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银利
目的:分析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误诊情况及原因,以减少误诊.方法:对27例患者误诊疾病、误诊时间及原因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误诊脑血管疾病14例,急性胃肠炎6例,神经性头痛4例,感冒3例.术后视力≥0.5者6例,视力≤0.1者3例,误诊时间2~15天.本组27例患者术后视野均不同程度受累.结论:误诊率脑血管疾病高,其次是急性胃肠炎.误诊原因查体不全面,忽失眼部检查.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误诊对患者视功能的损害应该引起非眼科医生的重视.
作者:袁立全;刘希才;史秀贞 刊期: 2011年第27期
目的:通过对136例产后出血患者的成功救治,总结出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对住院136例产后出血产妇临床资料进行观察分析.结果:子宫收缩乏力是引起产后出血的常见原因,约占产后大出血总数的60.3%,其他如胎盘因素、软产道损伤、凝血功能障碍等也占一定比例.产后大出血是分娩期的严重并发症,也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结论:做好产后出血的预防、监测、急救、护理工作,能降低其发病率、病死率,进而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作者:李韶霞;曾宇玉;邱彩凤 刊期: 2011年第27期
我科于2007年6月~2009年6月外周静脉推注或静滴胺碘酮后致静脉炎48例,在护理中积极采取相应的预防及护理措施后均取得满意效果,现就护理体会介绍如下.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本组患者48例,均为静脉推注或静滴胺碘酮引起的静脉炎,男32例,女16例,年龄25~73岁,其中Ⅰ级28例,Ⅱ级12例,Ⅲ级8例.
作者:郑逢博;刘凤梅 刊期: 2011年第27期
目的:探讨过氧化酶-2(COX-2)、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在乳腺癌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36例乳腺癌,18例导管上皮重度不典型增生,12例导管上皮中度不典型增生,15例导管上皮轻度不典型增生组织中COX-2、GLUT-1的表达情况.结果:COX-2在轻度不典型增生、中度不典型增生、重度不典型增生和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7%、25.0%、38.9%和77.8%.乳腺癌组分别与导管上皮轻度不典型增生、中度不典型增生及重度不典型增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LUT-1在导管上皮轻度不典型增生、中度不典型增生、重度不不典型增生和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8.3%、44.4%和83.3%.乳腺腺癌组分别与轻度不典型增生、中度不典型增生及重度不典型增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病变组织中COX-2与GLUT-1表达水平间呈正相关(r=0.559,P<0.01).结论:COX-2、GLUT-1在乳腺导管上皮轻度增生、中度增生、重度不典型增生及乳腺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逐渐增高,说明COX-2及其靶基因GLUT-1可能在乳腺病变由良性到恶性转变过程及恶性肿瘤的进展中起重要作用.COX-2能提高GLUT-1的表达.
作者:胡吉英;张君 刊期: 2011年第27期
目的:分析CT对盲肠癌患者诊断的准确率及盲肠癌的CT表现、扫描技术、探讨盲肠癌行CT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3例盲肠癌患者术前CT表现及临床资料;CT检查前1天禁食并口服磷酸钠盐口服溶液做胃肠道清洁工作,与检查前5~10分钟给空腹>12小时的患者,从肛门用气囊注入约1500ml空气,用螺旋CT层厚5mm,螺距1.0进行扫描,并对肠道进行MPR、3D、CTVE重建.结果:11例盲肠癌患CT扫描后发现肠腔占位病变(84.6%),2例患者发现肠壁不规则肿胀疑为早期癌变.结论:螺旋CT对盲肠癌的诊断价值明显,诊断可靠.
作者:乔永明;谢朝阳;龚新占;刘先红 刊期: 2011年第27期
目的:探讨母乳喂养及大范围挤血对新生儿筛查采血1次成功率的影响.方法:2010年12月~2011年2月将出生的400例正常足月新生儿,按单双日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200例.试验组通过筛查前母乳喂养干预及大范围的挤血方法与传统采血方法进行1针成功率的比较.结果:试验组的1针成功率91%,对照组为72.5%.且试验组婴儿筛查后足跟肿胀,瘀斑少,产妇及家属满意.结论:筛查前母乳喂养干预及大范围的挤血方法在新生儿筛查的工作中值得推广.
