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理风险培训对临床护理结局的影响

李玉青;李薇

关键词:护理风险, 培训, 护理不良事件, 护理质量
摘要:目的 探讨护理风险培训对临床护理结局的影响,以降低护理风险提高护理质量.方法 2010年对我院263临床部护理人员采用集中上课及个人教育相结合的培训方法进行护理风险培训,以问卷考试及个人考核方法进行考核,对培训前及培训后护理不良事件、护理质量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培训后考核合格率达到98.92%;2010年护理不良事件发生19例,较2009年护理不良事件39例明显减少,两年度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0年护理质量满意率为99.26%,较2009年的95.87%明显提高,护理满意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风险培训有效降低了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了临床护理质量,保障了患者的健康安全.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相关文献
  • 心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康复期治疗效果的影响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康复期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72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与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治疗,疗程为8周.对两组患者采用汉密顿抑郁世表(HAMD)和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及护士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OSIE)进行评定.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为88.89%,对照组有效率为61.11%,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X2=8.17,P<0.01),HAMD、HAMA量表显示观察组与对照组在十预后的2、4、6、8周末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8周末时NOSIE评分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心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康复期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有利于精神和社会功能的恢复,对预防抑郁症复发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邱大宏;谭柏坚;叶百维;王文军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中药配合西药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中药配合西药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1年1~12月我院收治的肝硬化门脉高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肝硬化门脉高压上消化道出血西医常规治疗措施,观察组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配合中药治疗,比较两组治愈率以及治疗后止血时间长短.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3%,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平均止血时间为(4.32±0.18)d,对照组平均止血时间为(6.89±2.64)d,观察组治疗后止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配合西药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上消化道出血疗效显著,总有效率高,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廖锡意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三维牵引正脊疗法配合补阳还五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目的 观察计算机控制三维牵引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我院经常规骨科查体结合CT片、X线平片确诊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00例,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随机分为治疗组100例(A组),采用计算机控制三维牵引治疗,牵引距离50~70 mm,屈曲角度±(15°~25°),旋转角度±(8°~25°)同时给予补阳还五汤;对照组100例(B组),采用腰椎旋转复位法治疗.结果 A组中牵引1次93例,2次7例;B组中1次77例,2次23例.两组比较A组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X2=14.84,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腰痛、下肢放射痛、下肢麻木、翻身困难、腰部压痛、直腿抬高及加强验试验等症状体征的积分比较,A组明显高于B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疗程明显短于B组(P<0.01).结论 这是一种计算机和中医正骨技术相结合的新型治疗方法,在规范化操作下,具有快速、安全、有效、实用、容易量化控制等特点.

    作者:董海涛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OSAHS上气道气流场数值模型的建立与阻塞平面的分析

    目的 建立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OSAHS)上气道气流场数值模型,并应用其评价分析阻塞因素及平面.方法 根据9例OSAHS患儿的上气道CT影像,对病态和模拟腺样体切除术后病例通过表面重建的方法进行三维重建,然后用有限元法对术前术后上气道气流进行数值模拟,分析气流流场特征.结果 病态模型中,鼻咽部气流形态主要以湍流为主,术后模型中,以层流为主,上气道压强均降低.病态模型的鼻咽部、鼻阈和中鼻道是鼻腔气流高流速区,术后模型中鼻腔气流高流速区仅为鼻阈和中鼻道.结论 数字化三维重建模型能应用于临床,并客观分析OSAHS患儿的阻塞因素和平面,为临床个体化诊断提供新的方法和客观理论依据.

