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α-1b干扰素联合丹参及新鲜血浆治疗重症肝炎300例的疗效分析

雷运春;许京淑

关键词:干扰素, 丹参, 血浆, 重症肝炎
摘要:目的 探讨干扰素和丹参注射液及新鲜血浆在治疗重症肝炎中的疗效.方法 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干扰素、丹参和新鲜血浆治疗重症肝炎150例,综合治疗组15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肝纤维化标志物和肝功能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的血清白蛋白及球蛋白、血小板水平恢复至正常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的肝纤维化标志物在治疗后均有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其差异有显著性(P<0.01),而对照组的肝纤维化标志物在治疗前、后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 干扰素联合丹参及新鲜血浆对重症肝炎的肝功能恢复和阻止其向坏死后性肝硬化发展均有显著性意义.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相关文献
  • 无痛结肠镜在治疗结肠息肉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无痛肠镜在结肠息肉治疗应用的安全性、可行性.方法 62例结肠息肉患者分为2组,1组30例行无痛肠镜息肉治疗,2组32例行常规结肠镜息肉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时血压(N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变化,同时记录治疗时间,治疗结束后询问患者疼痛情况、满意度、是否愿意定期复查等.结果 无痛肠镜组成功率100%高于常规组90.6%,并且无痛结肠镜组在治疗过程中血压、心率无上升且有所下降,而常规治疗组NBP、HR有上升趋势,2组有显著差异(P<0.05).无痛治疗组治疗时间为(15±3.1)min,常规组为(18±3.5)min,差异有显著性(P<0.05).无痛治疗组满意度为100%,常规组为60%,明显低于无痛治疗组.结论 无痛结肠镜治疗结肠息肉能缩短治疗时间,提高安全性,增加成功率,减少并发症,易被患者接受,提高复诊率.

    作者:杨文燕 刊期: 2006年第24期

  • 后腹腔镜手术治疗肾上腺疾病疗效观察

    目的 后腹腔镜技术治疗肾上腺疾病并评价其临床价值.方法 应用后腹腔镜手术治疗肾上腺疾病23例:包括肾上腺皮质腺瘤13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10例,皮质醇症2例,无功能腺瘤1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8例,肾上腺髓样脂肪瘤2例.病变位于右侧8例,左侧15例.全部病例均采用腹膜后径路.结果 23例手术中22例取得成功,转开放手术1例.后腹腔镜手术成功病例手术时间65~190 min,平均120min.术中失血35~250ml,平均110ml,均未输血.术后16~48h恢复进食,1~3d可下床活动.术后住院时间2~9d,平均3.8d.结论 与开放手术相比,后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病人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可成为肾上腺良性疾病的首选手术方法.

    作者:王松 刊期: 2006年第24期

  • 老年人松动牙夹板固定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老年人松动牙夹板固定的疗效.方法 彻底牙周洁刮治,钢丝结扎与光固化复合树脂联合夹板固定松动患牙,术后定期进行预防保健.结果 本组70例中,治疗效果优者50例,良者15例,成功率92.9%,失败5例,占7.1%.结论 老年人松动牙夹板固定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高艳霞 刊期: 2006年第24期

  • PCR检测乙肝DNA的注意事项

    血液中乙肝DNA主要存在于Dane颗粒的核心部分,是病毒复制和传染性的直接标志.定量检测乙肝DNA对于判断病毒复制程度、传染性大小、抗病毒药物疗效等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怎样准确地检测乙肝DNA是一个关键.

    作者:彭志文;朱子平 刊期: 2006年第24期

  • 中药联合动脉置管化疗药物灌注和深部热疗治疗消化道肿瘤36例

    目的 观察中药联合动脉置管化疗药物灌注和深部热疗治疗消化道肿瘤的临床疗效,毒副作用.方法 根据肿瘤部位的不同选择性的将导管留置于肿瘤相关的供血动脉,灌注化疗药物,配合深部热疗及口服中药.结果 缓解率(PR+CR)58.33%,有效率(CR+PR+SD)91.67%.结论 中药联合动脉置管化疗药物灌注和深部热疗可以提高消化道肿瘤的缓解率,缓解病人的痛苦,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张彦;董明娥 刊期: 2006年第24期

  • 维思通合并博乐欣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博乐欣辅助维思通治疗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博乐欣+维思通)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都用维思通3mg/d~6mg/d,治疗组加用博乐欣75mg/d~100mg/d,治疗8周.用阴性症状量表(SANS)评定疗效,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较对照组早起效7d且有效率高(P<0.05),两组副反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治疗组疗效好、起效快.

