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氟哌酸灌肠治疗细菌性痢疾69例疗效观察

刘芝莲

关键词:细菌性痢疾, 氟哌酸, 应用体会
摘要:应用氟哌酸胶囊保留灌肠治疗细菌性痢疾,通过临床观察疗效显著,配合应用输液、补充电解质、抗感染等治疗,可明显缩短疗程,缓解临床症状,提高治愈率,在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相关文献
  • 无痛结肠镜在治疗结肠息肉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无痛肠镜在结肠息肉治疗应用的安全性、可行性.方法 62例结肠息肉患者分为2组,1组30例行无痛肠镜息肉治疗,2组32例行常规结肠镜息肉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时血压(N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变化,同时记录治疗时间,治疗结束后询问患者疼痛情况、满意度、是否愿意定期复查等.结果 无痛肠镜组成功率100%高于常规组90.6%,并且无痛结肠镜组在治疗过程中血压、心率无上升且有所下降,而常规治疗组NBP、HR有上升趋势,2组有显著差异(P<0.05).无痛治疗组治疗时间为(15±3.1)min,常规组为(18±3.5)min,差异有显著性(P<0.05).无痛治疗组满意度为100%,常规组为60%,明显低于无痛治疗组.结论 无痛结肠镜治疗结肠息肉能缩短治疗时间,提高安全性,增加成功率,减少并发症,易被患者接受,提高复诊率.

    作者:杨文燕 刊期: 2006年第24期

  • 胸腔温热灌注顺铂治疗恶性胸水的护理

    恶性胸水系恶性肿瘤的胸膜转移或胸膜本身恶性肿瘤所致的胸腔积液,是恶性肿瘤的一种常见并发症,由于增长迅速,对心肺机械性压迫,使肺容量减少,尤其造成肺不张和有继发感染时,常发生严重的呼吸困难,短期内患者的周身状况急剧恶化,生活质量将明显下降,甚至威胁患者的生命.因此有效控制胸水增长就成为减轻痛苦,延长病人生命的迫切治疗措施.我科于2004年10月至2005年10月用胸腔内温热灌注顺铂治疗恶性胸水4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张水兰;时红梅;李勇 刊期: 2006年第24期

  •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

    目的 报道利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岛状皮瓣修复胫前、足、踝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对32例胫前、足、踝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病例,使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岛状皮瓣修复.结果 术后皮瓣无水肿、瘀血、水疱等静脉危象的表现,皮瓣全部顺利成活,随访6个月~4年,平均13个月,感觉恢复,皮瓣两点辨别觉1~2cm,无溃疡,色泽正常,功能良好.结论 利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岛状皮瓣修复胫前、足、踝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时,在小隐静脉近端与创面周围找到的一条口径相当的回流静脉吻合的方法修复,更有利于皮瓣成活,修复效果良好.

    作者:袁伟东;付银环;田跃;孙宗丕;杨永明;史晓林;刘永强 刊期: 2006年第24期

  • 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膝骨性关节炎90例疗效观察

    膝骨性关节炎是老年人的常见病,治疗较为棘手,我院采用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药外洗、按摩、小针刀剥离配合关节腔内透明质酸钠注射治疗膝骨性关节炎9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安连占 刊期: 2006年第24期

  • 卵巢交界性肿瘤47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卵巢交界性肿瘤的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1988~2003年15年间收治的47例卵巢交界性肿瘤病历资料.结果 临床分期(按FIGO分期):Ⅰ期42例(占89.4%),Ⅱ期4例(占8.5%),Ⅲ期1例(占2.1%),无Ⅳ期病例.病理分型:黏液性囊腺瘤25例,浆液性囊腺瘤18例,混合性4例.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术后12例化疗.1例Ⅲ期患者术后5年死于肿瘤复发,1例Ⅱ期患者死于意外事故,1例Ⅰ期患者术后6年失访,余均存活.结论 手术是卵巢交界性肿瘤的主要治疗方法,年轻有生育要求的Ⅰ期患者倾向于保守性手术,晚期患者宜行根治性手术,术后化疗对预后影响不大.

