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口服百草枯中毒的护理体会

陈尚芳;李华英;陈琼

关键词:百草枯, 中毒, 护理
摘要:百草枯(PQ)百草枯是一种毒性很强的有机杂环类接触性除草剂.是被农业上广泛使用的一种除草剂.其毒性很强,且具有腐蚀性,人体中毒后无特效解毒剂,中毒者死亡率非常高.百草枯中毒后对人体主要造成以肺纤维化为主的多器官功能损害.2009年12月~2011年4月收治PQ中毒患者13例,在临床抢救过程中深感综合护理的重要性.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相关文献
  • 心脏穿通伤患者心肺复苏后2次大失血成功抢救1例报告

    病历资料`患者,男,28岁.2009年6月19日凌晨1:00左右被杀伤左胸部,当时即感伤处疼痛、流血,随即出现呼吸困难,呼之不应,受伤20分钟后被朋友送入就诊.入院查体:体重约55kg,急性失血面容,四肢厥冷,颈动脉搏动微弱,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消失,呼之不应.双肺呼吸音消失,左胸部第7肋处可见5cm的刀口,有血液渗出.检查过程中,大动脉搏动、血压测明显逐渐减弱至无法测出,呼吸停止.

    作者:朱姝 刊期: 2011年第27期

  • 丹鳖胶囊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丹鳖胶囊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减少子宫肌瘤手术率.方法:2007年1月~2010年1月应用丹鳖胶囊治疗子宫肌瘤50例,并与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子宫肌瘤50例作对照治疗.结果:治疗组50例中,痊愈6例,显效27例,有效13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2%.对照组50例,痊愈2例,显效21例,有效10例,无效17例,总有效率66%.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丹鳖胶囊治疗子宫肌瘤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

    作者:杨晓清;简丽红;尹建平 刊期: 2011年第27期

  • 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肝炎的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应用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肝炎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应用北京伟力人工肝血液净化系统为26例重症肝炎患者行血浆置换+血液灌流51次,对整个治疗和护理过程进行仔细的观察和记录,获得护理经验和体会.结果:人工肝支持治疗效果良好,无严重的并发症.结论:人工肝血浆置换+血液灌流是治疗重型肝炎有效的方法之一,保证充分准备、熟练操作、合理调整参数,及时排除故障、防治并发症,认真观察护理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李惠梅 刊期: 2011年第27期

  • 新疆焦煤集团中级以上管理人员工程系列知识分子中层管理人员163人体检分析

    2007年对焦煤集团中级以上管理人员及工程系列知识分子中层管理人员进行了一次健康体检,共检163人,其中男124人,女性39人,年龄32~55岁,平均42.55岁;汉族153人,少数民族10人,焦煤集团公司部分领导因工作关系,未在此体检之列,检查结果具体情况分析如下.

    作者:张晓军;徐志强;张淑云 刊期: 2011年第27期

  • 高颈段哑铃型肿瘤影像学表现及对外科治疗的指导意义

    目的:探讨高颈段哑铃型肿瘤的影像学表现及其对外科治疗的指导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确诊并治疗的高颈段哑铃型肿瘤患者的影像学表现及外科治疗.结果:所有病例均在显微镜下行肿瘤全切,症状消失7例,明显改善4例,1例早期症状加重,在短期内逐步改善.结论:高颈段哑铃型肿瘤早期缺乏典型特异性临床表现,其早期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由于解剖结构复杂,手术难度较大,术前完备的影像学检查对手术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可提高手术成功率改善预后.

    作者:李伟;何元奎;陈传霞 刊期: 2011年第27期

  • 中药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的对照分析

    目的:对脑瘫患儿病例进行综合分析,探求中药治疗小儿脑性瘫痪效果.方法:110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分析不同治疗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脑瘫患儿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总显效率为94.6%,对照组81.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应用中药辅助治疗增加脑瘫患儿的治疗效果,促进功能恢复.

    作者:王风梅;石磊;王新华 刊期: 2011年第27期

  • 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宫外孕46例临床观察

    宫外孕是常见的妇科急腹症,发生率约为1%,是孕产妇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1].近年来,国内外宫外孕发生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未婚未育者发生率明显升高.临床上,由于通过血HCG及彩色多普勒超声的辅助检查普及应用,大部分宫外孕已经能够做到早期诊断,因此多数患者迫切要求无创伤的药物保守治疗.近年来我院采用中西药结合治疗宫外孕46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韩春英;张春艳 刊期: 2011年第27期

  • 尿毒症维持性透析患者心衰原因分析及对策

    目的:分析尿毒症维持性透析患者心衰的主要原因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以期降低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79例透析患者发生心衰的原因,比较每例患者透析充分性、血压、贫血程度以及感染等方面的情况.结果:79例腹透11例,血透68例.其中9例因经济困难未充分透析,64例有钠水潴留,74例有不同程度高血压,32例中度以上贫血.5例肺部感染,1例因动静脉内瘘致心衰.结论:尿毒症维持性透析患者心衰发生与是否充分透析、血压、贫血等有密切关系,与感染、动静脉内瘘亦有关.因此充分透析,严格控制高血压,纠正贫血是预防心衰的关键.

