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脑活素治疗急性脑梗塞疗效分析

杨慧;于文联;单静珊

关键词:急性脑梗塞, 脑活素
摘要:我们对2005年8月~2006年3月在我科住院治疗的10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50例采用脑活素注射液作为治疗组,另50例采用维脑路通注射液作为对照组,观察疗效后报道如下: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相关文献
  • 蛇床子素在老年性痴呆模型大鼠血浆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目的 研究蛇床子素在老年性痴呆模型大鼠血浆的人体药代动力学参数.方法 对D-半乳糖致亚急性衰老合并鹅膏蕈氨酸损毁Meynert核的AD大鼠模型,以40 mg/kg的剂量灌胃蛇床子素,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鼠的蛇床子素血药浓度.结果 蛇床子素的体内动态过程呈二房室开放模型,Cmax为(2.742±0.83)μg/ml,tmax(0.56±0.18)h,MRT(6.03±3.2)h,t1-2(5.26±2.6)h,AUC0-24(10.62±4.65)μg·h/ml,AUC0-∞(11.22±4.15)μg·h/ml.结论 此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蛇床子素血药浓度分析及药代动力学研究.

    作者:刘新宇;何绪屏;陈连剑;吴芳;李成 刊期: 2006年第24期

  • 在妇科病理细胞学诊断中TBS分级系统的应用体会

    目的 通过筛查大屯煤电公司女工这组人群宫颈癌的发病情况,了解发病率、评价TBS分级系统的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国际癌症协会推荐的TBS分级系统行8 831例宫颈细胞学诊断,筛查煤矿女工宫颈癌、癌前病变及感染性病变、反应性病变的流行病学状况.结果 TBS分级系统检出异常涂片(UNU)737例,患病率8.35%,宫颈癌(SCC)1例,高度磷状上皮内病变(HSIL)5例,低度磷状上皮内病变(LSIL)41例,未明确诊断意义的磷状上皮(ASCUS)23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HPV)5例.结论 TBS分级系统诊断宫颈病变客观、准确.

    作者:李宝新 刊期: 2006年第24期

  • 髓内针固定配合辨证用药治疗胫骨多段骨折

    目的 髓内针固定配合辨证用药治疗胫骨多段骨折有利于骨折愈合.方法 我们采用手术切开复位、带锁髓内针内固定配合分期用药的治疗方法治疗胫骨多段骨折34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结果 本组42例经6~18月随访,伤口一期愈合40例;浅表感染2例,经换药后愈合.39例骨折在3~6个月愈合,2例延期愈合,1例不愈合,经再次手术植骨后愈合.均达解剖对位,膝踝关节功能正常.结论 髓内针固定配合辨证用药治疗胫骨多段骨折有利于骨折愈合.

    作者:张新果;高荣;刘志敏;陈春;盛加伟 刊期: 2006年第24期

  • 临床上常见的不合理用药分析

    合理用药是以当代药物与疾病的系统知识和理论为基础,安全、有效、经济、适当地使用药物.合理使用药物能够维护群众的切身利益,有利于我国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

    作者:占宏静 刊期: 2006年第24期

  • 干扰素α治疗慢性乙型肝炎198例疗效观察

    慢性乙型肝炎(CHB)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持续感染而引起致病,其发病机制复杂,治疗药物繁多,目前公认有效的抗HBV药物为干扰素,其疗效已予肯定.干扰素具有清除和抑制HBV,减少病毒的致病性和传染性,减轻肝脏炎症,阻断纤维化的发生和发展,亦可防止细胞癌的发生.我院于1997年6月至2004年12月应用干扰素α治疗CHB198例,取得较满意疗效,对追踪随访资料完整的门诊住院病例进行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崔玉环 刊期: 2006年第24期

  • 平片法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118例

    2002年3月~2006年4月,我院采用聚丙烯人工补片以平片法无张力手术修补腹股沟管后壁缺损型疝118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高玉宝 刊期: 2006年第24期

  •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方法探讨

    目的 介绍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总结我院3年来采用不同方法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48例的疗效观察.结果 动力髋螺钉固定17例,13例愈合,4例出现并发症;加压螺纹钉24例,22例愈合,2例出现并发症;人工股骨头置换2例,无并发症;GAMMA钉固定3例和PRN钉固定2例,2例愈合,2例出现并发症,1例死亡.结论 对于不同年龄的病人,要根据患者的年龄以及骨折部位、移位程度、骨质条件、经济条件、骨折类型,身体状况的不同综合评价各种术式对其愈后、并发症等带来的影响,合理选择适宜病人的术式.

    作者:乔俊;陈天健;朴杰 刊期: 2006年第24期

  • 输尿管结石160例B超诊断分析与探讨

    近年诊断输尿管结石患者160例,均经静脉肾盂造影证实,并在体外震波碎石后排石.现将诊断方法及体会报道如下,并就如何提高诊断符合率进行探讨.

    作者:赵霏 刊期: 2006年第24期

  • 迟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30例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维生素K缺乏症临床表现,探讨该病误诊情况,以引起基层医生重视.方法 采用回顾性方法对30例维生素K缺乏症病人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未合并颅内出血者均痊愈,合并颅内出血者22例当中,治愈3例,临床好转出院10例,放弃治疗6例,死亡3例,误诊9例,误诊时间1~4天.结论 提高对本病的重视,加强预防措施,降低误诊率,以降低维生素K缺乏症的发病率、死亡率及致残率,提高人口素质.