    作者:郭燕;孙秀珍;吕萍;陈力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膜联蛋白Ⅰ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膜联蛋白Ⅰ(Annexin Ⅰ)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79例非小细胞肺癌中Annexin Ⅰ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在79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有40例为Annexin Ⅰ高表达(50.6%),鳞癌为包膜表达,腺癌为包膜表达或包膜与胞浆均有表达,但以包膜表达为主.Annexin Ⅰ表达水平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淋巴结受侵相关(P=0.022,P<0.05),而与性别、年龄、病理类型、分期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Annexin Ⅰ阳性表达患者和阴性表达患者的疾病进展时间(time to progression,TT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nnexin Ⅰ在肺鳞癌,肺腺癌中的表达均上调,可能与肺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相关,有望成为肺癌早期诊治的理论依据.

    作者:王波;张华;卢康平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HPLC法测定气血双补口服液中芍药苷的含量

    目的 建立气血双补口服液中芍药苷含量的测定方法,为提高该制剂的质量标准提供研究依据.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流动相:甲醇-0.1%磷酸(29:71);色谱柱:汉邦ODS-C18柱(250 mm×4.6 mm,5 μm);体积流量:1.0mL/min;柱温:室温;检测波长:230 nm;进样量:10μL.结果 芍药苷在10.00~80.0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9.45%,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63%.结论 该方法简便、可靠、重现性好,可用于气血双补口服液的质量控制.

    作者:汤淏;崔恩忠;唐安福;王曙东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皮肤接触敌敌畏中毒后的应急洗消研究

    目的 比较皮肤接触有机磷杀虫剂敌敌畏中毒后不同洗消方法的疗效.方法 大耳白兔皮肤染毒建立模型,染毒前后重复测血中乙酰胆碱酯酶(AchE)的变化,结合洗消开始时间评价不同洗消液(清水、皂水、碳酸氢钠溶液)的洗消效果.结果 敌敌畏染毒动物皮肤1 h后血清AchE已降至正常30%以下,达重度中毒,此时洗消效果不显著;开始洗消时间越早,AchE抑制程度越小,中毒程度越低;中毒30 min后,各实验组洗消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职业性接触中毒事件中,第一时间开始洗消是关键,对减少毒物吸收、降低中毒严重程度、争取后期院内治疗时间意义重大.敌敌畏中毒后10 min内开始洗消,疗效佳;中毒后时间超过30 min,中毒程度较深,碱性洗消液已丧失优势.

    作者:梁永旭;王春燕;何跃忠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根治术治疗效果探讨

    目的 分析探讨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根治术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我院行腹腔镜辅助下远端胃癌根治术患者25例,将其作为观察组,选取同一时期25例开腹行远端胃癌根治术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除数、肛门排气时间、开始下床活动时间、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评定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进食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根治术治疗胃癌安全可行,其临床效果优于开腹治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霍志永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环磷酰胺在动物模型体内抗肿瘤影响及抑瘤机制的研究

    目的 探讨环磷酰胺(CTX)在动物模型体内抗肿瘤影响及抑瘤机制.方法 建立小鼠实体瘤模型和腹水瘤模型:分别在昆明系小鼠皮下接种S180肉瘤细胞、腹腔接种鼠源性H22肝癌细胞,同时给予环磷酰胺处理小鼠,其后观察各组肿瘤生长大小,小鼠存活率的变化;应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凋亡抑制基因(Bcl-2)、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含量、抑癌基因P53及P21的蛋白表达.结果 环磷酰胺组肿瘤重量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其抑瘤率为88.55%;小鼠存活天数均较模型组长,其生命延长率为57.73%;环磷酰胺町明显诱导P53的表达,抑制BCL-2的表达,从而促进肿瘤细胞的凋亡,但对P21没有作用;对瘤体组织中VEGF蛋白表达水平亦有抑制作用.结论 环磷酰胺可通过激活抑癌基因P53,抑制抗凋亡基因Bcl-2和促血管生成因子VEGF等多种途径,发挥抗肿瘤活性,为抗肿瘤动物模型尤其为调节抗肿瘤相关基因表达方面的阳性药物对照提供重要的实验依据.

