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喂养干预及大范围的挤血对新生儿疾病筛查采血1次成功率的影响

曾见喜;邱彩凤;骆淑华

关键词:新生儿筛查, 喂养干预, 挤血, 采血
摘要:目的:探讨母乳喂养及大范围挤血对新生儿筛查采血1次成功率的影响.方法:2010年12月~2011年2月将出生的400例正常足月新生儿,按单双日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200例.试验组通过筛查前母乳喂养干预及大范围的挤血方法与传统采血方法进行1针成功率的比较.结果:试验组的1针成功率91%,对照组为72.5%.且试验组婴儿筛查后足跟肿胀,瘀斑少,产妇及家属满意.结论:筛查前母乳喂养干预及大范围的挤血方法在新生儿筛查的工作中值得推广.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相关文献
  • 腹膜透析患者C-反应蛋白与心脑血管病疾病关系的分析

    目前普遍认为终末期肾病腹膜透析患者处于微炎症状态,其炎症因子水平高于正常人.CRP是检测慢性肾功能衰竭腹膜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好指标.CRP是慢性炎症状态下细胞因子产生的标志物,是慢性炎症状态敏感而特异的指标之一.收治CAPD患者42例,探究C-反应蛋白与心脑血管病疾病关系,期望为以后的治疗积累经验,同时也为如何控制腹膜透析患者CRP的水平减少心血管并发症奠定基础.

    作者:吕鹏 刊期: 2011年第27期

  • 消炎痛栓治疗顽固性肾绞痛48例临床分析

    输尿管小结石常常引起剧烈的顽固性肾绞痛,常规治疗很难在短时间内缓解疼痛,患者常痛苦不堪,难以忍受.现应用消炎痛栓治疗顽固性肾绞痛取得了满意疗效,并就其作用机制报告如下.

    作者:匡培清;洪淇;周平南;朱爱萍;徐轶 刊期: 2011年第27期

  • 巧用输液器制作输液连接头——在Carto标测下实施导管射频消融术中的应用

    在Carto标测下实施射频消融术成为房颤治疗的主流,手术中为了预防血栓形成,术中需要肝素化,鞘管尾端稀释肝素生理盐水500U经泵管泵入.由于手术时间长,输入速度快,需经常换肝素水,如果更换不及时,泵管内就会进入空气,需重新排气,浪费了液体的同时,延误手术时间,也增加护士工作量.以前用带有钢针的连接头连接,但由于价格较高,容易滑落,漏水,不被患者接受.现使用一次性输液器头相互连接的方法,大大改善了这种状况.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董娜 刊期: 2011年第27期

  • 温馨产房人性化陪伴分娩护理体会

    目的:设置单间温馨产房,实行产妇、助产士、家属一对一全程陪伴服务.方法:选择日班,人力资源充足的时间使孕妇进入第一产程后与孕妇及家属充分沟通,取得同意后孕妇与一名家属进入单间温馨产房,由一名助产士全程陪伴.结果:通过对1853例产妇实施温馨产房人性化陪伴分娩,发现实施温馨产房陪伴分娩的产妇及家属满意度比大产房提高11%,依从性提高18%,试产失败率比大产房明显降低7.8%.产妇无论从心理、生理上都得到安慰,积极配合助产士的工作,助产士更能运用其专业知识指导产妇,使整个产程得以顺利进行,新生儿窒息率降低,未发现1例婴儿苍白窒息、产后感染等并发症.结论:实施单间温馨产房陪伴分娩比大产房更好.

    作者:梁燕华;王桂英;吴秀娥 刊期: 2011年第27期

  • 活血化瘀法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医活血化瘀法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把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两组均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具有活血化瘀功能的中成药静脉滴住,经14天治疗后,两组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能显著改善患者的各种临床症状,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医活血化瘀法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治疗中有较好疗效.

