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诊科护士如何规避工作中的人身侵害

李福娥

关键词:急诊科护士, 原因及防范措施, 医疗纠纷, 重症患者, 医疗护理, 特殊服务, 矛盾纠纷, 保障工作, 科护理, 治疗, 侵害, 抢救, 科室, 救治, 窗口, 处理, 病情
摘要:急诊科是患者接受治疗的第一站,如果处理不当,极易引起医疗纠纷.急诊科又是特殊服务的窗口,是抢救急、危、重症患者的科室,患者病情重,迫切想得到救治,导致对医疗护理的要求比一般人要高,容易产生矛盾纠纷[1].急诊科护士应规避工作中的人身侵害,保障工作的顺利进行.现将急诊科护理中常见纠纷产生的原因及防范措施报告如下.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相关文献
  • 男性留置导尿管两种不同拔管方法对尿道损伤程度影响的研究

    目的:探讨男性留置尿管两种不同拔管方法对尿道损伤的影响.方法:选择普通外科硬膜外麻醉手术后需留置尿管的男患者168例,随机分两组,试验组100例采取将尿管内抽出大部分无菌生理盐水,余留0.3~0.4ml,对照组68例则采取将尿管内无菌生理盐水全部抽出,比较两种不同拔管方法对患者尿道损伤的影响.结果:试验组拔管后出现血尿现象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且拔管过程中疼痛及拔管后排尿疼痛现象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硬膜外麻醉后留置尿管的男性患者,采用球囊内余留0.3~0.4ml无菌盐水的拔管方法,可减轻疼痛、减少血尿及尿道刺激症状,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减轻患者痛苦.

    作者:李玉红;丁海梅 刊期: 2011年第27期

  • 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围手术期护理配合

    目的:应用气腹式腹腔镜及免气腹式腹腔镜两种手术方式,进行腹股沟疝修补术的手术配合.方法:了解腹腔镜手术配合的步骤,采用术前准备,术中精心配合,术后细心护理等方法.结果:使患者了解腹腔镜手术的优点,消除紧张、恐惧的心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结论:有效的护理措施,细心的手术配合,能提高手术治愈率,减少并发症发生.

    作者:司海连 刊期: 2011年第27期

  • 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腹腔镜胆囊手术的麻醉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研究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78例,随机分为两组,硬膜外麻醉复合瑞芬太尼和丙泊酚静脉麻醉组(观察组)与全身麻醉组(对照组).两组患者术前常规肌肉注射阿托品、苯巴比妥钠,均给予咪达唑仑、丙泊酚、阿曲库铵、芬太尼诱导插管.对照组给予芬太尼、丙泊酚,异氟烷吸入维持麻醉;观察组气腹前静脉注射丙泊酚、瑞芬太尼,维持麻醉深度.观察两组患者术中麻醉效果,术后清醒时间,术后疼痛反应.结果:观察组术后清醒时间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疼痛反应明显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全麻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一种安全、高效、并发症少的麻醉方法.

    作者:李薇青;石江海 刊期: 2011年第27期

  • 护理干预及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影响的观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及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的疾病认识及健康行为建立的影响.方法:对确诊的60例糖尿病患者采取护理评估,通过定期举办糖尿病知识讲座等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的手段,发放糖尿病知识问卷调查表,采取专人负责,比较护理干预及健康教育前后知晓率的差异.结果:护理干预后患者了解了自身的健康状况,生活习惯得到改善,疾病知识评分和知识内容知晓率明显提高,与教育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36.95,P<0.01).结论:实施护理干预和健康教育后,提高了糖尿病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并改善了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韩梅 刊期: 2011年第27期

  • 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痛经26例

    血府逐瘀汤出自清代名医王清任<医林改错>,乃王氏五大逐瘀汤之一.近年来,应用其加减治疗痛经26例,疗效显著.现总结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26例患者,年龄17~42岁;病程6个月~3年;原发性痛经16例,继发性痛经10例;行经前痛者7例,行经时痛者15例,行经后痛者4例.多伴有乳房胀痛,一些患者伴有恶心、呕吐,或下腹部坠胀、胸闷、脘痞等症状.

