白尿,保护肾脏,两药联合治疗对减少蛋白尿、保护肾脏有一定协同作用.
作者:宫明莲;高宇新;张静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监测在指导ICU多重耐药菌感染抗生素治疗中的作用与意义.方法 对本院2010年3月~2011年3月确诊为ICU多重耐药菌感染的104例成年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PCT指导组,分析两组的抗生素使用情况、不同治疗时间段内ICU停留患者的比例以及炎性反应水平.结果 ①PCT指导组的抗生素使用天数少于对照组[(6.83±1.25)d vs(9.23±1.87)d,P<0.05],且Kaplan-Meier曲线表明:两组不同治疗时间内未使用抗生素患者的比例有差异(P<0.01);②Kaplan-Meier曲线表明:PCT指导组不同治疗时间段内ICU停留患者的比例与对照组有差异(P<0.01);③PCT指导组的IL-6、CRP以及白细胞计数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T的监测可作为指导ICU多重耐药菌感染抗生素治疗的重要指标,不仅减少了抗生素的使用,而且减少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和医院床位的周转压力.
作者:赖军华;李敏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分析探讨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根治术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我院行腹腔镜辅助下远端胃癌根治术患者25例,将其作为观察组,选取同一时期25例开腹行远端胃癌根治术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除数、肛门排气时间、开始下床活动时间、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评定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进食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根治术治疗胃癌安全可行,其临床效果优于开腹治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霍志永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比较经皮撬拨复位克氏针固定术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探讨治疗跟骨骨折的有效方法.方法 将92例跟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经皮撬拨复位克氏针组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组,每组46例.两组患者分别给予经皮撬拨复位克氏针固定术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两组患者于术前及术后1周、术后1年行X线检查测量Bohler角、Gissane角、跟骨高度和宽度,采用Maryland足部功能评分评价临床疗效,并观察两组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术后1周及术后1年,较术前两组Bohler角及Gissane角均增加(P<0.05),跟骨高度增加(P<0.05),跟骨宽度减小(P<0.05),但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组较经皮撬拨复位克氏针组变化更明显(P<0.05).与术后1周比较,经皮撬拨复位克氏针组术后1年Bohler角、Gissane角、跟骨高度减小(P<0.05),跟骨宽度增加(P<0.05);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组术后1年与术后1周相比,各指标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组术后优良率显著高于经皮撬拨复位克氏针组(P<0.05),但并其发症发生率(13.04%,6/46)高于经皮撬拨复位克氏针组(0,0/46)(P<0.05).结论 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可较好地恢复跟骨骨折患者的Bohler角、Gissane角、跟骨高度和宽度,临床疗效佳,有效预防相关并发症后可成为治疗跟骨骨折的更佳术式选择.
作者:张小兵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评估美托洛尔治疗肥厚型心肌病(HCM)心脏功能的变化情况并探讨有效的超声心动图检查方法.方法 选取首次确诊为肥厚型心肌病的患者31例,口服美托洛尔治疗6个月,采用二维和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治疗前后心脏功能变化进行评估,分别测量以下指标:左心房前后径(LAd)、左心房收缩末容积(LAV);二尖瓣口舒张早期及晚期血流峰值速度(E、A),E/A值,E峰减速时间(EDT);二尖瓣环收缩期运动速度(Sm)、舒张早期和舒张晚期运动速度(Em,Am)、Em/Am、E/Em,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美托洛尔治疗6个月后HCM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治疗前HCM患者LAd、LAV明显增大,EDT延长,Em、Em/Am明显下降,E/Em增加,治疗后上述指标明显改善.结论 美托洛尔治疗HCM能明显改善患者心功能和临床症状,组织多普勒超声是有效、敏感评估心脏功能的方法,研究结果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刘峻松;徐勇;智光;欧书林;杨波;周肖;陈光辉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50(CA50)、糖类抗原19-9(CA19-9)四种血清肿瘤标记物联合检测对胃癌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通过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56例胃癌患者(胃癌组)及48例良性胃病组血清CEA、CA50、CA19-9、CA125水平,并与30例正常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作比较.结果 术前胃癌组的CEA、CA50、CA19-9、CA125明显高于良性胃病组及健康对照组,术后3个月胃癌组患者血清CEA、CA50、CA19-9、CA125水平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胃病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四项联合检测的灵敏度达87.5%,明显高于其他任一单项检测的灵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者CEA、CA50、CA19-9、CA125的水平明显高于未复发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检测血清CEA、CA50、CA-9-9、CA125对胃癌的诊断、治疗及预后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有助于提高胃癌诊断的敏感性.