    作者:田传智 刊期: 2011年第27期

  • 当归四逆汤加味治疗肩周炎(冻结期)55例体会

    目的:观察当归四逆汤加味治疗肩周炎冻结期的临床疗效.方法:110例肩周炎冻结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5例.对照组采用手法推拿、功能锻炼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当归四逆汤加味.观察两组肩关节活动度及总体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均能明显改善症状,增大肩关节活动度,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基本痊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45.45%与89.09%,对照组分别为14.55%与72.7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当归四逆汤加味可改善肩周炎冻结期的症状和体征,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左献泽 刊期: 2011年第27期

  • 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的护理体会

    消化道出血是上消化道疾病的严重并发症,尤其乙肝肝硬化引起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出血量大,再出血率高,病死率高,患者主要表现为呕血、黑便、腹痛和不同程度周围循环衰竭,如不积极抢救和及时处理,可危及生命[1].2003年1月~2011年10月抢救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116例,116例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经积极抢救和精心护理,全部抢救成功康复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白月娥;殷丽 刊期: 2011年第27期

  • 双眼眶内、双乳腺、多发骨转移性胃癌1例

    病历资料患者,女,47岁.于2006年7月及2007年1月先后2次出现右侧乳腺内肿块,手术切除后病例报告乳腺良性肿块.2007年4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双眼眶周肿块,伴疼痛及视力下降、视物重影,经抗炎治疗后无效.2008年1月8日症状加重,就诊于某院,行右眼眶内复杂肿瘤切除术,术后病理报告右眶内增生的纤维组织中见散在异型细胞,CK表达提示上皮性,支持转移癌,考虑胃内肿瘤.2008年1月28日胃镜下活检确诊为胃体低分化腺癌,部分印戒样细胞.同时双侧乳腺内肿块渐增大.

    作者:任小琼 刊期: 2011年第27期

  • 阑尾炎常见诊治失误的研究

    阑尾是细长弯曲的盲管,在腹部的右下方,位于盲肠与回肠之间,活动范围位置因人而异,变化很大,受系膜等的影响,阑尾可伸向腹腔的任何方位.阑尾炎是外科常见病之一,临床上分为急性阑尾炎和慢性阑尾炎.急性阑尾炎是外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多发生于年轻人,以20~30岁多见,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慢性阑尾炎多由急性转变而来,在某些情况下可出现急性发作.它有两大特征,即转移性腹痛和右下腹固定性压痛.

    作者:王大勇;王瑛琦 刊期: 2011年第27期

  • 两种终止孕16~24周妊娠引产方法的临床效果比较

    目的:通过对比两种终止孕16~24周妊娠方法的不同效果,旨在探讨终止孕16~24周妊娠的安全、可行、更为简便、高效的引产方法.方法:选择自愿要求终止且符合计划生育政策的孕16~24周而无禁忌证的妊娠妇女102例.随机分为两组,Ⅰ组米非司酮75mg(服药前后2小时空腹),每日2次,连服2天;第3天晨阴道置米索前列醇0.6mg,以后根据子宫收缩情况是否加用米索前列醇,大剂量≤1.6mg.Ⅱ组口服米非司酮75mg,日2次或日4次(服药前后2小时空腹),总剂量150mg,并于首次口服米非司酮之日行依沙吖啶100mg羊膜腔内注射引产.观察两组宫缩的发动时间(即引流产时间)、总产程时间、软产道损伤情况、胎盘胎膜残留、产后出血量、引产成功率等情况.结果:两组引产成功率均为100%,在软产道损伤、胎盘胎膜残留、产后出血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在引流产时间、总产程时间等方面优于Ⅱ组(P<0.05).结论: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孕16~24周妊娠引产是安全、可行及有效的.其操作较为简单方便并且可以加快产程进展,减少痛苦.

    作者:李建华;文星;叶春桃;曾菊华;叶萍华 刊期: 2011年第27期

  • 人性化护理

    人性化护理是一个新型的护理模式,不仅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而且极大地推动了护理事业的发展,真正把以患者为中心推向了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发展轨道[1].这一理念对护理人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作者:卫中梅 刊期: 2011年第27期

  • 超声诊断急性阑尾炎的价值

    目的:探讨急性阑尾炎的超声检查价值及影像特征.方法: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18例急性阑尾炎患者的超声声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118例有典型声像图改变确诊为急性阑尾炎者95例(80.5%).结论:超声检查对临床疑诊的急性阑尾炎具有明确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

    作者:李桥福 刊期: 2011年第27期

  • 严重骨盆骨折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体会109例

    总结109例严重骨盆骨折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损伤后积极配合医生做好术前护理:抗休克护理、病情观察、心理护理;术后加强基础护理,预防深静脉血栓、泌尿系统感染、肺部感染、压疮等护理并发症的发生.109例患者均痊愈出院,未发生护理并发症.

