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军;徐志强;张淑云
目的:总结急性阑尾炎的声像图特点,探讨超声在临床诊断急性阑尾炎中的价值.方法:对2010年1~12月95例拟诊断为急性阑尾炎的患者的进行超声检查,并对声像图进行分析.结果:超声诊断为急性阑尾炎78例,阑尾穿孔6例,阑尾肿大不明显10例,1例为肠系膜淋巴结炎.结论:超声检查诊断阑尾炎是非常有效的一种检查方法,对于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宋凤燕 刊期: 2011年第27期
目的:选择性运用食管癌三野淋巴结清扫根治术(Akiyama手术).方法:选择由食管镜病理检查确诊,又经过CT、B超检查和穿刺细胞学检查,发现仅有颈部淋巴结转移或疑似颈部转移淋巴结肿大,而没有其他远处淋巴结转移及重要器官转移的食管癌患者,行食管癌三野淋巴结清扫根治术.结果:本组41例手术顺利完成.平均手术时间245±40分;术中出血平均195±30ml,淋巴结清扫数目平均28枚;平均住院时间20.1±3.1天.本组围手术期死亡1例,死因为急性心力衰竭.共发生并发症10例.结论:采取选择性食管癌三野淋巴结清扫根治术,并未明显增加手术的并发症和患者创伤,是运用手术彻底性的、主动的、积极的方法,充分体现了个体化治疗,同时也为后期综合性治疗打下了良好基础,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应用.
作者:常云峰 刊期: 2011年第27期
目的:探讨阿米替林与头痛宁胶囊联合治疗紧张型头痛疗效.方法:对105例紧张型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5例,对照组50例,治疗组给予阿米替林片与头痛宁胶囊口服,对照组单用阿米替林片口服,两组疗程均为4周.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2、3,4周末记录前1周头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和头痛程度,同时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结果:治疗组头痛指数明显降低(P<0.01),同时能显著减少HAMD及HAMA评分(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头痛宁胶囊与阿米替林片联合治疗紧张型头痛,效果明显,远期疗效显著.
作者:李国祥 刊期: 2011年第27期
目前普遍认为终末期肾病腹膜透析患者处于微炎症状态,其炎症因子水平高于正常人.CRP是检测慢性肾功能衰竭腹膜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好指标.CRP是慢性炎症状态下细胞因子产生的标志物,是慢性炎症状态敏感而特异的指标之一.收治CAPD患者42例,探究C-反应蛋白与心脑血管病疾病关系,期望为以后的治疗积累经验,同时也为如何控制腹膜透析患者CRP的水平减少心血管并发症奠定基础.
作者:吕鹏 刊期: 2011年第27期
目的:探讨宫外孕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对82例宫外孕患者做护理配合.结果:治疗及时,护理措施得当,均痊愈出院.结论:手术患者术前术后的有效护理是患者身心康复的关键.每例患者都是生物、心理、社会的统一体.护理人员不仅要有熟练的技术和过硬的理论知识,还要注重患者的心理护理.
作者:葛华胜 刊期: 2011年第27期
1998年9月~2008年9月收治产后出血致器官功能受损16例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救治分析,总结认为产后出血若得不到及时纠正,各器官或系统不同程度受到损害,其预后随失血量、失血速度及产妇体质等因素有不同程度的变化,经过积极抢救休克、严密细致监测、及早发现各器官功能受损,并给予及时处理与护理,均会痊愈.
作者:王立芳 刊期: 2011年第27期
科学在进步,社会在发展,人类的生活水平在提高.全国各大医院的优质护理服务在如火如荼的开展着[1].基层医院也不甘落后,2011年1月开始在内科病房试行优质护理服务.方法宣传、培训:增加护士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病房的意识.优质护理服务让护理明确了方向,也给护理的改善提供了方向[2],但在实际工作中护士无法透彻的领会其意义,接受程度参差不齐,通过宣传培训,让护士意识到优质护理服务的重要性,掌握优质护理的实施方法.
作者:沈秋香 刊期: 2011年第27期
病历资料患者,女,47岁.于2006年7月及2007年1月先后2次出现右侧乳腺内肿块,手术切除后病例报告乳腺良性肿块.2007年4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双眼眶周肿块,伴疼痛及视力下降、视物重影,经抗炎治疗后无效.2008年1月8日症状加重,就诊于某院,行右眼眶内复杂肿瘤切除术,术后病理报告右眶内增生的纤维组织中见散在异型细胞,CK表达提示上皮性,支持转移癌,考虑胃内肿瘤.2008年1月28日胃镜下活检确诊为胃体低分化腺癌,部分印戒样细胞.同时双侧乳腺内肿块渐增大.
作者:任小琼 刊期: 2011年第27期
硝苯地平缓释片(心痛定),现已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该种药品能较好地改善心、脑、肾等器官功能,在人体内有着广泛的生物效应,不断为人们所认识,长期服用不产生耐药性.与其他药物合用,能互补不足,起协调作用.使用方便,疗效显著,毒副作用小,是目前临床应用较广泛、较理想的钙拮抗药.
作者:苏丽英 刊期: 2011年第27期
消化道出血是上消化道疾病的严重并发症,尤其乙肝肝硬化引起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出血量大,再出血率高,病死率高,患者主要表现为呕血、黑便、腹痛和不同程度周围循环衰竭,如不积极抢救和及时处理,可危及生命[1].2003年1月~2011年10月抢救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116例,116例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经积极抢救和精心护理,全部抢救成功康复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白月娥;殷丽 刊期: 2011年第27期
通过对科尔伯格道德发展理论和道德教育方法的研究,结合分析我国护理院校道德教育的现状,探索新形势下适合我国社会和民众对护理专业毕业生道德期望的培养方法.
