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亚兰
随着超声检查在急腹症中的广泛应用,术前应用超声诊断急性阑尾炎十分重要,B型超声检查是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一项有价值的影像检查方法.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本组收治急性阑尾炎患者120例,其中男55例,65例,年龄11~72岁,转移性右下腹疼痛收入院,全部病例都在超声检查后48小时内施行阑尾切除术.
作者:余小芳 刊期: 2011年第27期
急诊科是患者接受治疗的第一站,如果处理不当,极易引起医疗纠纷.急诊科又是特殊服务的窗口,是抢救急、危、重症患者的科室,患者病情重,迫切想得到救治,导致对医疗护理的要求比一般人要高,容易产生矛盾纠纷[1].急诊科护士应规避工作中的人身侵害,保障工作的顺利进行.现将急诊科护理中常见纠纷产生的原因及防范措施报告如下.
作者:李福娥 刊期: 2011年第27期
目的:探讨各种皮肤软组织血管瘤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价值.方法:总结经病理证实的13例皮肤软组织血管瘤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结果:软组织血管瘤根据结构及彩色多普勒声像图表现的特点分为毛细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瘤,蔓状血管瘤和淋巴血管瘤.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皮肤软组织血管瘤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李淑香 刊期: 2011年第27期
目的:探讨目前支气管哮喘健康教育方法及效果.方法:170例出院后在门诊随访的支气管哮喘患者按是否参加过健康讲座或(和)接受过电话回访分为4组,电话回访组85例,参加健康讲座组83例,两者均参加54例,两者均未参加66例(对照组).对其哮喘病常识考试、肺功能(PEF、FEV1)、年住院日、年急性发作次数、年医疗费进行比较.结果:接受电话回访或(和)健康讲座的支气管哮喘患者各方面好于对照组,且健康讲座组在哮喘常识考试、年医疗费效果优于电话回访组.结论:健康讲座和电话回访是支气管哮喘健康教育的有效措施,健康讲座电话回访各有优点,两者结合较优.
作者:唐国民 刊期: 2011年第27期
2009年9月~2010年9月对600例次肿瘤患者进行分析评估,制订护理对策,收到显著效果.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2009年9月~2010年9月收治恶性肿瘤患者随机抽取600例次,男350例,女250例,年龄18~79岁,平均51.9岁.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舒适护理组:常规组300例次,男175例,女125例,年龄21~79岁,平均48.5岁.舒适护理组300例次,男170例、女130例,年龄18~77岁,平均55.3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疾病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作者:王玉琴;谢稚军 刊期: 2011年第27期
目的:观察慢性骨髓炎的治疗效果.方法:慢性骨髓炎患者12例,行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经随访12例患者6个月~5年,除1例股骨干骨髓炎,皮肤、软组织条件差,神经失营养,分泌物时间较长,窦道经久不愈,X线显示病灶有发展而截肢,其余患者近期及远期效果良好.结论:彻底清除炎性病灶是治愈慢性骨髓炎的必要措施.可靠地固定,消除死腔,保持有效灌洗、局部有效的药物浓度,是治疗慢性骨髓炎的有效方法.调补气血、清化余毒是治疗慢性骨髓炎的根本.
作者:池岩峰 刊期: 2011年第27期
目的:探讨内镜窄带成像技术(NBI)在诊断Barrett食管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0月~2010年12月经胃镜检查,同时病理确诊的Barrett食管患者32例.分别在普通内镜模式和NBI模式下,观察食管黏膜病变轮廓并以计算图像清晰度评分,在病变处靶向下取活检行病理检查.结果:普通内镜模式下发现病变20例(62.5%),NBI模式下发现病变26例(81.2%),NBI模式下对病变的检出率明显高于普通内镜模式下(P<0.05).结论:NBI技术操作简便,对Barrett食管病变轮廓显示清晰,对BE及癌前病变的诊断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并有助于为内镜下黏膜病变准确切除提供依据.