    作者:王国盛 刊期: 2011年第27期

  • 异位妊娠保守治疗临床观察

    异位妊娠是妇科常见急腹症,近年来,发病率逐渐上升,但随着诊断技术的提高,以及妇科医生对异位妊娠警惕性提高,许多异位妊娠在早期就能做出正确诊断,从而为保守治疗提供了条件,而且很多患者为保留生育功能,要求进行保守治疗.药物米非司酮和甲氨蝶呤是近期临床上比较常用且简单有效、成功率高、不良反应小的宫外孕保守治疗手段.现将2006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保守治疗异位妊娠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作者:李艳芳 刊期: 2011年第27期

  • 武汉某高校新生军训中暑的分析与防治对策

    目的:研究高校新生军训中暑情况分析,及防治对策.方法:随机抽取新生训练方队420人,男队220人,女队200人,在2周军训期间的中暑人数.结果:军训中暑率合计7.4%,其中女生中暑发生率10.5%,男生中暑发生率5%.男生与女生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军训中暑比较常见,女生发生多于男生.转变军训的观念,加强训练前的中暑保健工作.

    作者:程山霞 刊期: 2011年第27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29例胎儿畸形的结果分析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胎儿畸形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二维和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经引产或分娩证实的29例胎儿畸形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9例畸形胎儿中产前超声诊断27例,符合率93.1%.其中以神经系统畸形多,漏诊2例.结论:超声检查能确定胎儿有无结构畸形,诊断率高,且无损伤性,操作简便,重复性强,可作为常规产前筛查胎儿畸形的首选方法.

    作者:王玉梅;王金文 刊期: 2011年第27期

  • 巧用输液器制作输液连接头——在Carto标测下实施导管射频消融术中的应用

    在Carto标测下实施射频消融术成为房颤治疗的主流,手术中为了预防血栓形成,术中需要肝素化,鞘管尾端稀释肝素生理盐水500U经泵管泵入.由于手术时间长,输入速度快,需经常换肝素水,如果更换不及时,泵管内就会进入空气,需重新排气,浪费了液体的同时,延误手术时间,也增加护士工作量.以前用带有钢针的连接头连接,但由于价格较高,容易滑落,漏水,不被患者接受.现使用一次性输液器头相互连接的方法,大大改善了这种状况.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董娜 刊期: 2011年第27期

  • 流行性乙型脑炎33例诊治分析

    目的:探讨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对33例流行性乙型脑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论:流行性乙型脑炎是传染科较为常见的危重病,在乙脑的整个治疗过程中,控制高热、抽搐和呼吸衰竭三大症状是保证预后的重要措施.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减少误诊可提高患者的生存几率.

    作者:吕敏 刊期: 2011年第27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急性阴囊疾病的诊断分析

    目的:探讨阴囊急症的彩色多普勒超声临床应用价值和诊断方法,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方法:对收治的35例急性阴囊疼痛患者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通过与健侧对比、二维图像、彩色多普勒、能量多普勒及频谱多普勒检查分析.结论: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对急性阴囊疾病进行诊断和鉴别,是诊断急性阴囊疾病的快捷敏感的检查方法.

    作者:兰斌 刊期: 2011年第27期

  • 支气管哮喘病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支气管哮喘的发病率正在逐年上升,尤其是儿童哮喘,其病因复杂,目前认为哮喘为宿主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导致的疾病.包括遗传、肥胖、气道高反应性、特应性、感染、变应原、空气污染、烟草烟雾、饮食等.近年来,气道炎症学说的建立是理论机制的进展.预防措施分为一级预防、二级预防和三级预防,有助减少哮喘的发生.

