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军华;李敏
目的 观察稳心颗粒联合普鲁帕酮治疗室性期前收缩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符合诊断标准的10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4例)和对照组(54例).治疗组给予稳心颗粒9g/次,3次/d,口服,普鲁帕酮片,每次150 mg,3次/d,显效后改为100 mg,3次/d维持.对照组给予普鲁帕酮片,每次150 mg,3次/d,显效后改为100 mg,3次/d维持.疗程均为4周.治疗后依据临床症状、24 h动态心电图进行分析.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1%,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的动态心电图检查指标均有明显改善,治疗组比对照组改善更明显,两组治疗后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96%(7/54),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93%(14/5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稳心颗粒联合普鲁帕酮治疗期前收缩临床疗效比单用普鲁帕酮好,且不良反应较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国强;岳庆丽;孙红梅;杨华;常雅琴;刘芳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了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的变化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 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40例)、稳定期(40例)进行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测定,与正常对照组(40例)分析比较.结果 急性加重期组血糖明显高于稳定期组及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化血红蛋白和空腹血糖之间未存在明显相关(P>0.05).结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易发生急性高血糖反应,对疾病的预后不利.
作者:林武洲;彭德珍 刊期: 2012年第14期
microRNA(miRNA)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大小21~25个碱基的、非蛋白编码单链小分子RNA,它主要通过与靶标基因3'UTR的完全或不完全配对,下调参与许多重要细胞活动(包括发育、增殖、分化、凋亡)基因的表达.近年来关于miRNA在肿瘤领域的研究一直比较热门,它的发现为肿瘤发病机制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为肿瘤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策略,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作者:曹长运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理论在中低位直肠癌外翻肛门切除吻合术中应用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2007~2010年收治的择期行中低位直肠癌外翻肛门切除吻合术的患者76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8例.观察组给予舒适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并记录术后两组患者舒适度、满意度、并发症发牛率、切口愈合和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术后在并发症发生率、切口愈合时间、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舒适度和满意度方面均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舒适护理在中低位直肠癌外翻肛门切除吻合术中的效果显著,能够显著提高患者舒适度和满意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加速患者恢复.
作者:李艳艳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老年人药物性肝损伤的病因、分型和肝功能变化等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0月~2011年10月我院105例因药物性肝损伤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药物性肝损伤患者105例,老年组和中青年组分别为33例和72例;老年药物性肝损伤的潜伏期为3 d~4个月;导致药物性肝损伤常见的药物为中药类(27.62%),老年组心血管系统用药比例高于中青年组(P<0.01);老年组肝细胞型为20例(60.61%)、胆汁淤积型9例(27.27%)和混合型4例(12.12%),中青年组分别为43例(59.72%)、12例(16.67%)和17例(23.61%).两组临床分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临床应提高对老年性肝病的认识,老年患者药物性肝损伤以中草药类及抗微生物药为主,潜伏期较长.
作者:王悦之;张玉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护理风险培训对临床护理结局的影响,以降低护理风险提高护理质量.方法 2010年对我院263临床部护理人员采用集中上课及个人教育相结合的培训方法进行护理风险培训,以问卷考试及个人考核方法进行考核,对培训前及培训后护理不良事件、护理质量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培训后考核合格率达到98.92%;2010年护理不良事件发生19例,较2009年护理不良事件39例明显减少,两年度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0年护理质量满意率为99.26%,较2009年的95.87%明显提高,护理满意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风险培训有效降低了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了临床护理质量,保障了患者的健康安全.
作者:李玉青;李薇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研究分析米非司酮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卵巢功能及血清糖链抗原125(CA125)、人附睾蛋白4(HE4)、糖链抗原199(CA199)、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将2009年5月~2011年6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8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丹那唑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米非司酮进行治疗,后将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6个月的卵巢功能及血清CA125、HE4、CA199、炎性因子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3个月、6个月的卵巢功能检测项目血清CA125、HE4、CA199、炎性因子改善幅度均大于对照组,卵巢功能检测项目波动幅度则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米非司酮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卵巢功能及血清CA125、HE4、CA199、炎性因子的影响较明显,对于疾病的治疗发挥着明显的作用.