    作者:黄祖荣;李春发;梁睿 刊期: 2006年第24期

  • 以心脏病变为首发表现的急性胰腺炎漏诊原因分析

    急性胰腺炎是一种常见的急腹症,随着生活的改善,近年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其中相当部分发展为重症胰腺炎,病情凶险,预后差,病死率高.故急性胰腺炎的早期诊断和及时正确的治疗显得尤为重要,但临床上常遇因症状、体征不典型而被误诊或漏诊的情况,尤其是老年患者,故而被延误治疗,值得重视.笔者在近年中就遇到了4例以心脏病变为首发表现的急性胰腺炎被漏诊的情况,现列举两例如下:

    作者:孙春荣;安雅莉 刊期: 2006年第24期

  • α-1b干扰素联合丹参及新鲜血浆治疗重症肝炎300例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干扰素和丹参注射液及新鲜血浆在治疗重症肝炎中的疗效.方法 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干扰素、丹参和新鲜血浆治疗重症肝炎150例,综合治疗组15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肝纤维化标志物和肝功能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的血清白蛋白及球蛋白、血小板水平恢复至正常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的肝纤维化标志物在治疗后均有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其差异有显著性(P<0.01),而对照组的肝纤维化标志物在治疗前、后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 干扰素联合丹参及新鲜血浆对重症肝炎的肝功能恢复和阻止其向坏死后性肝硬化发展均有显著性意义.

    作者:雷运春;许京淑 刊期: 2006年第24期

  • 糖尿病的饮食治疗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也呈明显上升趋势.糖尿病(DM)为慢性终生性疾病.其急慢性并发症可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危害人们的健康.长期慢性高血糖是造成并发症的主要原因,而血糖的主要来源是食物的摄入,因此,加强对DM患者的饮食治疗,对减轻或避免DM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娜 刊期: 2006年第24期

  • 常规取环失败后在B超下取环42例分析

    目的 探讨常规取宫内节育器(以下简称环)失败后在B超下取环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常规取环失败后行B超下取环.结果 42例患者有35例环嵌顿,7例环异位,除1例异位于子宫浆肌层外,其余41例均取出成功.结论 B超下取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祝甫芳;龚德芳;刘云剑 刊期: 2006年第24期

  • 肝硬化40例病因分析

    1 资料和方法2003年2月~2006年2月于我院住院初诊肝硬化患者共40例,男28例,女12例,男女之比1.38:1,年龄40~80岁,平均40岁,族别:维吾族12例,汉族10例,哈萨克族10例,回族8例.诊断标准: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血清肝炎病毒学必须阳性;酒精性肝硬化患者有常年大量饮酒史(10年以上);瘀血性肝硬化患者有明确的心脏病病史伴慢性反复充血性心力衰竭史;药物性肝硬化需有明确的常年服用某种肝损伤药物史;隐源性肝硬化患者为不明原因的肝硬化.

    作者:马日孜亚木 刊期: 2006年第24期

  • 谈《傅青主女科》带下

    傅氏,名山,字青主,山西阳曲人,明末清初之名医.先生为医,精诣岐黄,通晓各科,尤以妇科见长.<傅青主女科>为其传世之作,其指论医理独具一格,谈症不落古人巢臼,制方不失古人准绳,对带下病极为重视,将其列在诸篇之首.现笔者不揣浅陋,就学习<傅青主女科>带下篇的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安雅丽;孙春荣;高奇丹 刊期: 2006年第24期

  • 腔镜下甲状腺腺瘤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 探讨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的护理.方法 对11例甲状腺腺瘤病变患者行腔镜下甲状腺腺瘤切除,通过施行术前指导、心理护理、完善各项检查、术中护理配合及术后生命体征监测、疼痛护理、并发症观察等综合护理.结论 腔镜下甲状腺腺瘤切除,术前心理护理、完善各项检查、术中护理配合正确、敏捷及术后周密护理是开展腔镜下甲状腺腺瘤切除手术成功顺利的重要保证.

