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在妇科病理细胞学诊断中TBS分级系统的应用体会

李宝新

关键词:病理细胞学, 宫颈肿瘤, TBS分级系统, 筛查
摘要:目的 通过筛查大屯煤电公司女工这组人群宫颈癌的发病情况,了解发病率、评价TBS分级系统的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国际癌症协会推荐的TBS分级系统行8 831例宫颈细胞学诊断,筛查煤矿女工宫颈癌、癌前病变及感染性病变、反应性病变的流行病学状况.结果 TBS分级系统检出异常涂片(UNU)737例,患病率8.35%,宫颈癌(SCC)1例,高度磷状上皮内病变(HSIL)5例,低度磷状上皮内病变(LSIL)41例,未明确诊断意义的磷状上皮(ASCUS)23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HPV)5例.结论 TBS分级系统诊断宫颈病变客观、准确.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相关文献
  • 糖尿病的饮食治疗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也呈明显上升趋势.糖尿病(DM)为慢性终生性疾病.其急慢性并发症可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危害人们的健康.长期慢性高血糖是造成并发症的主要原因,而血糖的主要来源是食物的摄入,因此,加强对DM患者的饮食治疗,对减轻或避免DM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娜 刊期: 2006年第24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5种品牌克拉霉素片的含量比较

    目的 考察国内外5个厂家的克拉霉素片的含量.方法 采用高相液相色谱法,色谱柱:C8(5μm,4.6mm×150mm);流动相:0.067mol/L磷酸二氢钾-乙腈(60:40);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10nm;柱温:45℃;结果 5个厂家的克拉霉素片含量没有明显差异,均符合2005版药典的要求,但各药的日均服药费用有很大差异.结论 建议临床应选用安全、有效、经济的药物.

    作者:陈晓蕾;袁劲松;许档 刊期: 2006年第24期

  • 病毒性脑炎临床诊治体会

    目的 总结小儿病毒性脑炎临床症状与脑脊液、脑电图之间关系.方法 对54例小儿病毒性脑炎、脑脊液、脑电图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急性起病33例,亚急性起病21例,入院脑脊液异常20例,脑电图异常47例,经治后治愈52例,后遗症2例,住院天数7.5~28天,平均15.3天.结论 临床症状与脑脊液变化不一致,与脑电图异常程度相一致.脑电图恢复较临床与脑脊液变化慢.

    作者:李伟 刊期: 2006年第24期

  • 腔镜下甲状腺腺瘤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 探讨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的护理.方法 对11例甲状腺腺瘤病变患者行腔镜下甲状腺腺瘤切除,通过施行术前指导、心理护理、完善各项检查、术中护理配合及术后生命体征监测、疼痛护理、并发症观察等综合护理.结论 腔镜下甲状腺腺瘤切除,术前心理护理、完善各项检查、术中护理配合正确、敏捷及术后周密护理是开展腔镜下甲状腺腺瘤切除手术成功顺利的重要保证.

    作者:刘巧云;刘贵云 刊期: 2006年第24期

  • 氟哌酸灌肠治疗细菌性痢疾69例疗效观察

    应用氟哌酸胶囊保留灌肠治疗细菌性痢疾,通过临床观察疗效显著,配合应用输液、补充电解质、抗感染等治疗,可明显缩短疗程,缓解临床症状,提高治愈率,在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芝莲 刊期: 2006年第24期

  • 中西医结合外治膝关节骨关节炎疗效观察

    近几年,我科以中药外用结合物理疗法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110例.大部分患者均明显缓解,现报告如下:

    作者:支献峰 刊期: 2006年第24期

  • 后腹腔镜手术治疗肾上腺疾病疗效观察

    目的 后腹腔镜技术治疗肾上腺疾病并评价其临床价值.方法 应用后腹腔镜手术治疗肾上腺疾病23例:包括肾上腺皮质腺瘤13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10例,皮质醇症2例,无功能腺瘤1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8例,肾上腺髓样脂肪瘤2例.病变位于右侧8例,左侧15例.全部病例均采用腹膜后径路.结果 23例手术中22例取得成功,转开放手术1例.后腹腔镜手术成功病例手术时间65~190 min,平均120min.术中失血35~250ml,平均110ml,均未输血.术后16~48h恢复进食,1~3d可下床活动.术后住院时间2~9d,平均3.8d.结论 与开放手术相比,后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病人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可成为肾上腺良性疾病的首选手术方法.

    作者:王松 刊期: 2006年第24期

  • 冰硼贴片治疗口腔溃疡临床观察

    本文通过应用冰硼贴片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观察,证明应用药物定向缓释和生物贴附技术研制的冰硼贴片与冰硼散比较,具有疗效快,刺激性小、用药次数少、缩短病程的特点.

