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慢性胃炎应辨证服用中成药

崔具玲

关键词:慢性胃炎, 辨证, 中成药
摘要:慢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病证,常归属于中医学中的胃脘痛、泄泻、呕吐、呃逆、便秘、腹痛、痞满、瘀血、癥瘕、积聚等病证范围.中医学认为该病多由外邪、情志、饮食、久病、体虚或脾胃素虚引起以上腹部(剑突下至脐上部位)到肚脐以上经常出现痞满、胀痛、纳差、食后腹胀;或胃脘隐痛,喜暖喜按,空腹痛甚,得食痛减,肢冷便溏;或嗳腐吞酸或吐食、恶食,食后甚,空腹、吐食或矢气后痛减,大便泄泻臭秽或不爽;或胃痛隐隐,饥不欲食,口燥咽干,大便干结;或胸脘胀闷,攻撑作痛,胃痛连胁,嗳气频繁,大便不畅,且诸证与情绪因素相关;或有咽部异物感;或胃脘灼痛,痛势较急,烦躁易怒,泛酸嘈杂,口苦口干,便秘;或胃脘痞满不舒,食少无味,恶心呕吐,嗳气吞酸,头重身困,怠惰嗜卧,多便溏;或胃脘刺痛或割痛,痛处固定不移而拒按,食后痛甚,或有吐血便黑等临床特征.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相关文献
  • 护士的职业压力源分析及应对措施

    我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为一体的二级综合性医院,医院开放床位160张,内设10个科室,承担着全县部分紧急救援任务.各级护理人员86人,病房护士50人,2009年11月~2010年11月年住院患者总数4500人,年手术1560余台,危重患者3140人次,实际床位与护士比例未达到1:0.4,一线护士工作量太大,专职护士人员少,非护士的工作量太多,护士们经常超负荷工作,承受着巨大的工作压力,心理健康受到影响.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体会,分析其原因总结其应对措施,以提高护士对职业压力的心理适应能力,维护健康心理和身体健康.

    作者:刘均兰;刘甘平 刊期: 2011年第27期

  • 褥疮的预防及护理

    褥疮是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引起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组织溃烂坏死的压力性溃疡,又名压疮,是临床上常见的护理难点.常见于年老体弱、高度水肿、昏迷、瘫痪及恶病质的患者.褥疮是临床上常见的并发症,其预防和护理尤为重要,现将褥疮的预防及护理方法做一介绍.

    作者:孙丽 刊期: 2011年第27期

  • 超声诊断急性泌尿系结石梗阻伴发肾周积液5例

    目的:探讨泌尿系结石致急性尿路梗阻后伴发肾周积液的声像图表现及其成因.方法:对5例肾、输尿管结石伴发肾周积液的患者行仰卧位、俯卧位及侧卧位超声观察其肾积水程度、输尿管扩张内径及范围、肾内及输尿管结石的大小数量和输尿管结石的梗阻部位以及肾周积液的位置、形状、范围等.结果:5例患者肾内不同程度积水、输尿管不同程度扩张以及结石存在、肾周不同部位可发现条形或月牙形液性暗区.临床治疗后复查,肾周积液消失.结论:超声可对泌尿系结石伴发肾周积液的患者做出及时较准确的诊断,对临床治疗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且方便预后随访.

    作者:刘淑娟 刊期: 2011年第27期

  • 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的实习生带教体会

    临床实习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应做好护生的实习带教,使其尽快适应当前护理模式.做好思想教育,培养法律及自我保护意识,总带教与专人带教相结合,明确教学目标和要求、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作者:史银玲;杜静 刊期: 2011年第27期

  • MX-16排螺旋CT血管成像在主动脉夹层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在主动脉夹层的诊断和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例夹层动脉瘤均进行了16排螺旋CT(MSCT)胸腹联合平扫及增强并将原始数据在MD工作站进行多平面重建(MPR)、阴影表面显示(SSD)、大密度投影(MIP)及容积处理(VR)等后处理.结果:2例均很好地显示了主动脉全程及其分支,夹层动脉瘤的部位、范围并得到满意显示.结论:MSCTA是诊断夹层动脉瘤准确、快捷、有效的首选检查方法,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田英志;班秀丽 刊期: 2011年第27期

  •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误诊27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误诊情况及原因,以减少误诊.方法:对27例患者误诊疾病、误诊时间及原因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误诊脑血管疾病14例,急性胃肠炎6例,神经性头痛4例,感冒3例.术后视力≥0.5者6例,视力≤0.1者3例,误诊时间2~15天.本组27例患者术后视野均不同程度受累.结论:误诊率脑血管疾病高,其次是急性胃肠炎.误诊原因查体不全面,忽失眼部检查.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误诊对患者视功能的损害应该引起非眼科医生的重视.

