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低温季节重症流行性出血热治疗护理特点

李延秋

关键词:低温季节, 重症, 流行性出血热, 热治疗, 液体温度, 休克期, 低温液体, EHF, 机体, 发病, 多脏器损伤, 组织器官, 重要器官, 治疗方法, 严重反应, 循环衰竭, 血液灌注, 性传染病, 问题, 输入
摘要:流行性出血热(EHF)是由病毒引起的多脏器损伤性传染病,发病年龄20~50岁,全年均可发病,但有明显的季节性,北方于10~12月份,南方则为11月份到次年1月份,发病高峰季节或在5~7月份出高峰,EHF临床表现复杂多变,并发症多,病死率高,过去在治疗EHF休克时,常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休克期治疗方法一致,没有注意液体温度和室温的问题.特别是乡村医院在换季期间室内一般只有16℃左右,温度与体温一般相差20℃以上,在EHF休克时要保持正常体温,不能在体表加温,体表加温可使皮肤管理扩张,破坏了机体的调节作用,影响重要器官的血流量.存放在室内的补液温度一般与室温基本相同,EHF休克时由于有效循环血量锐减,组织器官的氧合血液灌注不足,乏氧代谢和末稍循环衰竭,这就需要补充大量液体,一般需3500~5000ml以上的液体,而在短时间内输入大量低温液体会吸走大量的热量,才能使液体温度与机体温度基本相同,休克期若输入大量低温液体可引起机体严重反应.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相关文献
  • MX-16排螺旋CT血管成像在主动脉夹层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在主动脉夹层的诊断和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例夹层动脉瘤均进行了16排螺旋CT(MSCT)胸腹联合平扫及增强并将原始数据在MD工作站进行多平面重建(MPR)、阴影表面显示(SSD)、大密度投影(MIP)及容积处理(VR)等后处理.结果:2例均很好地显示了主动脉全程及其分支,夹层动脉瘤的部位、范围并得到满意显示.结论:MSCTA是诊断夹层动脉瘤准确、快捷、有效的首选检查方法,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田英志;班秀丽 刊期: 2011年第27期

  • 肿瘤化疗患者外周导入中心静脉(PICC)置管术后的护理体会

    外周导入中心静脉置管是一类从肘窝静脉插入且其末端位于上腔静脉远端的深静脉导管.自1992年德国医生Forssmann在X线辅助定位下成功完成第1例导管置管以来,PICC已发展成为一种方便、有效、安全的置管技术,它不受年龄、性别、疾病种类所限制,在无感染的情况下,留置时间可长达1年,与普通静脉穿刺术相比,PICC可保护上肢血管网和减少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尤其适合肿瘤、慢性病等长期反复静脉给药的患者.

    作者:贺青娥 刊期: 2011年第27期

  • 压力可控式止血带在下肢深静脉血栓溶栓治疗中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目的:介绍压力可控式止血带辅助足背浅静脉穿刺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方法,观察临床疗效,探索有效的护理方案.方法:应用自制的压力可控式止血带,在患肢的踝关节上及膝关节下阻断浅静脉并做足背浅静脉穿刺,予尿激酶持续微量泵入,监测患肢外周静脉压,观察溶栓效果.结果:患者在溶栓治疗后3天,患肢外周静脉压较溶栓前下降33%;4~7天患肢肿胀消退,疼痛消失;1周后复查彩超示深静脉血流部分恢复或完全畅通.结论:压力可控式止血带可有效阻断浅静脉,增加下肢深静脉血栓药物溶栓的效果.

    作者:陈顺毛;陈春萍;潘丽君;王晓云 刊期: 2011年第27期

  • 农村糖尿病人的健康教育

    目的:探讨农村糖尿病人的健康教育方法和护理效果.方法:2008年3月~2011年3月收治农村糖尿病患者102例,随机分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1例,对照组只进行常规的护理和发放宣传材料、等常规方法进行健康教育.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加互动针对性教育方式进行,内容包括糖尿病基础知识、胰岛素注射指导,合理口服药物、运动指导,饮食指导,血(尿)糖测定,日常生活指导等.结果:两组在健康教育前,对糖尿病知识的了解十分少,评分均很低,说明农村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的了解欠缺很多,健康教育后,试验组评分高于对照组,但均高于健康教育前.结论:对农村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加互动针对性教育方式进行,内容包括糖尿病基础知识、胰岛素注射指导,合理口服药物、运动指导,饮食指导,血(尿)糖测定,日常生活指导等,可以有效控制血糖,预防和延缓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徐晓琴 刊期: 2011年第27期

  • 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配合太极神系列及康复训练综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关节软骨的退行性变和骨质增生为主,并在关节边缘形成骨赘所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本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尤其为社区中老年人的多发病.在临床上以保守治疗为主.

