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30例临床分析

肖彩燕

关键词:妊娠合并子宫肌瘤, 子宫肌瘤剔除术, 剖宫产
摘要:目的:对妊娠合并子宫肌瘤30例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进行探讨.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阴道分娩8例;行剖宫产术分娩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21例;1例为肌瘤多发,且直径均>5 cm,术中出血较多,且创面较大,为避免感染和出血行全子宫切除;1例为子宫颈肌瘤,因其特殊位置,剖宫产时未行剔除术.结论:子宫肌瘤对生育有较大影响,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属于高危妊娠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并积极治疗,剖宫产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是一种积极可行的方法,临床效果较好.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相关文献
  •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眼底检查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中视网膜病变的发生情况及临床分期.方法:我院2003年1月~2009年1月共对253例糖尿病患者进行眼底检查及临床分期,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进行眼底检查的患者共计212例,其中,存在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173例295只眼,合并黄斑水肿患者共计23例37只眼.结论:眼科检查有助于评价患者的病情控制情况,在糖尿病的诊治中占据重要的地位.

    作者:朴香淑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开设合理用药咨询窗口的探讨

    目的:探索门诊药房开设合理用药咨询窗口的必要性.方法:解读<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办法>对医院药事管理的规定以及医院药师的职能,探索开展医院临床药学丁作的实用途径.结果:门诊药房开设用药咨询窗口能够大限度地满足患者、医护人员对药学服务的需要,实现医院药学服务功能的转变.结论:门诊药房开设合理用药咨询窗口是医院临床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医院应当重视对临床药物咨询师的培养,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大众.

    作者:舒杰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C反应蛋白与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功能不全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与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心功能不全的关系.方法:选择AMI患者48例(AMI组)、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20例(UA组)和年龄相匹配的健康体检者20例(对照组),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CRP,AMI组检测人院后第1、3、7天的CRP(第1、3、7天的CRP对应CRP1、CRP3、CRP7),不稳定型心绞痛组和对照组各检测1次CRP.根据临床症状体征(Killip分级)和1周后心脏超声心动图评价AMI后心功能状态,以Killip分级将AMI患者分为两个亚组(KillipⅠ级组即心功能正常组和Killip>Ⅰ级组即心功能不全组).结果:血清CRP在冠心病各组均升高,AMI后不同时间的CRP1、CRP3、CRP7及不稳定型心绞痛组的CRP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AMI组CRP1、CRF3、CRF7升高(3次总体有差异,P<0.05),分别以CRP3高,达峰值.AMI后心功能不全组CRP1、CRP3、CRP7高于AMI后心功能正常组(P<0.01、P<0.01、P<0.05分别对应CRP1、CRP3、CRP7).结论:冠心病发生、发展有炎症反应的参与,观察CRP水平对于AMI后病情监测和预后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郑波涛;来春林;王建香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医院药房拆零药品规范管理模式的探索

    目的:探讨医院药房拆零药品规范化管理之科学、合理和可行的方案.方法:针对目前医院药房拆零药品管理中存在的某些问题进行分析,建立合理而规范的管理模式,尤其是药品效期的追踪查询.结果:建立了一种较为规范的医院药房拆零药品管理模式,可确保医嘱拆零药品的安全发出,并能有效追踪拆零药晶的相关信息.结论:建立规范的拆零药晶管理模式是必要的.

    作者:石凤鸣;陈蓉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临床护士分层次培训模式的探讨

    探讨临床护理人员分层次培训模式,提高护士护理理论水平及护理专业技能,培养护士具有敏捷的观察能力、急诊急救的应急能力、与患者交流的沟通能力,更重要的是掌握前沿的护理理论与技术,提高护理质量,推动医院护理学科的发展.

