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43例前置胎盘临床分析

吴凤鸣;赵立月;高利洁

关键词:前置胎盘, 妊娠结局
摘要:目的 探讨前置胎盘类型与临床表现及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 以2002年1月至2005年12月在我院分娩143例前置胎盘病例,其中完全性前置胎盘49例,部分性前置胎盘40例,边缘性前置胎盘54例,分3组,对其临床表现、妊娠结局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病率2.33%,高于国内发病率0.24%~1.5%的报道.产前初次出血时间、出血次数、产后出血、终止妊娠孕周、分娩方式、新生儿体重及窒息等比较3组有显著性差异(P<0.005).结论 前置胎盘是妊娠晚期严重并发症.其类型及临床表现与妊娠结局关系密切.产后出血是严重并发症,处理不当可危及母儿生命,应予高度重视,积极预防.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相关文献
  • 再发性脑梗塞60例临床分析

    再发性脑梗塞,近年来有增多趋势,而对诱发原因及其临床特点报告相对较少.我科自2003年1月至2005年3月共收治脑梗塞226例,其中再发性脑梗塞60例,占27.8%,现将所余166例,随机抽出60例为对照组与再发性脑梗塞组加以讨论.

    作者:李敏娟 刊期: 2006年第24期

  • 迟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30例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维生素K缺乏症临床表现,探讨该病误诊情况,以引起基层医生重视.方法 采用回顾性方法对30例维生素K缺乏症病人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未合并颅内出血者均痊愈,合并颅内出血者22例当中,治愈3例,临床好转出院10例,放弃治疗6例,死亡3例,误诊9例,误诊时间1~4天.结论 提高对本病的重视,加强预防措施,降低误诊率,以降低维生素K缺乏症的发病率、死亡率及致残率,提高人口素质.

    作者:董青伟 刊期: 2006年第24期

  • 以心脏病变为首发表现的急性胰腺炎漏诊原因分析

    急性胰腺炎是一种常见的急腹症,随着生活的改善,近年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其中相当部分发展为重症胰腺炎,病情凶险,预后差,病死率高.故急性胰腺炎的早期诊断和及时正确的治疗显得尤为重要,但临床上常遇因症状、体征不典型而被误诊或漏诊的情况,尤其是老年患者,故而被延误治疗,值得重视.笔者在近年中就遇到了4例以心脏病变为首发表现的急性胰腺炎被漏诊的情况,现列举两例如下:

    作者:孙春荣;安雅莉 刊期: 2006年第24期

  • 低体重婴幼儿心内直视手术的麻醉

    我院2005年2月至2006年4月共完成52例4岁以下,15kg以内婴幼儿心内直视手术的麻醉,现报告如下.

    作者:于辉;曲茹 刊期: 2006年第24期

  • 肝硬化40例病因分析

    1 资料和方法2003年2月~2006年2月于我院住院初诊肝硬化患者共40例,男28例,女12例,男女之比1.38:1,年龄40~80岁,平均40岁,族别:维吾族12例,汉族10例,哈萨克族10例,回族8例.诊断标准: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血清肝炎病毒学必须阳性;酒精性肝硬化患者有常年大量饮酒史(10年以上);瘀血性肝硬化患者有明确的心脏病病史伴慢性反复充血性心力衰竭史;药物性肝硬化需有明确的常年服用某种肝损伤药物史;隐源性肝硬化患者为不明原因的肝硬化.

    作者:马日孜亚木 刊期: 2006年第24期

  •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方法探讨

    目的 介绍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总结我院3年来采用不同方法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48例的疗效观察.结果 动力髋螺钉固定17例,13例愈合,4例出现并发症;加压螺纹钉24例,22例愈合,2例出现并发症;人工股骨头置换2例,无并发症;GAMMA钉固定3例和PRN钉固定2例,2例愈合,2例出现并发症,1例死亡.结论 对于不同年龄的病人,要根据患者的年龄以及骨折部位、移位程度、骨质条件、经济条件、骨折类型,身体状况的不同综合评价各种术式对其愈后、并发症等带来的影响,合理选择适宜病人的术式.

    作者:乔俊;陈天健;朴杰 刊期: 2006年第24期

  • 益母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益母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塞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8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益母草注射液组40例,对照组40例,疗程15天,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两组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含量在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 益母草组临床总有效率及总显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92.5%vs72.5%,P<0.01,62.5%vs37.5%,P<0.05),两组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在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第7天测试,益母草组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益母草组用药期间无任何不良反应.结论 益母草治疗急性脑梗塞安全、有效.

    作者:谢崇宣;杨育群;卢健沛;周玮;唐冕 刊期: 2006年第24期

  • 乌体林斯注射液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观察

    目的 临床观察应用乌体林斯注射液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设乌体林斯肌肉注射观察组和常规对照组比较治疗后两组疗效.结果 乌体林斯肌注观察组显效、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乌体林斯注射液肌注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是临床有效和易于接受的药物.

    作者:胡君丽 刊期: 2006年第24期

  • Intima-Ⅱ留置针的临床应用及相关问题

    WHO对安全注射的定义:社会、病人、医护人员安全.静脉输液是护士日常工作的重要部分,因此减少静脉输液过程中的锐器伤也是防止护士感染血源性疾病的重要环节.在我院,需要静脉输液的病人比例高达90%以上,而且病人对护士穿刺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在静脉输液时如何成功穿刺、做好血管保护、安全留置,对护士与患者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作者:刘依达 刊期: 2006年第24期

  • 坦度螺酮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坦度螺酮属螺酮类药物,为5-HT1A受体激动剂,它高度选择5-HT1A受体.坦度螺酮选择性激动突触后膜的5-HT1A受体,抑制亢进的5-羟色胺能神经活动,使5-HT与突触后膜的5-HT1A和5-HT2A受体的结合恢复平衡状态,从而发挥抗焦虑作用.我们研究坦度螺酮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BS)的疗效,并与安慰剂的治疗进行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蔡永凤;于海龙;高保华 刊期: 2006年第24期

  • 临床上常见的不合理用药分析

    合理用药是以当代药物与疾病的系统知识和理论为基础,安全、有效、经济、适当地使用药物.合理使用药物能够维护群众的切身利益,有利于我国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

    作者:占宏静 刊期: 2006年第24期

  • 门脉高压征的药物治疗

    门脉高压征是消化系统常见疾病之一,为肝硬化所致,严重胃底、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为并发症.据有关资料验证,如门脉高压征患者门脉压力梯差<12mmHg时,曲张静脉破裂出血机率极小.

