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兆阳
支气管哮喘的发病率正在逐年上升,尤其是儿童哮喘,其病因复杂,目前认为哮喘为宿主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导致的疾病.包括遗传、肥胖、气道高反应性、特应性、感染、变应原、空气污染、烟草烟雾、饮食等.近年来,气道炎症学说的建立是理论机制的进展.预防措施分为一级预防、二级预防和三级预防,有助减少哮喘的发生.
作者:刘淑芹;张凤林 刊期: 2011年第27期
在Carto标测下实施射频消融术成为房颤治疗的主流,手术中为了预防血栓形成,术中需要肝素化,鞘管尾端稀释肝素生理盐水500U经泵管泵入.由于手术时间长,输入速度快,需经常换肝素水,如果更换不及时,泵管内就会进入空气,需重新排气,浪费了液体的同时,延误手术时间,也增加护士工作量.以前用带有钢针的连接头连接,但由于价格较高,容易滑落,漏水,不被患者接受.现使用一次性输液器头相互连接的方法,大大改善了这种状况.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董娜 刊期: 2011年第27期
目的:探讨复方甘草酸苷联合甲氰咪胍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HSP)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纳入HSP患儿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甘草酸苷和甲氰咪胍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皮肤紫癜消退时间、消化道症状消退时间、关节症状消退时间和肾功能改善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且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复方甘草酸苷联合甲氰咪胍治疗小儿HSP能有效改善症状和体征、明显缩短病程、减轻关节和肾损害,临床应用安全有效.
作者:曹银利 刊期: 2011年第27期
目的:观察银质针密集阵排列治疗慢性腰背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在腰背区寻找痛点,逐个予以标记,标记点局麻后遂采用长短合适的银质针垂直刺入,1~2排呈密集阵型排列,完毕后针尾烧灼艾条予以加热,待艾条燃尽治疗结束.结果:60例疼痛患者术后1天有效率可>93%.结论:本法简便易行,经济负担较轻,复发率较低.
作者:栾汝峰;姚梓平 刊期: 2011年第27期
目的:通过5例海蓝组织细胞综合征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合文献报道,对该病的认识进一步提高,诊断方法更进一步明确.方法:通过体格检查,结合血液常规及生化、骨髓穿刺等实验室检查,明确诊断.结果:海蓝组织细胞增生症临床少见,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实验室检查可以确诊.结论:对于海蓝组织细胞综合征的诊断,只要掌握本病的特点,就可以进行骨髓穿刺等实验室检查,以尽早确诊.
作者:何文 刊期: 2011年第27期
异位妊娠是妇科常见急腹症,近年来,发病率逐渐上升,但随着诊断技术的提高,以及妇科医生对异位妊娠警惕性提高,许多异位妊娠在早期就能做出正确诊断,从而为保守治疗提供了条件,而且很多患者为保留生育功能,要求进行保守治疗.药物米非司酮和甲氨蝶呤是近期临床上比较常用且简单有效、成功率高、不良反应小的宫外孕保守治疗手段.现将2006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保守治疗异位妊娠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作者:李艳芳 刊期: 2011年第27期
百草枯(PQ)百草枯是一种毒性很强的有机杂环类接触性除草剂.是被农业上广泛使用的一种除草剂.其毒性很强,且具有腐蚀性,人体中毒后无特效解毒剂,中毒者死亡率非常高.百草枯中毒后对人体主要造成以肺纤维化为主的多器官功能损害.2009年12月~2011年4月收治PQ中毒患者13例,在临床抢救过程中深感综合护理的重要性.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陈尚芳;李华英;陈琼 刊期: 2011年第27期
目的:探讨阿米替林与头痛宁胶囊联合治疗紧张型头痛疗效.方法:对105例紧张型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5例,对照组50例,治疗组给予阿米替林片与头痛宁胶囊口服,对照组单用阿米替林片口服,两组疗程均为4周.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2、3,4周末记录前1周头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和头痛程度,同时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结果:治疗组头痛指数明显降低(P<0.01),同时能显著减少HAMD及HAMA评分(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头痛宁胶囊与阿米替林片联合治疗紧张型头痛,效果明显,远期疗效显著.