    作者:张新颖;陈秉尧;刘秀珍 刊期: 2011年第27期

  • 产后出血16例救治回顾及护理

    1998年9月~2008年9月收治产后出血致器官功能受损16例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救治分析,总结认为产后出血若得不到及时纠正,各器官或系统不同程度受到损害,其预后随失血量、失血速度及产妇体质等因素有不同程度的变化,经过积极抢救休克、严密细致监测、及早发现各器官功能受损,并给予及时处理与护理,均会痊愈.

    作者:王立芳 刊期: 2011年第27期

  • 胎盘早剥前瞻性临床评估及护理

    目的:总结胎盘早剥前瞻性临床表现的特点及护理经验.方法:2004~2010年对57例胎盘早剥病例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结果:腰腹疼痛、阴道流血、胎心率或胎心监护异常是胎盘早剥常见临床表现.结论:胎盘早剥常见临床表现具有前瞻性临床评估的价值.在前瞻性临床评估指导下,采取有效的、预见性的、可行性护理措施,是提高胎盘早剥病例护理质量,挽救母婴生命的关键.

    作者:邓雪芬;邱彩凤 刊期: 2011年第27期

  • 七氟醚在小儿麻醉诱导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全凭七氟醚诱导麻醉和氯胺酮常规麻醉在小儿麻醉诱导中的使用.方法:选择3~10岁患儿120例,随机分两组,全凭七氟醚诱导麻醉组(A组)和氯胺酮静脉麻醉组(B组),观察两组睫毛反射消失的时间,疼痛反应消失时间,气管插管时间,患儿插管前血压,插管后,插管后5分钟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并且记录患儿有无呛咳,屏气,喉痉挛,躁动,呕吐和分泌物增多的现象.记录A组睫毛反射消失时的呼吸频率及潮气量.结果:A组睫毛反射消失的时间,疼痛反应消失时间,气管插管时间明显短于B组,并且A组血流动力学指标较平稳.结论:全凭七氟醚诱导麻醉在小儿全麻手术中既方便又有较高的安全性.

    作者:徐韦;胡适 刊期: 2011年第27期

  • 寿光市公共场所空气中CO2浓度的监测分析

    公共场所空气中的CO2浓度与空气中细菌总数、可吸入尘、体臭等污染物呈正相关,是评价空气清洁度的综合性指标[1],CO2浓度高,说明空气污浊.从2009年开始,我们把公共场所空气质量的监督监测作为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的重要内容之一,强化对经营者和从业人员有关空气质量方面的卫生知识培训.下面从寿光市城区范围内的2008年10~12月和2010年10~12月公共场所空气质量监测的资料中,仅选取公共场所空气中CO2的浓度作为指标进行分析.

    作者:王庆军;王景刚 刊期: 2011年第27期

  • 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护理

    2006年5月开展肝动脉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对179例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为使介入手术安全顺利的进行,取得预期疗效,做好术前、术后护理及术中配合都很重要.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董桂娟 刊期: 2011年第27期

  • 急性阑尾炎的超声诊断分析及临床价值

    随着超声检查在急腹症中的广泛应用,术前应用超声诊断急性阑尾炎十分重要,B型超声检查是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一项有价值的影像检查方法.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本组收治急性阑尾炎患者120例,其中男55例,65例,年龄11~72岁,转移性右下腹疼痛收入院,全部病例都在超声检查后48小时内施行阑尾切除术.

    作者:余小芳 刊期: 2011年第27期

  • 低分子右旋糖苷致过敏性休克死亡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低分子右旋糖苷因其覆盖于红细胞表面和血管内壁,增加了红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膜外的负电荷致红细胞之间及红细胞与血管之间相互排斥而不聚凝,阻止血小板凝集和释放凝血因子,降低了血液黏度,而改善微循环,扩充血容量药物,能防止微血栓形成.广泛用于失血、创伤、烧伤和中毒等各种原因引起的休克,预防手术后静脉血栓形成,血管栓塞性病变等.由于应用较广泛,其不良反应时有发生,据统计过敏反应的发生率约为0.03%~4.75%,严重过敏反应的发生率为0.008~0.6%[1].但引起过敏性休克死亡的报道并不多,有报道为1.58%[2].现将我们遇到的1例报告如下,并结合文献资料作复习,探索使用经验.

    作者:田进;李长武 刊期: 2011年第27期

  • 乙肝病毒健康携带者母乳喂养与产妇心理健康

    从不同角度对喂养行为与乳母心理健康之间关系的研究,多数研究支持两者之间却有明显联系,并且不少研究支持母乳喂养有益于产妇的心理健康.