    作者:袁立全;刘希才;史秀贞 刊期: 2011年第27期

  • 复方甘草酸苷联合甲氰咪胍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复方甘草酸苷联合甲氰咪胍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HSP)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纳入HSP患儿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甘草酸苷和甲氰咪胍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皮肤紫癜消退时间、消化道症状消退时间、关节症状消退时间和肾功能改善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且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复方甘草酸苷联合甲氰咪胍治疗小儿HSP能有效改善症状和体征、明显缩短病程、减轻关节和肾损害,临床应用安全有效.

    作者:曹银利 刊期: 2011年第27期

  • 结脑患儿24例护理体会

    结核性脑膜炎是由于结核杆菌侵犯脑膜所引起的炎症,是小儿结核病致死的主要原因,其发病率较成人高8~10倍,发病年龄以1~5岁为多,往往在原发感染后0.5~1年以内发生,常为全身粟粒性结核的一部分,本症为严重的结核病,死亡率高,后遗症多,但如能早期诊断,及时给予正确治疗与护理,仍然可以治愈.

    作者:王春清 刊期: 2011年第27期

  • 婴儿抚触在护理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婴儿抚触在护理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0年3月~2011年7月分娩的正常足月新生儿566例,随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83例,对照组不进行抚触.实验组由在孕期经过培训的产妇进行.结果:婴儿安静舒适情况:对照组136例(48.1%),实验组193例(68.1%),婴儿紧张哭闹情况:对照组147例(51.9%),而实验组90例(31.2%),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产妇在产后24小时、48小时、72小时泌乳情况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产妇身体恢复时间10~19天,而对照组恢复时间12~25天,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婴儿抚触对婴儿的生长发育和产妇增加泌乳和产后恢复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郭素玲 刊期: 2011年第27期

  • 高寒地区826例儿童微量元素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通过对0~14岁儿童微量元素检测,了解缺乏情况,并指导临床给予合理补充.方法:利用原子分光光度分析法测定儿童末梢血、镁、锌、铁、钙、铜,进行测定.2007年5月~2009年5月从微量元素检测中随机抽取0~14岁儿童826例结果进行分析,并作出相关统计分析.结果:在该地区儿童中缺铁普遍存在,钙、锌仅次之,镁、铜缺乏者较少见.结论:婴幼儿由于生长发育较快,需要补充大量的微量元素,如补给不足,会造成严重的缺乏,且年龄越小,钙、铁、锌的缺乏也越严重,也越普遍,该地区因高寒,光照时间短,户外活动少,维生素D缺乏,钙吸收少,血钙元素缺乏较普遍,应加大宣传力度,合理调整饮食结构,做好早期预防工作,选择佳时期合理补充微量元素.

    作者:肖宝敏 刊期: 2011年第27期

  • 索利那新联合盐酸曲马多缓释片防治TURP术后膀胱痉挛

    目的:通过观察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术后使用索利那新联合盐酸曲马缓释片对术后膀胱痉挛的影响,探讨索利那新联合盐酸曲马多预防术后膀胱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前列腺增生电切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试验组患者TURP手术后当天开始口服索利那新5mg,每天1次;盐酸曲马多缓释片100mg,每天2次.对照组患者手术后当天开始口服双氯芬酸钠肠溶片25mg,每天3次.结果:观察组在术后第2~3天膀胱痉挛次数、平均持续时间均少于对照组.结论:索利那新联合应用盐酸曲马缓释片用于预防和治疗TURP术后膀胱痉挛的临床疗效确切,能够明显缓解临床症状,从而减少住院时间,降低了住院医疗费用.

    作者:李悦 刊期: 2011年第27期

  • 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妊娠恶阻36例

    目的:观察维生素B1、B6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妊娠恶阻的临床疗效.方法:36例妊娠恶阻患者,用维生素B1、B6在足三里穴位注射.结果:痊愈22例,有效1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4.4%.结论:足三里穴位注射对妊娠恶阻有较好疗效.

