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科护士长实施护士长互动式护理业务查房的实践

孙亚萍;肖岷;王晓红;张翠贤

关键词:护理程序, 护理业务查房, 护士长互动式
摘要:目的:寻求提高护理业务查房质量、解决疑难护理问题、提高护士长查房水平的捷径.方法:科护士长改变以往的I临床护理业务查房模式,运用护理程序实施护十长互动式护理观摩查房,护士长主持,选择复杂疑难病历,相互交流学习,使护理查房落到实处.结果:所提护理问题恰当、全面、针对性强,护理措施切实可行.结论:互动式护理业务查房可提高护士长的查房水平,锻炼护士的临床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使科护士长能全面、及时地了解护理查房质量,并提出指导性意见,从而提高危重患者的护理质量.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相关文献
  • 提高医学成人高等教育质量的探讨

    针对目前医学成人高等教育的现状,成教学院要结合本校实际,转变教育观念、制订具有成人教育特色的人才培养计划,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建立完善的教学管理制度与运行机制,解决存在的问题,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肖锋刚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科护士长实施护士长互动式护理业务查房的实践

    目的:寻求提高护理业务查房质量、解决疑难护理问题、提高护士长查房水平的捷径.方法:科护士长改变以往的I临床护理业务查房模式,运用护理程序实施护十长互动式护理观摩查房,护士长主持,选择复杂疑难病历,相互交流学习,使护理查房落到实处.结果:所提护理问题恰当、全面、针对性强,护理措施切实可行.结论:互动式护理业务查房可提高护士长的查房水平,锻炼护士的临床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使科护士长能全面、及时地了解护理查房质量,并提出指导性意见,从而提高危重患者的护理质量.

    作者:孙亚萍;肖岷;王晓红;张翠贤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MRI对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病灶的诊断分析

    目的:研究MRI检查技术对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病灶的诊断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2009年9月随访经治病例46例共79个残留癌灶,于TACE术后1.0~1.5个月行MRI检查.并于MRI检查后1~3 d行DSA检查治疗.行MRI表现与DSA图像对比分析研究.结果:本组46例共79个病灶,MRI显示共38例55个肿瘤病灶残留,12例出现17个新发病灶;DSA共显示42例58个肿瘤病灶残留,14例出现21个新发病灶.以DSA为标准,MRI判断病灶残存的敏感性为91.2%,特异性为100%.结论:MRI能准确显示肝癌TACE术后的肿瘤残存、复发、坏死、碘油沉积等情况,是无创性检查判断TACE术后病灶情况较理想的影像学检查方式.

    作者:吴涛;王志学;周青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B超引导粗针穿刺乳腺肿块活检60例报告

    目的:探讨在B超实时引导下用穿刺乳腺肿块进行病理活检的临床价值.方法:对60例乳腺肿块,在超声实时引导下采用注射器16G粗针进行穿刺活检术,活检组织均做病理检查.结果:穿刺活检取材成功率为100%,60例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B超引导下粗针穿刺乳腺肿块活检术是一种安全、实用、简便、价廉、取材成功率高的检查方法,能对乳腺肿块的病理诊断提供满意的活检组织材料,利于对乳腺肿块患者术前制订佳的治疗方案.

    作者:李小兰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新生儿经皮测胆红素局限性分析

    目的:了解新生儿经皮测胆红素的临床意义.方法:用经皮胆红素测试仪对新生儿进行检测,并以血清总胆红素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新生儿经皮测胆红素未能取代血清检测.结论:通过对比分析得出经皮测胆红素适用于高胆红素血症的检测,如作为单一的治疗凭证则欠佳.

    作者:何立华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螺旋CT多平面重建在副鼻窦检查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螺旋CT多平面重建技术在副鼻窦检查中的价值.方法:对26例副鼻窦炎患者,均行副鼻窦轴位及冠状位扫描,利用多平面重建(MPR)技术得到冠状位、矢状位、轴位的多平面重建图像,观察鼻副窦结构及病变范围,对图像资料进行影像分析.结果:螺旋CT多平面重建图像从各种角度、多切面地显示副鼻窦的解剖、病变部位、范围及气道情况,清楚显示各鼻窦及窦口.结论:重组冠状位图像可获得与直接冠状位扫描相同的图像效果,可以取代直接冠状位扫描,为鼻副窦炎及其原因的临床诊断提供可靠的影像资料.