    作者:董青伟 刊期: 2006年第24期

  • 如何防治药物过敏反应

    药物过敏反应是指易感个体在用药过程中,被药物或其代谢产物致敏,产生特异性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当再次应用该药时发生的特异性免疫学反应.随着药物种类的增多和应用的广泛性,过敏反应的发生率也相应上升,引起过敏反应的药物主要为化学药物和生物制品,此外中药引起的过敏反应也应引起足够的重视.药物过敏反应轻者引起各脏器功能紊乱,重者则有生命危险,就如何防治药物产生过敏反应从以下几方面说起.

    作者:邢淑慧 刊期: 2006年第24期

  • PCR检测乙肝DNA的注意事项

    血液中乙肝DNA主要存在于Dane颗粒的核心部分,是病毒复制和传染性的直接标志.定量检测乙肝DNA对于判断病毒复制程度、传染性大小、抗病毒药物疗效等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怎样准确地检测乙肝DNA是一个关键.

    作者:彭志文;朱子平 刊期: 2006年第24期

  • 一起27人急性腹泻的调查报告

    2006年5月17日早8时,我们接到云县茶房乡卫生院院长报告,茶房乡黄沙河村大平掌组发生群体急性腹泻,共27例.接到报告后,疾控中心立即派人协同茶房乡政府和卫生院开展了流行病调查,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张应学 刊期: 2006年第24期

  • 不同剂型止嗽散治疗急性支气管炎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中药配方颗粒剂止嗽散治疗急性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 将64例患者分为2组,免煎中药颗粒组(治疗组)和传统中药汤剂组(对照组)各32例,进行疗效比较.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无显著差异.结论 免煎中药配方颗粒止嗽散治疗急性支气管炎疗效显著.

    作者:刘安龙;肖洪涛 刊期: 2006年第24期

  • 西咪替丁与配伍用药物的相互作用

    西咪替丁是一种选择性的氢受体拮抗剂,能有效地抑制组胺、五肽胃泌素等刺激引起的胃酸分泌,使其酸度下降.临床上用于治疗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上消化道出血等.近年来也用本品治疗以下疾病:①荨麻疹,皮肤瘙痒症等.

    作者:史文石;邢凤玲;李宝清 刊期: 2006年第24期

  • 肝硬化40例病因分析

    1 资料和方法2003年2月~2006年2月于我院住院初诊肝硬化患者共40例,男28例,女12例,男女之比1.38:1,年龄40~80岁,平均40岁,族别:维吾族12例,汉族10例,哈萨克族10例,回族8例.诊断标准: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血清肝炎病毒学必须阳性;酒精性肝硬化患者有常年大量饮酒史(10年以上);瘀血性肝硬化患者有明确的心脏病病史伴慢性反复充血性心力衰竭史;药物性肝硬化需有明确的常年服用某种肝损伤药物史;隐源性肝硬化患者为不明原因的肝硬化.

    作者:马日孜亚木 刊期: 2006年第24期

  • 婴儿抚触促进婴儿生长发育的探讨

    婴儿抚触就是通过抚触者的双手对婴儿的皮肤各部位进行有次序的,有手法技巧的按摩,让大量温和的良好刺激和爱抚通过皮肤感受器传到中枢神经系统,产生生理效应.随着人们对健康模式的要求变化,开展婴儿抚触是一项对婴儿健康有益的新业务,目前,我国的国情及人民的需求已达到了开展婴儿抚触这样较高层次的健康要求水平.

    作者:蔡美华 刊期: 2006年第24期

  • 罗哌卡因在产科麻醉与镇痛中的应用

    罗哌卡因(Ropivacaine)又名罗比卡因、耐乐品,是继布比卡因之后开发出来的一种新型的人工合成且安全有效的长效酰胺类局麻药.1996年在荷兰首次上市,目前在美国及整个欧洲临床上已广泛运用.我国于1999年引进并应用于临床,以产科应用多,现就罗哌卡因的药理学特点、毒性作用、感觉和运动分离现象及在产科麻醉与镇痛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作者:李泳 刊期: 2006年第24期

  • 运用白虎汤加减治疗妇科温病的临床体会

    本文通过临床病例观察和研究,探讨了白虎汤治疗感染性高热的临床效果,并与常用的西药作了比较,列举了其治疗优点.

    作者:王慧颖 刊期: 2006年第24期

  • 妇科患者术前心理状态分析与护理干预

    目的 调查分析妇科患者术前心理状态,探讨护理干预对消除患者焦虑的影响.方法 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分别对实施干预前后的干预组、非干预组患者进行2次评分对照.结果 实施护理干预组与非干预组术前1日焦虑评分明显差异.结论 实施护理干预可明显消除妇科手术患者的焦虑反应.

    作者:白洪真 刊期: 2006年第24期

  • 孕期母亲和胎儿的铁代谢

    妊娠期是生命过程中对营养状况为敏感的时期,孕妇的营养状况直接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也影响孕母自身的健康.生命体中的元素含量低于万分之一的被称为微量元素,占人体重量的0.05%,它对维持正常的生理机能是必不可少的.其中缺铁是世界上常见的营养障碍之一,也是孕妇贫血主要的原因.铁是构成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的必要成分,参与氧的运输、储存和利用.孕妇缺铁对母体会造成低血红蛋白性贫血,严重者导致机体免疫功能降低,并可能引起甲状腺功能的降低及全身改变.严重缺铁对胎儿则可致慢性缺氧,使胎儿早产率和围生儿病死率明显升高.

    作者:丁小青 刊期: 2006年第24期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