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军事训练官兵应激性生活事件及其心理健康水平的调查研究

姜文;熊俊;李俊强;肖斌

关键词:军事训练, 症状自评量表, 心理健康
摘要:目的 探讨军事训练应激条件下官兵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了加强开展官兵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和提高军事训练成绩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 选取某部队在参加军事训练的982名官兵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应激官兵与官兵常模、不同军龄应激官兵、不同兵种应激官兵受军事训练的影响程度进行自评量表SCL-90测试.结果 应激官兵和官兵常模的SCL-90各因子(抑郁除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年军龄应激官兵的人际关系因子、抑郁因子、偏执因子与1年军龄官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年军龄应激官兵的人际关系因子、抑郁因子、偏执因子、精神病性因子、总均分与2年军龄官兵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步兵应激官兵SCL-90评分与炮兵和侦查兵的分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侦察兵应激官兵的强迫、抑郁、焦虑、恐怖、偏执、人际关系、总均分、阳性项目数与炮兵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了解军事训练应激下官兵的心理特点,能更有针对性地开展官兵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相关文献
  • 开展研讨式生物化学论坛,培养医学八年制学生科研思维能力

    在医学基础课程学习阶段形成一定的科研思维体系,对医学八年制学生而言至关重要.笔者在医学八年制生物化学教学中,以理论课所教授知识为基础,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研讨式论坛,从而培养学生形成自主科研思维体系,为今后全面提高科研创新能力打下坚实基础.

    作者:龚薇;连继勤;黄刚;何凤田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三维牵引正脊疗法配合补阳还五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目的 观察计算机控制三维牵引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我院经常规骨科查体结合CT片、X线平片确诊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00例,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随机分为治疗组100例(A组),采用计算机控制三维牵引治疗,牵引距离50~70 mm,屈曲角度±(15°~25°),旋转角度±(8°~25°)同时给予补阳还五汤;对照组100例(B组),采用腰椎旋转复位法治疗.结果 A组中牵引1次93例,2次7例;B组中1次77例,2次23例.两组比较A组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X2=14.84,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腰痛、下肢放射痛、下肢麻木、翻身困难、腰部压痛、直腿抬高及加强验试验等症状体征的积分比较,A组明显高于B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疗程明显短于B组(P<0.01).结论 这是一种计算机和中医正骨技术相结合的新型治疗方法,在规范化操作下,具有快速、安全、有效、实用、容易量化控制等特点.

    作者:董海涛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消化道肿瘤体外化疗药物敏感性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消化道肿瘤体外化疗药物敏感性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方法 运用MTT法检测MMC(丝裂霉素)、5-Fu(5-氟脲嘧啶)、DDP(顺铂)化疗药物对30例中晚期消化道肿瘤患者手术切除标本的抑制率,探讨其与患者临床分期的相关性.结果 MMC大抑制率为85.5%,小抑制率为6.3%,平均抑制率为42.2%;5-Fu大抑制率为81.2%,小抑制率为4.4%,平均抑制率为35.6%;DDP大抑制率为58.7%,小抑制率为0,平均抑制率为31.2%.各药物的敏感性与肿瘤分期无相关性(P>0.05).结论 体外肿瘤药敏试验可以判定各化疗药对肿瘤组织的敏感性,可为临床标准化化疗用药及个体化化疗提供依据,对消化道肿瘤的辅助化疗有一定帮助.

    作者:韩云国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慢性大脑中动脉狭窄或闭塞的CT灌注成像

    目的 利用CT灌注成像技术研究慢性大动脉狭窄或闭塞患者的脑血流灌注特征.方法 搜集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单侧慢性大脑中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寨患者11例,行CT灌注成像及磁共振(MRI及MRA)检查.结果 慢性大脑中动脉狭窄或闭塞患者的脑CT灌注特征是患侧脑血流量(CBF)降低,脑血容量(CBV)升高,平均通过时间(MTT)延长.结论 CT灌注成像能反映慢性大脑中动脉狭窄或闭塞患者的脑血流灌注特征,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订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苏凯燕;刘增韬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抗心磷脂抗体与脑梗死的关系及其研究进展

    抗心磷脂抗体(anticardiolipin antibody,ACA)是一组能多克隆免疫球蛋白,能与磷脂进行特异性结合,是一种自身抗体,它与许多免疫介导的血栓性疾病密切相关,随着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资料显示ACA与脑梗死关系密切.现将近年来ACA与脑梗死的关系进行综述.

