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林
目的:观察清蛋白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性.方法:将入院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评价分析治疗前后临床功能.结论:清蛋白可保护受伤神经元,减轻脑水肿.
作者:苏莉娟;韩宁 刊期: 2007年第21期
目的:探讨丙泊酚不同靶控输注浓度对严重颅脑损伤患者围手术期脑氧代谢的影响及降低颅脑损伤患者脑氧代谢的丙泊酚佳靶控输注浓度,为临床使用丙泊酚提供研究根据.方法:将30例重度颅脑损伤拟行开颅手术的病例随机分为3个观察组(每组10例).实施丙泊酚TCI,目标浓度A、B、C组,分别为3、5、7μg/ml.麻醉诱导后,给予目标浓度.分别于术前(T0)、手术1 h(T1)、手术2 h(T2)及术毕(T3)采集颈内静脉球部血及桡动脉血样行血气分析,计算动脉-颈内静脉球部血氧差(D(a-jv)O2)、脑氧摄取率(CEO2)、乳酸含量差(Da-jvL).结果:丙泊酚不同靶控浓度下脑氧代谢均下降,且随丙泊酚血浓度升高,代谢进一步降低,并没有发现代谢失衡现象.结论:靶控输注丙泊酚能降低脑代谢,无氧供需失衡发生,脑代谢下降程度与丙泊酚浓度升高程度相一致.
作者:吕波;温伟浩;夏凯;吴世民 刊期: 2007年第21期
目的:观察高压氧结合针灸治疗脑外伤患者的疗效.方法:对96例脑外伤患者采用高压氧、针灸配合药物进行综合治疗.同时,对83例对照组患者根据病情给予降颅压、抗感染、改善脑供血、保护脑细胞等治疗,有手术指征者行清除血肿、减压和清创术.结果:出院时两组患者功能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疗效治疗组也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高压氧结合针灸治疗能够明显提高脑损伤患者疗效.对肢体功能有明显提高.
作者:郭俊梅;白作金 刊期: 2007年第21期
随着医疗事业的迅速发展,医院药学传统药剂工作相继淡化或退出,取而代之的是临床药学,而临床药学的发展必须由临床药师来完成,因此临床药学、临床药师的发展是时代的需要.
作者:董颜凤;王毅 刊期: 2007年第21期
本文分析了糖调节受损的两种表现形式,研究了其与糖尿病的因果关系,主张通过非药物早期干预和药物干预的方式,防治糖调节受损,从而达到预防糖尿病发生,减少心血管疾病患者死亡率的目的.
作者:麻连蓉 刊期: 2007年第21期
目的:甲氨喋呤(MTX)-来氟米特(LFE)与甲氨喋呤(MTX)-羟氯喹(HCQ)-柳氮磺吡啶(SSZ)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12周的疗效和安全性观察.方法:将58例活动性RA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MTX-LFE与MTX-HCQ-SSZ治疗,疗程均为1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4周、12周后ACR20、ACR50,并同时监测不良反应.结果:治疗4周,MTX-LFE组ACR20改善率为17.24%,ACR50改善率为13.79%;MTX-HCQ-SSZ组ACR20改善率为6.90%,ACR50改善率为6.90%.两组间改善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12周,MTX-LFE组ACR20改善率为41.38%,ACR50改善率为27.59%;MTX-HCQ-SSZ组ACR20改善率为53.57%,ACR50改善率为32.14%.两组间改善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MTX-LFE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1.38%,MTX-HCQ-SSZ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2.14%,两组问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两组疗效及安全性相似,但MTX-LFE组起效快.
作者:李征寒;王丽娟;黄春萍;李丽波;时利平 刊期: 2007年第21期
目的:探讨滋阴益肾法防治ITP患者激素减撤反跳的疗效.方法:将62例激素减撤阶段的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通过比较两组激素减撤反跳率进行疗效判断.结果:治疗组32例,治疗后4例出现反跳,反跳率为12.5%,对照组30例,治疗后10例出现反跳,反跳率为33.33%.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滋阴益肾法可以稳定ITP患者激素减撤时血小板数,减少反跳复发.
作者:李宏良;谢斌 刊期: 2007年第21期
目的:临床观察仲景乌头汤加减治疗痹证的疗效.方法:结合辨证论治,运用仲景乌头汤加减治疗痹证138例.结果:临床治愈98例,显效24例,有效例,治愈率71%,总有效率为96.3%.结论:仲景乌头汤是临床治疗痹证的有效方剂.
作者:李晓惠;罗增武 刊期: 2007年第21期
社会经济在飞速发展,生活水平在提高,生活方式日益现代化,而人们的健康意识却相对滞后.体力活动逐渐减少,高热量、高脂肪、高蛋白质、低纤维素的不合理饮食,使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的发病率快速增长,发病年龄明显提前.
作者:郜文玲 刊期: 2007年第21期
21世纪,人类社会步入知识经济与信息时代.医学技术和现代化科学的飞速发展,使信息科学的重要性逐步被人们认识.
