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胎盘早剥前瞻性临床评估及护理

邓雪芬;邱彩凤

关键词:胎盘早剥, 前瞻性, 临床评估, 护理
摘要:目的:总结胎盘早剥前瞻性临床表现的特点及护理经验.方法:2004~2010年对57例胎盘早剥病例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结果:腰腹疼痛、阴道流血、胎心率或胎心监护异常是胎盘早剥常见临床表现.结论:胎盘早剥常见临床表现具有前瞻性临床评估的价值.在前瞻性临床评估指导下,采取有效的、预见性的、可行性护理措施,是提高胎盘早剥病例护理质量,挽救母婴生命的关键.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相关文献
  • 粗银质针加温针治疗慢性腰背痛6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银质针密集阵排列治疗慢性腰背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在腰背区寻找痛点,逐个予以标记,标记点局麻后遂采用长短合适的银质针垂直刺入,1~2排呈密集阵型排列,完毕后针尾烧灼艾条予以加热,待艾条燃尽治疗结束.结果:60例疼痛患者术后1天有效率可>93%.结论:本法简便易行,经济负担较轻,复发率较低.

    作者:栾汝峰;姚梓平 刊期: 2011年第27期

  • 激光联合复方血栓通胶囊及施图伦滴眼液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黄斑病变

    目的:通过比较全视网膜光凝联合复方血栓通胶囊内服、施图伦滴眼液外用点眼与单纯全视网膜光凝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黄斑病变的临床疗效,寻找简便有效的治疗糖尿病性黄斑病变的方法,弥补单纯激光治疗的不足.方法:对经眼底血管荧光造影检查或眼底彩照检查确定为糖网病黄斑病变的患者104例(156眼),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2例(80眼),行全视网膜光凝同时加服复方血栓通胶囊外滴施图伦滴眼液.对照组52例(78眼),单纯行全视网膜光凝术,两组均由同一高年资医师行全视网膜光凝术,观察治疗后1、3、6个月、半年以上的情况.冶疗前后对所有患者进行视力、视觉电生理、视野视敏度及眼底血管荧光造影等检查.结果:治疗后1个月内,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1.25%,对照组为69.23%,两组均有较好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5%,对照组为67.95%;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6.25%,对照组为53.85%;治疗后半年以上,观察组总有效率为56.25%,对照组为41.02%.3个月后两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激光加复方血栓通胶囊内服联合施图伦滴眼液外用,在改善黄斑病变,提高视觉质量方面明显优于单纯的全视网膜光凝治疗.

    作者:何丽琴;毛羽佳;蒋道源;王雪林 刊期: 2011年第27期

  • 快速血糖仪的临床应用和注意事项

    随着近年来糖尿病患者的逐年递增,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检测是糖尿病治疗过程是一个很关键的环节,准确的血糖自我监测,是实现良好血糖控制的关键.科技的发展是血糖检测技术越来越先进,随之便是快速血糖仪的全面普及.快速血糖仪以其价格便宜,体积小巧,操作简便,结果获取方便等独有特点,在临床葡萄糖测定中得到广泛应用.但是,由于快速血糖仪使用的是末梢血,末梢血的循环较差,影响因素也较多,如挤压,采血部位有冻疮、水肿、发绀、感染及取血量不足或过多均对测定结果有一定影响.

    作者:闫超;李光;邢光辉 刊期: 2011年第27期

  •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妊娠48例分析

    目的:探讨口服米非司酮+肌注甲氨蝶呤治疗保守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妊娠的价值.方法:对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妊娠口服米非司酮+肌注甲氨蝶呤治疗的48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6例治疗有效有效率95.8%.39例药物治疗后行清宫术,38例术中术后均无大出血2例药物治疗2次β-HCG下降不满意,1例栓塞后清宫术出现大出血,切除子宫,1例手术切除瘢痕处妊娠组织.所有患者血β-HCG平均1个月降至正常及B超检查正常.结论:口服米非司酮+肌注甲氨蝶呤是安全有效的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妊娠的方法.

    作者:张丽芬 刊期: 2011年第27期

  • 尿毒症维持性透析患者心衰原因分析及对策

    目的:分析尿毒症维持性透析患者心衰的主要原因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以期降低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79例透析患者发生心衰的原因,比较每例患者透析充分性、血压、贫血程度以及感染等方面的情况.结果:79例腹透11例,血透68例.其中9例因经济困难未充分透析,64例有钠水潴留,74例有不同程度高血压,32例中度以上贫血.5例肺部感染,1例因动静脉内瘘致心衰.结论:尿毒症维持性透析患者心衰发生与是否充分透析、血压、贫血等有密切关系,与感染、动静脉内瘘亦有关.因此充分透析,严格控制高血压,纠正贫血是预防心衰的关键.

