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在门诊对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甘精胰岛素30例治疗体会

王继红

关键词:门诊, 2型糖尿病, 甘精胰岛素
摘要:在门诊选择口服降糖药两种和(或)两种以上联合应用已达极量,时间6个月以上,病程12.53±7.98年,空腹血糖9~13.9mmol/L,暂不能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30例,应用口服降糖药与24小时基础甘精胰岛素,睡前一次性皮下注射,进行6个月观察,比较应用前后空服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的变化.30例患者的血糖变化及糖化血红蛋白有显著变化.门诊2型糖尿病患者及时应用长效基础胰岛素治疗取得较好效果,这是今后门诊糖尿病防治工作中的一个重要方向.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相关文献
  • 膝关节镜治疗半月板损伤36例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治疗半月板损伤的术前、术后的护理.方法:2008年1月~2010年1月收治膝关节镜治疗半月板损伤患者36例,回顾分析临床护理资料.结果:36例均痊愈出院.结论:术前正确的护理、适应性训练,术后早期主动活动,肿胀关节的冷敷、营养的正确供给、CPM机的应用等是膝关节镜治疗半月板损伤护理的主要措施.

    作者:殷素凤 刊期: 2011年第27期

  • 压缩空气射流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压缩空气射流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方法:将86例哮喘急性发作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输液,吸氧,肾上腺皮质激素抗炎,静脉注射氨茶碱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布地奈德雾化溶液、沙丁胺醇雾化溶液和异丙托溴铵雾化溶液射流雾化吸入.吸入剂使用舒利迭.观察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症状缓解时间较对照组快,两组改善率分别为93.48%与7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压缩空气射流雾化吸入药物治疗能迅速缓解支气管哮喘的急性发作症状,是安全、快速、有效的办法.

    作者:栾丽红 刊期: 2011年第27期

  • 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痛经26例

    血府逐瘀汤出自清代名医王清任<医林改错>,乃王氏五大逐瘀汤之一.近年来,应用其加减治疗痛经26例,疗效显著.现总结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26例患者,年龄17~42岁;病程6个月~3年;原发性痛经16例,继发性痛经10例;行经前痛者7例,行经时痛者15例,行经后痛者4例.多伴有乳房胀痛,一些患者伴有恶心、呕吐,或下腹部坠胀、胸闷、脘痞等症状.

    作者:王国盛 刊期: 2011年第27期

  • 下颌骨骨折小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术48例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应用小型钛板作坚固内固定治疗下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8例下颌骨骨折患者小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术.结果:患者颌面外形和功能恢复理想,一般术后即可张口、进食,2例出现感染.结论:小型钛板内固定术治疗下颌骨骨折固定效果稳定,手术损伤小,早期即可恢复功能.

    作者:邓俭 刊期: 2011年第27期

  • 海蓝组织细胞综合征的实验室诊断

    目的:通过5例海蓝组织细胞综合征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合文献报道,对该病的认识进一步提高,诊断方法更进一步明确.方法:通过体格检查,结合血液常规及生化、骨髓穿刺等实验室检查,明确诊断.结果:海蓝组织细胞增生症临床少见,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实验室检查可以确诊.结论:对于海蓝组织细胞综合征的诊断,只要掌握本病的特点,就可以进行骨髓穿刺等实验室检查,以尽早确诊.

    作者:何文 刊期: 2011年第27期

  • 内镜窄带成像技术在Barrett食管诊断中的应用探讨(附32例报告)

    目的:探讨内镜窄带成像技术(NBI)在诊断Barrett食管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0月~2010年12月经胃镜检查,同时病理确诊的Barrett食管患者32例.分别在普通内镜模式和NBI模式下,观察食管黏膜病变轮廓并以计算图像清晰度评分,在病变处靶向下取活检行病理检查.结果:普通内镜模式下发现病变20例(62.5%),NBI模式下发现病变26例(81.2%),NBI模式下对病变的检出率明显高于普通内镜模式下(P<0.05).结论:NBI技术操作简便,对Barrett食管病变轮廓显示清晰,对BE及癌前病变的诊断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并有助于为内镜下黏膜病变准确切除提供依据.

