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雷;刘洁
研究在分子诊断学实验教学中,实验报告的改革及其对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作用.结果表明改革后的学生实验报告成绩和实验考试成绩均有明显提高.
作者:李江滨;侯敢 刊期: 2007年第24期
颈椎病是指颈椎骨质增生刺激和压迫颈神经根、脊髓、椎动脉和颈部的交感神经等而引起的以颈部活动受限,头颈四肢症状为主的一种复杂的综合症候群,为中老年常见病,近年来随着电脑的普及及坐位时间过久,有逐渐年轻化的趋势,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作者:王爱琴 刊期: 2007年第24期
目的:确定芹菜是否能够治疗高血压病.方法:应用芹菜提取物,3次/d,服用60 ml,治疗82例,男性46例,女性36例,年龄(41.0±1.0)岁,均为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结果:治疗1个月后(30 d),平均血压由治疗前(22.10±0.20)/(14.20±0.10)kPa降至(18.60±0.20)/(11.60±0.10)kPa.临床总有效率为96%.结论:芹菜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疗效好,尤适用于伴便秘的高血压病人.
作者:程国龙 刊期: 2007年第24期
术后镇痛在临床上普遍开展,吗啡是常用的镇痛药.但吗啡对患者的个体差异很大,常规剂量的镇痛用于不同患者均有可能导致严重并发症[1].除大家所熟知的呼吸抑制、恶心呕吐、尿潴留、皮肤瘙痒等副作用外,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副作用:低血压.现将我科对临床使用吗啡镇痛后所致低血压的护理要点介绍如下:
作者:王保云 刊期: 2007年第24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家族史对孕妇体重指数、指数增长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50例有糖尿病家族史的孕妇为糖尿病家族组,同期50例健康孕妇为对照组.观察两组孕妇体重指数、孕期体重指数增长情况及妊娠结局.结果:体重指数糖尿病家族组孕妇与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体重指数增长和新生儿体重糖尿病家族组孕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家族组与对照组相比,孕妇低血糖、蛋白尿发生率、新生儿宫内发育迟缓、早产以及低血糖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妊娠高血压、酮症酸中毒、离子紊乱发生率、新生儿死胎和巨大儿发生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家族史孕妇孕期体重指数增长较多,妊娠不良结局发生率高.
作者:吴丽玲 刊期: 2007年第24期
乙型肝炎是病毒性肝炎的一种,是一种传染性强、传播面广的全身性传染病.在校生乙肝患者多因对本病的不了解,怕影响学习和受同学歧视,加重了心理负担,进一步影响了身体的恢复,做好心理护理对患者的健康十分有利.
作者:黄婷婷 刊期: 2007年第24期
目的:探讨盐酸戊乙奎醚对急性有机磷中毒中间综合征治疗效果.方法:24例有机磷农药中毒并发中间综合征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常规使用阿托品、解磷定和机械通气等治疗:治疗组用盐酸戊乙奎醚替代阿托品,其他治疗不变.比较两组机械通气所需的时间、住院天数.结果:治疗组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天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戊乙奎醚对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中间综合征有确切的治疗作用,可缩短其病程.
作者:王继敏 刊期: 2007年第24期
目的:探讨肥胖与非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筛选PCOS患者50例,根据体重指数(BMI)把PCOS患者分为肥胖组26例,非肥胖组24例,对比两组患者早卵泡期或闭经状态下各项性激素、体重指数、各个时点的血糖水平以及胰岛素水平,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胰岛素抵抗指数(IRI).结果:PCOS患者肥胖组糖负荷后血糖水平、胰岛素水平及胰岛素抵抗指数高于非肥胖组,血清胰岛素敏感指数低于非肥胖组,血清睾酮水平高于非肥胖组,黄体生成素(LH)水平低于非肥胖组(P<0.05).结论:PCOS患者性激素有不同改变,肥胖者以睾酮升高为主,非肥胖者以黄体生成素升高为主要变化,肥胖加重胰岛素抵抗,更容易出现糖耐量异常.
作者:孙秀芳;张继英 刊期: 2007年第24期
目的:总结应用术中区域肝动脉灌注化疗(hepatic artery chemotherapy,HAC)治疗结肠癌肝转移的临床经验,探讨治疗的远期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术前冲击化疗,术中肠腔灌洗和区域肝动脉化疗等方法配合下行一期肝、肿瘤根治切除术.将2000年前24例作为对照组,2000年后的28例作为治疗组.结果:52例伴发孤立肝转移者,HAC治疗组与对照组5年生存率分别为50%、25%,P<0.05,肝脏5年复发转移率为60.7%、95.8%,P<0.05,2年内肝转移、结肠局部复发在HAC治疗组明显减少.结论:HAC治疗结肠癌肝转移可以提高患者术后长期生存时间.
