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消毒供应室的环节控制全程管理

贾桂荣

关键词:环节, 全程, 质量管理
摘要:消毒供应室是医院无菌物品的供应中心,是再利用物品的无菌生产单位,是预防医院感染的关键科室[1],是医院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预防医院内交叉感染,促进医疗护理工作圆满完成,我们十分重视科室环节质量,以达到全程工作质量的管理.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相关文献
  • 140例产后出血原因及高危因素回顾性分析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原因,相关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1998年3月~2006年3月在我院发生的140例产后出血的原因及处理.结果:主要原因依次为:子宫收缩乏力占60%,胎盘因素占30%,软产道损伤占8%,凝血功能障碍占2%.结论:重视孕期保健、产前宣教及计划生育宣传,减少宫缩乏力的发生,降低剖宫产率是减少产后出血的关键.

    作者:王政荣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现代医院核心人才流失原因及其对策分析

    医院核心人才流失是现代医院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本文阐述医院核心人才流失原因及解决对策,以便更好留住核心人才,促进医院健康持续发展.

    作者:何夏玲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镍铬合金对3.0 T与1.5 T磁共振成像的伪影分析

    目的:观察镍铬合金对3.0 T与1.5 T磁共振成像的影响.方法:将不同大小的镍铬合金片置于水模上,分别用3.0 T和1.5 T磁共振机进行扫描,测量比较伪影大小.结果:镍铬合金可以在磁共振影像上产生明显伪影,而且伪影范围随金属面积增加而明显扩大.自旋回波(SE)序列扫描产生的伪影明显大于快速恢复快速自旋回波(FRFSE)序列.镍铬合金在3.0 T磁共振影像上产生的伪影明显大于1.5 T磁共振影像.结论:口内需要制作较大范围的固定修复体时,尽量不选用镍铬合金,而应选用其他对磁共振影像影响小的材料.口腔内有金属修复体的患者行颅脑和颈椎MRI检查时,扫描序列好选择快速自旋回波序列.

    作者:王威;姜波;金阳;吴萱;陈新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100例临床观察

    笔者自2003年以来,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急性胰腺炎100例,收效颇佳,现报道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参照199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制定的<中药新药治疗急性胰腺炎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水肿型的诊断标准,同时除外坏死型胰腺炎,伴有胃肠穿孔、肠梗阻、严重胆囊炎中毒症状明显者,胆道梗阻、化脓性胆管炎及其他原因引起化学性或感染性腹膜炎的患者,合并有心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者,年龄在18岁以下或65岁以上者,以及妊娠或哺乳期妇女.

    作者:鞠文华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前列腺增生电汽化术后常见并发症的护理

    前列腺增生是一种常见的老年男性疾病,随着人类平均寿命的延长,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前列腺增生不仅发展成为泌尿外科的常见疾病,而且有发病率增加和发病年龄提早的趋势.

    作者:郝平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早期未破裂输卵管妊娠腹腔镜保守性手术后护理探讨

    探讨早期未破裂输卵管妊娠腹腔镜保守性手术后病人的护理,认为术后低流量间歇给氧、及时的体位调节、早期离床活动有助于减轻病人术后肩背酸痛,尽快恢复胃肠功能,预防术后肠粘连、盆腔粘连;同时要注意腹部创口的观察和护理,做好感染的预防;重视病人隐私的保护,加强健康宣教和出院指导,病人出院后治疗依从性好,输卵管复通率高.

    作者:程少坤;陈少兰;刘桂心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数字化塑形在颅骨缺损修补术中的应用

    因创伤及手术等因素造成颅骨缺损的修复,在形态上要做到与原缺损部位一致十分困难,特别是部分颅骨缺损伴有眉弓、额结节、顶结节等颅骨骨性突起的缺损.

    作者:袁学刚;付伦;黄锦锋;喻军华;刘斌;吴新宇;胡太可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升血小板胶囊配合激素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40例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疗效.方法:7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观察组3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西药激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成药升血小板胶囊.结果: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87.5%,临床观察6个月,治疗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升血小板胶囊配合激素更能提高疗效,减少复发.

    作者:梁金秋;尹薇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外伤性十二指肠损伤21例临床分析

    十二指肠损伤仅占腹腔内脏器损伤的3%~5%[1].由于十二指肠独特的解剖结构和生理特点,术前诊断困难,且常因合并腹内其他脏器伤而掩盖了十二指肠伤情,术中易漏诊,漏诊率可高达25%~30%[2,3].

