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风湿性心脏双瓣膜置换术的麻醉

徐长荣;杜江;姜灿红

关键词:全凭静脉麻醉, 体外循环, 双瓣膜置换术
摘要:目的:总结我院在全凭静脉低温体外循环下行双瓣膜置换术的麻醉处理要点.方法:选择40例心功能Ⅱ~Ⅲ级且合并各种夹杂症的联合瓣膜病的患者,在全凭静脉低温体外循环麻醉下完成手术.结果:大多数患者在麻醉期间心率血压维持满意,全组平均转流时间90~180 min,30例患者心脏自动复跳.10例需电击除颤复跳.l例术后死于脑梗死,其余均治愈出院.结论:麻醉管理原则为在围术期避免加重已经异常的容量和(或)压力负荷,利用和保护机体的各种代偿机制,尽量维持有效的前向心输出量,尽可能减少麻醉并发症的发生.妥善的麻醉处理、体外循环及心肌保护、合理的术后支持是双瓣膜置换术成功的关键.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相关文献
  • 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检测血清MPAb-IgM与IL-6、TN F-α的关系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MP)感染患儿血清MPAb-IgM与IL-6、TNF-α的关系.方法:采用EUSA法测定患儿血清IL-6、TNF-α因子.结果:MP感染患儿MpAb-IgM阳性,即感染早期IL-6、TNF-α水平较正常儿水平均显著升高,且与临床表现的升高一致.结论:MP感染患儿血清MPAb-IgM与IL-6、TNF-α水平的升高可以作为肺炎支原体感染急性阶段的一个重要指标.

    作者:马琼麟;曾维;牛承荣;黄静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京尼平交联的脱细胞牛心包生物支架材料的实验研究

    目的:初步探讨新型生物交联剂京尼平对脱细胞牛心包基质作为支架材料的影响及意义,为心肌组织工程心脏补片的构建提供较理想的生物支架材料.方法:实验分为三组,A组(25块)为新鲜未脱牛心包组织,B组(25块)为脱细胞牛心包组织,C组(25块)为京尼平交联的脱细胞牛心包组织.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观察脱细胞效果和胶原纤维、弹力纤维改变;以组织厚度、热皱缩温度和抗拉力测试观察基质的物理性能变化.结果: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观察显示去污剂-酶消化法去细胞百分率达98.63%,能够有效脱除细胞,完整保留牛心包组织的胶原纤维和弹力纤维;组织厚度测试结果为,A组(3.8±1.0)mm,B组(3.8±1.2)mm,C组(4.0±1.0)mm;组织热皱缩温度测定结果为,A组(78.50±0.50)℃,B组(67.90±0.60)℃,C组(85.90±0.40)℃;组织抗拉力测试结果显示,经交联剂京尼平处理后C组大载荷、大应力、弹性模量、大应变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过新型生物交联剂京尼平交联的脱细胞牛心包大载荷增加显著,可以弥补脱细胞牛心包力学性能的减少,作为较理想的心肌组织工程支架材料.

    作者:陈平;李新华;邢万红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罕见的舒张晚期室性期前收缩R-on-P 1例

    室性期前收缩简称室早,一般情况下所见到的室早为舒张中期室早,舒张晚期和早期室早作为其中两种情况,在临床上较少见.而R-on-P现象又是舒张晚期的一种特殊情况.本文探讨1例室早发生在舒张晚期的R-on-P,其心电图特点有别于其他类型.

    作者:刘志宁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复方大承气汤在抢救口服机磷农药中毒的导泻效果观察与护理

    目的:总结复方大承气汤在抢救机磷农药中毒的临床上导泻的观察与护理要点.方法:对120例口服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分组.用20%甘露醇及其他方法治疗者为对照组60例,用复方大承气汤治疗者为治疗组60例.观察两组患者导泻后大便排出的时间及病程.结果:对照组60例患者导泻后大便排出的时间为(20.0±3.5)h,住院(10±3)d,治疗组导泻后大便排出的时间为(8±2)h,住院(6±3)d.结论:复方大承气汤能润肠通便,增加肠道蠕动,对胃肠平滑肌有兴奋作用,增加肠张力,使胃肠收缩节律增强有力,起较好的导泻作用,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戴凤燕;庄贤锐;黄亚珍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沐舒坦辅助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沐舒坦辅助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小儿支气管肺炎182随机分为两组,沐舒坦辅助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1个疗程后,沐舒坦治疗组患儿显效28例,有效59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5.6%;对照组患儿显效19例,有效38例,无效34例,总有效率为62.6%.结论:沐舒坦在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治疗中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袁影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医院药房拆零药品规范管理模式的探索

    目的:探讨医院药房拆零药品规范化管理之科学、合理和可行的方案.方法:针对目前医院药房拆零药品管理中存在的某些问题进行分析,建立合理而规范的管理模式,尤其是药品效期的追踪查询.结果:建立了一种较为规范的医院药房拆零药品管理模式,可确保医嘱拆零药品的安全发出,并能有效追踪拆零药晶的相关信息.结论:建立规范的拆零药晶管理模式是必要的.

