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变化特点及意义

林武洲;彭德珍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血糖, 糖化血红蛋白
摘要:目的 了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的变化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 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40例)、稳定期(40例)进行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测定,与正常对照组(40例)分析比较.结果 急性加重期组血糖明显高于稳定期组及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化血红蛋白和空腹血糖之间未存在明显相关(P>0.05).结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易发生急性高血糖反应,对疾病的预后不利.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相关文献
  • 输尿管软镜治疗开放手术残余结石

    目的 观察输尿管软镜治疗开放手术后残余结石的临床效果,探讨输尿管软镜在治疗术后残余结石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6月~2011年10月收治的106例开放手术治疗肾、输尿管结石后残余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联合套石篮取石术,按照结石直径大小分为两组,A组(结石直径<8 mm)和B组(结石直径≥8 mm),观察比较两组残余结石排出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住院天数、结石排净时间及并发症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56例患者单次碎石成功47例,单次碎石成功率为83.9%,其余9例患者行再次碎石后均成功,总成功率为100.0%;B组50例患者单次碎石成功36例,单次碎石成功率为72.0%,其余14例患者行再次碎石后均成功,总成功率为100.0%,两组患者单次碎石成功率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但总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输尿管软镜治疗开放手术后残余结石效果理想,具有安全性高的特点,尤其适合结石直径小的患者,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杨健;傅发军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解剖困难的胆囊结石患者腹腔镜胆囊次全切术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对解剖困难的胆囊结石患者采用腹腔镜下胆囊次全切术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行腹腔镜下胆囊次全切术的13例解剖困难胆囊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治疗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3例患者手术均成功,成功率100.0%,无一例发生肝外胆管损伤、出血、感染等并发症,且手术时间50~160 min,平均用时(105.5±25.5)min;腹腔引流2~5 d后拔除,平均(3.2±1.0)d.所有患者住院3~9 d,平均(5.3±1.2)d.结论 将腹腔镜下胆囊次全切术用于治疗解剖困难的胆囊结石患者,疗效明显,手术成功率高,术后并发症少,患者康复快,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国伟;邱钢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舒适护理在中低位直肠癌外翻肛门切除吻合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理论在中低位直肠癌外翻肛门切除吻合术中应用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2007~2010年收治的择期行中低位直肠癌外翻肛门切除吻合术的患者76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8例.观察组给予舒适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并记录术后两组患者舒适度、满意度、并发症发牛率、切口愈合和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术后在并发症发生率、切口愈合时间、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舒适度和满意度方面均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舒适护理在中低位直肠癌外翻肛门切除吻合术中的效果显著,能够显著提高患者舒适度和满意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加速患者恢复.

    作者:李艳艳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MicroRNA和肿瘤

    microRNA(miRNA)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大小21~25个碱基的、非蛋白编码单链小分子RNA,它主要通过与靶标基因3'UTR的完全或不完全配对,下调参与许多重要细胞活动(包括发育、增殖、分化、凋亡)基因的表达.近年来关于miRNA在肿瘤领域的研究一直比较热门,它的发现为肿瘤发病机制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为肿瘤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策略,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作者:曹长运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不同糖耐量个体外周血的白细胞计数与糖脂代谢指标的相关研究

    目的 探讨不同糖耐量个体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与糖脂代谢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糖耐正常(NGT)者、糖耐量受损(IGT)者、糖尿病(DM)患者各40例,测量身高、体重、血压、血常规、血糖、血脂,比较各组白细胞计数的变化,并分析白细胞计数与糖脂代谢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IGT组白细胞计数较NGT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DM组白细胞计数较IGT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白细胞计数与餐后2 h 血糖(2 h P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lc)呈正相关(r=0.332,P<0.01和r=0.250,P<0.05).结论 白细胞计数与糖脂代谢状态密切相关.

    作者:何冰;齐艳文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消化道肿瘤体外化疗药物敏感性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消化道肿瘤体外化疗药物敏感性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方法 运用MTT法检测MMC(丝裂霉素)、5-Fu(5-氟脲嘧啶)、DDP(顺铂)化疗药物对30例中晚期消化道肿瘤患者手术切除标本的抑制率,探讨其与患者临床分期的相关性.结果 MMC大抑制率为85.5%,小抑制率为6.3%,平均抑制率为42.2%;5-Fu大抑制率为81.2%,小抑制率为4.4%,平均抑制率为35.6%;DDP大抑制率为58.7%,小抑制率为0,平均抑制率为31.2%.各药物的敏感性与肿瘤分期无相关性(P>0.05).结论 体外肿瘤药敏试验可以判定各化疗药对肿瘤组织的敏感性,可为临床标准化化疗用药及个体化化疗提供依据,对消化道肿瘤的辅助化疗有一定帮助.