作者:金桂芳;汤勇 刊期: 2011年第27期
观察微创置管药物灌注治疗渗出、粘连型结核性腹膜炎(简称结腹)疗效.39例随机分成A、B两组,在接受30天时间的相同常规抗结核化疗中,A组采用微创置管药物灌注尿激酶后再抽放腹水,B组采用以往腹穿针穿刺抽放腹水,7天后互换治疗方法.结果表明,A、B组有显者差异,A组腹水7天内基本消失,且肠粘连痛明显减轻:B组腹水7天内多为明显减少,但少数患者腹腔内仍存有少量积液,腹痛症状无明显减轻.另外,此项技术解决了以往穿刺针造成肠管划伤可能;应用尿激酶腹腔内灌注可减轻或避免肠管粘连分隔的形成,尿激酶用量及次数与疗效有密切相关.全身及局部出血倾象是常见的不良反应.
作者:杨宏旭;姜作良 刊期: 2011年第27期
目的:观察维生素B1、B6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妊娠恶阻的临床疗效.方法:36例妊娠恶阻患者,用维生素B1、B6在足三里穴位注射.结果:痊愈22例,有效1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4.4%.结论:足三里穴位注射对妊娠恶阻有较好疗效.
作者:关晓玲 刊期: 2011年第27期
科学在进步,社会在发展,人类的生活水平在提高.全国各大医院的优质护理服务在如火如荼的开展着[1].基层医院也不甘落后,2011年1月开始在内科病房试行优质护理服务.方法宣传、培训:增加护士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病房的意识.优质护理服务让护理明确了方向,也给护理的改善提供了方向[2],但在实际工作中护士无法透彻的领会其意义,接受程度参差不齐,通过宣传培训,让护士意识到优质护理服务的重要性,掌握优质护理的实施方法.
作者:沈秋香 刊期: 2011年第27期
目的:观察血栓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IHSS)在5~30之间的9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9例(血栓通注射液500mg加入5%葡萄糖溶液250ml)和对照组(丹参注射液20ml加入5%葡萄糖溶液250ml)44例,两组均1次/日给药,连续给药14天,然后进行对照观察治疗前后的血流变学测定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以及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治疗后NIHSS评分显著降低,并且血脂与血粘度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具差异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栓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能减少神经功能缺损,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作者:尚智 刊期: 2011年第27期
病历资料患者,男,44岁.因肾结石多次行体外冲击波碎石后出现气短、恶心4天入院.患者与入院前1个月出现左侧腰部疼痛,在外院门诊行泌尿系超声提示双肾多发结石,20天内连续行双侧ESWL 14次.入院前四天出现气短、恶心症状,就诊本院.查体:双肾区叩击痛,双侧输尿管体表投影区压痛明显;超声检查:双肾多发结石,双侧输尿管结石,双肾肾盂中度积水.肾功+离子:尿素氮22.1mmol/L,血肌酐1062.0μmol/L,钙2.03mmol/L,磷0.65mmol/L,钾4.8mmol/L,阴离子间隙22.9mmol/L,肌酐清除率6.6ml/分,空腹血糖5.8mmol/L,尿常规镜下血尿,血常规未见异常.
作者:张立锋;刘亚兰 刊期: 2011年第27期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出院后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健康行为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80例稳定期COPD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常规组各90例;出院前两组均予以基本治疗,发放健康教育资料并进行健康指导;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以社区健康行为教育为基础,戒烟、运动训练、呼吸功能训练、营养供应指导、心理护理为干预重点的社区护理干预;常规组未予主动社区护理干预.结果:出院12个月后两组健康行为状况及各项肺功能指标比较,干预组显著优常规于组(均P<0.01).结论: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实施社区护理干预是保持健康行为,改善肺功能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作者:袁英;侯懿玲;董俊文 刊期: 2011年第27期
目的:通过比较前入路和后入路无张力疝修补方法治疗腹股沟疝病人的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情况评价两种手术方法的疗效.方法:自2001年7月~2008年5月釆用随机对照方法将243例病人265侧腹股沟疝(其中22例为双侧疝)随机分为前入路组122例,后入路组121例,比较.结果:前、后入路组均随访36个月,两组病人平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手术并发症和手术复发率差异无显著性.在平均费用方面,后入路组明显少于前入路组,术后腹股沟区不适感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采用后入路方法进行腹股沟疝修补术可明显减少手术费用,降低术后疼痛不适发生率,改善疗效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谭永辉 刊期: 2011年第27期
目的:加强急诊护理管理工作.方法:应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计划、实施、检查、纠正).结果:患者满意率明显增高,差错事故率明显减少.结论:应用PDCA循环模式管理,使急诊护理质量得到明显提高和持续改进.
