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辉
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围产期新生儿脑损伤的主要疾病,也是引起日后脑瘫、智力低下、发育滞后、癫痫等疾病的主要原因[1].HIE是新生儿的常见病,也是目前新生儿死亡及远期致残的主要原因[2].CT在对于本病的诊断中有较高的临床价值,而且简便易行,目前已成为该病的主要检查手段.本文就70例HIE患儿进行总结分析.
作者:张青 刊期: 2011年第32期
过敏性紫癜(HSP)是以全身性坏死性小血管炎为主要病理改变的疾病.临床以皮肤紫癜、关节炎、胃肠道病变以及肾脏损害为特点的综合征.病因多认为与感染和变态反应有关.基因的多态性、免疫功能紊乱是本病主要发病机制.
作者:谢云爱 刊期: 2011年第32期
静脉注射化疗药物是肿瘤患者的一种常用的治疗方法,患者在接受化疗过程中,常因长期输液、反复静脉穿刺、化疗药物的刺激及药物外渗等因素致浅静脉无菌性炎症,轻者局部疼痛,严重者可使组织坏死溃烂长期不愈.因此如何护理好静脉血管对化疗患者来说尤为重要.所以护士必须做好化疗患者的静脉护理,以提高化疗患者的静脉使用次数及时间.现将对化疗患者的静脉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彭翠丽 刊期: 2011年第32期
目的:通过新生儿行为测定促进新生儿智力早期开发,早期发现高危儿和新生儿可疑脑损伤,及早采取干预措施改善预后.方法:采用鲍秀兰教授的新生儿20项行为神经测定法.结果:正常足月新生儿进行20项行为神经测定评分基本正常;随着日龄的增长行为能力、主动肌张力逐渐增强,NBNA评分逐步增加;评分中扣分多的是行为能力项,其次是主动肌张力和被动肌张力项.结论:重视婴幼儿神经心理发育和高危儿脑损伤的筛查,定期随访,实施动态监测,加强早教指导,进行系统的早期干预,可提高及改善神经精神发育水平,防治和降低伤残儿的发生.
作者:程敏;周晓飞 刊期: 2011年第32期
目的:观察血塞通注射液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疗效.方法:将38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住院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19例,均给予保持呼吸道通畅、低流量吸氧、抗感染、解痉平喘、强心利尿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加用血塞通注射液静滴.15天后对两组治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对心、肺功能恢复总有效率78.95%,综合疗效的比较总有效率84.21%;对照组对心、肺功能恢复总有效率52.63%,综合疗效的比较总有效率68.42%.结论:血塞通对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疗效确切,无不良反应.
作者:顾忠林 刊期: 2011年第32期
目的:探讨诊断腰椎峡部裂(SS)行多层螺旋CT(MSCT)的扫描质量及诊断优势.方法:采用美国GE公司生产的Bright Speed 16层螺旋CT机与日本日立公司生产的RADIX Turbo单排螺旋CT机,对腰腿痛为主症的患者的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对选择多层螺旋扫描方式检查峡部裂的发现率显著高于单排螺旋CT扫描,扫描范围从L1上缘至S1上缘,将所获得的信息传至独立工作站分别进行冠状位、矢状位、横断位及表面重建.结果:行MSCT扫描确诊为SS者72例,发现率为2.80%.同样,采用单排螺旋CT扫描,发现SS者54例,发现率为0.09%,都是明显的峡部裂,且都伴不同程度的滑脱,表现为上下关节突之间骨性结构较紊乱、粗糙,椎体向前后方向不同程度移位.行MSCT扫描的患者均经MPR重建,多轴位重建,尤其是矢状位重建能清楚显示峡部裂位置.表现为上下关节突间峡部骨性缺损,缺损面局部增厚,粗糙,或伴碎骨块.结论:MSCT对腰椎峡部裂的检查及诊断显著优于单排螺旋CT.
作者:蒋清;刘寒湘;蒋志刚 刊期: 2011年第32期
目的:观察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G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早期疗效.方法:8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采用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GP方案化疗,对照组单用GP方案,21天1周期,共2个周期.结果:治疗组在提高化疗疗效、改善生活质量及抑制白细胞下降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GP方案疗效确切,优于单纯化疗.
作者:徐鸿洁 刊期: 2011年第32期
糖尿病是常见病,多发病,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紊乱性疾病,其基本病理生理为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或作用缺陷,引起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水和电解质的代谢异常.临床表现为糖耐量减低、高血糖、糖尿,以及多尿、多饮、多食、消瘦、乏力等症状,如果得不到满意的控制,可能并发心血管、肾脏、眼部及神经等慢性并发症,以及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等急性并发症,以致威胁生命.
作者:郭向阳;李同静;崔海霞 刊期: 2011年第32期
目的:观察益心舒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冠心病心绞痛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均用硝酸甘油治疗,治疗组加用益心舒胶囊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7%,对照组61.7%,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益心舒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有较好疗效.
作者:靳占奎 刊期: 2011年第32期
目的:探讨治疗陈旧性肱骨远端B2型骨折时尺神经松解与筋膜下前置术的手术疗效.方法:采用内外侧联合入路治疗32例陈旧性肱骨远端B2型骨折患者,术前均无尺神经功能障碍.其中16例患者接受骨折切开复位空心螺钉固定及肘关节松解清理术,手术同时行尺神经松解术并予深筋膜下前置.另外16例患者采用同样手术方式,但术中尺神经不予处理.根据Amadio肘部尺神经损害的疗效评价标准,对比研究术后尺神经的预后.结果:尺神经松解前置组18例患者随访12~31个月(平均17.9个月),按照Amadio肘部尺神经损害的疗效平均评分为8.9±0.6分;对照组18例患者随访15~29个月(平均18.3个月),Amadio肘部尺神经损害的疗效平均评分为8.1分±0.8分.两组尺神经的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陈旧性肱骨远端B2型骨折的治疗过程中常规行尺神经松解前置,可改善骨折治疗后尺神经预后.