    作者:潘丹红;管阳太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间苯三酚在子宫输卵管造影术前的临床应用观察

    目的 观察间苯三酚在子宫输卵管造影术前应用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将2010年8月~2011年7月于我院门诊要求行子宫输卵管造影术患者1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术前分别给予肌注间苯三酚(观察组)及山莨菪碱(对照组),观察手术操作过程中两组患者的镇痛效果、宫颈插管难易程度、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镇痛效果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为87.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插管难易程度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为86.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75%,对照组为85.00%,两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子宫输卵管造影术前应用间苯三酚效果好,不良反应少,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陈春艳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新乌头碱、乌头碱与次乌头碱在附子不同炮制法中含量变化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不同炮制方法的炮制品中新乌头碱、乌头碱与次乌头碱含量变化.方法 分别采用江西建昌帮法、樟树帮法与<中国药典>2005年版法制备附子炮制品,通过HPLC色谱法测定其中新乌头碱、乌头碱与次乌头碱含量.结果 3种炮制方法的炮制品中新乌头碱、乌头碱与次乌头碱的平均质量分数分别为:建昌帮法:(2.13±0.26),(6.78±0.18),(11.26±0.97)μg/g;樟树帮法:(2.35±0.39),(3.23±0.88),(8.09±0.92)μg/g;中国药典法:(1.43±0.18),0,(1.68±0.23)μg/g.结论 建昌帮煨制附子中新乌头碱、乌头碱与次乌头碱总含量比另外两种方法的总含量要高,这为建昌帮炮制技术的研究提供了科学根据.

    作者:赵永堂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关节内跟骨骨折手术治疗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比较锁定钢板与普通钢板两种不同内固定治疗关节内跟骨骨折的疗效,以期为关节内跟骨骨折提供合理治疗.方法 选择42例关节内跟骨骨折患者,分为锁定钢板内固定22例(观察组),普通钢板内固定20例(对照组),比较两种内固定方法术前与术后患足Bohler角、骨折愈合时间、临床疗效评价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Bohler角均较术前明显增加,观察组术后增加更为明显,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优良率为90.9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跟骨关节内骨折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能有效恢复Bohler角,有效率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高飚;邹三明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人性化护理在妇科临床中的应用

    目的 妇科实施人性化护理,提高护理质量以适应现代护理模式的需要.方法 根据妇科患者的个性化需求,提供优质的人性化护理服务.结果 通过对妇科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可以全面提升护理质量,有效增加患者的满意度.结论 只有把人性化服务落实到护理工作的各个环节,使其贯穿于护理的全过程,才能协调护患关系,为医院的生存和发展树立起良好的护理品牌形象,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作者:官爱萍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OSAHS上气道气流场数值模型的建立与阻塞平面的分析

    目的 建立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OSAHS)上气道气流场数值模型,并应用其评价分析阻塞因素及平面.方法 根据9例OSAHS患儿的上气道CT影像,对病态和模拟腺样体切除术后病例通过表面重建的方法进行三维重建,然后用有限元法对术前术后上气道气流进行数值模拟,分析气流流场特征.结果 病态模型中,鼻咽部气流形态主要以湍流为主,术后模型中,以层流为主,上气道压强均降低.病态模型的鼻咽部、鼻阈和中鼻道是鼻腔气流高流速区,术后模型中鼻腔气流高流速区仅为鼻阈和中鼻道.结论 数字化三维重建模型能应用于临床,并客观分析OSAHS患儿的阻塞因素和平面,为临床个体化诊断提供新的方法和客观理论依据.

    作者:郭燕;孙秀珍;吕萍;陈力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药物治疗对高血压患者微量白蛋白尿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讨药物治疗对高血压患者微量白蛋白尿的影响,为高血压早期肾损害防治探索更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 将20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单独服用缬沙坦治疗,治疗组服用缬沙坦联合卡托普利治疗.结果 治疗后两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组间均值均显著降低(P<0.05);同时治疗组治疗后的SBP、DBP均值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尿微量白蛋白均明显下降,同时治疗组治疗后的尿微量白蛋白水平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缬沙坦联合卡托普利治疗高血压能在有效降低血压的基础上,降低尿微量白含量.