作者:李国祥 刊期: 2011年第27期
目的:探讨头孢菌素皮试的问题,为医务人员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查阅相关资料和29份药品说明书,对头孢菌素类药物过敏机制与目前采用的方法进行分析.结果:目前使用头孢菌素类时有采用青霉素G作皮试剂进行皮试、采用头孢唑啉皮试、原药进行皮试或不皮试4种情况,皮试液的浓度为300μg/ml或500μg/ml.结论:国家有关部门应尽快制定头孢菌素类皮试的标准,目前情况下可采用原药皮试.
作者:刘作涛 刊期: 2011年第27期
目的:减轻绝经后妇女取器时的痛苦,预防绝经后取器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绝经后取器成功率.方法:180例绝经>1年要求取器的妇女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术前4小时阴道后穹隆放置米索前列醇2片,术中使用宫术宁胶棒;对照组术前4小时阴道后穹隆放置米索前列醇2片.结果:观察组取器成功率、宫颈软化率、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米索前列醇联合宫术宁胶棒用于绝经后妇女取器,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受术者的痛苦.
作者:颜洁 刊期: 2011年第27期
目的:选择性运用食管癌三野淋巴结清扫根治术(Akiyama手术).方法:选择由食管镜病理检查确诊,又经过CT、B超检查和穿刺细胞学检查,发现仅有颈部淋巴结转移或疑似颈部转移淋巴结肿大,而没有其他远处淋巴结转移及重要器官转移的食管癌患者,行食管癌三野淋巴结清扫根治术.结果:本组41例手术顺利完成.平均手术时间245±40分;术中出血平均195±30ml,淋巴结清扫数目平均28枚;平均住院时间20.1±3.1天.本组围手术期死亡1例,死因为急性心力衰竭.共发生并发症10例.结论:采取选择性食管癌三野淋巴结清扫根治术,并未明显增加手术的并发症和患者创伤,是运用手术彻底性的、主动的、积极的方法,充分体现了个体化治疗,同时也为后期综合性治疗打下了良好基础,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应用.
作者:常云峰 刊期: 2011年第27期
目的:分析恶性肿瘤患者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后并发症的原因及提高护理人员的防范意识.方法:对78例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恶性肿瘤患者并发症的原因和护理经验进行总结.结果:有13例患者发生并发症,穿刺局部渗血3例,静脉炎4例,导管脱出2例,导管堵塞3例,静脉血栓形成1例.结论:针对上述并发症的原因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未造成严重后果.
作者:刘晓丽 刊期: 2011年第27期
目的:探讨伊诺舒在小儿支气管肺炎治疗中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62例支气管肺炎的患儿随机分两组,治疗组31例除常规治疗外,给予伊诺舒注射液,<2岁,7.5mg/次伊诺舒加入生理盐水100ml静滴,2次/日;>2岁,7.5mg/次伊诺舒加入生理盐水100ml静滴,3次/日;对照组31例常规治疗.均连续治疗6~7天后进行评价疗效和不良反应观察.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临床疗效、祛痰作用和综合临床评价具有显著的差异(P<0.05),但是治疗组中仅有1例出现轻微头痛,发生率仅有5%,两组不良反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用伊诺舒联合常规抗炎、对症等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特别是痰液黏稠,排痰困难患儿而其祛痰疗效确切,使用安全,不良反应少,疗效好.
作者:张亚军 刊期: 2011年第27期
目的:分析尿毒症维持性透析患者心衰的主要原因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以期降低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79例透析患者发生心衰的原因,比较每例患者透析充分性、血压、贫血程度以及感染等方面的情况.结果:79例腹透11例,血透68例.其中9例因经济困难未充分透析,64例有钠水潴留,74例有不同程度高血压,32例中度以上贫血.5例肺部感染,1例因动静脉内瘘致心衰.结论:尿毒症维持性透析患者心衰发生与是否充分透析、血压、贫血等有密切关系,与感染、动静脉内瘘亦有关.因此充分透析,严格控制高血压,纠正贫血是预防心衰的关键.