    作者:方靖;汪宏 刊期: 2011年第27期

  • 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的实习生带教体会

    临床实习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应做好护生的实习带教,使其尽快适应当前护理模式.做好思想教育,培养法律及自我保护意识,总带教与专人带教相结合,明确教学目标和要求、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作者:史银玲;杜静 刊期: 2011年第27期

  • 小儿静脉复合麻醉与七氟烷吸入复合静脉麻醉的临床应用比较

    目的:分析探究静脉复合麻醉与七氟烷吸入复合静脉麻醉在小儿麻醉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比较.方法:50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A组氯胺酮肌肉注射基础麻醉+骶管或硬膜外阻滞组;B组8%七氟烷吸入诱导麻醉+骶管或硬膜外阻滞组.结果:B组诱导的时间,术后苏醒的时间显著短于A组(P<0.05);两组骶管或硬膜外穿刺过程中均未见体动反应;B组HR平稳,A组HR明显上升(P<0.05),两组SPO2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七氟烷吸入诱导麻醉在ASAⅠ~Ⅱ级患儿是安全有效的,明显优于氯胺酮肌肉注射基础麻醉,对不合作的儿童尤为适用.

    作者:詹亚新 刊期: 2011年第27期

  • 下颌骨骨折小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术48例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应用小型钛板作坚固内固定治疗下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8例下颌骨骨折患者小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术.结果:患者颌面外形和功能恢复理想,一般术后即可张口、进食,2例出现感染.结论:小型钛板内固定术治疗下颌骨骨折固定效果稳定,手术损伤小,早期即可恢复功能.

    作者:邓俭 刊期: 2011年第27期

  • 慢性胃炎应辨证服用中成药

    慢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病证,常归属于中医学中的胃脘痛、泄泻、呕吐、呃逆、便秘、腹痛、痞满、瘀血、癥瘕、积聚等病证范围.中医学认为该病多由外邪、情志、饮食、久病、体虚或脾胃素虚引起以上腹部(剑突下至脐上部位)到肚脐以上经常出现痞满、胀痛、纳差、食后腹胀;或胃脘隐痛,喜暖喜按,空腹痛甚,得食痛减,肢冷便溏;或嗳腐吞酸或吐食、恶食,食后甚,空腹、吐食或矢气后痛减,大便泄泻臭秽或不爽;或胃痛隐隐,饥不欲食,口燥咽干,大便干结;或胸脘胀闷,攻撑作痛,胃痛连胁,嗳气频繁,大便不畅,且诸证与情绪因素相关;或有咽部异物感;或胃脘灼痛,痛势较急,烦躁易怒,泛酸嘈杂,口苦口干,便秘;或胃脘痞满不舒,食少无味,恶心呕吐,嗳气吞酸,头重身困,怠惰嗜卧,多便溏;或胃脘刺痛或割痛,痛处固定不移而拒按,食后痛甚,或有吐血便黑等临床特征.

    作者:崔具玲 刊期: 2011年第27期

  • 股静脉瓣膜戴戒术治疗原发性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56例

    目的:评估应用股静脉瓣膜戴戒术治疗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疗效.方法:回顾性总结56例患有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病人,采用股静脉第一对瓣膜戴戒术治疗资料.结果:56条肢体术后被随访0.5~1年,临床症状均明显缓解,疗效良好.结论:股静脉瓣膜戴戒术是治疗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较为理想和有效的方法.

    作者:乔阳;王海东 刊期: 2011年第27期

  • 地塞米松配伍罗哌卡因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配伍罗哌卡因用于分娩镇痛对母婴的影响.方法:选择200例自然临产的初产妇,在行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CSE)后,分别采用微电脑镇痛泵调控硬膜外腔连续注入0.2%罗派卡因+地塞米松(100例,A组);单用0.2%罗派卡因(100例,B组);选择相同条件的未用任何麻醉方法者(100例,C组)作对照,观察3组产妇的疼痛程度、产程、分娩方式、新生儿Apgar评分及产后出血量.结果:镇痛组产痛明显缓解,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A组与B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A组比对照组剖宫产率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镇痛组产妇的生命体征、对运动神经的影响、新生儿窒息等情况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硬膜外腔连续注入罗派卡因加地塞米松或单用罗派卡因可达到分娩镇痛的目的;两种镇痛方法均对母儿无不良影响;罗派卡因配伍地塞米松镇痛效果更好,剖宫产率低,更适用于分娩镇痛.

