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红霉素软膏、地塞米松软膏、生茶油混合涂擦治疗婴儿湿疹的观察与护理

佟桂荣;秦童

关键词:红霉素软膏, 地塞米松, 生茶油, 婴儿湿疹
摘要:目的:探讨红霉素软膏、地塞米松软膏、生茶油混合涂擦治疗婴儿湿疹的效果.方法:将50例湿疹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儿给予红霉素软膏、地塞米松软膏、生茶油混合涂擦治疗,对照组在皮损处涂搽去炎松尿素软膏.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为64%,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71,P<0.05).结论:红霉素软膏、地塞米松软膏、生茶油混合涂擦治疗婴儿湿疹能提高治愈率,减轻患者痛苦,有利于患儿生长发育,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相关文献
  •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在诊断睾丸疾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对睾丸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CDFI对52例睾丸疾病进行检测.结果:52例睾丸疾病中急性睾丸炎11例,睾丸肿瘤22例,睾丸血肿11例,睾丸扭转6例及睾丸囊肿2例.结论:CDFI对急性睾丸炎与睾丸扭转,睾丸恶性肿瘤与良性肿瘤及睾丸血肿在血流供应上明显不同,对睾丸疾病的诊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吴祖扬;靳莉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超声心动图评价胸腔积液对肺静脉血流的影响

    目的:探讨胸腔积液对肺静脉血流影响.方法:选取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61例,以积液量分为四组,A组,中等量右胸腔积液15例;B组,中等量左胸腔积液21例;C组,大量有胸腔积液15例;D组,大量左胸腔积液10例.测量右肺上静脉血流速度.结果:抽液后A、B、C组各指标无变化;D组收缩期峰值流速升高,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左胸腔大量积液后,右肺上静脉收缩期峰值流速减低.

    作者:刘善武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92例蝮蛇咬伤的救治与护理

    通过对92例蝮蛇咬伤病例的治疗与护理,探讨局部伤口护理的重要性.蝮蛇咬伤后及时有效的伤口处理能减轻全身中毒症状,降低患肢伤残率,提高治愈率.

    作者:阳涛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老年高血压伴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研究

    目的:对老年高血压伴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点进行研究.方法:将我院2007年8月~2009年9月经胃镜检查的8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中发现的消化性溃疡21例作为实验组,对溃疡部位、溃疡检出情况、幽门螺杆菌感染率、高血压病程长短等临床特点进行研究,并与80例单纯消化性溃疡的对照组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实验组1、2、3级高血压者消化性溃疡检出率分别为14.29%、24.00%、40.74%,随着高血压加重,溃疡检出率升高;高血压病程与消化性溃疡发生无关;幽门螺杆菌检出率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的溃疡发生率显著高于正常人群,且随血压升高有增加的趋势.

    作者:刘旭东;廖晨红;封木忠;吴俊丽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阿托伐他汀对高血压左室重构及抗心律失常的作用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原发性高血压左室肥厚及心律失常的影响.方法:将80例肝肾功能正常的原发性高血压左室肥厚及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阿托伐他汀组.对照组给予贝那普利10 mg/d,阿托伐他汀组给予贝那普利10 mg/d+阿托伐他汀10 mg/d口服,疗程6个月.分别在用药前、用药后6个月采用超声心动图测舒张末期左心室内径(LVDd)、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计算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及常规心电图检查.结果: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左室肥厚的逆转及心律失常改善程度与用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托伐他汀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阿托伐他汀可发挥逆转左心室肥厚及抗心律失常的作用.

    作者:赫军;李海波;孙锐;杨丽芬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胎盘早剥误诊、漏诊原因分析

    目的:了解胎盘早剥产前误诊及漏诊原因,进一步提高产前诊断率.方法:对我院6年间65例误诊及产前漏诊的胎盘早剥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5例中,被误诊为先兆早产19例,先兆临产9例,胎盘边缘血窦破裂2例.胎儿畸形1例,产后诊断34例.结论:诱因不明确、症状不典型、后壁胎盘、B超下无胎盘后液性暗区、轻型胎盘早剥及产程进展过快是误诊及漏诊的主要原因,催产素引产或催产是胎盘早剥的诱因之一,对围生儿有较大影响,如早产、新生儿窒息.