作者:王慧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比较黑大蒜提取物和鲜大蒜提取物对细胞免疫功能影响.方法 分别连续5 d给予小鼠腹腔注射黑大蒜提取物溶液与鲜大蒜提取物溶液.从第6天开始处死小鼠,分离培养脾细胞,生物学方法检测自然杀伤(NK)细胞杀伤活性,Griess法检测脾细胞培养上清一氧化氮(NO)的分泌水平,ELISA法检测脾细胞培养上清中细胞因子IL-2、IFN-γ、TNF-α、IL-17和IL-4的水平.结果 黑大蒜提取物较鲜大蒜提取物有更强的NK细胞杀伤活性和促NO、IL-2、IFN-γ、IL-17、TNF-α分泌的刺激作用.二者对IL-4的分泌水平无影响.结论 黑大蒜提取物较鲜大蒜提取物有更强的Th1/Th17型细胞免疫应答的诱导作用.
作者:张鑫;陈浏丹;侯颖;王大南;王欢;吕昌龙 刊期: 2012年第14期
规范医疗设备报废和处置管理是固定资产管理中重要的一环.通过探讨近几年来在医院医疗设备报废管理的标准、程序、处置方法等方面的经验体会,使医疗设备运行管理水平得到了提高,做到了对医疗设备的动态管理,能够准确反映出医院设备的完好率、折旧率和设备总值,提高了医疗设备的使用效率,使医院设备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得到了提高.
作者:谢晓梅;汪学文;李丹霞;夏蓉;郝建华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将90例老年NSCLC患者按手术方式分为三组,全胸腔镜手术(VATS)组24例,胸腔镜辅助小切口开胸术(VAMT)组26例,常规开胸手术(SPT)组40例.观察三组的术中、术后情况及随访1年的复发和转移情况.结果 VATS组和VAMT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止痛时间、止痛药用量、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或短于SPT组(P<0.01);而VATS组手术时间长于VAMT组,但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VAMT组(P<0.05或P<0.01),VATS组的住院费用明显多于VAMT组(P<0.01);SPT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VATS组和VAMT组(P<0.05).结论 对于60岁以上的老年NSCLC患者,在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及做好仔细的术前评估和充分的术前准备的前提下,胸腔镜治疗的疗效肯定.选择完全胸腔镜手术或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如经济情况、患者意愿等)和术者对胸腔镜的熟练程度来决定.
作者:陆双政;黄元鲁;韦恺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护理风险培训对临床护理结局的影响,以降低护理风险提高护理质量.方法 2010年对我院263临床部护理人员采用集中上课及个人教育相结合的培训方法进行护理风险培训,以问卷考试及个人考核方法进行考核,对培训前及培训后护理不良事件、护理质量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培训后考核合格率达到98.92%;2010年护理不良事件发生19例,较2009年护理不良事件39例明显减少,两年度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0年护理质量满意率为99.26%,较2009年的95.87%明显提高,护理满意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风险培训有效降低了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了临床护理质量,保障了患者的健康安全.
作者:李玉青;李薇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单纯放疗与周剂量奈达铂增敏放疗食管癌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 收集我院2007年1月~2009年12月的肿瘤科住院食管癌患者128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单纯放射治疗方案;观察组在给予放射治疗的同时,第1天开始给予注射用奈达铂40mg静脉滴注,每周用药1次,共6次.治疗结束评价近期疗效,同时统计分析治疗过程中发生的不良反应.结果 对照组近期治疗有效率为81.25%,而观察组则达96.88%(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主要以骨髓抑制以及食管炎较为多见,虽明显高于对照组,但是经相应处理均可恢复.结论 周剂量奈达铂增敏放疗食管癌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何学军;崔林;张志胜;刘建军 刊期: 2012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