    作者:靳根峰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死亡相关原因临床分析

    目的:对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OSC)患者死亡的相关原因进行分析,以降低此病的病死率.方法:对1998年1月~2006年12月收治的62例AOSC患者的临床资料使用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OSC患者的病死率与性别无关,与治疗方式、发病至治疗时间长短和有无并存病有关.结论:对于AOSC患者应早发现、早诊断,尽早手术治疗,及时胆道减压,积极抗感染、抗休克、全身支持治疗是治疗本病及预防多脏器功能衰竭的主要措施,是降低病死率的主要方法.

    作者:陈喜志;钟宏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安定辅助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32例疗效分析

    2005年1月~2006年10月,我院在常规抗心绞痛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小剂量安定辅助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32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不稳定型心绞痛32例,均符合WHO诊断标准.

    作者:曲爱燕;史孟松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护士如何在护理工作中进行自我保护

    护理工作的职责是预防疾病,保护生命,减轻痛苦,增进健康,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尽人道主义义务.护士在用自己的智慧与双手帮助病人减轻痛苦,获得生命延续或健康的同时,也给其家人带来幸福和快乐.

    作者:牛新兰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糖尿病合并脑梗死4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糖尿病对脑梗死发病的影响.方法:对确诊住院的糖尿病合并脑梗死与非糖尿病性脑梗死患者各40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病情转归情况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预后明显差于非糖尿病性脑梗死,随着血糖的升高,治愈率明显降低,病死率、致残率上升.

    作者:郜文玲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胸腔镜下胸交感神经干切断术治疗手汗症15例

    目的:评价胸腔镜下双侧T2~T4胸交感神经干切断术治疗手汗症的效果.方法:应用两孔法胸腔镜下胸交感神经干切断治疗手汗症.结果:15例手汗症均治愈,随访2周~12个月,术后2周内出现胸背部疼痛2例,口服布洛芬可缓解;1例出现胸背部代偿性出汗,基本可以忍受.所有患者对手术结果均表示满意.结论:胸腔镜下胸交感神经干切断术治疗手汗症创伤小,手术安全,疗效确切.

    作者:李虹;谢孔伦;周辉;粟周全;杨庚生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实验技术队伍在高等医学教育中的角色转换

    随着高等医学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方面起着主要作用,实验技术队伍所承担的实验教学的地位也随之提高,已经在高等医学教育中担当起重要角色.

    作者:马金耀;王琳琳;袁园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异丙酚-氯胺酮混合液用于小儿门诊手术的麻醉

    目的:观察静注异丙酚-氯胺酮混合液用于小儿门诊手术麻醉的安全性.方法:将60例择期门诊手术的患儿随机分成2组,每组30例.处理组在30 s内分别静注氯胺酮1~1.5 mg/kg和异丙酚1~1.2 mg/kg诱导后,继以微量泵将两者混合液按异丙酚4 mg/(kg·h)和氯胺酮2 mg/(kg·h)的起始速率连续静脉输注维持.对照组在30 s内静注氯胺酮2 mg/kg诱导后,并用微量泵以2~4 mg/(kg·h)的速率连续输注维持,观察并记录麻醉期间的生命体征、麻醉恢复时间及用药后可能出现的副作用.结果:处理组的SBP、DBP和HR变化较对照组更为平稳(P<0.05).处理组的麻醉恢复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静注异丙酚-氯胺酮混合液能有效地用于小儿门诊手术的麻醉.

    作者:蔡伟华;曹殿青;张晓春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高血压病人心理特点观察及护理35例分析

    通过对35例确诊为高血压的病人在治疗期间心理特点进行观察与护理,认为高血压的发病与心理矛盾、焦虑、应激以及愤怒等情绪变化因素密切相关,目前,解决以上发病因素难以靠药物治疗来实现,通过对病人实行心理因素观察及心理护理,则可收到良好效果.

    作者:贾桂荣;周文梅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以病例为引导的教学法在儿科教学中的运用

    目的:探讨儿科学教学法,提高学生专业素质.方法:选择我院2003级临床医学专业86名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3名,以实验组为研究对象,将以病例为引导的教学法贯穿儿科学教学全过程,并于对照组比较学生的能力.结果:实验组学生分析、判断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应用以病例为引导的教学法对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有显著效果,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作者:高艳;林建荣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6672例妇女乳腺普查结果分析

    乳腺癌是一种严重危害女性身心健康的常见恶性肿瘤,不但危及患者生命,而且造成女性性征器官的毁损.乳腺癌防治贵在于早,乳腺普查是发现早期乳腺癌等乳腺疾病行之有效的方法.

    作者:董燕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胫腓骨骨折经皮固定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2001年1月~2006年12月我科采用经皮固定术治疗胫腓骨骨折,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203例,男125例,女78例;年龄11~75岁,平均44岁;伤后得到治疗时间2~11 d,应用多功能外固定器固定61例,经皮钳夹固定108例,双针夹板固定34例.

    作者:郭春兰;石碧兰 刊期: 2007年第19期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