    作者:石凤鸣;陈蓉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全胃切除功能性空肠代胃术68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全胃切除术后功能性空肠代胃作消化道重建手术方式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07年12月施行全胃切除功能性空肠代胃术6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部分病例出现轻度反流性食管炎、消化不良或肠功能障碍,均可缓解.所有患者术后体重、血红蛋白、清蛋白、总蛋白量均增加.结论:全胃切除功能性空肠代胃术是一种安全可靠、效果满意的手术方式.

    作者:湛建伟;苏国森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饮水型氟中毒监测结果与分析

    目的:准确了解忻州市饮水型氟中毒的改水降氟工程的防治效果.方法:采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氟含量的浓度.结果:从三个点的监测结果来看,改水后氟斑牙患病率与未改水前相比有很大差异,定襄县为氟病中度流行区,代县为非流行区,忻府区为流行边缘区.结论:氟元素与口腔医学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适量氟有肯定的防龋作用,而氟中毒引起以氟斑牙为主要特征的口腔损害.

    作者:李志娟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我院不合理用药现状分析

    为了增强患儿用药的安全性,促进合理用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对我院目前临床存在的不合理处方进行统计分析.针对儿童合理用药提供依据,让临床医师安全、正确、合理地选择药品,减少药源性疾病、细菌耐药性及院内感染的发生率;提高医疗质量,消减医药资源浪费现象,减轻患儿家长的医药负担,为临床提供更安全、有效、经济的药学服务.

    作者:郭辉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C反应蛋白与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功能不全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与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心功能不全的关系.方法:选择AMI患者48例(AMI组)、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20例(UA组)和年龄相匹配的健康体检者20例(对照组),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CRP,AMI组检测人院后第1、3、7天的CRP(第1、3、7天的CRP对应CRP1、CRP3、CRP7),不稳定型心绞痛组和对照组各检测1次CRP.根据临床症状体征(Killip分级)和1周后心脏超声心动图评价AMI后心功能状态,以Killip分级将AMI患者分为两个亚组(KillipⅠ级组即心功能正常组和Killip>Ⅰ级组即心功能不全组).结果:血清CRP在冠心病各组均升高,AMI后不同时间的CRP1、CRP3、CRP7及不稳定型心绞痛组的CRP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AMI组CRP1、CRF3、CRF7升高(3次总体有差异,P<0.05),分别以CRP3高,达峰值.AMI后心功能不全组CRP1、CRP3、CRP7高于AMI后心功能正常组(P<0.01、P<0.01、P<0.05分别对应CRP1、CRP3、CRP7).结论:冠心病发生、发展有炎症反应的参与,观察CRP水平对于AMI后病情监测和预后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郑波涛;来春林;王建香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骨科卧床患者便秘的护理方法与体会

    目的:探讨骨科卧床患者便秘的原因及其护理方法.方法:对我院的182名骨科卧床并发便秘的患者进行观察与分析,探讨其发病原因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对骨科卧床的患者早期采取干预及护理措施,降低了患者便秘的发生.结论:进行对证有效的护理治疗可以降低便秘的发生率.

    作者:许艾珍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中药内服外用治疗慢性宫颈炎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内服外用中药对慢性宫颈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科门诊近年经治的78例慢性宫颈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中药内服外用的治疗方法及其治疗效果.结果:78例患者中,Ⅰ度糜烂患者治愈率为100%;Ⅱ度糜烂患者治愈率为40.4%,显效率为59.6%;Ⅲ度糜烂患者治愈率为18.75%,显效率为43.75%.结论:中药内服外用对慢性宫颈炎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孔爱姣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我院发展的SWOT分析

    SWOT分析法是适用于企业发展策略分析的一种方法,也可以用于医院的发展策略分析.本文运用此方法对我院的现状进行分析,从而提出合适的发展策略.