作者:陈艳玲;孙聪敏 刊期: 2011年第27期
目的:探讨沙利度胺联合司坦唑醇和维A酸治疗中低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的疗效.方法:将33例中低危MDS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两组,观察组予沙利度胺联合司坦唑醇和维A酸治疗.对照组予维A酸联合司坦唑醇治疗.两组的疗程均为6个月,6个月后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的血液学缓解率56%,总有效率89%;对照组缓解率40%,总有效率67%.结论:沙利度胺联合司坦唑醇和维A酸治疗MDS比维A酸联合司坦唑醇的疗效好.
作者:田秋生 刊期: 2011年第27期
儿童预防接种信息报告管理工作实行网络信息化管理,是我国免疫规划工作发展的需要.儿童接种信息实行网络信息化管理不仅是管理工作步入了一个新的台阶,更重要的是解决了多年来流动儿童的免疫接种剂次不清,难以全程有效接种的问题;同时,各级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亦能通过信息平台及时了解本地区儿童免疫接种率信息动态.
作者:李鹏;吐尔洪·现孜里;武梅 刊期: 2011年第27期
目的:总结应用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肝炎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应用北京伟力人工肝血液净化系统为26例重症肝炎患者行血浆置换+血液灌流51次,对整个治疗和护理过程进行仔细的观察和记录,获得护理经验和体会.结果:人工肝支持治疗效果良好,无严重的并发症.结论:人工肝血浆置换+血液灌流是治疗重型肝炎有效的方法之一,保证充分准备、熟练操作、合理调整参数,及时排除故障、防治并发症,认真观察护理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李惠梅 刊期: 2011年第27期
目的:对脑瘫患儿病例进行综合分析,探求中药治疗小儿脑性瘫痪效果.方法:110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分析不同治疗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脑瘫患儿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总显效率为94.6%,对照组81.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应用中药辅助治疗增加脑瘫患儿的治疗效果,促进功能恢复.
作者:王风梅;石磊;王新华 刊期: 2011年第27期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关节软骨的退行性变和骨质增生为主,并在关节边缘形成骨赘所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本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尤其为社区中老年人的多发病.在临床上以保守治疗为主.
作者:张新颖;陈秉尧;刘秀珍 刊期: 2011年第27期
目的:探讨伊诺舒在小儿支气管肺炎治疗中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62例支气管肺炎的患儿随机分两组,治疗组31例除常规治疗外,给予伊诺舒注射液,<2岁,7.5mg/次伊诺舒加入生理盐水100ml静滴,2次/日;>2岁,7.5mg/次伊诺舒加入生理盐水100ml静滴,3次/日;对照组31例常规治疗.均连续治疗6~7天后进行评价疗效和不良反应观察.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临床疗效、祛痰作用和综合临床评价具有显著的差异(P<0.05),但是治疗组中仅有1例出现轻微头痛,发生率仅有5%,两组不良反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用伊诺舒联合常规抗炎、对症等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特别是痰液黏稠,排痰困难患儿而其祛痰疗效确切,使用安全,不良反应少,疗效好.
作者:张亚军 刊期: 2011年第27期
目的:回顾分析超声心动图对8例永存动脉干的诊断价值.方法;运用二维及多普勒多切面观察共干的内径及起源的部位、肺动脉的发出部位、室缺的部位及大小、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及有无合并其他畸形.结果:8例患者中,经手术证实5例,2例到上级医院进一步检查证实,1例5天的患儿检查结束后8天死亡.8例患者中,合并的畸形有室缺(8例均有)、完全性心内膜垫缺损、单心室、右位主动脉弓、冠状动脉开口异常、动脉导管未闭、房缺、主动脉缩窄,左位上腔静脉等.结论:超声在永存动脉干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具有确诊价值,但它的分型及其合并畸形诊断不太容易,但仔细分析声像图仍能做出正确的诊断.
作者:徐亚兰 刊期: 2011年第27期
高血压的时间治疗学1996年和1997年Straka RJ、Benson SR等学者就分别提出了高血压的时间治疗学和冠心病的时间治疗学,主张应根据疾病发生发展的节律性变化,结合药物作用进行治疗.高血压的时间治疗学就是根据血压昼夜节律变化、晨峰现象、结合降压药物不同的药动学、药效学,选择合适的药物、剂型及给药时间,使降压药物作用效应与高血压发生的节律相一致,增加疗效、减少或避免不良反应,24小时全程控制血压.通过这样的治疗措施尽量恢复正常血压节律,减少血压波动,抑制晨峰现象,提高降压质量,大限度地保护靶器官,降低临床事件的发生.所以对于高血压时间治疗学而言,降压治疗至少应达到以下3个目的.
作者:马庆春 刊期: 2011年第27期
目的:探讨乌梅汤加减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采用乌梅汤加减治疗的56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按照采用乌梅汤加减治疗(组成:石榴皮20g,无花果20g,乌梅20g,黄柏10g,人参10g,附子10g,当归10g,黄连10g,干姜10g,细辛10g,桂枝9g,花椒6g).对于腹胀者,加乌药10g,木香10g,荔枝核30g;气虚甚加黄芪30g;腹泻次多者,加紫参15g,诃子10g,芡实20g;腹中冷痛甚得热痛减,附子加至15g;湿盛者,加车子30g,苡米30g;脾气虚弱者,加莲子肉20g,山药2g,党参20g;肾阳虚、五泄者,加五味子10g,吴茱萸10g,肉豆蔻15g,补骨脂20g.结果:本组56例溃疡性结肠炎临床治愈34例,治愈率60.7%,显效11例,显效率19.6%,好转9例,好转率16.1%,无效1例,无效率1.8%,总有效率为98.2%.结论:乌梅汤加减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显著.
作者:赵颖超;王永波 刊期: 2011年第2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