作者:李红仁 刊期: 2007年第24期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病程长,致残率高.随着医学的发展,RA的防治取得了一些令人满意的成果,但RA病人的护理仍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如何改善和提高RA病人的生存质量,已成为我们护理研究的重点,目前在护理工作中,健康教育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如何做好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的健康教育进行以下论述:
作者:薛朴 刊期: 2007年第24期
儿童肾内科的科学护理应立足儿童肾内科的特殊性,在提高业务水平的基础上,重视对不同年龄阶段患儿的心理护理,重视与患儿家属的沟通,使患儿更好地恢复健康.本文着重从心理护理、腹透护理、健康教育、护患沟通等几个方面讨论了儿童肾内科的科学护理.
作者:李华 刊期: 2007年第24期
目的:寻找一种快捷、高效的应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方法.方法:98例患儿随机分为三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布丁奈德混悬液、沙丁胺醇雾化溶液,对照组Ⅰ单用沙丁胺醇雾化溶液雾化吸入,对照组Ⅱ用地塞米松雾化吸入治疗.对治疗后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情况相比较.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尤其优于对照组Ⅱ(P>0.01).结论:治疗组对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在迅速缓解喘憋、呼吸困难等方面疗效确切.
作者:杨瑞馨 刊期: 2007年第24期
目的:总结分析和探讨鼻窦炎鼻息肉的不同分型、手术方式和术后处理对手术疗效的影响.方法:对36例鼻窦炎鼻息肉患者进行鼻内镜鼻窦手术,术后随访6个月~1年.结果:21例(58.3%)痊愈,11例(30.6%)好转,4例(11.1%)无效.总有效率88.9%.结论:鼻窦炎鼻息肉的分型,术前合理用药,术中鼻中隔偏曲的处理,术中窦口鼻道复合体及中鼻甲的合理处理,术后合理用药及随访处理均影响鼻内镜鼻窦手术的疗效.
作者:赵晋华 刊期: 2007年第24期
急性脑梗死(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是由于局部脑血流突然中断引起局部脑组织缺血坏死而致的相应神经功能缺损.
作者:李卫军;王艳玲 刊期: 2007年第24期
目的:探讨煤矿烧伤患者感染的细菌种类及药敏情况,为煤矿烧伤患者合理选择抗生素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和分析2000年1月~2007年1月本院烧伤外科煤矿烧伤患者住院病人培养检查出的各种细菌209株,以及它们对20种抗生素的敏感试验.结果:在煤矿作业者烧伤引起感染的细菌中,革兰阴性菌明显多于革兰阳性菌,铜绿假单胞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仍是烧伤病人创面感染的主要菌种,所检出的细菌对多种抗生素耐药.结论:烧伤创面感染菌仍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耐药菌株普遍存在,对此应予以重视.
作者:马好斌 刊期: 2007年第24期
目的:了解儿童脑瘫发病的高危因素.方法:培训儿保康复医生,查阅所有住院及门诊患儿的详细记录,对一些关键因素进行核实,保证资料可靠性.结果:早产、低出生体重、窒息、黄疸与小儿脑瘫的发生明显相关,主要集中于早产、窒息、黄疸.结论:加强宣传教育,加强孕产期保健,提高社会及人群的认知水平,提高医务人员业务水平,是减少小儿脑瘫发生的重要手段.
作者:王武燕;陈丽雯;沈丽娟;谢二辰;张丽丽;李瑞锡 刊期: 2007年第24期
怀孕、分娩是女性一生中的一个特殊阶段,机体会出现一系列生理、心理的变化,这些变化直接影响到女性的情绪和行为.尤其是分娩后,随着新生儿的诞生,产妇身份发生变化,家庭结构随之改变.2006年1~12月,我们对600例出院产妇进行家访,以促进产妇尽快适应母亲这一角色.现将具体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刘丽娟;琚丽霞;程琳 刊期: 2007年第24期
目的:对颈椎椎体骨折脱位合并不全瘫患者进行个案护理并评价其效果.方法:术前:病情观察,颈部固定,保持呼吸道通畅,体温异常的护理,留置导尿,心理护理;术后:常规护理,呼吸道护理,伤口护理,神经系统评估,生活护理,并发症护理,早期康复治疗,出院指导.结果:患者术后4个月感觉和肌力恢复正常,可下地行走.结论:由护士开展实施合理的、科学的、个性化的、正确有效的整体护理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作者:肖颖 刊期: 2007年第24期
目的:探讨新式剖宫产术中娩头困难的原因分析及处理对策.方法:收集我院2000年10月~2005年10月实施新式剖宫产术中娩头困难的56例孕妇资料进行临床分析并总结处理对策.结果:为避免娩头困难的发生,术前对孕妇分娩条件、胎儿大小、胎头高低及临产时间的长短等应全面了解分析,做到术前心中有数,术时处理得当及时.要尽量做到麻醉满意,避免腹壁切口及子宫切口相对过小.结论:新式剖宫产术可有效减少母婴损伤等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袁朝晖 刊期: 2007年第24期
教学评估是保证和促进教育质量持续改进的一种重要手段.本文首先总结分析了我国高等护理教育评估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建立专业的高等护理教育评估机构以及积极开展多种层次、多类型的评估活动改进策略,以期为我国高等护理教育评估制度和评估体系的建立与发展提供一些借鉴和启示.
作者:张芳 刊期: 2007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