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清
目的:寻求提高护理业务查房质量、解决疑难护理问题、提高护士长查房水平的捷径.方法:科护士长改变以往的I临床护理业务查房模式,运用护理程序实施护十长互动式护理观摩查房,护士长主持,选择复杂疑难病历,相互交流学习,使护理查房落到实处.结果:所提护理问题恰当、全面、针对性强,护理措施切实可行.结论:互动式护理业务查房可提高护士长的查房水平,锻炼护士的临床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使科护士长能全面、及时地了解护理查房质量,并提出指导性意见,从而提高危重患者的护理质量.
作者:孙亚萍;肖岷;王晓红;张翠贤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探索门诊药房开设合理用药咨询窗口的必要性.方法:解读<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办法>对医院药事管理的规定以及医院药师的职能,探索开展医院临床药学丁作的实用途径.结果:门诊药房开设用药咨询窗口能够大限度地满足患者、医护人员对药学服务的需要,实现医院药学服务功能的转变.结论:门诊药房开设合理用药咨询窗口是医院临床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医院应当重视对临床药物咨询师的培养,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大众.
作者:舒杰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准确了解忻州市饮水型氟中毒的改水降氟工程的防治效果.方法:采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氟含量的浓度.结果:从三个点的监测结果来看,改水后氟斑牙患病率与未改水前相比有很大差异,定襄县为氟病中度流行区,代县为非流行区,忻府区为流行边缘区.结论:氟元素与口腔医学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适量氟有肯定的防龋作用,而氟中毒引起以氟斑牙为主要特征的口腔损害.
作者:李志娟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对妊娠合并子宫肌瘤30例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进行探讨.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阴道分娩8例;行剖宫产术分娩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21例;1例为肌瘤多发,且直径均>5 cm,术中出血较多,且创面较大,为避免感染和出血行全子宫切除;1例为子宫颈肌瘤,因其特殊位置,剖宫产时未行剔除术.结论:子宫肌瘤对生育有较大影响,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属于高危妊娠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并积极治疗,剖宫产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是一种积极可行的方法,临床效果较好.
作者:肖彩燕 刊期: 2010年第06期
临床药师能协助医生在正确的时机为患者处方正确的药物和正确的剂量,在临床合理用药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分析临床药师的责任与权利,探讨临床应具有的素质,证明建立临床药师制度的必要性.
作者:吴志坚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质子泵抑制剂泮托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疗效,以提高疗效,减少复发率.方法:收集我院2008年1月~2009年1月经消化科治疗的十二指肠溃疡患者100例,使用泮托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的各5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愈合率、半年后复发率.结果:泮托拉唑组的愈合率为92.0%,奥美拉唑组为88.0%,两组的总有效率均为100.0%,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泮托拉唑组半年复发率为10.0%,奥美拉唑组为14.0%,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药物常规用量在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疗效方面及在愈后半年复发率方面无明显差异.
作者:赵宏然;赵海;岳秀婕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总结我院在全凭静脉低温体外循环下行双瓣膜置换术的麻醉处理要点.方法:选择40例心功能Ⅱ~Ⅲ级且合并各种夹杂症的联合瓣膜病的患者,在全凭静脉低温体外循环麻醉下完成手术.结果:大多数患者在麻醉期间心率血压维持满意,全组平均转流时间90~180 min,30例患者心脏自动复跳.10例需电击除颤复跳.l例术后死于脑梗死,其余均治愈出院.结论:麻醉管理原则为在围术期避免加重已经异常的容量和(或)压力负荷,利用和保护机体的各种代偿机制,尽量维持有效的前向心输出量,尽可能减少麻醉并发症的发生.妥善的麻醉处理、体外循环及心肌保护、合理的术后支持是双瓣膜置换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徐长荣;杜江;姜灿红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通过观察复方樟柳碱联合针刺治疗麻痹性斜视的临床疗效,以探讨麻痹性斜视更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将56例(56只眼)麻痹性斜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为复方樟柳碱联合针刺组,对照组为单用复方樟柳碱组,14 d为1个疗程,2~3个疗程后,分别比较两组眼球运动、眼位、复视等症状的恢复情况.结果:治疗组治愈8例,显效12例,好转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2.8%;对照组治愈2例,显效11例,好转7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71.4%.结论:复方樟柳碱联合针刺的方法治疗麻痹性斜视,起效快,疗程短,其效果令人满意.
作者:夏清艳 刊期: 2010年第06期
本文探讨了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的发病原因、治疗方案和佳治疗时机,提出了对本病进行筛查的重要性.
作者:姚丽萍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分析我院门诊处方的中、西药使用情况,评价其合理性.方法:随机抽取我院门诊2009年第2季度的中、西药处方各5 000张,分析临床用药情况.结果:每张西药处方平均药品种数为2.0种,每张处方平均金额为129.91元,抗菌药物、注射剂、药品通用名及不合理处方使用率分别为32.27%、24.42%、97.81%、15.67%.结论:我院门诊中、西药处方的使用基本合理,但有些方面仍需要进一步改进和提高,特别是中、西药用法用量、抗菌药物、注射剂及中成药的使用.