    作者:陈巧林 刊期: 2011年第27期

  • 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配合太极神系列及康复训练综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关节软骨的退行性变和骨质增生为主,并在关节边缘形成骨赘所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本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尤其为社区中老年人的多发病.在临床上以保守治疗为主.

    作者:张新颖;陈秉尧;刘秀珍 刊期: 2011年第27期

  • 焦煤集团建矿以来发生煤尘肺及死亡流调分析

    新疆焦煤集团自建矿以来,近50年历史,煤矿职业病防治工作正式启动于1986年,当时严格按照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煤炭部的有关对职业病防治条例的有关规定执行,并统一要求,系统管理,为此当时职业病防治工作,井井有条,对全矿从事煤炭行业工作多年的在职职工进行了一次广泛的普查并进行造册登记,发放药品、规范治疗,曾在1986年参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全部尘肺流调工作会议.

    作者:徐志强;张晓军;张淑云 刊期: 2011年第27期

  • 小儿静脉复合麻醉与七氟烷吸入复合静脉麻醉的临床应用比较

    目的:分析探究静脉复合麻醉与七氟烷吸入复合静脉麻醉在小儿麻醉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比较.方法:50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A组氯胺酮肌肉注射基础麻醉+骶管或硬膜外阻滞组;B组8%七氟烷吸入诱导麻醉+骶管或硬膜外阻滞组.结果:B组诱导的时间,术后苏醒的时间显著短于A组(P<0.05);两组骶管或硬膜外穿刺过程中均未见体动反应;B组HR平稳,A组HR明显上升(P<0.05),两组SPO2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七氟烷吸入诱导麻醉在ASAⅠ~Ⅱ级患儿是安全有效的,明显优于氯胺酮肌肉注射基础麻醉,对不合作的儿童尤为适用.

    作者:詹亚新 刊期: 2011年第27期

  • 阿克苏地区麻疹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掌握阿克苏地区麻疹流行特点,为控制麻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地区2009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2009年发生麻疹84例,发病率为3.8/10万,无死亡病例;呈散发;发病高峰在4~5月,以维吾尔族为多,高发年龄在7~39岁.结论:加强阿克苏地区麻疹复种工作,提高麻疹监测质量是今后加速麻疹控制工作的主要任务.

    作者:于立;李涛 刊期: 2011年第27期

  • 护士职业暴露风险与防范

    近年来,随着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的血液传播途径,传染病患病率的上升,护士因职业暴露而引发血原性疾病感染的潜在危险也日趋加重.护士职业特点决定了护士是职业暴露而致职业感染发生率高的职业群体.为此提出暴露风险及防范措施与大家商榷.

    作者:沈丽萍;苏文萍;张瑛 刊期: 2011年第27期

  • 喂养干预及大范围的挤血对新生儿疾病筛查采血1次成功率的影响

    目的:探讨母乳喂养及大范围挤血对新生儿筛查采血1次成功率的影响.方法:2010年12月~2011年2月将出生的400例正常足月新生儿,按单双日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200例.试验组通过筛查前母乳喂养干预及大范围的挤血方法与传统采血方法进行1针成功率的比较.结果:试验组的1针成功率91%,对照组为72.5%.且试验组婴儿筛查后足跟肿胀,瘀斑少,产妇及家属满意.结论:筛查前母乳喂养干预及大范围的挤血方法在新生儿筛查的工作中值得推广.

    作者:曾见喜;邱彩凤;骆淑华 刊期: 2011年第27期

  • 艾滋病患者护理关怀探讨

    目的:通过全球基金艾滋病小额项目实施,探讨艾滋病患者护理关怀措施,达到为艾滋病防治提供有效策略的目的.方法:分析平凉市在册艾滋病患者流行病学调查和有关人文关怀资料,总结护理关怀措施和效果.结果:在册26例艾滋病患者度过患病后的恐惧、愤怒、焦虑、孤独、悲观、失望等心理危机,能主动配合疾控部部门进行CD4检测和抗病毒药物治疗,绝大多数患者能得到家人和亲朋的理解和关怀.结论:在艾滋病患者管理中不断加强随访工作,主动开展病人心理护理、反歧视和家庭疏导,帮助患者树立生活信心,是提高患者CD4检测率和药物治疗依从性、延长生命、提高生活质量的关键.

    作者:姚春丽;王植霖;郑雅琼 刊期: 2011年第27期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

主管: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