作者:徐东辉 刊期: 2011年第27期
目的:观察银质针密集阵排列治疗慢性腰背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在腰背区寻找痛点,逐个予以标记,标记点局麻后遂采用长短合适的银质针垂直刺入,1~2排呈密集阵型排列,完毕后针尾烧灼艾条予以加热,待艾条燃尽治疗结束.结果:60例疼痛患者术后1天有效率可>93%.结论:本法简便易行,经济负担较轻,复发率较低.
作者:栾汝峰;姚梓平 刊期: 2011年第27期
目的:做好烧伤专科门诊换药室工作的管理,更好的发展专科特色,完善烧伤病区的外部形象.方法: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做好换药室及各类人员的管理,严格无菌技术操作.结果:烧伤专科门诊换药管理工作到位,患者在烧伤门诊换药对就诊环境、医护人员技术水平,服务质量及服务态度满意.结论:烧伤专科门诊换药工作管理者在人力资源配合、物质上有的放矢,管理到位.系统化、条理化、规范化的管理,提高了烧伤患者的救治水平.
作者:张美红;韩凤玉 刊期: 2011年第27期
慢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病证,常归属于中医学中的胃脘痛、泄泻、呕吐、呃逆、便秘、腹痛、痞满、瘀血、癥瘕、积聚等病证范围.中医学认为该病多由外邪、情志、饮食、久病、体虚或脾胃素虚引起以上腹部(剑突下至脐上部位)到肚脐以上经常出现痞满、胀痛、纳差、食后腹胀;或胃脘隐痛,喜暖喜按,空腹痛甚,得食痛减,肢冷便溏;或嗳腐吞酸或吐食、恶食,食后甚,空腹、吐食或矢气后痛减,大便泄泻臭秽或不爽;或胃痛隐隐,饥不欲食,口燥咽干,大便干结;或胸脘胀闷,攻撑作痛,胃痛连胁,嗳气频繁,大便不畅,且诸证与情绪因素相关;或有咽部异物感;或胃脘灼痛,痛势较急,烦躁易怒,泛酸嘈杂,口苦口干,便秘;或胃脘痞满不舒,食少无味,恶心呕吐,嗳气吞酸,头重身困,怠惰嗜卧,多便溏;或胃脘刺痛或割痛,痛处固定不移而拒按,食后痛甚,或有吐血便黑等临床特征.
作者:崔具玲 刊期: 2011年第27期
目的:通过全球基金艾滋病小额项目实施,探讨艾滋病患者护理关怀措施,达到为艾滋病防治提供有效策略的目的.方法:分析平凉市在册艾滋病患者流行病学调查和有关人文关怀资料,总结护理关怀措施和效果.结果:在册26例艾滋病患者度过患病后的恐惧、愤怒、焦虑、孤独、悲观、失望等心理危机,能主动配合疾控部部门进行CD4检测和抗病毒药物治疗,绝大多数患者能得到家人和亲朋的理解和关怀.结论:在艾滋病患者管理中不断加强随访工作,主动开展病人心理护理、反歧视和家庭疏导,帮助患者树立生活信心,是提高患者CD4检测率和药物治疗依从性、延长生命、提高生活质量的关键.
作者:姚春丽;王植霖;郑雅琼 刊期: 2011年第27期
目的:研究高校新生军训中暑情况分析,及防治对策.方法:随机抽取新生训练方队420人,男队220人,女队200人,在2周军训期间的中暑人数.结果:军训中暑率合计7.4%,其中女生中暑发生率10.5%,男生中暑发生率5%.男生与女生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军训中暑比较常见,女生发生多于男生.转变军训的观念,加强训练前的中暑保健工作.
作者:程山霞 刊期: 2011年第2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