作者:陆军 刊期: 2011年第32期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乳腺检查中的应用及诊断价值.方法:分析妇女乳腺疾病的超声检查情况.结果:1027例病例中,超声检查阳性482例(46.9%),其中乳腺增生420例(40.9%),乳腺纤维瘤42例(4.1%),乳腺癌9例(0.88%),乳腺导管扩张5例(0.49%),乳腺囊肿4例(0.39%).结论:高频超声在乳腺疾病的诊断方面为临床治疗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蔡代新 刊期: 2011年第32期
目的:观察盐酸氨溴索联合氨茶碱雾化吸入辅助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将80例毛细支气管炎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盐酸氨溴索、氨茶碱雾化吸入治疗,记录治疗7天后喘息、哮鸣音有无减轻或消失及治疗后症状、体征、消失的时间,并对治疗7天两组疗效进行比.结果:治疗7天后观察组显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50.0%和9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5.0%和62.5%(P<0.001).观察组呼吸困难、咳嗽、喘息、哮鸣音、痰鸣音等消失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盐酸氨溴索联合氨茶碱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安全有效.
作者:毛炎华 刊期: 2011年第32期
目的:分析异位妊娠的临床特点,比较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方法:收治异位妊娠患者48例(均未破裂),根据患者要求采取不同治疗方法,比较不同术式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疼痛耐受度.结果:腹腔镜手术用时短,出血量小,肛门排气时间短,下床早,疼痛耐受度强.结论:阴道超声能在异位妊娠的早期发现包块,为临床医生早期诊断提供有力依据.在异位妊娠的治疗过程中,建议患者进行腹腔手术进行治疗.
作者:陈爱霞 刊期: 2011年第32期
目的:通过用两种外用药物对压疮患者创面进行处理的观察与对比,寻求一种对压疮创面处理更为有效的方法.方法:将收治的患者48例56处压疮创面随机分为两组,云南白药组28处创面,采用碘伏与云南白药联合用药,烧伤湿润膏组28处创面,采用碘伏与湿润烧伤膏联合用药,两组进行观察与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病例的病种、平均年龄、性别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两组病例的压疮面积分期比较无显著差异.但治疗后两组各期压疮疗效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各期压疮创面治愈天数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云南白药组治疗压疮创面疗效显著,而且使用方便、安全,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和医务人员的工作负担.
作者:高学萍;余凤莲;丁秀琴 刊期: 2011年第32期
目的:比较低温、昂丹司琼、利多卡因单用和合用对预防丙泊酚注射痛的效果.方法:A组:静注生理盐水2ml;B组:静注生理盐水2ml;C组:静注昂丹司琼2ml;D组:静注利多卡因2ml;E组:静注昂丹司琼2ml、利多卡因2ml.各组从静脉给予实验药物60秒后,以每秒5mg恒速推注丙泊酚(其中B组和E组使用冷却4℃的丙泊酚),观察每组疼痛的发生率和程度.结果:与A组相比,B、C、D、E组用药后疼痛发生率分别为43.3%、46.7%、35%、16.7%,均可以明显降低丙泊酚静脉注射疼痛的发生率(P<0.05),而B、C、D 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E组与B、C、D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E组减轻丙泊酚注射痛更明显.结论:以上3中方法合用可明显降低丙泊酚注射痛的发生率和程度还能预防术后恶心、呕吐.
作者:严映霞;牟镇;伍智慧 刊期: 2011年第32期
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行为,为了解不同健康教育方式对慢性心衰患者自我护理的效果,2009年10月~2010年6月对收治的心力衰竭患者进行探讨,现报告如下.
作者:邢志敏 刊期: 2011年第32期
目的:分析和研究乳腺癌术后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围手术期护理、心理护理、并发症护理和特殊护理.结果:本组180例,无死亡病例.皮下有积液出现11例,皮瓣坏死5例.患侧出现上肢淋巴水肿5例.结论:加强对术前患者进行心理护理、以及对术区皮肤进行术前准备、并且对术后伤口进行精细观察及对创面进行持续负压引流,使患侧上肢功能得到锻炼,这些措施都能有效地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张致玲 刊期: 2011年第32期
我院是一所全民所有制的综合性医院,病床数398张,分内科5个疗区、外科4个疗区,妇科疗区、儿科疗区、神经科疗区、肛肠科疗区.共14个住院病区,门诊诊查科室16个,每年收入院患者约9000余人,约占每年来院就诊患者总人数的8.652%,每年来院就诊人数约10万余人次.
作者:王莹;徐剑平 刊期: 2011年第32期
新生儿黄疸(Neonatal Jaundice)是新生儿期常见症状,尤其是早期(生后1周内)新生儿更多见.国内资料表明生后第1周内发生率40%~65%,甚至高达87.6%[1].国外报道大约2/3的新生儿在出生早期会出现黄疸,而严重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在足月儿约10.5%,在早产儿则25.3%[2],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
作者:杨卉艳 刊期: 2011年第32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产妇自然分娩中的作用.方法:320例自然分娩产妇,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进行有针对性的舒适护理,对照组常规护理.结果:试验组产妇疼痛分级低与对照组且产后出血少,产妇满意度高.结论:有针对性的舒适护理能有效减轻产妇分娩疼痛,减少产后出血,促进产后康复,改善产妇满意度,利于自然分娩的顺利开展.
作者:马春萍 刊期: 2011年第3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