    作者:张惠玲;李海英;谭萌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两种不同温度膀胱冲洗液对老年TUVP患者的影响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温度冲洗液对老年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TUVP)患者的影响.方法:将140例老年TURP患者随机分为等温组和室温组,各70例.观察组术中采用37℃恒温5%葡萄糖注射液灌洗膀胱,而室温组术中采用室温5%葡萄糖注射液.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生命体征、血清内皮素-1(ET-1)水平的变化及术后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结果:与术前比较,术毕时等温组的平均动脉压(MAP)明显降低、室温组的体温和MAP亦明显降低,有显著性差异(t=25.827、3.852、4.409,P<0.01);等温组术毕时体温显著高于室温组(t=12.914,P<0.01),而心率、MAP和ET-1水平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等温组寒战和电切综合征(TURS)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室温组(X2=30.179、5.833,P<0.01或P<0.05).结论:采用37℃恒温5%葡萄糖注射液灌洗膀胱有助于预防老年TUVP患者术中低体温和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刘凤鸣;曾伶芝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上海市区与郊区平均住院日差异分析

    目的:比较上海中心城区与郊区的平均住院日,分析其差异.方法:收集我院位于市区和郊区两家医院2007年平均住院日的数据,用t检验进行分析.结果:我院市区及郊区两医院间平均住院日有明显差异,市区平均住院日大于郊区(P<0.001).结论:城郊两地在平均住院日上有差异,形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医疗费用的报销,两地居民年龄结构不同和两地居民就医便利性的不同.

    作者:金为民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罕见的舒张晚期室性期前收缩R-on-P 1例

    室性期前收缩简称室早,一般情况下所见到的室早为舒张中期室早,舒张晚期和早期室早作为其中两种情况,在临床上较少见.而R-on-P现象又是舒张晚期的一种特殊情况.本文探讨1例室早发生在舒张晚期的R-on-P,其心电图特点有别于其他类型.

    作者:刘志宁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中药内服外用治疗慢性宫颈炎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内服外用中药对慢性宫颈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科门诊近年经治的78例慢性宫颈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中药内服外用的治疗方法及其治疗效果.结果:78例患者中,Ⅰ度糜烂患者治愈率为100%;Ⅱ度糜烂患者治愈率为40.4%,显效率为59.6%;Ⅲ度糜烂患者治愈率为18.75%,显效率为43.75%.结论:中药内服外用对慢性宫颈炎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孔爱姣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31例拇指再造术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目的:探讨临床观察与护理在拇指再造术前、术后治疗中的重要性.方法:对31例患者术前、术后采取了针对性的观察和护理.结果:31例患者拇指全部再造成活,无并发症发生.结论:根据患者术前、术后各阶段病情变化,做到了及时的观察、护理和健康指导,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作者:韩淑娟;余庆梅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晚期乳腺癌的治疗原则与策略

    虽然由于治疗的进步,乳腺癌患者的生存率明显提高,但仍有部分乳腺癌出现复发转移.一旦发生转移,治疗相当困难.本研究结合近年来晚期乳腺癌(MBC)的治疗进展,深入探讨MBC的合理治疗策略和手段,以期规范MBC的治疗,从而达到延长患者生存期的目的.

