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焕章;王耀华;亓晶
目的:研究血管生成素1,2(Ang-1,Ang-2)蛋白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大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50例大肠癌患者及正常人大肠黏膜组织中Ang-1、Ang-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大肠癌组织中Ang-2蛋白表达阳性率为78%(39/50),明显高于正常大肠黏膜组织的33.3%(5/15)(P《0.01),大肠癌组织Ang1蛋白表达阳性率为46%(23/50),大肠黏膜正常组织Ang-1蛋白表达阳性率为66.7%(10/15).Ang-1蛋白在正常组织和大肠癌组织中均有表达,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ng-2蛋白表达水平与患者性别、年龄及癌的体积、癌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Dukes分期D期Ang-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A期(P《0.05).有血道转移的比无血道转移的Ang-2表达水平高(P《0.05).肠壁浸润越深,Ang-2蛋白表达水平越高(P《0.05).结论:Ang-2蛋白表达水平与癌的肠壁浸润深度、临床分期及大肠癌血道转移有关,提示Ang-2蛋白高表达可能促进大肠癌的生长及转移;Ang-1蛋白表达与癌的发生无关.
作者:王强 刊期: 2007年第36期
卵巢癌为妇科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其病死率居妇科恶性肿瘤病死率之首.75%的卵巢癌发现时已为晚期,5年存活率为15%~30%.卵巢癌患者虽经减灭术及化疗,但仍有85%的患者会出现复发,因此对复发性卵巢癌(Recurrent ovarian cancer)的及时治疗非常重要.
作者:安晓敏;王菊荣;于文红 刊期: 2007年第36期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ARI)是小儿常见的疾病,在气候改变较多的冬春季节更容易造成流行.热毒宁注射液是近年来临床使用治疗呼吸道感染的中成药制剂,具有清热解毒,疏风解表功效,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症状与体征.我科自2006年10月~2007年1月应用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孟丽华;崔恒;黄辉 刊期: 2007年第36期
目的:观察赛肤润预防下肢骨折患者牵引所致压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非手术及手术治疗前进行皮套牵引的下肢骨折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每天3次在有受压部位的皮肤用赛肤润喷雾1次,再用指尖轻轻按摩局部1 min;对照组对受压部位采取一般性预防压疮护理,两组均定时翻身.15 d后统计压疮发生率.结果:治疗组40例患者中发生压疮1例(2.5%),对照组40例患者发生压疮7例(17.5%),经统计学处理,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赛肤润喷雾剂能够有效预防下肢骨折患者牵引所致压疮的发生.
作者:胡杏平;阮文乐 刊期: 2007年第36期
目的:研究国产氟西汀治疗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疗效.方法:将符合(CCMD-3)精神分裂症后抑郁诊断标准的63例患者入组,且服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效果欠佳.入组病人在原抗精神病药物剂量不变的基础上加服氟西汀,剂量20~40 mg,每日1次,早晨口服,治疗时间6周.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2、4、6周末应用HAMD、PANSS、BPRS、SANS评定疗效与副反应.结果:治疗后病人自觉症状显著改善,HAMD平均总分各周下降明显,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总有效率达86.1%.副反应有头昏(3%)、恶心(10%)、口干(5%)、嗜睡(2%)等,不良反应少且轻微,无须处理、数日后自行缓解.抑郁症状改善的同时,BPRS、PANSS、SANS量表显示,精神病性阴性症状亦有所减轻.结论:小剂量氟西汀治疗精神分裂后抑郁有较好的疗效,不良反应轻微,口服每天1次,药物依从性好.
作者:崔兆元 刊期: 2007年第36期
随着血液净化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血液透析、血液灌流等血液净化治疗在抢救药物、毒物中毒方面已取得了很好的疗效.我院2005年9月~2006年10月收治28例药物、毒物中毒患者,采用血液灌流串联血液透析治疗,取得了明显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艳霞 刊期: 2007年第36期
医院实行成本核算是医院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医疗服务进入市场参与竞争的必然结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面对卫生事业的改革政策,面对市场竞争的挑战和机遇,医院能否运用科学的管理理论和方法,提高医院的生命力和竞争力,已是医院在市场竞争中成败的关键.为进一步提高医院经济管理水平,笔者对我院近5年来强化成本核算方面的工作进行了回顾分析,现将实施方法和成果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霍蓉 刊期: 2007年第36期
目的:探讨影响整体护理在手术室运用的相关因素,寻找相应的措施以提高整体护理的服务质量,提高护理人员对整体护理在手术室运用重要性的认识.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从手术室开展整体护理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三方面论述.结果:发现护理人员对整体护理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健康教育力度不够;手术室工作性质的特殊性等因素制约了整体护理在手术室运用.结论:针对不同情况采取加强在职人员培训,转变护理观念,加强健康教育,创造良好的环境,减轻工作压力,提高管理水平等措施,可确保整体护理的连续性、完整性和系统性.
作者:王军 刊期: 2007年第36期
我院收治肘管综合征6例,现报道如下:1 典型病例本组6例,男4例,女2例,右侧5例,左侧1例,年龄24~56岁.其中4例有肘部外伤史,2例患者长期习惯将肘平放桌面.就诊表现为手无力,环小指麻木,功能受限.