    作者:方靖;汪宏 刊期: 2011年第27期

  • 护理干预及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影响的观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及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的疾病认识及健康行为建立的影响.方法:对确诊的60例糖尿病患者采取护理评估,通过定期举办糖尿病知识讲座等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的手段,发放糖尿病知识问卷调查表,采取专人负责,比较护理干预及健康教育前后知晓率的差异.结果:护理干预后患者了解了自身的健康状况,生活习惯得到改善,疾病知识评分和知识内容知晓率明显提高,与教育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36.95,P<0.01).结论:实施护理干预和健康教育后,提高了糖尿病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并改善了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韩梅 刊期: 2011年第27期

  • 护士职业暴露风险与防范

    近年来,随着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的血液传播途径,传染病患病率的上升,护士因职业暴露而引发血原性疾病感染的潜在危险也日趋加重.护士职业特点决定了护士是职业暴露而致职业感染发生率高的职业群体.为此提出暴露风险及防范措施与大家商榷.

    作者:沈丽萍;苏文萍;张瑛 刊期: 2011年第27期

  • 老年人CARTO三维标测下射频消融术治疗房颤的护理

    心房颤动是老年人常见的快速性心律失常,近年来更有发病率增高趋势.2008年7月~2010年7月收治老年心房颤动患者50例,在三维标测系统CARTO指导下进行的射频消融治疗,对其护理进行总结与分析.

    作者:马兴严 刊期: 2011年第27期

  • 精神分裂症78例冲动行为调查及护理干预

    目的: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冲动行为特点,提出护理措施.方法:采用护士观察量表(NOSIE)对15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分析.结果:护士观察量表(NOSIE)6项与激惹有关的项目中,有5个项目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护士进行有效的专科护理知识教育与接待患者技巧的培训,能够预见患者的冲动行为,并加强精神科监护.

    作者:王桂花 刊期: 2011年第27期

  • 海蓝组织细胞综合征的实验室诊断

    目的:通过5例海蓝组织细胞综合征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合文献报道,对该病的认识进一步提高,诊断方法更进一步明确.方法:通过体格检查,结合血液常规及生化、骨髓穿刺等实验室检查,明确诊断.结果:海蓝组织细胞增生症临床少见,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实验室检查可以确诊.结论:对于海蓝组织细胞综合征的诊断,只要掌握本病的特点,就可以进行骨髓穿刺等实验室检查,以尽早确诊.

    作者:何文 刊期: 2011年第27期

  •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宫外孕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TVCDS)对宫外孕的诊断价值,以提高彩超对宫外孕的正确诊断水平和诊断符合率.方法:宫外孕患者53例,VOLUSON73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腹部凸阵探头频率3~5MHz,经阴道探头频率5~7MHz、扫查角度120°,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检查,并将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53例均经手术和病理证实为宫外孕,而经阴道超声诊断51例,漏诊2例,经阴道超声诊断符合率96.2%.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TVCDS)诊断异位妊娠中具有很高的价值.

    作者:霍振玲 刊期: 2011年第27期

  • 护士的职业压力源分析及应对措施

    我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为一体的二级综合性医院,医院开放床位160张,内设10个科室,承担着全县部分紧急救援任务.各级护理人员86人,病房护士50人,2009年11月~2010年11月年住院患者总数4500人,年手术1560余台,危重患者3140人次,实际床位与护士比例未达到1:0.4,一线护士工作量太大,专职护士人员少,非护士的工作量太多,护士们经常超负荷工作,承受着巨大的工作压力,心理健康受到影响.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体会,分析其原因总结其应对措施,以提高护士对职业压力的心理适应能力,维护健康心理和身体健康.

    作者:刘均兰;刘甘平 刊期: 2011年第27期

  • 选择性食管癌三野淋巴结清扫根治术41例临床分析

    目的:选择性运用食管癌三野淋巴结清扫根治术(Akiyama手术).方法:选择由食管镜病理检查确诊,又经过CT、B超检查和穿刺细胞学检查,发现仅有颈部淋巴结转移或疑似颈部转移淋巴结肿大,而没有其他远处淋巴结转移及重要器官转移的食管癌患者,行食管癌三野淋巴结清扫根治术.结果:本组41例手术顺利完成.平均手术时间245±40分;术中出血平均195±30ml,淋巴结清扫数目平均28枚;平均住院时间20.1±3.1天.本组围手术期死亡1例,死因为急性心力衰竭.共发生并发症10例.结论:采取选择性食管癌三野淋巴结清扫根治术,并未明显增加手术的并发症和患者创伤,是运用手术彻底性的、主动的、积极的方法,充分体现了个体化治疗,同时也为后期综合性治疗打下了良好基础,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应用.