    作者:关晓玲 刊期: 2011年第27期

  • 一次性自控镇痛泵(PCA)在子宫动脉介入栓塞后的疗效观察

    子宫动脉介入栓塞后腹部疼痛是经常遇到的问题,一般只需内科对症处理,而一部分较严重的腹痛处理则比较棘手.通常临床上一般采用肌肉和静脉注射镇痛药物的方法进行镇痛.由于担心镇痛药物过量、成瘾等问题,患者很难得到满意的镇痛效果.特别是子宫腺肌病的患者因长期使用镇痛药,大都对于疼痛过于敏感,所以一般的镇痛措施效果不好,因此介入术中及术后的镇痛措施显得尤为重要.自控镇痛(PCA)因疗效确切、用药量合理,而且注意镇痛的个体化,从而使术后疼痛的治疗效果达到一个新的境界而备受患者的青睐.现使用一次性自控镇痛泵,对部分子宫动脉介入栓塞后镇痛,取得明显疗效,利于患者的早日康复.

    作者:王成德;王爱 刊期: 2011年第27期

  • 支气管哮喘病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支气管哮喘的发病率正在逐年上升,尤其是儿童哮喘,其病因复杂,目前认为哮喘为宿主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导致的疾病.包括遗传、肥胖、气道高反应性、特应性、感染、变应原、空气污染、烟草烟雾、饮食等.近年来,气道炎症学说的建立是理论机制的进展.预防措施分为一级预防、二级预防和三级预防,有助减少哮喘的发生.

    作者:刘淑芹;张凤林 刊期: 2011年第27期

  • 老年人CARTO三维标测下射频消融术治疗房颤的护理

    心房颤动是老年人常见的快速性心律失常,近年来更有发病率增高趋势.2008年7月~2010年7月收治老年心房颤动患者50例,在三维标测系统CARTO指导下进行的射频消融治疗,对其护理进行总结与分析.

    作者:马兴严 刊期: 2011年第27期

  • 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并肝损害16例报告

    目的:分析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并肝损害的临床特点.方法:2007~2010年收治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并肝损害患者16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16例患儿以血清乳酸脱氢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草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为主.结论: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常有肝损害,以转氨酶升高为主.

    作者:洪杨文 刊期: 2011年第27期

  • 当归四逆汤加味治疗肩周炎(冻结期)55例体会

    目的:观察当归四逆汤加味治疗肩周炎冻结期的临床疗效.方法:110例肩周炎冻结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5例.对照组采用手法推拿、功能锻炼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当归四逆汤加味.观察两组肩关节活动度及总体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均能明显改善症状,增大肩关节活动度,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基本痊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45.45%与89.09%,对照组分别为14.55%与72.7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当归四逆汤加味可改善肩周炎冻结期的症状和体征,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左献泽 刊期: 2011年第27期

  • 严重骨盆骨折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体会109例

    总结109例严重骨盆骨折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损伤后积极配合医生做好术前护理:抗休克护理、病情观察、心理护理;术后加强基础护理,预防深静脉血栓、泌尿系统感染、肺部感染、压疮等护理并发症的发生.109例患者均痊愈出院,未发生护理并发症.

    作者:陈巧林 刊期: 2011年第27期

  • 消炎痛栓治疗顽固性肾绞痛48例临床分析

    输尿管小结石常常引起剧烈的顽固性肾绞痛,常规治疗很难在短时间内缓解疼痛,患者常痛苦不堪,难以忍受.现应用消炎痛栓治疗顽固性肾绞痛取得了满意疗效,并就其作用机制报告如下.

    作者:匡培清;洪淇;周平南;朱爱萍;徐轶 刊期: 2011年第27期

  • 多发性重复胃1例

    病历资料患儿,女,2岁.体重10kg,患儿因呕吐伴黑便7天,于2009年1月13日入院.入院查体:T 37.2℃,P 85次,R 19次.神志清,精神好,轻度贫血貌,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及出血,双肺呼吸音清,无啰音.腹平坦,未见胃肠型,腹肌不紧,肝脾肋下为触及,脐周压疼,无反跳疼,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正常.

    作者:王兆阳 刊期: 2011年第27期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

主管: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