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玉红;徐敏;徐艳梅;黄芸
目的评价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将237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28例,对照组109例,对照组仅用综合保肝治疗,治疗组在综合保肝治疗的基础上,口服拉米夫定100mg,每日一次,疗程均为一年,观察其临床症状、体征、生物化学、血清学和病毒学改变.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症状、体征均有一定改善.治疗组治疗两个月时HBV-DNA转阴率为52.3%,4个月转阴率为82.0%,12个月转阴率高达96.1%,治疗结束时,治疗组HBeAg转阴率为71.9%,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可使病毒持久转阴,复发率和病死率降低.
作者:王延华;陈萍;李玉荣 刊期: 2006年第08期
中药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到人类的健康与疾病的康复.我国中药材资源丰富,品种繁多,加之某些中药饮片外形极其相似,不易区别,因而在购销与调剂时极易混淆,造成差错事故,给病人用药安全带来威胁.本文针对笔者在实际工作中碰到的三组常用易混的饮片进行比较,以提醒各位同仁在实际使用中注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小平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大黄蛰虫丸对四氯化碳(CCL4)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及细胞因子干扰素(IFNγ),生长转化因子β1(TGFβ1)的影响.方法采用CCL4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期间给予灌服大黄蛰虫丸(1,3,10g/kg),设秋水仙碱组作对照,给药6周后,测定血清谷丙氨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活性和总胆红素(T-BILI)含量;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含量;ELISA法测定血清IFNγ,TGFβ1蛋白含量;光镜观察肝细胞结构和肝纤维化程度.结果大黄蛰虫丸预防给药,明显降低CCL4诱导的肝纤维化大鼠血清ALT,AST活性(P<0.01),显著降低血清T-BIlI,HA和LN含量(P<0.01),血清IFNγ含量明显增加(P<0.01),而血清TGFβ1含量明显降低(P<0.05).病理学观察结果,大黄蛰虫丸预防组大鼠胶原纤维沉积明显减轻,假小叶结构明显减少.结论大黄蛰虫丸预防给药,可抑制CCL4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形成,其作用可能与调节细胞因子IFNγ,TGFβ1有关.
作者:韩晓静;苏珍枝 刊期: 2006年第08期
选择佳给药时间和确定好投药间隔时间,对护士治疗取得理想疗效至关重要.随着医学药学发展,这两项现代又有新概念.现在简要复习于下,供同道参考.
作者:张俊英;杜春风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提高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病人的手术室护理质量,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效率,使病人减轻压力,保证病人手术的成功.方法总结668例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手术室护理体会,术前一日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及术日晨的物品准备,术中熟练地配合,术后回访.本着术前、术中、术后相结合的原则进行护理.结果经术后回访668例腹腔镜下胆囊切除的患者,术前心理压力减轻,对手术充满信心者为95%,手术医生对手术前准备及手术配合满意率为96.4%,手术成功率为99%.结论通过科学地心理护理及规范地术前准备及熟练地手术配合,确保病人手术的顺利进行,而且还能保证手术效果及设备使用寿命的延长.
作者:阚淑艳 刊期: 2006年第08期
胃复安是临床消化系统疾病常见用药之一,但因过量服用后出现的锥体外系反应在临床上少见.现将我科收治的1例口服胃复安过量中毒的报告如下:
作者:马波蓉;陈小芳 刊期: 2006年第08期
毕业实习是医学教学过程中的重要阶段,要求学生通过毕业实习,将基础理论密切联系临床实际,巩固和提高所学的专业知识,熟练地掌握基本诊疗技术和临床工作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独立工作的能力.随着现代医学教育的迅猛发展,医院承担着越来越多的医学实践教学工作.为了考核老师和学生教与学双方的学习效果,在实践中我们利用计算机管理进行临床医学专业实习质量控制,使实习质量实现动态监控,从而获得及时准确的反馈信息,一方面作为实习质量考核的依据,另一方面为不断完善临床教学方法提供参考.
作者:卢咏蕙 刊期: 2006年第08期
我科于2002年9月~2005年9月应用三联疗法即:氯雷他定联合雷公藤与雷尼替丁治疗慢性荨麻疹87例,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刘玉洁;翟慧娟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采用骶管硬膜外封闭治疗下腰痛的疗效.方法局麻下经骶管裂孔注入混合液体30~40ml,每周一次,3次为一疗程.结果随访6~12个月,18例中优9例,良7例,可1例,差1例,总优良率88.9%.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起效迅速,疗效可靠.
作者:陈发祥;张朝驹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总结骶会阴肛门成形术治疗先天性直肠肛管畸形的手术效果.方法自1998年采用骶会阴肛门成形术治疗直肠阴道瘘6例,直肠膀胱瘘3例,直肠尿道瘘2例.结果手术时间平均125分钟.术后2~4天内恢复肠道功能,平均住院时间12天.术后无1例瘘复发及肛门失禁,肛门狭窄,11例患者均获痊愈.结论经骶会阴肛门成形术治疗小儿先天性中位、高位近中位直肠肛管畸形,能够充分显露瘘管和保护肛门外括约肌系统,重建的直肠肛门更接近于生理,大大减少肛门失禁等并发症,复发率低,近期疗效好.