    作者:李霞;孙德义;郑玉霞;陈翠杰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我院儿科门诊抗菌药物使用分析

    目的:了解我院儿科门诊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儿科门诊2008年10月~2009年9月收集到的14 750张处方,统计抗菌药物处方,并对使用合理性进行评价.结果:我院儿科门诊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为42.82%,抗菌药物单独使用比例为92.45%,静脉给药比例为32.92%.涉及抗菌药物6类,头孢菌素类及复合制剂使用多,占抗菌药物的62.33%.其次大环内酯类占26.33%,青霉素类及复合制剂占10.77%.联用抗菌药物占抗菌药物处方的3.23%,存在不合理用药的情况.结论:我院门诊儿科抗菌药物的使用基本符合抗菌原则,但仍需进一步提高.

    作者:欧阳仲毅;白帆;黄登鹏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我院不合理用药现状分析

    为了增强患儿用药的安全性,促进合理用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对我院目前临床存在的不合理处方进行统计分析.针对儿童合理用药提供依据,让临床医师安全、正确、合理地选择药品,减少药源性疾病、细菌耐药性及院内感染的发生率;提高医疗质量,消减医药资源浪费现象,减轻患儿家长的医药负担,为临床提供更安全、有效、经济的药学服务.

    作者:郭辉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甲状腺结节的超声诊断

    目的:分析甲状腺良性和恶性结节的超声特征,为临床医师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月~2009年6月期间手术的甲状腺结节患者共110例,对其结节的大小、钙化、回声、边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特征结合病理学诊断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恶性结节中微钙化、边界欠清或不清、内部回声不均匀、未见明显包膜、CDFI显示血流信号增强者发生率明显高于良性结节(P<0.05).结论:B超特征有助于区分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

    作者:周云萍;邵迎新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急性左心衰的急救护理

    目的:探讨急性左心衰患者的急救护理.方法:对我院收治的急性左心衰竭患者进行积极的抢救治疗和精心的护理.结果:通过上述护理措施,急性左心衰发作明显减少,无死亡病例.至今发作住院1次5例,其余均恢复良好.结论:对急性左心衰患者应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及治疗措施,及时缓解病情,严密观察病情和生命体征的变化.避免进一步加重发展为急性肺水肿.

    作者:谭春兴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原发性高血压并糖耐量异常患者血尿酸与脉压的相关分析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并糖耐量异常患者血尿酸(BUA)与脉压(PP)的关系.方法:对232例患者中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72例、糖耐量异常(IGT)患者74例和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耐量异常(EH+IGT)患者86例进行动态血压和BUA测定.结果:IGT组BUA与收缩压无显著性相关(r=0.078 P>0.05),而与PP呈正相关(r=0.226,P<0.05);EH组BUA与收缩压(SBP)和PP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226、0.238,P<0.05);EH+IGT组BUA与SBP和PP均呈显著性正相关(r值分别为0.292、0.312,P<0.01),BUA与PP相关性在EH+IGT组大.结论:PP与BUA呈正相关,为降低心血管死亡危险,降低BUA和降低PP同样重要,尤其对伴有糖耐量异常的EH患者.

    作者:张静;高宇新;吕明睿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44例烧伤患者的心理特点分析及护理

    目的:总结烧伤患者的心理特点,为提高烧伤的成功率累积经验.方法:本组44例患者,均采用深静脉置管术,患者都能迅速平稳地渡过休克期,为医师的早期削痂植皮术创造有利条件,加强置管的护理.结果:治愈36例,死亡8例.结论:烧伤患者在积极配合医生治疗的同时,做好心理干预,对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吴桐;李蓉;刘艳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裁员对聘用护理人员的心理影响及对策

    聘用护理人员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已成为医院护理队伍的主力军和新生力量.因此,他们的精神状态,尤其是在裁员后出现的心理波动,应积极给予应对,以保证临床工作的安全和稳定,并使聘用护理人员努力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以出色的成绩赢得社会的理解和支持.

    作者:王清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我院门诊中、西药处方的抽查与分析

    目的:分析我院门诊处方的中、西药使用情况,评价其合理性.方法:随机抽取我院门诊2009年第2季度的中、西药处方各5 000张,分析临床用药情况.结果:每张西药处方平均药品种数为2.0种,每张处方平均金额为129.91元,抗菌药物、注射剂、药品通用名及不合理处方使用率分别为32.27%、24.42%、97.81%、15.67%.结论:我院门诊中、西药处方的使用基本合理,但有些方面仍需要进一步改进和提高,特别是中、西药用法用量、抗菌药物、注射剂及中成药的使用.