    作者:高泽玲;邢允光 刊期: 2006年第24期

  • HIS系统历史数据管理使用初探

    在医院信息系统中,病人在医院各处产生大量的医疗、费用信息,以及医生为病人书写的各种病历、检查报告和图片信息.另外还有各种财务、库存信息都是医院信息系统的基础数据,其中有些数据需要长期在线保存,有些则时效性很强.

    作者:胡方禄 刊期: 2006年第24期

  • 高血压病QT离散度与左心室肥大和猝死的关系研究分析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患者QT离散度(QTd)的变化与左心室肥大和猝死的关系.方法 132例高血压病患者根据M型超声心动图检查分为2组,Ⅰ组69例患者有左心室肥大,Ⅱ组63例患者无左心室肥大.另外Ⅲ组为50位正常同龄人,作为对照组.测量并比较3组QTd的变化,同时比较Ⅰ组和Ⅱ组猝死的人数.结果 Ⅰ组QTd为(68.54±31.44)ms、QTcd为(7331±23)ms,Ⅱ组QTd为(43.42±21.25)ms、QTcd为(47.50±21)ms,2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Ⅲ组QTd为(40.63±2.35)ms、QTcd为(43.82±25)ms,与Ⅱ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Ⅰ组发生心脏性猝死者13例,Ⅱ组4例,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高血压病患者有左心室肥大者QTd明显增加,心脏性猝死者多.

    作者:王成义;杨金荣;荣阳;赵曼;苏业钦 刊期: 2006年第24期

  • 脑活素治疗急性脑梗塞疗效分析

    我们对2005年8月~2006年3月在我科住院治疗的10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50例采用脑活素注射液作为治疗组,另50例采用维脑路通注射液作为对照组,观察疗效后报道如下:

    作者:杨慧;于文联;单静珊 刊期: 2006年第24期

  • 病毒性脑炎临床诊治体会

    目的 总结小儿病毒性脑炎临床症状与脑脊液、脑电图之间关系.方法 对54例小儿病毒性脑炎、脑脊液、脑电图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急性起病33例,亚急性起病21例,入院脑脊液异常20例,脑电图异常47例,经治后治愈52例,后遗症2例,住院天数7.5~28天,平均15.3天.结论 临床症状与脑脊液变化不一致,与脑电图异常程度相一致.脑电图恢复较临床与脑脊液变化慢.

    作者:李伟 刊期: 2006年第24期

  • 人体解剖学教学过程中相关哲学思想的运用

    人体解剖学是重要的医学基础课之一,其教学效果将直接影响到后续相关医学课程.人体解剖学教师不应该仅仅传授解剖学知识和技能,还应将有关的观点与思维方法上升到哲学的高度传授给学生,才能大程度地发挥教师的作用,促进医学生对本门课程以及后续专业课知识的学习及其思维能力的提高.

    作者:梁邦领;李铮;皮全民;刘胜;王海蓉;薛爱芹 刊期: 2006年第24期

  • 再发性脑梗塞60例临床分析

    再发性脑梗塞,近年来有增多趋势,而对诱发原因及其临床特点报告相对较少.我科自2003年1月至2005年3月共收治脑梗塞226例,其中再发性脑梗塞60例,占27.8%,现将所余166例,随机抽出60例为对照组与再发性脑梗塞组加以讨论.

    作者:李敏娟 刊期: 2006年第24期

  • 冰硼贴片治疗口腔溃疡临床观察

    本文通过应用冰硼贴片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观察,证明应用药物定向缓释和生物贴附技术研制的冰硼贴片与冰硼散比较,具有疗效快,刺激性小、用药次数少、缩短病程的特点.

    作者:张安平;王海云;王金法;张安顺 刊期: 2006年第24期

  • HPLC法测定地稔中没食子酸的含量

    目的 建立地稔中没食子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HPLC法测定没食子酸的含量,色谱柱:Hypersil ODS柱(250 mm×4mm,5μm);流动相:0.2%甲醇的乙腈溶液-0.1%三乙胺、0.1%磷酸的水溶液(1:99);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20nm.结果 没食子酸在0.022~0.352μg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γ=0.9999;平均回收率为98.13%,RSD=0.90%.结论 该方法准确、可靠,可用于地稔的质量控制.