作者:赵璧完;祁俊;吴向起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医院药房拆零药品规范化管理之科学、合理和可行的方案.方法:针对目前医院药房拆零药品管理中存在的某些问题进行分析,建立合理而规范的管理模式,尤其是药品效期的追踪查询.结果:建立了一种较为规范的医院药房拆零药品管理模式,可确保医嘱拆零药品的安全发出,并能有效追踪拆零药晶的相关信息.结论:建立规范的拆零药晶管理模式是必要的.
作者:石凤鸣;陈蓉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对妇科恶性肿瘤术后化疗患者生理指标的影响.方法:将180例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包括健康教育、放松训练在内的综合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率、血压、血红蛋白含量和淋巴细胞计数.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明显低于对照组,血红蛋白含量和淋巴细胞计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t=9.261,4.231,4.355,3.087),而两组间心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有助于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期间的生命体征的稳定.改善其贫血症状和提高其免疫力.
作者:盛立峰;范高云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MP)感染患儿血清MPAb-IgM与IL-6、TNF-α的关系.方法:采用EUSA法测定患儿血清IL-6、TNF-α因子.结果:MP感染患儿MpAb-IgM阳性,即感染早期IL-6、TNF-α水平较正常儿水平均显著升高,且与临床表现的升高一致.结论:MP感染患儿血清MPAb-IgM与IL-6、TNF-α水平的升高可以作为肺炎支原体感染急性阶段的一个重要指标.
作者:马琼麟;曾维;牛承荣;黄静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总结复方大承气汤在抢救机磷农药中毒的临床上导泻的观察与护理要点.方法:对120例口服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分组.用20%甘露醇及其他方法治疗者为对照组60例,用复方大承气汤治疗者为治疗组60例.观察两组患者导泻后大便排出的时间及病程.结果:对照组60例患者导泻后大便排出的时间为(20.0±3.5)h,住院(10±3)d,治疗组导泻后大便排出的时间为(8±2)h,住院(6±3)d.结论:复方大承气汤能润肠通便,增加肠道蠕动,对胃肠平滑肌有兴奋作用,增加肠张力,使胃肠收缩节律增强有力,起较好的导泻作用,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戴凤燕;庄贤锐;黄亚珍 刊期: 2010年第06期
通过对92例蝮蛇咬伤病例的治疗与护理,探讨局部伤口护理的重要性.蝮蛇咬伤后及时有效的伤口处理能减轻全身中毒症状,降低患肢伤残率,提高治愈率.
作者:阳涛 刊期: 2010年第06期
探讨临床护理人员分层次培训模式,提高护士护理理论水平及护理专业技能,培养护士具有敏捷的观察能力、急诊急救的应急能力、与患者交流的沟通能力,更重要的是掌握前沿的护理理论与技术,提高护理质量,推动医院护理学科的发展.
作者:李霞;孙德义;郑玉霞;陈翠杰 刊期: 2010年第06期
医院文化是医务人员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培育出来的群体意识、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及行为准则.培育医院文化,发展医院文化.建设医院文化,塑造医院形象,加强思想道德教育都是医院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
作者:刘一星;杨健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胸腔积液对肺静脉血流影响.方法:选取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61例,以积液量分为四组,A组,中等量右胸腔积液15例;B组,中等量左胸腔积液21例;C组,大量有胸腔积液15例;D组,大量左胸腔积液10例.测量右肺上静脉血流速度.结果:抽液后A、B、C组各指标无变化;D组收缩期峰值流速升高,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左胸腔大量积液后,右肺上静脉收缩期峰值流速减低.
作者:刘善武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足趾移植再造修复多手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例拇、手指等多指缺损患者,应用游离双足趾移植再造修复.随访5~24个月.结果:本组20例40指,一期全部成活,外观基本满意者11例,9例给予二期外观再塑形手术.再造的拇、手指功能:优15例,良4例,可1例.结论:双侧第二足趾移植再造修复拇指等多个手指缺损,是当前再造拇、手指诸多方法中比较理想的方法,且对足部的美观及功能影响较小.
作者:李海州;武运喜;李志敏;李海林;程永振;庞东磊;何腊仙;郭宁国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加强病历质量的全程监控,以提高医疗质量;加强防范医疗安全的意识.方法:病历质量三个阶段的监控,医务人员法律知识的学习.结果:通过对病历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大大提高病历书写质量,从而提高医疗质量,树立了防范纠纷和应诉意识.结论:通过抓好医疗文件的书写和管理,提高了医疗质量,避免了医疗差错事故和纠纷的发生.
作者:黄琦 刊期: 2010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