    作者:王国庆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2009年永济市饮水型氟中毒现况分析

    目的:调查我市饮水型氟中毒病区的病情变化及改水防氟防治措施落实情况.方法:按照<国家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监测方案的要求>于2009年5月份,分别抽取了轻、中、重3个病区的3个村作为监测调查点进行监测.监测项目有水氟、尿氟、儿童氟斑牙、成人临床氟骨症.结果:轻、中病区改水防氟防治效果较明显,重病区防治效果不理想,我市防治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工作任重道远.结论:只要采取有效的降氟改水措施,坚持长年饮用低氟水,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就能得到有效控制.

    作者:李翠芳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急性左心衰的急救护理

    目的:探讨急性左心衰患者的急救护理.方法:对我院收治的急性左心衰竭患者进行积极的抢救治疗和精心的护理.结果:通过上述护理措施,急性左心衰发作明显减少,无死亡病例.至今发作住院1次5例,其余均恢复良好.结论:对急性左心衰患者应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及治疗措施,及时缓解病情,严密观察病情和生命体征的变化.避免进一步加重发展为急性肺水肿.

    作者:谭春兴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滋阴活血法结合补液治疗晚期妊娠羊水过少对羊水量及围生期结局的影响

    目的:探讨滋阴活血法结合补液对羊水过少患者羊水量及围生期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羊水过少患者42例随机分入滋阴活血法结合补液治疗组与补液治疗组,并取13例饮水治疗作为对照,观察各组治疗前、治疗1周后、4周后羊水指数(AFI)及围生期胎儿窘迫、胎儿生长受限、剖宫产、新生儿窒息、死亡情况.结果:滋阴活血结合补液组治疗前、治疗1周、4周后AFI分别为(4.67±0.26)、(7.51±0.87)、(6.69±0.70);补液组为(4.65±0.22)、(6.75±0.88)、(5.64±0.71);对照组为(4.68±0.27)、(5.18±0.58)、(5.02±0.42),两治疗组治疗1周、4周后AFI均较治疗前增加(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无差异:滋阴活血结合补液组与补液组治疗1周后AFI增加量无差异,但4周后滋阴活血法结合补液组AFI增加量优于补液组.滋阴活血结合补液组胎儿窘迫、剖宫产构成比分别为14.3%、38%,低于补液组的42.8%、71.4%(P<0.05)和对照组的61.5%、76.9%(P<0.05);三组胎儿生长受限、新生儿窒息、死亡构成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滋阴活血法结合补液治疗晚期妊娠羊水过少可增加其羊水量并减少胎儿窘迫发生、降低剖宫产率,其机理可能与中医滋阴活血法可改善胎盘功能有关.

    作者:曾倩;张红霞;赵新然;崔潇华;孙敬之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我院门诊中、西药处方的抽查与分析

    目的:分析我院门诊处方的中、西药使用情况,评价其合理性.方法:随机抽取我院门诊2009年第2季度的中、西药处方各5 000张,分析临床用药情况.结果:每张西药处方平均药品种数为2.0种,每张处方平均金额为129.91元,抗菌药物、注射剂、药品通用名及不合理处方使用率分别为32.27%、24.42%、97.81%、15.67%.结论:我院门诊中、西药处方的使用基本合理,但有些方面仍需要进一步改进和提高,特别是中、西药用法用量、抗菌药物、注射剂及中成药的使用.

    作者:赵璧完;祁俊;吴向起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经桡动脉行冠状造影及支架置入术的护理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行冠状造影及支架置入术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对我院心内科2008年1月~2009年4月经桡动脉行冠状造影及支架置入术的39例患者的临床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本组39例经桡动脉成功置入了47枚支架,置入的支架成功率为100%.术后平均随访10个月,所有患者穿刺侧手的功能均正常.结论:经桡动脉行冠状造影及支架置入术安全可靠,全面有效的细致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