    作者:刘伟民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血清降钙素原监测在ICU多重耐药菌感染抗生素治疗的应用

    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监测在指导ICU多重耐药菌感染抗生素治疗中的作用与意义.方法 对本院2010年3月~2011年3月确诊为ICU多重耐药菌感染的104例成年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PCT指导组,分析两组的抗生素使用情况、不同治疗时间段内ICU停留患者的比例以及炎性反应水平.结果 ①PCT指导组的抗生素使用天数少于对照组[(6.83±1.25)d vs(9.23±1.87)d,P<0.05],且Kaplan-Meier曲线表明:两组不同治疗时间内未使用抗生素患者的比例有差异(P<0.01);②Kaplan-Meier曲线表明:PCT指导组不同治疗时间段内ICU停留患者的比例与对照组有差异(P<0.01);③PCT指导组的IL-6、CRP以及白细胞计数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T的监测可作为指导ICU多重耐药菌感染抗生素治疗的重要指标,不仅减少了抗生素的使用,而且减少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和医院床位的周转压力.

    作者:赖军华;李敏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解剖困难的胆囊结石患者腹腔镜胆囊次全切术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对解剖困难的胆囊结石患者采用腹腔镜下胆囊次全切术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行腹腔镜下胆囊次全切术的13例解剖困难胆囊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治疗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3例患者手术均成功,成功率100.0%,无一例发生肝外胆管损伤、出血、感染等并发症,且手术时间50~160 min,平均用时(105.5±25.5)min;腹腔引流2~5 d后拔除,平均(3.2±1.0)d.所有患者住院3~9 d,平均(5.3±1.2)d.结论 将腹腔镜下胆囊次全切术用于治疗解剖困难的胆囊结石患者,疗效明显,手术成功率高,术后并发症少,患者康复快,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国伟;邱钢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舍曲林治疗心肌梗死后抑郁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舍曲林治疗心肌梗死后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 75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38例)在常规心脏药物治疗的基础上,予以盐酸舍曲林片50 mg/次,1次/d;对照组(37例)予以盐酸氯丙咪嗪片,初始剂量为25 mg/次,2次/d,1周内根据病情增量,大剂量为150 mg/d,8周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总显效率为63.1%,对照组为4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时观察组TESS评分为(1.8±0.5)分,对照组为(4.0±1.7)分,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舍曲林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后抑郁疗效好,且能克服氯丙咪嗪不良反应多、剂量大、耐受性差等缺点.

    作者:刘建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抗抑郁剂联合认知行为治疗对抑郁症患者睡眠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抗抑郁剂联合认知行为治疗对抑郁症患者睡眠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入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口服西酞普兰治疗,观察组患者在西酞普兰口服基础上接受认知行为治疗.干预前、干预后4周及8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评价比较两组抑郁状态、睡眠及生活质量.结果 治疗后4周及8周,两组HAMD评分及PSQI均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GQOLI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相对于单纯抗抑郁剂治疗,抗抑郁剂联合认知行为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抑郁状态,提高睡眠及生活质量.

    作者:谢新凤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桑麻合剂提取纯化工艺研究

    目的 研究桑麻合剂佳提取纯化丁艺.方法 以总黄酮含量为指标,采用正交设计法,对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次数进行优化;采用单因素筛选法,对浓缩液的相对密度和药液含醇量进行优化.结果 优选的水提取工艺条件为加水提取3次,料液比1:8,提取1 h,乙醇沉淀工艺条件为浓缩液相对密度为1.05~1.10(60℃),药液含醇量为70%.结论 佳工艺组合试验证实,该组合工艺条件较为可行、可靠.