    作者:邓广博;孟洁;汪福玲 刊期: 2011年第27期

  • 微创置管药物灌注治疗及护理结核性腹膜炎临床研究

    观察微创置管药物灌注治疗渗出、粘连型结核性腹膜炎(简称结腹)疗效.39例随机分成A、B两组,在接受30天时间的相同常规抗结核化疗中,A组采用微创置管药物灌注尿激酶后再抽放腹水,B组采用以往腹穿针穿刺抽放腹水,7天后互换治疗方法.结果表明,A、B组有显者差异,A组腹水7天内基本消失,且肠粘连痛明显减轻:B组腹水7天内多为明显减少,但少数患者腹腔内仍存有少量积液,腹痛症状无明显减轻.另外,此项技术解决了以往穿刺针造成肠管划伤可能;应用尿激酶腹腔内灌注可减轻或避免肠管粘连分隔的形成,尿激酶用量及次数与疗效有密切相关.全身及局部出血倾象是常见的不良反应.

    作者:杨宏旭;姜作良 刊期: 2011年第27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29例胎儿畸形的结果分析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胎儿畸形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二维和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经引产或分娩证实的29例胎儿畸形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9例畸形胎儿中产前超声诊断27例,符合率93.1%.其中以神经系统畸形多,漏诊2例.结论:超声检查能确定胎儿有无结构畸形,诊断率高,且无损伤性,操作简便,重复性强,可作为常规产前筛查胎儿畸形的首选方法.

    作者:王玉梅;王金文 刊期: 2011年第27期

  • 消炎痛栓治疗顽固性肾绞痛48例临床分析

    输尿管小结石常常引起剧烈的顽固性肾绞痛,常规治疗很难在短时间内缓解疼痛,患者常痛苦不堪,难以忍受.现应用消炎痛栓治疗顽固性肾绞痛取得了满意疗效,并就其作用机制报告如下.

    作者:匡培清;洪淇;周平南;朱爱萍;徐轶 刊期: 2011年第27期

  • 慢性胃炎应辨证服用中成药

    慢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病证,常归属于中医学中的胃脘痛、泄泻、呕吐、呃逆、便秘、腹痛、痞满、瘀血、癥瘕、积聚等病证范围.中医学认为该病多由外邪、情志、饮食、久病、体虚或脾胃素虚引起以上腹部(剑突下至脐上部位)到肚脐以上经常出现痞满、胀痛、纳差、食后腹胀;或胃脘隐痛,喜暖喜按,空腹痛甚,得食痛减,肢冷便溏;或嗳腐吞酸或吐食、恶食,食后甚,空腹、吐食或矢气后痛减,大便泄泻臭秽或不爽;或胃痛隐隐,饥不欲食,口燥咽干,大便干结;或胸脘胀闷,攻撑作痛,胃痛连胁,嗳气频繁,大便不畅,且诸证与情绪因素相关;或有咽部异物感;或胃脘灼痛,痛势较急,烦躁易怒,泛酸嘈杂,口苦口干,便秘;或胃脘痞满不舒,食少无味,恶心呕吐,嗳气吞酸,头重身困,怠惰嗜卧,多便溏;或胃脘刺痛或割痛,痛处固定不移而拒按,食后痛甚,或有吐血便黑等临床特征.

    作者:崔具玲 刊期: 2011年第27期

  • 关于拜城县启动儿童预防接种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客户端软件的体会

    儿童预防接种信息报告管理工作实行网络信息化管理,是我国免疫规划工作发展的需要.儿童接种信息实行网络信息化管理不仅是管理工作步入了一个新的台阶,更重要的是解决了多年来流动儿童的免疫接种剂次不清,难以全程有效接种的问题;同时,各级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亦能通过信息平台及时了解本地区儿童免疫接种率信息动态.

    作者:李鹏;吐尔洪·现孜里;武梅 刊期: 2011年第27期

  •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宫外孕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TVCDS)对宫外孕的诊断价值,以提高彩超对宫外孕的正确诊断水平和诊断符合率.方法:宫外孕患者53例,VOLUSON73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腹部凸阵探头频率3~5MHz,经阴道探头频率5~7MHz、扫查角度120°,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检查,并将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53例均经手术和病理证实为宫外孕,而经阴道超声诊断51例,漏诊2例,经阴道超声诊断符合率96.2%.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TVCDS)诊断异位妊娠中具有很高的价值.

    作者:霍振玲 刊期: 2011年第27期

  • 严重骨盆骨折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体会109例

    总结109例严重骨盆骨折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损伤后积极配合医生做好术前护理:抗休克护理、病情观察、心理护理;术后加强基础护理,预防深静脉血栓、泌尿系统感染、肺部感染、压疮等护理并发症的发生.109例患者均痊愈出院,未发生护理并发症.

    作者:陈巧林 刊期: 2011年第27期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

主管: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