作者:翟硕;田丽娜 刊期: 2007年第21期
针对护理专业学生人文素质缺失的现状,阐述加强护理专业学生人文素质的必要性及应采取的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
作者:刘颖 刊期: 2007年第21期
目的:探讨胃肠手术病人舒适置胃管的方法.方法:将120例择期行胃肠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在全麻气管插管后置入胃管,对照组在麻醉前病人清醒状态下置人胃管.比较两组病人在胃管置人前、置入时、置人后1 min的血压、心率变化,恶心、呕吐反应,一次成功率,平均胃管置入时间等指标.结果:与基础值比较,对照组病人在胃管置人时恶心呕吐反应及血压、心率均明显增加,而实验组病人置胃管时和置胃管后,无恶心、呕吐反应,平均动脉压、心率较平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实验组病人置胃管一次成功率高,人均插管所需时间短(P<0.01).结论:胃肠手术病人选择在麻醉诱导后喉镜直视下置人胃管可明显减轻病人的痛苦.
作者:李亦云;任雪红;莫家全 刊期: 2007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多西他赛、吉西他滨和奥沙利铂联合(DOG方案)治疗难治性乳腺癌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7例病理证实的晚期乳腺癌患者均接受过多西他赛分别联合阿霉素、顺铂,吉西他滨+顺铂方案,化疗后进展或无好转,再给予DOG方案化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5例达到部分缓解,1例稳定,1例进展,有效率71.42%,临床获益率85.71%.结论:DOG方案是耐受蒽环类、紫杉类药物的难治性乳腺癌有效方案之一,且毒副反应可以耐受,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观察.
作者:袁泉;李河钊;李刚;李伟卓 刊期: 2007年第21期
在我国有种类繁多、产量丰富的天然药材资源,包括植物、动物和矿物质.仅典籍所载,已达三千多种以上,对于这些宝贵资源的开发与有效利用,已有很悠久的历史,也是我国医药发展的物质基础.
作者:刘广民;刘玉珠 刊期: 2007年第21期
目的:评价泰素帝联合希罗达方案治疗晚期乳腺癌的疗效和毒副作用.方法:采用泰素帝联合希罗达方案治疗晚期乳腺癌16例,泰素帝75 mg/m2第1天,希罗达1000 mg/m2第1~14天,2次/d,饭后半小时口服,每3周重复,所有患者均接受2周期以上化疗.结果:有效率68.8%,毒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手足综合征、皮肤色素沉着等,但均可耐受.结论:泰素帝联合希罗达是治疗晚期乳腺癌的安全、有效方案.
作者:韩海年;唐冬霞 刊期: 2007年第21期
将我们近年收治的60例脑血栓形成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分别运用黄芪、川芎嗪注射液和维脑路通注射液进行治疗,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忠敏 刊期: 2007年第21期
目的:观察分析依倍(rHuEPO)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贫血患者的近期疗效.方法:36例MHD贫血患者应用依倍治疗12周,观察Hb、RBC、HCT、食欲及精神状态等变化以及副作用表现.结果:治疗前后患者Hb(g,L)分别为(69.55±.12.02)和(84.20±14.26)、RBC(×1012/L)分别为(2.82±0.64)和(3.26±0.52)、HCT分别为(0.23±0.03)和(0.26±0.05),治疗前后有极显著差异.部分患者血压升高(39%),经调整降压药物用量,血压得到控制.4例出现荨麻疹性过敏反应(11%),经对症处理消失.结论:依倍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贫血患者疗效较显著,不良反应轻微可控,而且价格较低,是MHD贫血患者较为理想的选择.
作者:孔令泉;熊俊;周黄涛 刊期: 2007年第21期
目的:探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一步法测定丙氨酸转移酶(ALT)过低检测值的曲线监控,避免高活力丙氨酸转移酶的漏检.方法:选择本地区正常体检人员4792例,作丙氨酸转移酶活性测定,筛检出ALT<8μ/L者9例,同时对临床标本ALT<8μ/L者92例进行曲线监控,曲线异常标本作机外稀释后再测.结果:体检标本曲线缓慢下降,稀释后活力不高,临床标本92例中13例曲线异常占14%,稀释后活性增高>1700μ/L.结论:本地区正常人群ALT<8μ/L少见,出现ALT<8μ/L且曲线异常的检测结果,可能为高活性标本,有必要将标本稀释后上机再测.
作者:丁玉庚 刊期: 2007年第21期
护理告知是指病人在人院到出院或死亡的整个过程中.护士向病人及其家属介绍、说明及讲解入院出院指导、疾病相关知识、各种护理操作常规及注意事项、饮食指导、心理护理及保健指导和病人住院期间遇到的或希望了解的某些问题的解答.
作者:牛新兰 刊期: 2007年第21期
2004年2月~2007年1月我们对6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病人行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即牵引疗法和切开复位DHS内固定术.
作者:赵亚芹;王春菊 刊期: 2007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