    作者:常云峰 刊期: 2011年第27期

  • 巨大面神经鞘瘤诊疗体会

    目的:探讨腮腺、乳突面神经鞘瘤的临床特点及诊疗方法.方法:对1例巨大腮腺、乳突面神经鞘瘤及相关文献分析总结.结果:文献中67例腮腺中面神经鞘瘤病例中均有腮腺区肿块,男:女=1:1.1,平均年龄36.8岁,术前B超、CT及MRI均无明显诊断意义,术前确诊者极少,术中冰冻病理切片确诊约97%.本例术后患者面瘫无明显改善,随访15月,未见肿瘤复发.结论:腮腺、乳突面神经鞘瘤临床较罕见,治疗以外科手术为主,术前检查无特异性,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检查具有显著临床意义,术前做好面神经吻合手术的准备,有条件尽可能行神经吻合术,以期尽快恢复或者改善面神经功能.

    作者:夏洪伟 刊期: 2011年第27期

  • 当归四逆汤加味治疗肩周炎(冻结期)55例体会

    目的:观察当归四逆汤加味治疗肩周炎冻结期的临床疗效.方法:110例肩周炎冻结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5例.对照组采用手法推拿、功能锻炼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当归四逆汤加味.观察两组肩关节活动度及总体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均能明显改善症状,增大肩关节活动度,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基本痊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45.45%与89.09%,对照组分别为14.55%与72.7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当归四逆汤加味可改善肩周炎冻结期的症状和体征,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左献泽 刊期: 2011年第27期

  • 细支气管肺泡癌的CT诊断

    目的:提高细支气管肺泡癌的CT诊断水平.方法:收治经病理证实的细支气管肺泡癌患者34例,对其征象进行分析.结果:结节型8例,为单发结节;弥漫型20例,其中腺泡样结节11例,大片实变6例,磨砂玻璃征6例;炎症型8例.结论:细支气管肺泡癌表现多样,结节内细支气管气像对诊断具有一定价值.炎症型和弥漫型需与肺结核、肺炎鉴别[1].

    作者:刘丽 刊期: 2011年第27期

  • 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肝炎的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应用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肝炎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应用北京伟力人工肝血液净化系统为26例重症肝炎患者行血浆置换+血液灌流51次,对整个治疗和护理过程进行仔细的观察和记录,获得护理经验和体会.结果:人工肝支持治疗效果良好,无严重的并发症.结论:人工肝血浆置换+血液灌流是治疗重型肝炎有效的方法之一,保证充分准备、熟练操作、合理调整参数,及时排除故障、防治并发症,认真观察护理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李惠梅 刊期: 2011年第27期

  • 头孢菌素类药物皮试应用探讨

    目的:探讨头孢菌素皮试的问题,为医务人员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查阅相关资料和29份药品说明书,对头孢菌素类药物过敏机制与目前采用的方法进行分析.结果:目前使用头孢菌素类时有采用青霉素G作皮试剂进行皮试、采用头孢唑啉皮试、原药进行皮试或不皮试4种情况,皮试液的浓度为300μg/ml或500μg/ml.结论:国家有关部门应尽快制定头孢菌素类皮试的标准,目前情况下可采用原药皮试.

    作者:刘作涛 刊期: 2011年第27期

  • MX-16排螺旋CT血管成像在主动脉夹层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在主动脉夹层的诊断和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例夹层动脉瘤均进行了16排螺旋CT(MSCT)胸腹联合平扫及增强并将原始数据在MD工作站进行多平面重建(MPR)、阴影表面显示(SSD)、大密度投影(MIP)及容积处理(VR)等后处理.结果:2例均很好地显示了主动脉全程及其分支,夹层动脉瘤的部位、范围并得到满意显示.结论:MSCTA是诊断夹层动脉瘤准确、快捷、有效的首选检查方法,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田英志;班秀丽 刊期: 2011年第27期

  • 穴位按摩在腹部手术后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穴位按摩在腹部术后护理中的作用.方法:2010年4月~2011年7月收治腹部手术患者212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6例,对照组患者在术前均禁食12小时,术前4~6小时禁水,术后给予抗生素、维生素、补液,并维持电解质平衡,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穴位按摩,具体方法:用大拇指用适度的压力交替按摩三里穴、内关穴各2~3分钟,力度适中,由轻至重,患者有酸、麻、胀、痛等得气为度,4~6小时1次,直至肛门首次排气.结果:观察组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22.5±7.5小时,对照组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28.3±9.0小时,观察组肛门排气恢复时间35.2±12.1小时,对照组患者肛门排气恢复时间42.8±13.8小时,两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恢复时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按摩足三里、内关穴位可以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提高了护理质量,加快患者康复,提高了疗效.

    作者:刘莹 刊期: 2011年第27期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

主管: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