作者:李玉华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了解乌鲁木齐市口腔医务人员艾滋病防治知识态度情况,分析其影响因素,为今后开展AIDS/HIV知识教育及加强AIDS/HIV感染控制提供背景资料及依据.方法 对乌鲁木齐市沙区305名口腔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掌握其艾滋病相关知识及危险行为了解情况.结果 乌鲁木齐地区口腔医务人员对AIDS的一般知识了解较多,对于HIV的传播途径了解程度在70%以上.结论 乌鲁木齐市口腔医务人员对艾滋病的认识和预防措施有一定了解,但仍需对口腔医务人员进行全面系统的有关艾滋病知识的教育.
作者:兰赟;赵堂民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药物治疗对高血压患者微量白蛋白尿的影响,为高血压早期肾损害防治探索更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 将20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单独服用缬沙坦治疗,治疗组服用缬沙坦联合卡托普利治疗.结果 治疗后两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组间均值均显著降低(P<0.05);同时治疗组治疗后的SBP、DBP均值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尿微量白蛋白均明显下降,同时治疗组治疗后的尿微量白蛋白水平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缬沙坦联合卡托普利治疗高血压能在有效降低血压的基础上,降低尿微量白含量.
作者:刘伟民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膜联蛋白Ⅰ(Annexin Ⅰ)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79例非小细胞肺癌中Annexin Ⅰ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在79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有40例为Annexin Ⅰ高表达(50.6%),鳞癌为包膜表达,腺癌为包膜表达或包膜与胞浆均有表达,但以包膜表达为主.Annexin Ⅰ表达水平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淋巴结受侵相关(P=0.022,P<0.05),而与性别、年龄、病理类型、分期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Annexin Ⅰ阳性表达患者和阴性表达患者的疾病进展时间(time to progression,TT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nnexin Ⅰ在肺鳞癌,肺腺癌中的表达均上调,可能与肺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相关,有望成为肺癌早期诊治的理论依据.
作者:王波;张华;卢康平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以中医药传统理论为指导,研究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07年5月~2011年5月来我院经检查确诊为反流性食管炎的患者6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33例.实验组中医辨证分型施治,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结果 实验组患者经过中医辨证分型施治后,气郁痰阻型总有效率为90.00%,肝胃郁热型总有效率为84.62%,瘀血阻络型总有效率为90.00%,各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3.5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73%,实验组临床疗效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按照中医分型对反流性食管炎进行辨证施治,治愈率高,是一种疗效显著的治疗方法.
作者:张燕梅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探索一种较好的肥胖患者饮食教育形式.方法 把符合条件的肥胖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后完成研究的人数分别为研究组54例,对照组58例.两组患者都进行肥胖饮食理论教育,对照组使用资料、图片,研究组除使用资料、图片外另加食物模型.结果 两组患者教育前后比较,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GB)等指标变化不大(P>0.05);两组肥胖饮食理论知识得分显著提高(P<0.01或P<0.05);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人体脂肪百分比(BF,%)、体重(W)等指标研究组明显下降(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明显上升(P<0.05),对照组TC、HDL-C、W等指标变化不明显(P>0.05),TG有下降(P<0.05),研究组的教育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利用食物模型利于肥胖患者对饮食要求把握,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苏惠崧;卢桂好;张秀薇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观察计算机控制三维牵引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我院经常规骨科查体结合CT片、X线平片确诊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00例,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随机分为治疗组100例(A组),采用计算机控制三维牵引治疗,牵引距离50~70 mm,屈曲角度±(15°~25°),旋转角度±(8°~25°)同时给予补阳还五汤;对照组100例(B组),采用腰椎旋转复位法治疗.结果 A组中牵引1次93例,2次7例;B组中1次77例,2次23例.两组比较A组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X2=14.84,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腰痛、下肢放射痛、下肢麻木、翻身困难、腰部压痛、直腿抬高及加强验试验等症状体征的积分比较,A组明显高于B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疗程明显短于B组(P<0.01).结论 这是一种计算机和中医正骨技术相结合的新型治疗方法,在规范化操作下,具有快速、安全、有效、实用、容易量化控制等特点.