作者:方靖;汪宏 刊期: 2011年第27期
目的:观察血栓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IHSS)在5~30之间的9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9例(血栓通注射液500mg加入5%葡萄糖溶液250ml)和对照组(丹参注射液20ml加入5%葡萄糖溶液250ml)44例,两组均1次/日给药,连续给药14天,然后进行对照观察治疗前后的血流变学测定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以及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治疗后NIHSS评分显著降低,并且血脂与血粘度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具差异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栓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能减少神经功能缺损,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作者:尚智 刊期: 2011年第27期
1998年9月~2008年9月收治产后出血致器官功能受损16例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救治分析,总结认为产后出血若得不到及时纠正,各器官或系统不同程度受到损害,其预后随失血量、失血速度及产妇体质等因素有不同程度的变化,经过积极抢救休克、严密细致监测、及早发现各器官功能受损,并给予及时处理与护理,均会痊愈.
作者:王立芳 刊期: 2011年第27期
椎间盘突出症主要是由于椎间盘及其周围软组织损伤退变或纤维环破裂导致神经根、椎动脉、脊髓等受到刺激,压迫或损伤影响椎间盘自身营养供应而出现的症候群,除传统意义的病因病机外,尚有软组织损伤、关节微小移位等均可能出现椎间盘突出的症状和体征.如椎间隙压痛、活动度受限,行走困难等.
作者:云鸿;王小青 刊期: 2011年第27期
目的:了解临朐县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现状,促进农村改水事业的发展.方法:收集临朐县2009~2010年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检测结果按国家标准进行评价、分析.结果:2年共检测农村生活饮用水水样392份,总合格率53.1%,不合格项目主要为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浊度、耗氧量、总硬度、浊度.其中农村集中式供水水质合格率远高于家庭自备井.结论:临朐县农村生活饮用水总体水质较差,尤其是家庭自备井水质很差,微生物和有机物污染较严重,应逐步淘汰家庭自备井作为饮用水源,推进农村集中式供水和深水井等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加强管理和监测,改善水质卫生状况,保证群众饮用水安全.
作者:李明;赵学智 刊期: 2011年第27期
流行性出血热(EHF)是由病毒引起的多脏器损伤性传染病,发病年龄20~50岁,全年均可发病,但有明显的季节性,北方于10~12月份,南方则为11月份到次年1月份,发病高峰季节或在5~7月份出高峰,EHF临床表现复杂多变,并发症多,病死率高,过去在治疗EHF休克时,常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休克期治疗方法一致,没有注意液体温度和室温的问题.特别是乡村医院在换季期间室内一般只有16℃左右,温度与体温一般相差20℃以上,在EHF休克时要保持正常体温,不能在体表加温,体表加温可使皮肤管理扩张,破坏了机体的调节作用,影响重要器官的血流量.存放在室内的补液温度一般与室温基本相同,EHF休克时由于有效循环血量锐减,组织器官的氧合血液灌注不足,乏氧代谢和末稍循环衰竭,这就需要补充大量液体,一般需3500~5000ml以上的液体,而在短时间内输入大量低温液体会吸走大量的热量,才能使液体温度与机体温度基本相同,休克期若输入大量低温液体可引起机体严重反应.
作者:李延秋 刊期: 2011年第27期
目的:探讨高颈段哑铃型肿瘤的影像学表现及其对外科治疗的指导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确诊并治疗的高颈段哑铃型肿瘤患者的影像学表现及外科治疗.结果:所有病例均在显微镜下行肿瘤全切,症状消失7例,明显改善4例,1例早期症状加重,在短期内逐步改善.结论:高颈段哑铃型肿瘤早期缺乏典型特异性临床表现,其早期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由于解剖结构复杂,手术难度较大,术前完备的影像学检查对手术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可提高手术成功率改善预后.
作者:李伟;何元奎;陈传霞 刊期: 2011年第2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