作者:曾见喜;邱彩凤;骆淑华 刊期: 2011年第27期
门诊是医院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门诊输液是医院接待患者的大窗口,门诊输液区服务质量直接影响医院服务规范和整体质量.2009年10月以来,为了方便患者,将护理工作落实到位,从多天输液患者的药品管理入手,想患者所想,改进门诊输液流程,提高医疗水平,保证了患者用药安全.经过近1年多的临床实践与观察,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具体流程介绍如下.
作者:安奕青 刊期: 2011年第27期
在门诊选择口服降糖药两种和(或)两种以上联合应用已达极量,时间6个月以上,病程12.53±7.98年,空腹血糖9~13.9mmol/L,暂不能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30例,应用口服降糖药与24小时基础甘精胰岛素,睡前一次性皮下注射,进行6个月观察,比较应用前后空服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的变化.30例患者的血糖变化及糖化血红蛋白有显著变化.门诊2型糖尿病患者及时应用长效基础胰岛素治疗取得较好效果,这是今后门诊糖尿病防治工作中的一个重要方向.
作者:王继红 刊期: 2011年第27期
急性胰腺炎是多种病因引起胰酶在胰腺内被激活后导致胰腺组织自身消化的化学性炎症.不仅是局部炎症病变,而且是涉及多个脏器的全身性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急性上腹痛、恶心呕吐、发热、血尿淀粉酶增高,大多数患者病情轻,有自限性,数天后可完全恢复,预后良好,这称为轻症急性胰腺炎.少数患者病情严重,胰腺出血坏死、伴有腹腔炎、休克等并发症,病死率高,这称为重症急性胰腺炎.该病是常见急腹症之一,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其发病率有逐年升高趋势.
作者:周燕芳 刊期: 2011年第27期
目的:通过分析凉州区1年的婚前医学检查结果,进一步说明婚检的有效性和必要性.方法:根据卫生部监制的<婚前医学检查表>项目进行检查,并对受检对象进行婚前卫生指导和咨询.结果:2010年全区登记结婚10 594人,婚检10 064例,婚检率为95%.在10 064例婚检中,检出各种疾病760例,疾病检出率为7.55%,检出疾病以指定传染性疾病高,为557例(5.53%);其次为生殖系统疾病150例(1.49%);内科疾病26例(0.26%);外科疾病23例(0.23%);遗传性疾病和精神性疾病各1例(0.01%),对影响结婚及生育的疾病分别给予了医学指导意见.结论:婚前医学检查是疾病控制的重要手段,能有效阻断传染病的传播、遗传病的传递,应广泛宣传婚检的重要性,为婚检对象今后的婚育安排指出方向,这不仅有利家庭幸福,社会安定,而且能为孕育健康的下一代做好优生优育的筛选工作,真正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作者:罗秀民;付德胜 刊期: 2011年第27期
目的:通过全球基金艾滋病小额项目实施,探讨艾滋病患者护理关怀措施,达到为艾滋病防治提供有效策略的目的.方法:分析平凉市在册艾滋病患者流行病学调查和有关人文关怀资料,总结护理关怀措施和效果.结果:在册26例艾滋病患者度过患病后的恐惧、愤怒、焦虑、孤独、悲观、失望等心理危机,能主动配合疾控部部门进行CD4检测和抗病毒药物治疗,绝大多数患者能得到家人和亲朋的理解和关怀.结论:在艾滋病患者管理中不断加强随访工作,主动开展病人心理护理、反歧视和家庭疏导,帮助患者树立生活信心,是提高患者CD4检测率和药物治疗依从性、延长生命、提高生活质量的关键.
作者:姚春丽;王植霖;郑雅琼 刊期: 2011年第27期
鼻胃管置入过程中有3种特殊表现,胃管虽然在胃内但用教课书中的3种方法无法判断,并且胃管末端溢出较多气泡;胃管在胃内打成活结;胃管插入到气管中,并且注入100ml生理盐水+0.5g氟尿嘧啶后患者无呛咳、无呼吸困难、无紫绀表现.经讨论其原因有深昏迷患者胃内滞留大量空气、术后胃肠不规则的蠕动及个体差异等.