    作者:张安平;王海云;王金法;张安顺 刊期: 2006年第24期

  • 143例前置胎盘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前置胎盘类型与临床表现及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 以2002年1月至2005年12月在我院分娩143例前置胎盘病例,其中完全性前置胎盘49例,部分性前置胎盘40例,边缘性前置胎盘54例,分3组,对其临床表现、妊娠结局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病率2.33%,高于国内发病率0.24%~1.5%的报道.产前初次出血时间、出血次数、产后出血、终止妊娠孕周、分娩方式、新生儿体重及窒息等比较3组有显著性差异(P<0.005).结论 前置胎盘是妊娠晚期严重并发症.其类型及临床表现与妊娠结局关系密切.产后出血是严重并发症,处理不当可危及母儿生命,应予高度重视,积极预防.

    作者:吴凤鸣;赵立月;高利洁 刊期: 2006年第24期

  • 髓内针固定配合辨证用药治疗胫骨多段骨折

    目的 髓内针固定配合辨证用药治疗胫骨多段骨折有利于骨折愈合.方法 我们采用手术切开复位、带锁髓内针内固定配合分期用药的治疗方法治疗胫骨多段骨折34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结果 本组42例经6~18月随访,伤口一期愈合40例;浅表感染2例,经换药后愈合.39例骨折在3~6个月愈合,2例延期愈合,1例不愈合,经再次手术植骨后愈合.均达解剖对位,膝踝关节功能正常.结论 髓内针固定配合辨证用药治疗胫骨多段骨折有利于骨折愈合.

    作者:张新果;高荣;刘志敏;陈春;盛加伟 刊期: 2006年第24期

  • 儿肤康搽剂治疗婴儿湿疹临床分析

    我科于2003年1月至12月应用成都森科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儿肤康搽剂治疗婴儿湿疹89例,取得较好效果,现将临床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黄娟 刊期: 2006年第24期

  • 谈新世纪的健康战略——生态健康

    现代医学在经历了消灭天花、控制脊髓灰质炎、麻疹等传染病的成功之后,现在正面临艾滋病、疯牛病等新出现的传染病的蔓延问题.结论是明确的.单纯以治病为本的医学保护屏障是消极和有明显先天不足的,因为没有一个健康的环境不可能有真正的人体健康.这就将人类健康与人类生命的支持系统--生态系统的健康相互联系,互为依存.

    作者:李亚洁 刊期: 2006年第24期

  • 新式剖宫产术分析

    我院从2001~2005年开展新式剖宫产术共4年时间,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华琳 刊期: 2006年第2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乙型肝炎33例临床研究

    我们收治老年(60岁以上)病毒性肝炎33例,下面就其临床特点与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效果略加探讨:

    作者:武怀书;沈冰锋;赵立强;郭立宏 刊期: 2006年第24期

  • 低体重婴幼儿心内直视手术的麻醉

    我院2005年2月至2006年4月共完成52例4岁以下,15kg以内婴幼儿心内直视手术的麻醉,现报告如下.

    作者:于辉;曲茹 刊期: 2006年第24期

  • 平片法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118例

    2002年3月~2006年4月,我院采用聚丙烯人工补片以平片法无张力手术修补腹股沟管后壁缺损型疝118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高玉宝 刊期: 2006年第24期

  • 以心脏病变为首发表现的急性胰腺炎漏诊原因分析

    急性胰腺炎是一种常见的急腹症,随着生活的改善,近年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其中相当部分发展为重症胰腺炎,病情凶险,预后差,病死率高.故急性胰腺炎的早期诊断和及时正确的治疗显得尤为重要,但临床上常遇因症状、体征不典型而被误诊或漏诊的情况,尤其是老年患者,故而被延误治疗,值得重视.笔者在近年中就遇到了4例以心脏病变为首发表现的急性胰腺炎被漏诊的情况,现列举两例如下:

    作者:孙春荣;安雅莉 刊期: 2006年第24期

  • 中医辨证分型对胰岛素抵抗的早期干预治疗50例观察

    目的 观察中医治疗对胰岛素抵抗早期干预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50例IR根据中医辨证分型,予中药治疗8周后观察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GBG)、空腹胰岛素(HNS)、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结果 治疗后血糖降低,IR降低.结论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能减轻胰岛素抵抗,能较好地改善胰岛素敏感性.

    作者:蒙杏泽;朱小晓 刊期: 2006年第24期

  • 再发性脑梗塞60例临床分析

    再发性脑梗塞,近年来有增多趋势,而对诱发原因及其临床特点报告相对较少.我科自2003年1月至2005年3月共收治脑梗塞226例,其中再发性脑梗塞60例,占27.8%,现将所余166例,随机抽出60例为对照组与再发性脑梗塞组加以讨论.

    作者:李敏娟 刊期: 2006年第24期

  • 中医辨证施治恶性肿瘤42例发热的疗效观察

    在原因不明的长期发热患者中,常需要考虑恶性肿瘤的可能性,因为各脏器的癌肿皆可引起发热.目前由于感染性发热容易获得控制,恶性肿瘤所致发热不易控制,因此越来越引起临床的重视.我科从2002年~2005年采用中医辨证施治癌肿发热42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建华 刊期: 2006年第24期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