    作者:邱建永;王洛临;李智勇;张建军;许曼娇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经皮撬拨复位克氏针固定术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跟骨骨折对比研究

    目的 比较经皮撬拨复位克氏针固定术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探讨治疗跟骨骨折的有效方法.方法 将92例跟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经皮撬拨复位克氏针组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组,每组46例.两组患者分别给予经皮撬拨复位克氏针固定术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两组患者于术前及术后1周、术后1年行X线检查测量Bohler角、Gissane角、跟骨高度和宽度,采用Maryland足部功能评分评价临床疗效,并观察两组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术后1周及术后1年,较术前两组Bohler角及Gissane角均增加(P<0.05),跟骨高度增加(P<0.05),跟骨宽度减小(P<0.05),但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组较经皮撬拨复位克氏针组变化更明显(P<0.05).与术后1周比较,经皮撬拨复位克氏针组术后1年Bohler角、Gissane角、跟骨高度减小(P<0.05),跟骨宽度增加(P<0.05);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组术后1年与术后1周相比,各指标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组术后优良率显著高于经皮撬拨复位克氏针组(P<0.05),但并其发症发生率(13.04%,6/46)高于经皮撬拨复位克氏针组(0,0/46)(P<0.05).结论 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可较好地恢复跟骨骨折患者的Bohler角、Gissane角、跟骨高度和宽度,临床疗效佳,有效预防相关并发症后可成为治疗跟骨骨折的更佳术式选择.

    作者:张小兵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美托洛尔治疗肥厚型心肌病心功能变化的临床研究

    目的 评估美托洛尔治疗肥厚型心肌病(HCM)心脏功能的变化情况并探讨有效的超声心动图检查方法.方法 选取首次确诊为肥厚型心肌病的患者31例,口服美托洛尔治疗6个月,采用二维和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治疗前后心脏功能变化进行评估,分别测量以下指标:左心房前后径(LAd)、左心房收缩末容积(LAV);二尖瓣口舒张早期及晚期血流峰值速度(E、A),E/A值,E峰减速时间(EDT);二尖瓣环收缩期运动速度(Sm)、舒张早期和舒张晚期运动速度(Em,Am)、Em/Am、E/Em,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美托洛尔治疗6个月后HCM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治疗前HCM患者LAd、LAV明显增大,EDT延长,Em、Em/Am明显下降,E/Em增加,治疗后上述指标明显改善.结论 美托洛尔治疗HCM能明显改善患者心功能和临床症状,组织多普勒超声是有效、敏感评估心脏功能的方法,研究结果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刘峻松;徐勇;智光;欧书林;杨波;周肖;陈光辉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军事训练官兵应激性生活事件及其心理健康水平的调查研究

    目的 探讨军事训练应激条件下官兵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了加强开展官兵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和提高军事训练成绩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 选取某部队在参加军事训练的982名官兵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应激官兵与官兵常模、不同军龄应激官兵、不同兵种应激官兵受军事训练的影响程度进行自评量表SCL-90测试.结果 应激官兵和官兵常模的SCL-90各因子(抑郁除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年军龄应激官兵的人际关系因子、抑郁因子、偏执因子与1年军龄官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年军龄应激官兵的人际关系因子、抑郁因子、偏执因子、精神病性因子、总均分与2年军龄官兵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步兵应激官兵SCL-90评分与炮兵和侦查兵的分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侦察兵应激官兵的强迫、抑郁、焦虑、恐怖、偏执、人际关系、总均分、阳性项目数与炮兵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了解军事训练应激下官兵的心理特点,能更有针对性地开展官兵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作者:姜文;熊俊;李俊强;肖斌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米非司酮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卵巢功能及血清糖链抗原125、人附睾蛋白4、糖链抗原199、炎性因子的影响观察

    目的 研究分析米非司酮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卵巢功能及血清糖链抗原125(CA125)、人附睾蛋白4(HE4)、糖链抗原199(CA199)、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将2009年5月~2011年6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8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丹那唑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米非司酮进行治疗,后将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6个月的卵巢功能及血清CA125、HE4、CA199、炎性因子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3个月、6个月的卵巢功能检测项目血清CA125、HE4、CA199、炎性因子改善幅度均大于对照组,卵巢功能检测项目波动幅度则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米非司酮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卵巢功能及血清CA125、HE4、CA199、炎性因子的影响较明显,对于疾病的治疗发挥着明显的作用.

    作者:李玉华 刊期: 2012年第14期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