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红媛
目的:探讨商丘市职业人群血脂水平现状及其血脂代谢异常发生率.方法:应用OLYMPUS AU64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商丘市26 856例职业人群空腹血脂水平,包括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并按照血脂异常评定标准分析人群检测结果.结果:总体血脂水平随年龄增长而增高,40~50岁组检出率高.总体血脂异常发生率为61.2%.男性占73.8%、女性占48.2%.TC、TG、LDL-C水平随年龄增长而增高(P<0.01),HDL-C水平随年龄的增长而降低(P<0.01).结论:商丘市职业人群血脂异常发生率较高.高血脂检出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中年以男性、老年女性为显著.男性与女性血脂代谢异常发生率存在明显差异.
作者:张爱荣 刊期: 2010年第13期
目的:研究行气止痛、软坚散结法对男性生育及精子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 229例男性不育患者随机分为橘核丸组和五子衍宗丸组,治疗后调查孕育人数和采用CASA检测精子各项参数,进行分析对比.结果:经治疗前后比较,橘核丸组的治愈率和临床治愈率均高于五子衍宗片组,橘核丸组、五子衍宗片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1.68%、72.73%,经统计学检验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同时还发现,橘核丸组对病患者精液液化时间、精子活力恢复和生育能力的改善明显优于五子衍宗片组.结论:行气止痛、软坚散结法在治疗男性不育症方面效果显著.
作者:程可佳;张忠;周小梅;黎杰运;张书楠;张春雷 刊期: 2010年第13期
目的:解决长期卧床患者压疮问题,使治疗方案顺利完成.方法:对40例压疮患者,运用中医理论对其进行正确辨证施护,并与40例常规护理进行对照.结果:辨证施护组与常规护理组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辨证施护突出了中医同病异治的原则,在临床上也起到了同病异护的效果,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使治疗方案顺利完成,并增进了护患之间的合作与了解.
作者:荣志宏 刊期: 2010年第13期
目的:分析胎盘早剥的发病原因,增强对胎盘早剥的预防、早期诊断及积极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7月~2008年12月收治的72例胎盘早剥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发病原因、治疗及预后情况.结果:胎盘早剥的发生率为1.22%,胎膜早破、高血压疾病、创伤等因素是导致胎盘早剥的重要原因,胎盘早剥产后出血、死胎、死产、新生儿窒息的发病率均高于同期住院分娩的发病率.结论:胎盘早剥对孕妇和胎儿的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准确及时的诊治对于降低孕产妇、围生儿死亡率至关重要.
作者:周艳华 刊期: 2010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妊娠时间和体重指数对初孕妇女负压吸宫术前直肠置入米索前列醇疗效的影响.方法:①对128例行负压吸宫术的初孕妇女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64例,即术前1 h分别应用400μg和600μg米索前列醇置入直肠,在小剂量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静脉麻醉基础上实施负压吸宫术;②对A、B两组按妊娠时间和体重指数再行分为四组,观察和比较各组手术时官颈扩张、出血量、子宫收缩等情况及手术时间.结果:两组内部比较,A1、B1组宫颈扩张显效率低于A2、B2组,有显著性差异;而手术时间则A1、B1组长于A2、B2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A1组与B1组、A2组与B2组之间比较,前者手术时间长于后者,有非常显著性差异.AⅠ组宫颈扩张显效率、出血量、子宫收缩情况和手术时间均优于AⅡ组,有显著性差异或非常显著性差异.B Ⅰ组宫颈扩张显效率、手术时间优于BⅡ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AⅠ组与BⅠ组、AⅡ组与BⅡ组之间比较,仅手术时间有显著性差异或非常显著性差异.结论:米索前列醇术前直肠置药用于初孕妇女负压吸宫术时应考虑妊娠时间和体重指数的影响,剂量和置药时间要个体化.
作者:王晓敏 刊期: 2010年第13期
目的:观察血栓取出和破裂口修补治疗左髂外静脉自发性破裂的临床疗效.方法:全麻下行剖腹探查术,破裂口修补治疗本病40例.结果:左髂外静脉自发性破裂口修补治疗效果明显.结论:Cockett综合征的发生既有管腔的狭窄又有外来的压迫,所以在手术方式的设计上单纯的纠正血管狭窄或解除外来的压迫均不能满足治疗的要求,主张行血栓取出和破裂口修补治疗.
作者:刘惠洁 刊期: 2010年第13期
目的:探讨肺结核与自发性气胸的临床关系、发病原因和临床特点.方法:通过对我院2000~2009年收治的肺结核并发自发性气胸患者12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经治疗后,120例肺复张,7例开胸手术后治愈,1例因急性呼吸循环衰竭死亡,1年内38例复发.其中,26例手术后治愈,其余12例均转为慢性气胸.结论:肺结核合并自发性气胸,临床症状严重,及时救治,则预后良好.
作者:麦洪珍;杨智;徐齐峰 刊期: 2010年第13期
目的:探讨一次性取出非穿透角膜异物之简单有效的方法.方法:把非穿透角膜异物按侵入角膜浅深不同分为贴附于角膜表面、位于角膜上皮内和位于角膜浅、深基质层等.按异物多少分为单个和多个异物.根据单个角膜异物的深度不同或多发异物位于角膜上皮内及角膜瓣下等,采用棉签拭除,1 ml注射器针头剔除,角膜上皮连同异物一并去除,5 ml注射器换上冲洗针头加压冲洗去除等.结果:228例非穿透角膜异物均一次性取出,无感染性角膜溃疡发生.结论:位于角膜前弹力层前的异物和位于基质层的单个异物,均可一次性取净,位于基质层的某些特殊类型多发异物,只要方法得当,亦可一次性取出.