作者:高瑞忠;许长年 刊期: 2006年第08期
临床中对注射药物中产生的不溶性微粒,如玻璃屑、橡皮粒、纤维、蜡粒与药物PH值改变出现药物结晶引起的危害日益重视.现就临床注射药物中微粒产生的原因及预防总结如下:
作者:严书华;虞桂英 刊期: 2006年第08期
气管、支气管表面麻醉是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一项基本操作技术.传统的气管,支气管追加给药有的经纤支镜活检孔或朔胶管直射注药,麻醉药量大难控制.为了提高纤支镜检查的安全性,减少并发症发生.笔者通过几十年的工作实践对传统纤支镜朔胶管及给药方法进行了改进,取得了满意的检查和治疗效果.
作者:陈大平;郭玉凤;岳斌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塑化治疗失败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提高患牙保存时间.方法对95例塑化治疗失败的患牙进行分析,研究影响失败的原因.结果塑化治疗牙失败的主要原因有:牙折、塑化不全,根管遗漏、器械损伤根管孔等.结论选择适当的病例,操作方法得当和治疗后的冠修复是提高塑化治疗后牙齿保存时间的有效措施.
作者:徐莉颖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甘露醇是治疗结核性脑膜炎中的常用药,主要作用是降低颅内压,其为高渗药物,24小时内常需多次用药,为避免甘露醇对血管、肾脏的损害,以及其他毒副作用的发生,2003年10月至2005年10月,我们加强对21例3岁以下小儿结核性脑膜炎患者静推20%甘露醇过程的观察与护理,无1例毒副作用发生,现报告如下.
作者:贾蕴 刊期: 2006年第08期
对26例儿童眼外伤进行及时、有效和针对性的人性化护理,以及充分的术前术后护理.所有患儿均能积极配合治疗,未出现严重并发症,视功能恢复良好.肯定人性化护理在儿童眼外伤治疗康复中有重要作用.
作者:李晶 刊期: 2006年第08期
通过对近期500例临床输液患者按护理常规要求进行输液,观察实际操作中出现的问题,在所有患者均完成输液的前提下,部分患者在输液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加药针头堵塞或瓶塞微粒进入输液瓶、加药时输液瓶中产生大量泡沫影响加药量、输液时微量空气进入静脉、重复穿刺、拔针后滴血污染皮肤与被单等问题.通过改进输液方法,以上问题均可得到解决.可见,临床输液技术仍有许多细节值得不断改进和探索.
作者:马向莉 刊期: 2006年第08期
我科在临床工作中应用金刚藤胶囊治疗妇科炎症已有15年以上,临床上收到满意的疗效,现将2003年4月~2005年10月应用金刚藤胶囊(福人药业公司生产)治疗慢性盆腔炎164例,通过临床疗效及对照,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现将临床观察报告如下.
作者:颜菲莎;赵明华;郑佳玉 刊期: 2006年第08期
1病例某男,18岁,某职业学校学生.现病史:头脑中有时不自觉的闪现恐怖画面,脖子和背部时常有一种被刺的感觉,担心别人对自己的看法,总把事情往坏处想三年.自高中以来,他一方面处于激烈的学习竞争中,学习成绩也不错,另一方面,人际交流很少,参加各种活动很少,生活单调枯燥,厌学,但同时对学习环境中的各种影响又处于反应过度状态.这时出现了一种幻想:坐在教室中、走在路上,总觉得不远处有一个枪口正对准他的大脑,他马上就要死亡,并想象自己死亡时的痛苦.他特别容易受这个想法的影响,一有微小声音就能打断学习,并迫使自己去听.有时总觉得自己身体周围有刀,似乎马上就要刺进心脏或砍自己的头.有时担心电扇会突然掉下来砍断头,担心屋顶会塌下来,看电视时电视会炸,用煤气时煤气会炸,洗澡时担心水太热或锅炉会炸,骑自行车时担心车轮会掉,有时担心地震;他总觉得周围的人会害他,杀了他.这些担心的来源大部分是从报纸和电视报道中来,然后和自己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临近中考极度紧张,烦闷,想轻生,又害怕死亡,如下地狱一般.到医院看了医生情况有一定的好转.
作者:张永格 刊期: 2006年第08期
老年性的白内障是一种老化现象,随着年龄的增加,水晶体会慢慢发生硬化混浊,在广州50岁以上老年人眼病流行学调鼢查中,266例受检者232例患有白内障(87.22%),而陕西省农村50岁以上老年人群1775人接受了检查,有861人(48.5%)患有白内障,男性白内障患病率44.7%,女性白内障患病率51.7%,70岁以上白内障患病率93.2%,年龄、女性是各种白内障共同的危险信号.本文就白内障的先兆和调养方法作简单论述.
作者:周霄雯;张玉华;侯奇玫 刊期: 2006年第08期
颈部切割伤是自刎时割伤颈部的耳鼻喉科的急重症,常伴有颈部大血管、气管、食管、甲状腺等损伤,如处理不当可因严重的失血性休克,窒息等死亡或组织变形出现喉狭窄.我科自1994年2月~2004年5月收治37例颈部切割伤,现报道如下.
作者:齐日迈 刊期: 2006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