    作者:王强;宋立国;葛丽娟;徐英智;张莹;王鹏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头孢哌酮钠致急性肾功能衰竭1例

    孢哌酮钠系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主要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而起到杀菌作用,由于其毒副作用较小,对大部分革兰阴性菌及阳性菌均有较好的作用,故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然而近年来有关头孢哌酮钠不良反应的报道逐渐增多,注射用头孢哌酮钠的不良反应主要以全身性损害及呼吸系统损害为主,如过敏性休克、急性肺水肿、哮喘发作等.

    作者:吕海洋;万宏霞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复方樟柳碱联合针刺治疗麻痹性斜视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通过观察复方樟柳碱联合针刺治疗麻痹性斜视的临床疗效,以探讨麻痹性斜视更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将56例(56只眼)麻痹性斜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为复方樟柳碱联合针刺组,对照组为单用复方樟柳碱组,14 d为1个疗程,2~3个疗程后,分别比较两组眼球运动、眼位、复视等症状的恢复情况.结果:治疗组治愈8例,显效12例,好转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2.8%;对照组治愈2例,显效11例,好转7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71.4%.结论:复方樟柳碱联合针刺的方法治疗麻痹性斜视,起效快,疗程短,其效果令人满意.

    作者:夏清艳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结直肠癌38例误诊原因临床分析

    目的:回顾性分析38例结直肠癌的误诊原因,以期进一步提高早期诊断率.方法:我院1998年1月~2008年12月共确诊结直肠癌82例,误诊38例.误诊时间短4.5个月,长21.0个月,平均9.6个月.结果:本组误诊率为46.34%(38/82),易误诊为痔疮、肠炎及急、慢性痢疾.结论:对有肠道症状的患者,按良性疾病治疗效果不佳时,应想到结直肠癌的可能,及时行结肠镜检查及肛门指诊检查,可降低结直肠癌的误诊率.

    作者:白宏治;张银峰;陈飞;王勇;翟云起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内镜套扎术联合思他宁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

    目的:观察内镜套扎术(EVL)联合思他宁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方法:40例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给予EVL+思他宁治疗,对照组给予EVL+氨甲苯酸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72 h止血率、1个月再出血率、病死率.结果:实验组患者72 h内止血率为95%,1个月内再出血率为10%,死亡率为5%;对照组患者72 h止血率为80%,1个月内再出血率为15%,死亡率为10%.两组的72 h止血率、1个月再出血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VL术联合思他宁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出血可有效提高止血率,降低再出血率.

    作者:帅峰;曹静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临床护士分层次培训模式的探讨

    探讨临床护理人员分层次培训模式,提高护士护理理论水平及护理专业技能,培养护士具有敏捷的观察能力、急诊急救的应急能力、与患者交流的沟通能力,更重要的是掌握前沿的护理理论与技术,提高护理质量,推动医院护理学科的发展.

    作者:李霞;孙德义;郑玉霞;陈翠杰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两种不同温度膀胱冲洗液对老年TUVP患者的影响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温度冲洗液对老年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TUVP)患者的影响.方法:将140例老年TURP患者随机分为等温组和室温组,各70例.观察组术中采用37℃恒温5%葡萄糖注射液灌洗膀胱,而室温组术中采用室温5%葡萄糖注射液.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生命体征、血清内皮素-1(ET-1)水平的变化及术后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结果:与术前比较,术毕时等温组的平均动脉压(MAP)明显降低、室温组的体温和MAP亦明显降低,有显著性差异(t=25.827、3.852、4.409,P<0.01);等温组术毕时体温显著高于室温组(t=12.914,P<0.01),而心率、MAP和ET-1水平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等温组寒战和电切综合征(TURS)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室温组(X2=30.179、5.833,P<0.01或P<0.05).结论:采用37℃恒温5%葡萄糖注射液灌洗膀胱有助于预防老年TUVP患者术中低体温和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刘凤鸣;曾伶芝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人性化服务在门诊输液室的应用

    目的:探讨人性化服务在门诊输液室的应用.方法:对门诊输液室采取改变传统模式,更新服务观念;输液流程的改进;弹性排班;人员加强培训,提高穿刺成功率;健康教育贯穿始终;对就医环境的持续改善,积极营造人性化的服务氛围等一系列的人性化服务措施.结果:我科两年来责任投诉为零,满意度连续达95%以上.结论:对门诊输液室采取人性化的服务能改善护患关系,为医院赢得良好的信誉和社会效应.

    作者:仰明莉 刊期: 2010年第06期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