    作者:徐兵河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盐酸阿比朵尔的药理及临床应用评价

    盐酸阿比朵尔为非核苷类抗病毒药,其抗病毒作用有多种途径,疗效显著,无明显副作用,高效低毒,具有巨大的研究潜力和发展前景.本文检索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归纳、整理和评价,对近年来国内外报道的盐酸阿比朵尔的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张士红;丁爱丽;邹晓雯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肿瘤标志物在胰腺癌早期诊断中的研究

    胰腺癌为高度恶件的消化系统肿瘤,由于解剖部位的特殊性,胰腺癌的临床诊断主要依赖于有创或费用昂贵的影像学检查.使用无创手段筛查可疑患者可以提高检查效率、降低医疗费用,血清肿瘤标志物及相关肿瘤基因与蛋白表达的检测为此提供了可能.本文从蛋白质类肿瘤标志物、糖类肿瘤标志物两个方面对胰腺癌的肿瘤标志物进行介绍.

    作者:马红岩;王丹丹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临床护士分层次培训模式的探讨

    探讨临床护理人员分层次培训模式,提高护士护理理论水平及护理专业技能,培养护士具有敏捷的观察能力、急诊急救的应急能力、与患者交流的沟通能力,更重要的是掌握前沿的护理理论与技术,提高护理质量,推动医院护理学科的发展.

    作者:李霞;孙德义;郑玉霞;陈翠杰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恰玛古蜜膏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研究恰玛古蜜膏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小鼠单核-巨噬细胞对血流中碳粒的清除能力及小鼠血清中IgM抗体水平;测定小鼠耳廓肿胀度,观察恰玛古蜜膏对二硝基氯苯诱导的小鼠迟发型超敏反应的影响;镜检计数观察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的能力.结果:恰玛古蜜膏40 g/kg剂量能明显提高小鼠单核-巨噬细胞对血流中碳粒的清除能力,促进小鼠血清中IgM抗体的生成,提高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的能力;恰玛古蜜膏40 g/kg剂量和20 g/kg剂量能明显增强二硝基氯苯诱导的小鼠迟发型超敏反应.结论:恰玛古蜜膏可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

    作者:孙艳;安熙强;马媛;张涛;姚华;贾鸿雁;张亚辉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甲状腺结节的超声诊断

    目的:分析甲状腺良性和恶性结节的超声特征,为临床医师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月~2009年6月期间手术的甲状腺结节患者共110例,对其结节的大小、钙化、回声、边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特征结合病理学诊断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恶性结节中微钙化、边界欠清或不清、内部回声不均匀、未见明显包膜、CDFI显示血流信号增强者发生率明显高于良性结节(P<0.05).结论:B超特征有助于区分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

    作者:周云萍;邵迎新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螺旋CT多平面重建在副鼻窦检查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螺旋CT多平面重建技术在副鼻窦检查中的价值.方法:对26例副鼻窦炎患者,均行副鼻窦轴位及冠状位扫描,利用多平面重建(MPR)技术得到冠状位、矢状位、轴位的多平面重建图像,观察鼻副窦结构及病变范围,对图像资料进行影像分析.结果:螺旋CT多平面重建图像从各种角度、多切面地显示副鼻窦的解剖、病变部位、范围及气道情况,清楚显示各鼻窦及窦口.结论:重组冠状位图像可获得与直接冠状位扫描相同的图像效果,可以取代直接冠状位扫描,为鼻副窦炎及其原因的临床诊断提供可靠的影像资料.

    作者:王国庆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黄芪注射液在治疗病毒性心肌炎中的作用观察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在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应用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本院2005年12月~2008年12月间收治的病毒性心肌炎患者65例,随机分为黄芪组(33例)与对照组(32例),将两组的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进行对比观察.结果:2个疗程后黄芪组治愈率(84.8%)高于对照组的治愈率(59.4%),两者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应用黄芪注射液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可明显提高治愈率,降低无效率.

    作者:刘文明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裁员对聘用护理人员的心理影响及对策

    聘用护理人员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已成为医院护理队伍的主力军和新生力量.因此,他们的精神状态,尤其是在裁员后出现的心理波动,应积极给予应对,以保证临床工作的安全和稳定,并使聘用护理人员努力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以出色的成绩赢得社会的理解和支持.

    作者:王清 刊期: 2010年第06期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