    作者:迟淑萍;白冰珂;谢进;陈红鸽;杜丽;由莉越;程云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对乌鲁木齐地区口腔医务人员有关AIDS/HIV感染的知识、态度调查

    目的 了解乌鲁木齐市口腔医务人员艾滋病防治知识态度情况,分析其影响因素,为今后开展AIDS/HIV知识教育及加强AIDS/HIV感染控制提供背景资料及依据.方法 对乌鲁木齐市沙区305名口腔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掌握其艾滋病相关知识及危险行为了解情况.结果 乌鲁木齐地区口腔医务人员对AIDS的一般知识了解较多,对于HIV的传播途径了解程度在70%以上.结论 乌鲁木齐市口腔医务人员对艾滋病的认识和预防措施有一定了解,但仍需对口腔医务人员进行全面系统的有关艾滋病知识的教育.

    作者:兰赟;赵堂民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输尿管软镜治疗开放手术残余结石

    目的 观察输尿管软镜治疗开放手术后残余结石的临床效果,探讨输尿管软镜在治疗术后残余结石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6月~2011年10月收治的106例开放手术治疗肾、输尿管结石后残余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联合套石篮取石术,按照结石直径大小分为两组,A组(结石直径<8 mm)和B组(结石直径≥8 mm),观察比较两组残余结石排出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住院天数、结石排净时间及并发症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56例患者单次碎石成功47例,单次碎石成功率为83.9%,其余9例患者行再次碎石后均成功,总成功率为100.0%;B组50例患者单次碎石成功36例,单次碎石成功率为72.0%,其余14例患者行再次碎石后均成功,总成功率为100.0%,两组患者单次碎石成功率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但总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输尿管软镜治疗开放手术后残余结石效果理想,具有安全性高的特点,尤其适合结石直径小的患者,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杨健;傅发军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人性化护理在妇科临床中的应用

    目的 妇科实施人性化护理,提高护理质量以适应现代护理模式的需要.方法 根据妇科患者的个性化需求,提供优质的人性化护理服务.结果 通过对妇科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可以全面提升护理质量,有效增加患者的满意度.结论 只有把人性化服务落实到护理工作的各个环节,使其贯穿于护理的全过程,才能协调护患关系,为医院的生存和发展树立起良好的护理品牌形象,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作者:官爱萍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地特胰岛素、甘精胰岛素联合亚莫利对2型糖尿病肥胖及非肥胖患者血糖及体重的影响

    目的 评价地特胰岛素(Det)、甘精胰岛素联合亚莫利治疗24周对2型糖尿病肥胖及非肥胖患者血精及体重的影响.方法 选择新诊断2型糖尿病60例,其中,男40例,女20例,肥胖30例,非肥胖30例,分别应用地特胰岛素(n=30)、甘精胰岛素(n=30)联合亚莫利治疗,肥胖30例随机分在地特胰岛素组和甘精胰岛素组各15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及两组间体重、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低血糖发生率,计算BMI、胰岛素用量.结果 两组血糖均下降,但地特胰岛素组降糖效果更明显,且低血糖发生率低,对BMI的控制优于甘精胰岛素组.结论 与甘精胰岛素组相比,地特胰岛素治疗新诊断2型糖尿病疗效更好,低血糖发生率低,体重控制优于甘精胰岛素.

    作者:王红梅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降纤酶治疗进展性卒中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注射用降纤酶治疗进展性卒中的疗效.方法 将120例急性进展性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60)和对照组(n=60),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25 mg(100mL)中静滴,2次/d,连用14 d,同时给予降纤酶10 U加入生理盐水250 mL静滴,1次/d,连用4 d,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只加用降纤酶,于治疗前及治疗第1、5、15天分别进行临床疗效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 两组于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临床疗效均有改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3%,治疗组改善更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降纤酶治疗进展性卒中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作者:段瑞生;张慧平;齐亚超;肖向建;刘昌林;刘慧卿;岳月红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解剖困难的胆囊结石患者腹腔镜胆囊次全切术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对解剖困难的胆囊结石患者采用腹腔镜下胆囊次全切术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行腹腔镜下胆囊次全切术的13例解剖困难胆囊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治疗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3例患者手术均成功,成功率100.0%,无一例发生肝外胆管损伤、出血、感染等并发症,且手术时间50~160 min,平均用时(105.5±25.5)min;腹腔引流2~5 d后拔除,平均(3.2±1.0)d.所有患者住院3~9 d,平均(5.3±1.2)d.结论 将腹腔镜下胆囊次全切术用于治疗解剖困难的胆囊结石患者,疗效明显,手术成功率高,术后并发症少,患者康复快,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国伟;邱钢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MicroRNA和肿瘤