    作者:金桂芳;汤勇 刊期: 2011年第27期

  • 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的护理体会

    消化道出血是上消化道疾病的严重并发症,尤其乙肝肝硬化引起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出血量大,再出血率高,病死率高,患者主要表现为呕血、黑便、腹痛和不同程度周围循环衰竭,如不积极抢救和及时处理,可危及生命[1].2003年1月~2011年10月抢救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116例,116例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经积极抢救和精心护理,全部抢救成功康复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白月娥;殷丽 刊期: 2011年第27期

  • 胃间质瘤的螺旋CT诊断及临床应用价值

    胃间质瘤(GST)是常见的胃间叶细胞肿瘤,螺旋CT增强扫描显著大大提升了GST的检出率和诊断准确性,对GST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本文回顾性分析25例经手术,以探讨GST的螺旋CT诊断及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兴龙 刊期: 2011年第27期

  • 腹主动脉瘤破裂死亡1例

    腹主动脉瘤(AAA)是老年人较常见的血管疾病,也是死亡常见的原因[1].AAA发生后可逐渐增大,后破裂出血,导致患者死亡.病历资料患者,女,46岁,因剖腹产术后11年,腹痛、腹胀2周伴恶心呕吐入院.查体:全身一般情况尚可,心肺(-),下腹部可见长约15cm横行切口手术疤痕,脐旁左侧腹部可触及4cm×6cm椭圆形肿块,表面光滑,边界清,有轻度压痛,不随体位改变而改变,有搏动性,与心跳频率相同,在肿块表面可闻及收缩期震颤和杂音,移动性浊音(-),肠鸣音3~5次/分.腹部立位片示左下腹见数个小气液平.血常规:白细胞12.5×109/L,血红蛋白135g/L.超声提示腹主动脉瘤,腹主动脉增宽.入院后第2天患者呕吐频繁,家属陪同患者去厕所,突然出现剧烈的腹痛,在厕所里心跳骤停,经腹穿抽出大量鲜血,抢救无效死亡.

    作者:李家瑞 刊期: 2011年第27期

  • 流行性乙型脑炎33例诊治分析

    目的:探讨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对33例流行性乙型脑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论:流行性乙型脑炎是传染科较为常见的危重病,在乙脑的整个治疗过程中,控制高热、抽搐和呼吸衰竭三大症状是保证预后的重要措施.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减少误诊可提高患者的生存几率.

    作者:吕敏 刊期: 2011年第27期

  • 肱骨髁上骨折微创手术的护理

    目的:探讨小儿肱骨髁上骨折闭合复位内固定术围手术期护理要点.方法:86例肱骨髁上骨折患者,均行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围手术期重视心理护理,加强患肢的保护、观察并预防早期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注重克氏针及肿胀的护理,重视宣教患肢正确功能锻炼.结果:86例患者手术过程顺利,6例术后并发尺神经损伤,早期发现及处理后皆恢复.术后随访6个月~18个月,平均11个月.功能评定结果优良率达97.7%.结论:肱骨髁上骨折行闭合复位内固定术,注意并发症护理及术后功能锻炼的指导,可获得满意效果.

    作者:李俊明 刊期: 2011年第27期

  • 先天性永存动脉干的超声诊断

    目的:回顾分析超声心动图对8例永存动脉干的诊断价值.方法;运用二维及多普勒多切面观察共干的内径及起源的部位、肺动脉的发出部位、室缺的部位及大小、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及有无合并其他畸形.结果:8例患者中,经手术证实5例,2例到上级医院进一步检查证实,1例5天的患儿检查结束后8天死亡.8例患者中,合并的畸形有室缺(8例均有)、完全性心内膜垫缺损、单心室、右位主动脉弓、冠状动脉开口异常、动脉导管未闭、房缺、主动脉缩窄,左位上腔静脉等.结论:超声在永存动脉干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具有确诊价值,但它的分型及其合并畸形诊断不太容易,但仔细分析声像图仍能做出正确的诊断.

    作者:徐亚兰 刊期: 2011年第27期

  • 胰头癌行空肠吻合术围手术期护理

    胰头癌是指发生于胰腺头部的恶性肿瘤,为近几年逐渐增多的消化系统肿瘤,其恶性程度高,发展迅速,有的头体尾部均有,属于弥漫性病变或多中心性病变.近年来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适应证有所扩大,同时它也是胰头癌的首选根治性切除手术式,为了达到更好的根治效果,其多采取骨骼化清扫.行骨骼化清扫后不仅使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还包括肝动脉、肠系膜上动脉、腹腔动脉、下腔动脉、主动脉、肾静脉等暴露在手术视野中,并且一旦发生胰漏,这些血管都容易受到腐蚀,造成严重的大出血.胰肠吻合口漏是其常见的并发症,有研究表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漏的发生率9%~19%[1],一旦发生了胰漏其死亡率为8%~40%[2],胰腺本身质地柔软使胰漏发生的可能性大大增加[3].