    作者:刘爱敏 刊期: 2011年第27期

  • 基层医院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

    科学在进步,社会在发展,人类的生活水平在提高.全国各大医院的优质护理服务在如火如荼的开展着[1].基层医院也不甘落后,2011年1月开始在内科病房试行优质护理服务.方法宣传、培训:增加护士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病房的意识.优质护理服务让护理明确了方向,也给护理的改善提供了方向[2],但在实际工作中护士无法透彻的领会其意义,接受程度参差不齐,通过宣传培训,让护士意识到优质护理服务的重要性,掌握优质护理的实施方法.

    作者:沈秋香 刊期: 2011年第27期

  •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护理体会

    临床资料2009年1月~2011年6月对26例患者实施了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男17例,女9例;年龄57~85岁,平均65岁,其中全髋关节置换例4,半髋关节置换22例,右侧10例,左侧16例.手术麻醉方式为连续硬膜外麻醉.26例患者术后患肢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均取得满意的效果.

    作者:段志娟;赵迎芬 刊期: 2011年第27期

  • 先天性永存动脉干的超声诊断

    目的:回顾分析超声心动图对8例永存动脉干的诊断价值.方法;运用二维及多普勒多切面观察共干的内径及起源的部位、肺动脉的发出部位、室缺的部位及大小、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及有无合并其他畸形.结果:8例患者中,经手术证实5例,2例到上级医院进一步检查证实,1例5天的患儿检查结束后8天死亡.8例患者中,合并的畸形有室缺(8例均有)、完全性心内膜垫缺损、单心室、右位主动脉弓、冠状动脉开口异常、动脉导管未闭、房缺、主动脉缩窄,左位上腔静脉等.结论:超声在永存动脉干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具有确诊价值,但它的分型及其合并畸形诊断不太容易,但仔细分析声像图仍能做出正确的诊断.

    作者:徐亚兰 刊期: 2011年第2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骨髓炎的体会

    目的:观察慢性骨髓炎的治疗效果.方法:慢性骨髓炎患者12例,行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经随访12例患者6个月~5年,除1例股骨干骨髓炎,皮肤、软组织条件差,神经失营养,分泌物时间较长,窦道经久不愈,X线显示病灶有发展而截肢,其余患者近期及远期效果良好.结论:彻底清除炎性病灶是治愈慢性骨髓炎的必要措施.可靠地固定,消除死腔,保持有效灌洗、局部有效的药物浓度,是治疗慢性骨髓炎的有效方法.调补气血、清化余毒是治疗慢性骨髓炎的根本.

    作者:池岩峰 刊期: 2011年第27期

  • 超声诊断胎儿脐带缠绕及其影响因素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胎儿脐带缠绕的临床价值及其影响超声诊断准确性的有关因素.方法:对本组525例晚期妊娠孕妇进行常规产科产前超声检查,观察胎儿皮肤、软组织、肢体部位、躯干部、颈部、有无脐带压迹,并与正常分娩及剖腹产所见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超声检查在436例孕妇中,134例与不同程度的脐带绕体、绕躯干、绕颈情况,占分娩总数30.7%;其中绕肢体5例(1.1%),绕躯干10例(2.3%);绕颈119例(27.3%);在脐带缠绕者中,绕1周者128例,占缠绕总数的95.5%;绕2周者5例(3.7%),>3周者1例(0.7%).临床分娩结果证实有脐带缠绕124例,超声检查结果与分娩结果相合率达到92.5%.结论:超声诊断胎儿脐带缠绕具有可重复操作非损伤性、准确性高、方便快捷的特点,但同时应考虑到影响超声诊断准确性的有关因素.

    作者:马绪芳 刊期: 2011年第27期

  • 武汉某高校新生军训中暑的分析与防治对策

    目的:研究高校新生军训中暑情况分析,及防治对策.方法:随机抽取新生训练方队420人,男队220人,女队200人,在2周军训期间的中暑人数.结果:军训中暑率合计7.4%,其中女生中暑发生率10.5%,男生中暑发生率5%.男生与女生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军训中暑比较常见,女生发生多于男生.转变军训的观念,加强训练前的中暑保健工作.

    作者:程山霞 刊期: 2011年第27期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

主管: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