    microRNA(miRNA)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大小21~25个碱基的、非蛋白编码单链小分子RNA,它主要通过与靶标基因3'UTR的完全或不完全配对,下调参与许多重要细胞活动(包括发育、增殖、分化、凋亡)基因的表达.近年来关于miRNA在肿瘤领域的研究一直比较热门,它的发现为肿瘤发病机制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为肿瘤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策略,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作者:曹长运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舍曲林治疗心肌梗死后抑郁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舍曲林治疗心肌梗死后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 75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38例)在常规心脏药物治疗的基础上,予以盐酸舍曲林片50 mg/次,1次/d;对照组(37例)予以盐酸氯丙咪嗪片,初始剂量为25 mg/次,2次/d,1周内根据病情增量,大剂量为150 mg/d,8周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总显效率为63.1%,对照组为4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时观察组TESS评分为(1.8±0.5)分,对照组为(4.0±1.7)分,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舍曲林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后抑郁疗效好,且能克服氯丙咪嗪不良反应多、剂量大、耐受性差等缺点.

    作者:刘建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普罗布考对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患者血清氧化应激水平的干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并分析普罗布考对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患者氧化应激水平的干预效果.方法 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将100例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患者分为普罗布考组和常规治疗组,各50例,常规治疗组正常接受降糖药对症治疗,普罗布考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普罗布考片,250 mg/次,2次/d,疗程6个月,观察普罗布考组与常规治疗组治疗前后的血脂、氧化应激指标的变化.结果 除三酰甘油(TG)外,普罗布考组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8-异前列腺素F2α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外周血中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水平改善显著(P<0.01),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均存在有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普罗布考能够显著改善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患者的血脂和体内氧化应激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胡江平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加强医疗机构设备报废管理工作探讨

    规范医疗设备报废和处置管理是固定资产管理中重要的一环.通过探讨近几年来在医院医疗设备报废管理的标准、程序、处置方法等方面的经验体会,使医疗设备运行管理水平得到了提高,做到了对医疗设备的动态管理,能够准确反映出医院设备的完好率、折旧率和设备总值,提高了医疗设备的使用效率,使医院设备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得到了提高.

    作者:谢晓梅;汪学文;李丹霞;夏蓉;郝建华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两种静脉穿刺培训方法的效果评价

    目的 通过使用不同的模型进行静脉穿刺训练,评价两种不同培训方法的效果,探讨如何利用更加简便易行的培训方法提高实习护生静脉穿刺技能.方法 将肿瘤科实习的护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含茎树叶实施静脉穿刺培训,而对照组采用在人体模型上实施静脉穿刺的常规方法进行培训.培训后通过考核两组护生的静脉穿刺成功率和对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评价两种培训方法的效果.结果 实验组护生的静脉穿刺成功率为93.57%,患者满意度为92.42%;而对照组护生静脉穿刺成功率为85.71%,患者满意度为81.06%.两组在穿刺成功率和患者满意度方面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采用两种方法开展的培训对护生的静脉穿刺技术均很大的提高,尤其是使用含茎树叶进行静脉穿刺的培训方法,因树茎更近似人体血管,取材简单易行,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效果,采用该法培训的护生静脉穿刺的成功率和患者的满意度均高于常规培训方法的学生,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田宏 刊期: 2012年第14期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