    作者:郑粉善 刊期: 2011年第27期

  • 腹膜透析患者C-反应蛋白与心脑血管病疾病关系的分析

    目前普遍认为终末期肾病腹膜透析患者处于微炎症状态,其炎症因子水平高于正常人.CRP是检测慢性肾功能衰竭腹膜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好指标.CRP是慢性炎症状态下细胞因子产生的标志物,是慢性炎症状态敏感而特异的指标之一.收治CAPD患者42例,探究C-反应蛋白与心脑血管病疾病关系,期望为以后的治疗积累经验,同时也为如何控制腹膜透析患者CRP的水平减少心血管并发症奠定基础.

    作者:吕鹏 刊期: 2011年第27期

  • 乌梅汤加减治疗溃疡性结肠炎56例

    目的:探讨乌梅汤加减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采用乌梅汤加减治疗的56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按照采用乌梅汤加减治疗(组成:石榴皮20g,无花果20g,乌梅20g,黄柏10g,人参10g,附子10g,当归10g,黄连10g,干姜10g,细辛10g,桂枝9g,花椒6g).对于腹胀者,加乌药10g,木香10g,荔枝核30g;气虚甚加黄芪30g;腹泻次多者,加紫参15g,诃子10g,芡实20g;腹中冷痛甚得热痛减,附子加至15g;湿盛者,加车子30g,苡米30g;脾气虚弱者,加莲子肉20g,山药2g,党参20g;肾阳虚、五泄者,加五味子10g,吴茱萸10g,肉豆蔻15g,补骨脂20g.结果:本组56例溃疡性结肠炎临床治愈34例,治愈率60.7%,显效11例,显效率19.6%,好转9例,好转率16.1%,无效1例,无效率1.8%,总有效率为98.2%.结论:乌梅汤加减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显著.

    作者:赵颖超;王永波 刊期: 2011年第27期

  • 乙肝病毒健康携带者母乳喂养与产妇心理健康

    从不同角度对喂养行为与乳母心理健康之间关系的研究,多数研究支持两者之间却有明显联系,并且不少研究支持母乳喂养有益于产妇的心理健康.

    作者:邓广博;孟洁;汪福玲 刊期: 2011年第27期

  • 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前后入路的疗效观察

    目的:通过比较前入路和后入路无张力疝修补方法治疗腹股沟疝病人的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情况评价两种手术方法的疗效.方法:自2001年7月~2008年5月釆用随机对照方法将243例病人265侧腹股沟疝(其中22例为双侧疝)随机分为前入路组122例,后入路组121例,比较.结果:前、后入路组均随访36个月,两组病人平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手术并发症和手术复发率差异无显著性.在平均费用方面,后入路组明显少于前入路组,术后腹股沟区不适感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采用后入路方法进行腹股沟疝修补术可明显减少手术费用,降低术后疼痛不适发生率,改善疗效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谭永辉 刊期: 2011年第27期

  • 急诊科护士如何规避工作中的人身侵害

    急诊科是患者接受治疗的第一站,如果处理不当,极易引起医疗纠纷.急诊科又是特殊服务的窗口,是抢救急、危、重症患者的科室,患者病情重,迫切想得到救治,导致对医疗护理的要求比一般人要高,容易产生矛盾纠纷[1].急诊科护士应规避工作中的人身侵害,保障工作的顺利进行.现将急诊科护理中常见纠纷产生的原因及防范措施报告如下.

    作者:李福娥 刊期: 2011年第27期

  • 双肾结石行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致肾功能衰竭1例

    病历资料患者,男,44岁.因肾结石多次行体外冲击波碎石后出现气短、恶心4天入院.患者与入院前1个月出现左侧腰部疼痛,在外院门诊行泌尿系超声提示双肾多发结石,20天内连续行双侧ESWL 14次.入院前四天出现气短、恶心症状,就诊本院.查体:双肾区叩击痛,双侧输尿管体表投影区压痛明显;超声检查:双肾多发结石,双侧输尿管结石,双肾肾盂中度积水.肾功+离子:尿素氮22.1mmol/L,血肌酐1062.0μmol/L,钙2.03mmol/L,磷0.65mmol/L,钾4.8mmol/L,阴离子间隙22.9mmol/L,肌酐清除率6.6ml/分,空腹血糖5.8mmol/L,尿常规镜下血尿,血常规未见异常.

    作者:张立锋;刘亚兰 刊期: 2011年第27期

  • 超声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总结急性阑尾炎的声像图特点,探讨超声在临床诊断急性阑尾炎中的价值.方法:对2010年1~12月95例拟诊断为急性阑尾炎的患者的进行超声检查,并对声像图进行分析.结果:超声诊断为急性阑尾炎78例,阑尾穿孔6例,阑尾肿大不明显10例,1例为肠系膜淋巴结炎.结论:超声检查诊断阑尾炎是非常有效的一种检查方法,对于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宋凤燕 刊期: 2011年第27期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

主管: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