作者:王小明 刊期: 2011年第27期
大学生志愿服务是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载体,开展志愿者活动是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在新时期的深化发展,有利于医学生的政治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要不断扩展志愿者服务项目,积极争取社会力量,构建志愿服务保障体系,以更好地开展大学生志愿服务.
作者:曲相艳;陈康;蒲丽娜;张秋梅 刊期: 2011年第27期
目的:探讨会阴侧切缝合术应用可吸收合成缝线皮内连续缝合、皮外缝合与传统丝线皮外缝合3种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应用可吸收合成缝线皮内连续缝合组100例,皮外缝合组100例,传统丝线皮外缝合组100例.记录3组术中、术后伤口疼痛情况、伤口愈合及产后住院时间.结果:3组临床观察结果,皮内缝合、皮外缝合较丝线皮外缝合组伤口疼痛轻、伤口愈合理想且术后住院时间短.结论:会阴侧切缝合术使用可吸收合成缝线皮内连续缝合、皮外缝合均优于丝线皮肤外缝合.
作者:何冬卉 刊期: 2011年第27期
2006年5月开展肝动脉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对179例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为使介入手术安全顺利的进行,取得预期疗效,做好术前、术后护理及术中配合都很重要.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董桂娟 刊期: 2011年第27期
胃病的病因是气血不调,与肝脾密切相关,或因于实如气滞、郁热、血瘀、食停、湿阻,或因于虚如气虚、阴虚、阳虚,临床上虚实往往兼夹,所以只有根据病因病机辨证施治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辨证施治胃病的治疗原则以理气、和胃、通降为主,再依据病因和虚实寒热之别,酌情散寒清热、舒肝消食、化瘀等.
作者:宋毫 刊期: 2011年第27期
目的:观察应用小型钛板作坚固内固定治疗下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8例下颌骨骨折患者小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术.结果:患者颌面外形和功能恢复理想,一般术后即可张口、进食,2例出现感染.结论:小型钛板内固定术治疗下颌骨骨折固定效果稳定,手术损伤小,早期即可恢复功能.
作者:邓俭 刊期: 2011年第27期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足月妊娠阴道分娩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56例剖宫产再次妊娠分娩患者的资料,其中瘢痕子宫阴道分娩试产72例,成功者61例.结果:瘢痕子宫患者再次妊娠选择阴道试产者,在掌握好适应症前提下,严密观察产程,可以安全阴道分娩.结论: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要从多方面给予评估,在掌握好适应症情况下,阴道试产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洪秀芳;叶茶香 刊期: 2011年第27期
随着近年来糖尿病患者的逐年递增,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检测是糖尿病治疗过程是一个很关键的环节,准确的血糖自我监测,是实现良好血糖控制的关键.科技的发展是血糖检测技术越来越先进,随之便是快速血糖仪的全面普及.快速血糖仪以其价格便宜,体积小巧,操作简便,结果获取方便等独有特点,在临床葡萄糖测定中得到广泛应用.但是,由于快速血糖仪使用的是末梢血,末梢血的循环较差,影响因素也较多,如挤压,采血部位有冻疮、水肿、发绀、感染及取血量不足或过多均对测定结果有一定影响.
作者:闫超;李光;邢光辉 刊期: 2011年第27期
目的:在老年患者中联合应用酮咯酸氨丁三醇和小剂量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PICA),评价其镇痛效果及临床可行性.方法:选择老年患者术后行静脉自控镇痛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芬太尼组(A组)30例,小剂量芬太尼复合酮咯酸氨丁三醇组(B组)30例.术后24小时持续监测SpO2、ECG、NBP,并进行VAS评分,观察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两组镇痛效果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B组患者头昏、恶心、呕吐以及瘙痒等不良反应明显低于A组(P<0.05).结论:小剂量芬太尼复合酮咯酸氨丁三醇与单纯芬太尼比较,能明显减弱芬太尼产生的头昏、恶心、呕吐,瘙痒以及对老年患者明显的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并且镇痛效果满意.
作者:占学书 刊期: 2011年第2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