    作者:刘巧云;刘贵云 刊期: 2006年第24期

  • 疏血通与凯时联合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疏血通与凯时联合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CRF)的临床疗效.方法 98名CRF氮质血症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采用疏血通及凯时联合治疗,而对照组仅予常规治疗,治疗前后检测24小时尿蛋白的定量(UP)、血肌酐(Scr)、内生肌酐清除率(Ccr)、血脂(CH、TG)及血液流变学参数.结果 疗程结束后治疗组UP、Scr、CH、TG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Ccr显著升高,血液流变学参数亦较治疗前显著改善,而对照组治疗前后各观测指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且治疗组治疗中无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对于CRF氮质血症期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疏血通与凯时联合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建国;任姜汶;李展旭;杨聚荣 刊期: 2006年第24期

  • 骶髂关节结核的影像学研究

    目的 探讨骶髂关节结核的影像学表现及相关因素.方法 搜集了本院有完整资料的骶髂关节结核26例,分析其影像学表现.结果 骶髂关节结核常为单侧发病,表现为关节面模糊,关节间隙增宽或不对称性狭窄;关节面骨质破坏,部分破坏边缘有骨硬化增生;可形成死骨,大多伴脓肿形成,并可形成窦道.结论 通过骶髂关节解剖特点与X线表现的分析,对提高骶髂关节结核诊断率有重要意义.

    作者:熊萍香;杨武;袁武;江福生 刊期: 2006年第24期

  • 罗哌卡因在产科麻醉与镇痛中的应用

    罗哌卡因(Ropivacaine)又名罗比卡因、耐乐品,是继布比卡因之后开发出来的一种新型的人工合成且安全有效的长效酰胺类局麻药.1996年在荷兰首次上市,目前在美国及整个欧洲临床上已广泛运用.我国于1999年引进并应用于临床,以产科应用多,现就罗哌卡因的药理学特点、毒性作用、感觉和运动分离现象及在产科麻醉与镇痛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作者:李泳 刊期: 2006年第24期

  • 儿童保健门诊1560名婴幼儿缺铁性贫血患病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6月~2岁婴幼儿缺铁性贫血的患病率以及6~12月龄的婴儿缺铁性贫血患病率与辅食添加时间的关系.方法 选自2005年1月~2005年12月在我院儿童保健门诊接受系统管理的6月~2岁健康婴幼儿1560名,采用日本产F-800血球记数仪取左手无名指末梢血进行测定.结果 缺铁性贫血患病率为13.78%,在3个年龄组中以6~12月龄的婴儿患病率高,为20.98%,其中在4~6个月龄未及时添加辅食组患病率为49.68%.结论 降低缺铁性贫血的患病率在于早期干预,在婴儿3个月开始宣传辅食添加知识,4~6个月时询问辅食添加情况并结合生长发育情况给予指导,每半年测定血红蛋白1次,发现贫血及时治疗.

    作者:叶秀宁 刊期: 2006年第24期

  • 低体重婴幼儿心内直视手术的麻醉

    我院2005年2月至2006年4月共完成52例4岁以下,15kg以内婴幼儿心内直视手术的麻醉,现报告如下.

    作者:于辉;曲茹 刊期: 2006年第24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5种品牌克拉霉素片的含量比较

    目的 考察国内外5个厂家的克拉霉素片的含量.方法 采用高相液相色谱法,色谱柱:C8(5μm,4.6mm×150mm);流动相:0.067mol/L磷酸二氢钾-乙腈(60:40);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10nm;柱温:45℃;结果 5个厂家的克拉霉素片含量没有明显差异,均符合2005版药典的要求,但各药的日均服药费用有很大差异.结论 建议临床应选用安全、有效、经济的药物.

    作者:陈晓蕾;袁劲松;许档 刊期: 2006年第24期

  • 心得安联合消心痛预防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心得安联合消心痛在预防肝硬化门脉高压上消化道出血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本院2000年5月至2005年5月住院的30例患者,分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2组患者的再出血情况,即有无呕血或/和黑粪,每月检查1次肝功能,有呕血或/和黑粪者判为活动性出血.结果 治疗组在随访期间(1年)再出血次数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1).结论 心得安和消心痛能预防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再出血的发生率.

    作者:付艳芳;田巧连;付艳蓉;段建华 刊期: 2006年第24期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