    作者:尚洪斌 刊期: 2006年第24期

  • 心得安联合消心痛预防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心得安联合消心痛在预防肝硬化门脉高压上消化道出血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本院2000年5月至2005年5月住院的30例患者,分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2组患者的再出血情况,即有无呕血或/和黑粪,每月检查1次肝功能,有呕血或/和黑粪者判为活动性出血.结果 治疗组在随访期间(1年)再出血次数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1).结论 心得安和消心痛能预防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再出血的发生率.

    作者:付艳芳;田巧连;付艳蓉;段建华 刊期: 2006年第24期

  • 孕期母亲和胎儿的铁代谢

    妊娠期是生命过程中对营养状况为敏感的时期,孕妇的营养状况直接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也影响孕母自身的健康.生命体中的元素含量低于万分之一的被称为微量元素,占人体重量的0.05%,它对维持正常的生理机能是必不可少的.其中缺铁是世界上常见的营养障碍之一,也是孕妇贫血主要的原因.铁是构成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的必要成分,参与氧的运输、储存和利用.孕妇缺铁对母体会造成低血红蛋白性贫血,严重者导致机体免疫功能降低,并可能引起甲状腺功能的降低及全身改变.严重缺铁对胎儿则可致慢性缺氧,使胎儿早产率和围生儿病死率明显升高.

    作者:丁小青 刊期: 2006年第24期

  • 维思通合并博乐欣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博乐欣辅助维思通治疗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博乐欣+维思通)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都用维思通3mg/d~6mg/d,治疗组加用博乐欣75mg/d~100mg/d,治疗8周.用阴性症状量表(SANS)评定疗效,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较对照组早起效7d且有效率高(P<0.05),两组副反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治疗组疗效好、起效快.

    作者:黄祖荣;李春发;梁睿 刊期: 2006年第24期

  • 骶髂关节结核的影像学研究

    目的 探讨骶髂关节结核的影像学表现及相关因素.方法 搜集了本院有完整资料的骶髂关节结核26例,分析其影像学表现.结果 骶髂关节结核常为单侧发病,表现为关节面模糊,关节间隙增宽或不对称性狭窄;关节面骨质破坏,部分破坏边缘有骨硬化增生;可形成死骨,大多伴脓肿形成,并可形成窦道.结论 通过骶髂关节解剖特点与X线表现的分析,对提高骶髂关节结核诊断率有重要意义.

    作者:熊萍香;杨武;袁武;江福生 刊期: 2006年第24期

  • 三维CT重建对颌面部骨折的诊治价值

    目的 探讨对于颌面部骨折的患者行外科治疗的方案.方法 对于颌面部骨折患者采用三维体积重建.结果 12例颌面部骨折患者进行手术治疗,3例患者发现颅脑损伤而行非手术治疗,通过12例患者进行三维CT的比较和分析.结论 三维CT重建对正确判断其骨折部位损伤的范围以及与颌面部邻近组织的关系,同时对手术方法的选择和安全性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万新明;游继平 刊期: 2006年第24期

  • 疏血通与凯时联合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疏血通与凯时联合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CRF)的临床疗效.方法 98名CRF氮质血症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采用疏血通及凯时联合治疗,而对照组仅予常规治疗,治疗前后检测24小时尿蛋白的定量(UP)、血肌酐(Scr)、内生肌酐清除率(Ccr)、血脂(CH、TG)及血液流变学参数.结果 疗程结束后治疗组UP、Scr、CH、TG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Ccr显著升高,血液流变学参数亦较治疗前显著改善,而对照组治疗前后各观测指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且治疗组治疗中无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对于CRF氮质血症期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疏血通与凯时联合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建国;任姜汶;李展旭;杨聚荣 刊期: 2006年第24期

  • 儿童保健门诊1560名婴幼儿缺铁性贫血患病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6月~2岁婴幼儿缺铁性贫血的患病率以及6~12月龄的婴儿缺铁性贫血患病率与辅食添加时间的关系.方法 选自2005年1月~2005年12月在我院儿童保健门诊接受系统管理的6月~2岁健康婴幼儿1560名,采用日本产F-800血球记数仪取左手无名指末梢血进行测定.结果 缺铁性贫血患病率为13.78%,在3个年龄组中以6~12月龄的婴儿患病率高,为20.98%,其中在4~6个月龄未及时添加辅食组患病率为49.68%.结论 降低缺铁性贫血的患病率在于早期干预,在婴儿3个月开始宣传辅食添加知识,4~6个月时询问辅食添加情况并结合生长发育情况给予指导,每半年测定血红蛋白1次,发现贫血及时治疗.

    作者:叶秀宁 刊期: 2006年第24期

  • 输尿管结石160例B超诊断分析与探讨

    近年诊断输尿管结石患者160例,均经静脉肾盂造影证实,并在体外震波碎石后排石.现将诊断方法及体会报道如下,并就如何提高诊断符合率进行探讨.

    作者:赵霏 刊期: 2006年第24期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