    作者:饶珠明 刊期: 2006年第24期

  • 儿童保健门诊1560名婴幼儿缺铁性贫血患病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6月~2岁婴幼儿缺铁性贫血的患病率以及6~12月龄的婴儿缺铁性贫血患病率与辅食添加时间的关系.方法 选自2005年1月~2005年12月在我院儿童保健门诊接受系统管理的6月~2岁健康婴幼儿1560名,采用日本产F-800血球记数仪取左手无名指末梢血进行测定.结果 缺铁性贫血患病率为13.78%,在3个年龄组中以6~12月龄的婴儿患病率高,为20.98%,其中在4~6个月龄未及时添加辅食组患病率为49.68%.结论 降低缺铁性贫血的患病率在于早期干预,在婴儿3个月开始宣传辅食添加知识,4~6个月时询问辅食添加情况并结合生长发育情况给予指导,每半年测定血红蛋白1次,发现贫血及时治疗.

    作者:叶秀宁 刊期: 2006年第24期

  •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方法探讨

    目的 介绍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总结我院3年来采用不同方法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48例的疗效观察.结果 动力髋螺钉固定17例,13例愈合,4例出现并发症;加压螺纹钉24例,22例愈合,2例出现并发症;人工股骨头置换2例,无并发症;GAMMA钉固定3例和PRN钉固定2例,2例愈合,2例出现并发症,1例死亡.结论 对于不同年龄的病人,要根据患者的年龄以及骨折部位、移位程度、骨质条件、经济条件、骨折类型,身体状况的不同综合评价各种术式对其愈后、并发症等带来的影响,合理选择适宜病人的术式.

    作者:乔俊;陈天健;朴杰 刊期: 2006年第24期

  • 全麻对腹部手术康复的影响因素探讨

    全身麻醉及手术的刺激使全麻腹部术后患者易引起呼吸、循环、内分泌等系统生理功能的改变,如何促进患者的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是外科护士共同的护理目标.全麻对腹部手术术后康复的影响因素有许多,不可忽略的因素综述如下:

    作者:高锦玲;徐桂琴;王玉梅 刊期: 2006年第24期

  • 坦度螺酮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坦度螺酮属螺酮类药物,为5-HT1A受体激动剂,它高度选择5-HT1A受体.坦度螺酮选择性激动突触后膜的5-HT1A受体,抑制亢进的5-羟色胺能神经活动,使5-HT与突触后膜的5-HT1A和5-HT2A受体的结合恢复平衡状态,从而发挥抗焦虑作用.我们研究坦度螺酮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BS)的疗效,并与安慰剂的治疗进行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蔡永凤;于海龙;高保华 刊期: 2006年第24期

  • 肝损伤98例临床诊治分析

    目的 分析肝损伤的临床诊治.方法 诊断关键点和根据临床分级采用相应的治疗措施和不同手术方式.结果 及时而正确的诊断并发症少、救治成功率高、临床效果满意.结论 及时而正确的诊断是关键,手术时机的掌握和手术方式的适当选择是成功的基础.

    作者:闫振宇;栾静;张建卓;肖忠承;徐国伟;李玉祥;赖春荣 刊期: 2006年第24期

  • 中医辨证分型对胰岛素抵抗的早期干预治疗50例观察

    目的 观察中医治疗对胰岛素抵抗早期干预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50例IR根据中医辨证分型,予中药治疗8周后观察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GBG)、空腹胰岛素(HNS)、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结果 治疗后血糖降低,IR降低.结论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能减轻胰岛素抵抗,能较好地改善胰岛素敏感性.

    作者:蒙杏泽;朱小晓 刊期: 2006年第24期

  • α-1b干扰素联合丹参及新鲜血浆治疗重症肝炎300例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干扰素和丹参注射液及新鲜血浆在治疗重症肝炎中的疗效.方法 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干扰素、丹参和新鲜血浆治疗重症肝炎150例,综合治疗组15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肝纤维化标志物和肝功能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的血清白蛋白及球蛋白、血小板水平恢复至正常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的肝纤维化标志物在治疗后均有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其差异有显著性(P<0.01),而对照组的肝纤维化标志物在治疗前、后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 干扰素联合丹参及新鲜血浆对重症肝炎的肝功能恢复和阻止其向坏死后性肝硬化发展均有显著性意义.

    作者:雷运春;许京淑 刊期: 2006年第24期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