    作者:马惠贤;李灵军;马恒飞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两种不同温度膀胱冲洗液对老年TUVP患者的影响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温度冲洗液对老年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TUVP)患者的影响.方法:将140例老年TURP患者随机分为等温组和室温组,各70例.观察组术中采用37℃恒温5%葡萄糖注射液灌洗膀胱,而室温组术中采用室温5%葡萄糖注射液.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生命体征、血清内皮素-1(ET-1)水平的变化及术后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结果:与术前比较,术毕时等温组的平均动脉压(MAP)明显降低、室温组的体温和MAP亦明显降低,有显著性差异(t=25.827、3.852、4.409,P<0.01);等温组术毕时体温显著高于室温组(t=12.914,P<0.01),而心率、MAP和ET-1水平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等温组寒战和电切综合征(TURS)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室温组(X2=30.179、5.833,P<0.01或P<0.05).结论:采用37℃恒温5%葡萄糖注射液灌洗膀胱有助于预防老年TUVP患者术中低体温和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刘凤鸣;曾伶芝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眼底检查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中视网膜病变的发生情况及临床分期.方法:我院2003年1月~2009年1月共对253例糖尿病患者进行眼底检查及临床分期,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进行眼底检查的患者共计212例,其中,存在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173例295只眼,合并黄斑水肿患者共计23例37只眼.结论:眼科检查有助于评价患者的病情控制情况,在糖尿病的诊治中占据重要的地位.

    作者:朴香淑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检测血清MPAb-IgM与IL-6、TN F-α的关系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MP)感染患儿血清MPAb-IgM与IL-6、TNF-α的关系.方法:采用EUSA法测定患儿血清IL-6、TNF-α因子.结果:MP感染患儿MpAb-IgM阳性,即感染早期IL-6、TNF-α水平较正常儿水平均显著升高,且与临床表现的升高一致.结论:MP感染患儿血清MPAb-IgM与IL-6、TNF-α水平的升高可以作为肺炎支原体感染急性阶段的一个重要指标.

    作者:马琼麟;曾维;牛承荣;黄静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蜂蜡的现代研究

    中药蜂蜡药用历史悠久,现代研究发现蜂蜡中的主要成分为十六烷酸与三十烷醇形成的酯类,还包括部分烷烃类、游离长链脂肪酸类、游离长链脂肪醇类.近10年来研究发现,蜂蜡的主要药理活性成分为其中的长链脂肪醇族(D-002)及长链脂肪酸族(D-003),药理活性包括抗溃疡、抗皮肤炎症、降血脂、抗氧化、抗血栓等.

    作者:李光;张宁;雷勇;孙慧峰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泮托拉唑和奥美拉唑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对比研究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质子泵抑制剂泮托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疗效,以提高疗效,减少复发率.方法:收集我院2008年1月~2009年1月经消化科治疗的十二指肠溃疡患者100例,使用泮托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的各5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愈合率、半年后复发率.结果:泮托拉唑组的愈合率为92.0%,奥美拉唑组为88.0%,两组的总有效率均为100.0%,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泮托拉唑组半年复发率为10.0%,奥美拉唑组为14.0%,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药物常规用量在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疗效方面及在愈后半年复发率方面无明显差异.

    作者:赵宏然;赵海;岳秀婕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盐酸阿比朵尔的药理及临床应用评价

    盐酸阿比朵尔为非核苷类抗病毒药,其抗病毒作用有多种途径,疗效显著,无明显副作用,高效低毒,具有巨大的研究潜力和发展前景.本文检索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归纳、整理和评价,对近年来国内外报道的盐酸阿比朵尔的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张士红;丁爱丽;邹晓雯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异位妊娠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异位妊娠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6年3月~2007年6月我院收住的60例异位妊娠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经超声检查的声像图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临床诊断进行比较分析.结果:60例患者中4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诊断符合率为91.6%(55/60).结论:宫外孕的声像图具有特征性表现,超声的应用可极大地提高宫外孕诊断率.

    作者:秦翠丽;赵春梅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颅脑创伤患者120例麻醉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案对颅脑创伤手术患者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接受手术的颅脑外伤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60例,A组施用异丙酚麻醉方案,B组施用异氟醚麻醉方案.观察并分析术前、术中、术后各项生理指标.结果:两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在组内和组问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SPO2在组内和组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术后不良反应统计亦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两种麻醉方案均有较好的麻醉效果,但采用异丙酚麻醉方案血压变化稳定,更适合于老年患者,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沛华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头孢哌酮钠致急性肾功能衰竭1例

    孢哌酮钠系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主要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而起到杀菌作用,由于其毒副作用较小,对大部分革兰阴性菌及阳性菌均有较好的作用,故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然而近年来有关头孢哌酮钠不良反应的报道逐渐增多,注射用头孢哌酮钠的不良反应主要以全身性损害及呼吸系统损害为主,如过敏性休克、急性肺水肿、哮喘发作等.

    作者:吕海洋;万宏霞 刊期: 2010年第06期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