    作者:韩云国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环磷酰胺在动物模型体内抗肿瘤影响及抑瘤机制的研究

    目的 探讨环磷酰胺(CTX)在动物模型体内抗肿瘤影响及抑瘤机制.方法 建立小鼠实体瘤模型和腹水瘤模型:分别在昆明系小鼠皮下接种S180肉瘤细胞、腹腔接种鼠源性H22肝癌细胞,同时给予环磷酰胺处理小鼠,其后观察各组肿瘤生长大小,小鼠存活率的变化;应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凋亡抑制基因(Bcl-2)、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含量、抑癌基因P53及P21的蛋白表达.结果 环磷酰胺组肿瘤重量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其抑瘤率为88.55%;小鼠存活天数均较模型组长,其生命延长率为57.73%;环磷酰胺町明显诱导P53的表达,抑制BCL-2的表达,从而促进肿瘤细胞的凋亡,但对P21没有作用;对瘤体组织中VEGF蛋白表达水平亦有抑制作用.结论 环磷酰胺可通过激活抑癌基因P53,抑制抗凋亡基因Bcl-2和促血管生成因子VEGF等多种途径,发挥抗肿瘤活性,为抗肿瘤动物模型尤其为调节抗肿瘤相关基因表达方面的阳性药物对照提供重要的实验依据.

    作者:迟淑萍;白冰珂;谢进;陈红鸽;杜丽;由莉越;程云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护理风险培训对临床护理结局的影响

    目的 探讨护理风险培训对临床护理结局的影响,以降低护理风险提高护理质量.方法 2010年对我院263临床部护理人员采用集中上课及个人教育相结合的培训方法进行护理风险培训,以问卷考试及个人考核方法进行考核,对培训前及培训后护理不良事件、护理质量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培训后考核合格率达到98.92%;2010年护理不良事件发生19例,较2009年护理不良事件39例明显减少,两年度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0年护理质量满意率为99.26%,较2009年的95.87%明显提高,护理满意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风险培训有效降低了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了临床护理质量,保障了患者的健康安全.

    作者:李玉青;李薇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桑麻合剂提取纯化工艺研究

    目的 研究桑麻合剂佳提取纯化丁艺.方法 以总黄酮含量为指标,采用正交设计法,对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次数进行优化;采用单因素筛选法,对浓缩液的相对密度和药液含醇量进行优化.结果 优选的水提取工艺条件为加水提取3次,料液比1:8,提取1 h,乙醇沉淀工艺条件为浓缩液相对密度为1.05~1.10(60℃),药液含醇量为70%.结论 佳工艺组合试验证实,该组合工艺条件较为可行、可靠.

    作者:邱建永;王洛临;李智勇;张建军;许曼娇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变化特点及意义

    目的 了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的变化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 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40例)、稳定期(40例)进行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测定,与正常对照组(40例)分析比较.结果 急性加重期组血糖明显高于稳定期组及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化血红蛋白和空腹血糖之间未存在明显相关(P>0.05).结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易发生急性高血糖反应,对疾病的预后不利.

    作者:林武洲;彭德珍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抗抑郁剂联合认知行为治疗对抑郁症患者睡眠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抗抑郁剂联合认知行为治疗对抑郁症患者睡眠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入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口服西酞普兰治疗,观察组患者在西酞普兰口服基础上接受认知行为治疗.干预前、干预后4周及8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评价比较两组抑郁状态、睡眠及生活质量.结果 治疗后4周及8周,两组HAMD评分及PSQI均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GQOLI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相对于单纯抗抑郁剂治疗,抗抑郁剂联合认知行为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抑郁状态,提高睡眠及生活质量.

    作者:谢新凤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降纤酶治疗进展性卒中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注射用降纤酶治疗进展性卒中的疗效.方法 将120例急性进展性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60)和对照组(n=60),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25 mg(100mL)中静滴,2次/d,连用14 d,同时给予降纤酶10 U加入生理盐水250 mL静滴,1次/d,连用4 d,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只加用降纤酶,于治疗前及治疗第1、5、15天分别进行临床疗效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 两组于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临床疗效均有改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3%,治疗组改善更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降纤酶治疗进展性卒中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作者:段瑞生;张慧平;齐亚超;肖向建;刘昌林;刘慧卿;岳月红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重症脑血管病并发高渗血症患者的护理监测进展

    目的 探讨重症脑血管病并发高渗血症患者的护理监测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1年6月收治的重症脑血管病并发高渗血症老年患者30例,对所有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监控,主要内容包括患者血糖、血钠、血钾的监测,进而控制机体补液量、利尿药用量、血糖水平,动态观察患者干预前后血浆渗透压的变化情况,分析比较患者护理监测干预前后的临床疗效.结果 护理监测干预后患者血浆渗透压[(301.3±10.5)mmol/L]、血钠[(138.2±5.4)mmol/L]、血糖[(7.9±1.8)mmol/L]、血尿素氮[(7.4±2.3)mmol/L]均明显低于护理监测干预前患者的血浆渗透压(329.8±17.6)mmol/L、血钠(147.9±8.0)mmol/L、血糖(8.7±2.5)mmol/L、血尿素氮(9.6±3.1)mmol/L.护理监测干预后患者血钾(4.9±0.7)mmol/L明显高于护理监测干预前患者血钾(4.1±0.6)mmol/L.护理监测干预成功患者住院病死率(22.7%)明显低于护理监测干预不成功患者住院病死率(1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对重症脑血管病并发高渗血症患者采取有效的护理监测措施,可以大幅降低患者的血浆渗透压,进而改善患者重症脑血管病病情,降低住院病死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张晨阳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中药配合西药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中药配合西药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1年1~12月我院收治的肝硬化门脉高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肝硬化门脉高压上消化道出血西医常规治疗措施,观察组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配合中药治疗,比较两组治愈率以及治疗后止血时间长短.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3%,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平均止血时间为(4.32±0.18)d,对照组平均止血时间为(6.89±2.64)d,观察组治疗后止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配合西药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上消化道出血疗效显著,总有效率高,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廖锡意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间苯三酚在子宫输卵管造影术前的临床应用观察