作者:董海涛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研究桑麻合剂佳提取纯化丁艺.方法 以总黄酮含量为指标,采用正交设计法,对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次数进行优化;采用单因素筛选法,对浓缩液的相对密度和药液含醇量进行优化.结果 优选的水提取工艺条件为加水提取3次,料液比1:8,提取1 h,乙醇沉淀工艺条件为浓缩液相对密度为1.05~1.10(60℃),药液含醇量为70%.结论 佳工艺组合试验证实,该组合工艺条件较为可行、可靠.
作者:邱建永;王洛临;李智勇;张建军;许曼娇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综述桡骨头骨折的治疗进展.方法 查阅国内外有关桡骨头骨折治疗研究的相关文献,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桡骨头骨折的治疗主要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其术式的选择主要依据Mason分型.Mason 1型患者选择保守治疗;Mason 2型患者选择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内固定材料主要包括克氏针、螺钉或钢板等;Mason 3型患者选择桡骨头切除术;Mason 4型患者选择桡骨头置换术.结论 桡骨头骨折是肘部常见的骨折.依据Mason分型选择相应的治疗方式,可取得满意的疗效.
作者:徐宁路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调查脑动脉狭窄患者支架植入术前后的心理状况.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脑动脉狭窄患者40例(研究组),行脑动脉造影血管内支架治疗,选择同期行脑动脉造影无血管异常的患者40例(对照组),全部患者脑血管造影后进行SCL-90症状自评量表测定,对于研究组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干预,1周后行第2次SCL-90测定,比较研究组干预前后、对照组以及常模组的心理状况.结果 研究组干预前强迫、焦虑、抑郁等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和常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干预后,研究组各项SCL-90评分较干预前明显降低,躯体化症状、焦虑、抑郁、恐惧、人际关系评分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常模组无明显差异(P>0.05),但敌对、偏执、强迫仍高于常模组(P<0.05).结论 脑动脉血管狭窄支架植入治疗患者存在明显的心理状况问题,有必要在支架植入前后进行心理干预,以促进患者恢复.
作者:王西玲;王宇;余玲;邓琪;边杰芳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观察急性脊髓炎排尿障碍患者早期运用膀胱神经-肌肉电刺激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急性脊髓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在加强排尿训练护理的基础上,治疗组患者早期给予膀胱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1个月内排尿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治疗组患者排尿功能恢复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1).结论 早期应用膀胱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可有效促进急性脊髓炎患者排尿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韦凤如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膝关节置换术后采用帕瑞昔布静注联合股神经阻滞镇痛的效果及康复意义.方法 选择本院老年膝关节置换术患者45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术后通过股神经阻滞导管注入罗哌卡因25 mL镇痛,每天3次,持续3 d;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股神经阻滞的基础上,手术结束前30 min及术后12、24、48 h静脉注射帕瑞昔布40 mg.记录两组患者术后静态、动态VAS评分,评价患者手术前后膝关节功能,并统计治疗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均明显提高,但研究组术后1、2、3 d的膝关节HS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57、5.418、9.379,P<0.05或P<0.01).研究组术后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静态t=8.714、6.572、10.165、6.429、4.981,P<0.05或P<0.01;动态t=8.032、9.743、8.169、7.925,P<0.05).两组安全性均较好,未出现明显并发症.结论 老年患者膝关节置换术后采用帕瑞昔布静注联合股神经阻滞镇痛效果显著,间接促进了患者膝关节功能的康复.
作者:李永乐;王颖;武广义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观察心脉隆注射液对慢性心功能不全(chronic heart failure,CHF)的治疗效果,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1年2月~2012年2月住院治疗的CHF患者110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常规治疗联合心脉隆注射液,57例)及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53例).观察其临床表现及心脏左室射血分数(LVEF)、B型利钠肽(BNP).结果 治疗2周后治疗组患者症状明显改善,LVEF、BN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CHF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心脉隆注射液可有效降低患者心脏负荷,降低血BNP水平,提高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杨静;陈光辉;蒋博;杨晓强 刊期: 2012年第14期
在医学基础课程学习阶段形成一定的科研思维体系,对医学八年制学生而言至关重要.笔者在医学八年制生物化学教学中,以理论课所教授知识为基础,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研讨式论坛,从而培养学生形成自主科研思维体系,为今后全面提高科研创新能力打下坚实基础.
作者:龚薇;连继勤;黄刚;何凤田 刊期: 2012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