作者:梁明;徐彩梅 刊期: 2007年第36期
临床实习前强化训练是医学生进入临床实习前进行的临床基本技能与诊疗技术操作训练,通过几年的实践,教学效果显著,学生进步大,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作者:王海鹰;胡蓉 刊期: 2007年第36期
目的:观察加味黄芪赤风汤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的临床疗效.方法:以加味黄芪赤风汤为基本方,随症加减治疗慢性肾炎50例,30 d为1个疗程,连用2个疗程.结果:50例中完全缓解12例,占24%;基本缓解15例,占30%;好转17例,占34%;无效6例,占12%.总有效率为88%.结论:加味黄芪赤风汤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有一定疗效.
作者:张昱 刊期: 2007年第36期
目的:观察丙种球蛋白静脉滴注对水痘的疗效.方法:84例水痘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及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常规给予维生素C、更昔洛韦;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入人血免疫球蛋白静脉滴注.结果:治疗组水痘结痂时间及体温恢复正常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常规治疗配合静注丙种球蛋白能提高水痘的治疗效果.
作者:侯小瑞 刊期: 2007年第36期
非手术治疗腰间盘突出症是现在治疗此病的首选方法,包括手法推拿、牵引、中药洽疗.
作者:张锡智 刊期: 2007年第36期
为了加强对眼爆炸伤病人的护理,提高眼损伤病人的治愈率.我科2005~2006年收治眼爆炸伤病人39例(43眼)病人,通过临床护理及心理护理,大限度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使病人的视力恢复到佳状态.
作者:王涛;赵艳辉;陈萍;曲妆贞;高玉霞;郑敏 刊期: 2007年第36期
目的:对临床发生的输液反应进行分析,并找出发生的原因,探讨预防措施,以减少输液反应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痛苦.方法:对24例门诊输液患者发生输液反应的原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以对可能引起输液反应的原因及污染途径进行了探讨,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和措施.结论:把好药品和输液器具质量关,改善操作环境,严格操作规程.
作者:邹敏 刊期: 2007年第36期
目的:根据沐舒坦对呼吸系统的保护作用及机制,应用于人工气道的冲洗,避免传统的气道冲洗液的弊端,减少它们带来的副作用,控制感染减少并发症.方法:将80例肺与食道或体循术后行机械通气、气管切开48 h以上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两组病人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各自采用不同的冲洗液冲洗气道.两组病人在冲洗前后,通过血气分析,监测血氧饱和度、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情况,进行疗效对比.结果: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用沐舒坦作为气道冲洗液,能迅速通畅呼吸道,减少痰液、促进排痰,改善肺功能,从根本上显著减轻呼吸困难,明显改善预后,保证病人的早期康复,提高病人的生命质量具有一定的意义.
作者:郑小华;李伟玲;郑旭银 刊期: 2007年第36期
目的:研究既往无糖尿病史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与冠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探讨其对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预测价值和冠心病相关危险因素分析.方法:选择2005年1月~2007年1月山西省中医学院中西医结合医院心血管内科明确诊断冠心病患者120例[男89例,女31例,年龄(59.2±12.5)岁]行冠状动脉造影.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分为4组:冠脉造影无明显意义性狭窄组8例;单支病变组30例;双支病变组30例;三支病变组52例.所有入选的研究对象均抽血化验HbA1c指标.应用SAS6.5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变量与冠脉病变程度的关系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以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4组研究对象分别为无明显意义性狭窄组(group 0,n=8),单支病变组(group 1,n=30),双支病变组(group 2,n=30),三支病变组(group 3,n=52),各组HbA1c测定值分别为(4.78±0.53)%、(5.43±0.57)%、(6.22±0.54)%和(6.77±0.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等级相关显示分析冠状动脉病变支与HbA1c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r=0.564,P《0.05).结论:HbA1c水平与冠脉病变程度相关,对冠心病的预测价值很大.
作者:杜寿龙 刊期: 2007年第36期
目的:探讨消化性溃疡的中西药结合的治疗方法.方法:将258例确诊为消化性溃疡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喹连硝黛胶囊治疗,对照组给予雷尼替丁、丽珠得乐、阿莫西林、甲硝唑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136例,临床治愈118例,显效8例,好转9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9.20%;对照组122例,临床治愈76例,显效6例,好转9例,无效31例,总有效率74.50%.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喹连硝黛胶囊对消化性溃疡有显著的治疗作用,其促进溃疡修复的机制可能与杀灭幽门螺旋杆菌、改善局部胃肠黏膜微循环、调节机体免疫机能等有关.
作者:付志才;魏学兰 刊期: 2007年第36期
目的:观察替普瑞酮联合法莫替丁在治疗胃溃疡中的作用.方法:把192例经胃镜证实的活动性胃溃疡的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B组)98例,给予法莫替丁20 mg,2次/d,6周为1个疗程;治疗组(A组)94例,除同样服用上述药物外,加服替普瑞酮50 mg,3次/d,6周后复查胃镜.结果:治疗组胃溃疡治愈率为76.6%,优于对照组(59.1%,P《0.05).结论:替普瑞酮联合法莫替丁治疗胃溃疡可有效减轻胃黏膜损伤,提高治疗质量,减少复发率.
作者:李洪伟 刊期: 2007年第36期
通过对双胎早产、低体重儿在喂养、保温、保湿、呼吸等方面的精心护理,患儿完全康复,此病例的护理经验可为相同情况的临床护理提供参考.
作者:全姬淑;刘淼;李丽红 刊期: 2007年第3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