    作者:赵璧完;祁俊;吴向起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盐酸阿比朵尔的药理及临床应用评价

    盐酸阿比朵尔为非核苷类抗病毒药,其抗病毒作用有多种途径,疗效显著,无明显副作用,高效低毒,具有巨大的研究潜力和发展前景.本文检索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归纳、整理和评价,对近年来国内外报道的盐酸阿比朵尔的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张士红;丁爱丽;邹晓雯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滋阴活血法结合补液治疗晚期妊娠羊水过少对羊水量及围生期结局的影响

    目的:探讨滋阴活血法结合补液对羊水过少患者羊水量及围生期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羊水过少患者42例随机分入滋阴活血法结合补液治疗组与补液治疗组,并取13例饮水治疗作为对照,观察各组治疗前、治疗1周后、4周后羊水指数(AFI)及围生期胎儿窘迫、胎儿生长受限、剖宫产、新生儿窒息、死亡情况.结果:滋阴活血结合补液组治疗前、治疗1周、4周后AFI分别为(4.67±0.26)、(7.51±0.87)、(6.69±0.70);补液组为(4.65±0.22)、(6.75±0.88)、(5.64±0.71);对照组为(4.68±0.27)、(5.18±0.58)、(5.02±0.42),两治疗组治疗1周、4周后AFI均较治疗前增加(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无差异:滋阴活血结合补液组与补液组治疗1周后AFI增加量无差异,但4周后滋阴活血法结合补液组AFI增加量优于补液组.滋阴活血结合补液组胎儿窘迫、剖宫产构成比分别为14.3%、38%,低于补液组的42.8%、71.4%(P<0.05)和对照组的61.5%、76.9%(P<0.05);三组胎儿生长受限、新生儿窒息、死亡构成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滋阴活血法结合补液治疗晚期妊娠羊水过少可增加其羊水量并减少胎儿窘迫发生、降低剖宫产率,其机理可能与中医滋阴活血法可改善胎盘功能有关.

    作者:曾倩;张红霞;赵新然;崔潇华;孙敬之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全面加强以患者为中心的医院文化建设

    医院文化是医务人员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培育出来的群体意识、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及行为准则.培育医院文化,发展医院文化.建设医院文化,塑造医院形象,加强思想道德教育都是医院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

    作者:刘一星;杨健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黄芪注射液在治疗病毒性心肌炎中的作用观察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在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应用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本院2005年12月~2008年12月间收治的病毒性心肌炎患者65例,随机分为黄芪组(33例)与对照组(32例),将两组的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进行对比观察.结果:2个疗程后黄芪组治愈率(84.8%)高于对照组的治愈率(59.4%),两者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应用黄芪注射液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可明显提高治愈率,降低无效率.

    作者:刘文明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异位妊娠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异位妊娠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6年3月~2007年6月我院收住的60例异位妊娠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经超声检查的声像图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临床诊断进行比较分析.结果:60例患者中4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诊断符合率为91.6%(55/60).结论:宫外孕的声像图具有特征性表现,超声的应用可极大地提高宫外孕诊断率.

    作者:秦翠丽;赵春梅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在诊断睾丸疾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对睾丸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CDFI对52例睾丸疾病进行检测.结果:52例睾丸疾病中急性睾丸炎11例,睾丸肿瘤22例,睾丸血肿11例,睾丸扭转6例及睾丸囊肿2例.结论:CDFI对急性睾丸炎与睾丸扭转,睾丸恶性肿瘤与良性肿瘤及睾丸血肿在血流供应上明显不同,对睾丸疾病的诊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吴祖扬;靳莉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92例蝮蛇咬伤的救治与护理

    通过对92例蝮蛇咬伤病例的治疗与护理,探讨局部伤口护理的重要性.蝮蛇咬伤后及时有效的伤口处理能减轻全身中毒症状,降低患肢伤残率,提高治愈率.

    作者:阳涛 刊期: 2010年第06期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