作者:齐红卫;刘雪彦;孙雅楠 刊期: 2010年第13期
目的:建立GC测定头孢孟多酯钠残留溶剂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DB-FFAP毛细管柱,柱温:150%,以氮气为载气,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器温度:250%,进样口温度:200℃.结果:2-乙基己酸在0.15~0.90 mg/ml浓度范围内峰面积与内标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9.03%(n=9).定量限为0.001 ng.结论:该方法可靠、准确,可作为头孢孟多酯钠残留溶剂(2-乙基己酸)的测定方法.
作者:赵玉新;刘丹;任吉秋 刊期: 2010年第13期
目的:探讨贝那普利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的抗感染作用.方法:60例伴有C反应蛋白(CRP)升高的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均常规使用降压药物治疗,其中,治疗组选用贝那普利,对照组单用或联合选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及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以外降压药,包括利尿药、B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检测两组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血清CRP、血压变化.结果:两组降压效果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对照组及治疗组CRP均有下降,而治疗组CRP下降更明显.结论:贝那普利除有降压作用外.还比其他降压药(ACEI及ARB类降压药除外)有更明显减轻血管炎性反应、改善内皮功能的作用.
作者:范志雄;王运武;胡民坚;万蝶云 刊期: 2010年第13期
针对老年高血压的发病原因,给予疾病宣教、心理干预、用药干预、行为干预、家庭干预等护理措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有利于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不良状况,增强药效,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何连华 刊期: 2010年第13期
目的:探讨胸腔内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7月~2009年7月收治的经胸腔内注入尿激酶治疗初治单纯结核性胸膜炎患者40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尿激酶胸腔内注入治疗结核性胸膜炎,在提高疗效、缩短疗程、减少并发症方面都有明显作用,治疗中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可以作为治疗胸腔积液的重要辅助手段,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杨智;麦洪珍;蔡春葵;刘宝帅 刊期: 2010年第13期
案例教学法是利用典型病例引导学生学习的方法,相对于传统教学法,它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本文阐述了如何在外科护理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就案例教学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作者:王映华 刊期: 2010年第13期
目的:测定何首乌药材的水分、灰分和浸出物的含量,为何首乌药材质量标准的修订提供实验数据.方法:按<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Ⅸ H中水分测定法中的第一法、附录Ⅸ K灰分测定法和附录X A浸出物测定法测定.结果:何首乌药材含水量均不超过10.77%,总灰分不高于6.04%,酸不溶性灰分不高于0.71%,冷浸法醇溶性浸出物含量不低于20.03%.结论:本方法为何首乌药材质量标准的修订提供了实验数据.
作者:秦健;吴孟岚;王珂雅 刊期: 2010年第13期
目的:通过沈阳市医疗机构ICU住院患者医院感染调查,探讨护理质量对医院感染控制各项因素的影响,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方法:对2008年12月11日0:00~24:00 ICU 87例住院患者采用填写调查表、查阅病历、床头查看及询问等方法进行调查.结果:87例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患者占33.3%.医院感染发生与侵入性操作及环境因素等关系密切.结论:ICU的特殊环境、收治的特殊对象及侵入性操作是导致医院感染发生的主要因素,提高护理质量是控制这些因素的关键,手卫生是预防ICU医院感染简单有效的措施.
作者:魏迎东;穆金萍 刊期: 2010年第13期
目的:总结应用三头肌劈开入路肱骨髁间解剖钢板治疗C型肱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2004年2月~2009年7月,应用肘后正中切口和三头肌劈开入路肱骨髁间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C型肱骨远端骨折50例.结果:平均随访16.5个月,骨折均愈合,按Jupiter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定:优20例,良23例,中7例,优良率为86%.结论:三头肌劈开入路肱骨髁问解剖钢板治疗C型肱骨远端骨折,操作简捷,固定坚强,并发症少,术后可早期进行功能操练,肘关节功能恢复满意.
作者:张海波 刊期: 2010年第13期
目的:探讨肿瘤化疗后骨髓抑制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总结108例肿瘤化疗并发骨髓抑制患者的护理措施.结果:108例肿瘤化疗并发骨髓抑制患者,出现皮肤感染和皲裂11例.口腔溃疡58例,不同程度的发热64例,齿龈出血18例;经精心治疗及护理未造成严重后果.结论:护理人员细心的照顾,周密的计划,细致的观察,认真地对待,能够减少并发症,及时发现疾病的变化,为患者创造一个利于疾病康复的护理流程和计划,改善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俊梅 刊期: 2010年第13期
目的:建立鸡蛋花药材中反式苦橙油醇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气相色谱内标法,以十四醇为内标,测定鸡蛋花药材中反式苦橙油醇的含量.结果:反式苦橙油醇在0.0363~0.725 0 mg/ml范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4%,RSD=0.63%.结论:气相色谱法测定反式苦橙油醇的含量,准确度高且重复性好,可作为鸡蛋花药材的质量控制方法之一.
作者:梁静;张光彩;符方非 刊期: 2010年第13期
目的:研究酮洛芬软胶囊的制备工艺.方法:通过单因素考察确定酮洛芬软胶囊的处方及工艺,并通过小鼠热板法考察确定酮洛芬软胶囊的镇痛作用.结果:聚乙二醇6000为助悬剂、明胶:甘油=1.0:0.9、明胶保存温度选取55~65℃.结论:制备的酮洛芬软胶囊保持了原有的镇痛效果.
作者:朱澄云;闫心丽;田大丰;李英;蒋笑丰;阚启明 刊期: 2010年第13期
本文详细报道了1例旁正中丘脑梗死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查体所见及脑CT、磁共振特点,探讨其发病机制,以利于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
作者:李忠;陈晓虹;魏艳花 刊期: 2010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