    作者:刘淑芹;张凤林 刊期: 2011年第27期

  • 肛瘘的术前及术后护理

    肛瘘患者120例,15~65岁,住院15~35天,手术前护理包括术前准备和心理护理,术后护理包括疼痛的护理、创口的护理、尿潴留的护理、饮食与排便的护理、坐浴的护理、健康教育等.

    作者:党秀英 刊期: 2011年第27期

  • 活血化瘀法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医活血化瘀法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把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两组均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具有活血化瘀功能的中成药静脉滴住,经14天治疗后,两组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能显著改善患者的各种临床症状,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医活血化瘀法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治疗中有较好疗效.

    作者:田传智 刊期: 2011年第27期

  • 高等中医院校《西医内科学》教学方法探讨

    目的:探讨高等中医院校<西医内科学>教学方法.方法:分析传统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PBL教学法、及时见习及临床实训法等教学方法在<西医内科学>教学中的应用.结果:这几种教学方法各有优势.结论:在不同的教学阶段,采用不同的方法,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提高学生临床诊断、辨证思维能力及动手能力.

    作者:赵长普 刊期: 2011年第27期

  • 医用诱导骨基质临床应用24例报告

    目的:探讨医用诱导骨基质在促进骨折愈合,填补骨缺损的初步临床疗效.方法:应用医用诱导骨基质(金骨威)作为自体骨替代物治疗24例陈旧性骨折及骨缺损患者.结果:24例患者于治疗1~8个月后随访复查X线摄片,植入医用诱导骨基质处均出现明显骨痂,所有患者1~5个月达到临床愈合,5例术后1周左右切口出现分泌物,口服地塞米松,1周内伤口停止渗出.结论:医用诱导骨基质其有良好的促进骨折愈合,填补骨缺损的作用,但有部分患者出现免疫排斥反应,口服地塞米松,可快速抑制此类免疫反应.

    作者:徐晓军;周淮 刊期: 2011年第27期

  • 晴明穴针刺治疗急性结膜炎与常规治疗的比较

    目的:观察晴明穴针刺治疗急性结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急性结膜炎患者78例(61眼)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患者40例(32眼)单纯应用睛明穴针刺治疗,对照组患者38例(29眼)应用抗生素眼液或抗病毒眼液局部点眼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为73.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单纯针刺晴明穴治疗急性结膜炎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代莉伟;杨建春;覃郁 刊期: 2011年第27期

  • 硝苯地平缓释片的临床应用

    硝苯地平缓释片(心痛定),现已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该种药品能较好地改善心、脑、肾等器官功能,在人体内有着广泛的生物效应,不断为人们所认识,长期服用不产生耐药性.与其他药物合用,能互补不足,起协调作用.使用方便,疗效显著,毒副作用小,是目前临床应用较广泛、较理想的钙拮抗药.

    作者:苏丽英 刊期: 2011年第27期

  • 静滴胺碘酮致静脉炎的预防及护理

    我科于2007年6月~2009年6月外周静脉推注或静滴胺碘酮后致静脉炎48例,在护理中积极采取相应的预防及护理措施后均取得满意效果,现就护理体会介绍如下.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本组患者48例,均为静脉推注或静滴胺碘酮引起的静脉炎,男32例,女16例,年龄25~73岁,其中Ⅰ级28例,Ⅱ级12例,Ⅲ级8例.

    作者:郑逢博;刘凤梅 刊期: 2011年第27期

  • 关于拜城县启动儿童预防接种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客户端软件的体会

    儿童预防接种信息报告管理工作实行网络信息化管理,是我国免疫规划工作发展的需要.儿童接种信息实行网络信息化管理不仅是管理工作步入了一个新的台阶,更重要的是解决了多年来流动儿童的免疫接种剂次不清,难以全程有效接种的问题;同时,各级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亦能通过信息平台及时了解本地区儿童免疫接种率信息动态.

    作者:李鹏;吐尔洪·现孜里;武梅 刊期: 2011年第27期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

主管: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