    目的 观察间苯三酚在子宫输卵管造影术前应用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将2010年8月~2011年7月于我院门诊要求行子宫输卵管造影术患者1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术前分别给予肌注间苯三酚(观察组)及山莨菪碱(对照组),观察手术操作过程中两组患者的镇痛效果、宫颈插管难易程度、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镇痛效果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为87.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插管难易程度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为86.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75%,对照组为85.00%,两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子宫输卵管造影术前应用间苯三酚效果好,不良反应少,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陈春艳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贝尼地平和缬沙坦联合治疗对高血压病患者肾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贝尼地平、缬沙坦单独治疗和联合治疗对高血压病患者肾脏的影响.方法 将140例高血压病患者分为三组:A组(口服贝尼地平4 mg)、B组(口服缬沙坦80 mg)、C组(口服贝尼地平4 mg和缬沙坦80 mg).疗程24周,观察治疗前后血压和肾功能的变化.结果 C组降低血压和降低尿蛋白排泄的幅度优于A、B组(P<0.01),治疗后肾小球滤过率在C组及A、B组之间,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贝尼地平、缬沙坦长期单独治疗均可减少蛋白尿,保护肾脏,两药联合治疗对减少蛋白尿、保护肾脏有一定协同作用.

    作者:宫明莲;高宇新;张静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中西医结合非手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非手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104例年龄>60岁以上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并随机分为两组,52例患者采用常规手术治疗作为对照组,52例患者采用中医骨伤传统之复位、固定、药物、练功等四大疗法为主的中西医结合非手术疗法治疗作为观察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死亡1例(1.92%),对照组死亡2例(3.84%),两组患者均获随访1年,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2.69%,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6.5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卧床时间为(11.5±2.8)d,对照组卧床时间为(9.8±3.0)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84%,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7.3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非手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可达到手术治疗同样的疗效,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但其并发症少,安全性更高,可作为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首选疗法.

    作者:陆羽羽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OSAHS上气道气流场数值模型的建立与阻塞平面的分析

    目的 建立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OSAHS)上气道气流场数值模型,并应用其评价分析阻塞因素及平面.方法 根据9例OSAHS患儿的上气道CT影像,对病态和模拟腺样体切除术后病例通过表面重建的方法进行三维重建,然后用有限元法对术前术后上气道气流进行数值模拟,分析气流流场特征.结果 病态模型中,鼻咽部气流形态主要以湍流为主,术后模型中,以层流为主,上气道压强均降低.病态模型的鼻咽部、鼻阈和中鼻道是鼻腔气流高流速区,术后模型中鼻腔气流高流速区仅为鼻阈和中鼻道.结论 数字化三维重建模型能应用于临床,并客观分析OSAHS患儿的阻塞因素和平面,为临床个体化诊断提供新的方法和客观理论依据.

    作者:郭燕;孙秀珍;吕萍;陈力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关节内跟骨骨折手术治疗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比较锁定钢板与普通钢板两种不同内固定治疗关节内跟骨骨折的疗效,以期为关节内跟骨骨折提供合理治疗.方法 选择42例关节内跟骨骨折患者,分为锁定钢板内固定22例(观察组),普通钢板内固定20例(对照组),比较两种内固定方法术前与术后患足Bohler角、骨折愈合时间、临床疗效评价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Bohler角均较术前明显增加,观察组术后增加更为明显,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优良率为90.9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跟骨关节内骨折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能有效恢复Bohler角,有效率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高飚;邹三明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癌胚抗原、糖类抗原125、糖类抗原19-9、糖类抗原125联合检测对胃癌的临床诊断价值研究

    目的 探讨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50(CA50)、糖类抗原19-9(CA19-9)四种血清肿瘤标记物联合检测对胃癌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通过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56例胃癌患者(胃癌组)及48例良性胃病组血清CEA、CA50、CA19-9、CA125水平,并与30例正常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作比较.结果 术前胃癌组的CEA、CA50、CA19-9、CA125明显高于良性胃病组及健康对照组,术后3个月胃癌组患者血清CEA、CA50、CA19-9、CA125水平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胃病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四项联合检测的灵敏度达87.5%,明显高于其他任一单项检测的灵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者CEA、CA50、CA19-9、CA125的水平明显高于未复发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检测血清CEA、CA50、CA-9-9、CA125对胃癌的诊断、治疗及预后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有助于提高胃癌诊断的敏感性.

    作者:王慧 刊期: 2012年第14期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