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甲状腺肿块针吸细胞学病理形态观察分析

孙海斌;郑晓芙

关键词:甲状腺肿块, 细针穿刺, 细胞学病理形态
摘要:甲状腺肿块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包括良、恶性肿瘤,增生等病变.针吸细胞学诊断甲状腺肿块为临床提供了手术或非手术治疗的依据,是一种简便、快速、经济和准确的诊断技术.本文对274例甲状腺肿块针吸细胞学检查观察结果分析如下: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相关文献
  • 冬虫夏草的药用价值及临床应用

    冬虫夏草主要分布在我国四川、青海、西藏,来源于麦角菌科植物真菌冬虫夏草寄生在蝙蜗蛾科昆虫幼虫的子座及幼虫尸体的复合体.一般在初夏子座出土,孢子未发散时挖取的子座与幼虫尸体的复合体入药生用.

    作者:白秀文 刊期: 2006年第30期

  • 高乳酸体质与糖尿病爆发探讨——从现代中医学的健康心理视角解析

    对糖尿病患者的调查显示,酸性体质普遍存在于糖尿病的爆发期,而不是隐匿期.这说明,乳酸增强是血糖快速分解的后果.人体可采取主动酵解血糖的方式来缓解高血糖.正确解析这一点,对防治糖尿病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英;聂文涛 刊期: 2006年第30期

  • 产后出血的护理体会

    果洛州地处青藏高原,由于恶劣的地理环境,加上医疗条件差、交通不便等方面的因素易导致该地孕产妇的死亡,为预防产后出血危及孕产妇的生命,本文对在我站住院的35例产后出血达800ml以上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以供同行进行探讨.

    作者:王淑娟 刊期: 2006年第30期

  • 产科术中羊水栓塞合并DIC的救治1例体会

    本文报道近15年来我院产科术中羊水栓塞合并DIC的救治经过与体会.

    作者:石小军 刊期: 2006年第30期

  • 甲状腺肿块针吸细胞学病理形态观察分析

    甲状腺肿块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包括良、恶性肿瘤,增生等病变.针吸细胞学诊断甲状腺肿块为临床提供了手术或非手术治疗的依据,是一种简便、快速、经济和准确的诊断技术.本文对274例甲状腺肿块针吸细胞学检查观察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孙海斌;郑晓芙 刊期: 2006年第30期

  • 阴式子宫全切术后猝死1例的护理体会

    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子宫脱垂和阴道壁膨出患者要求行阴式子宫切除术、阴道壁修补术越来越多.护士对手术前化验、检查的分析,手术后的观察护理非常重要.对于手术后患者出现的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等症状,不应只认为是麻醉后反应,而应考虑有无其它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张翼;王丽娟 刊期: 2006年第30期

  • 护患纠纷原因的剖析及防范

    医院是个充满不同层次人群和矛盾的开放场所,在这个复杂的环境中,护士与病人接触多,言语行为稍有不慎就会成为纠纷的导火索.如果不能很好地处理,不仅可引起患者不满情绪的发泄,还会影响医院的声誉和形象,因此避免纠纷对护理工作很重要.

    作者:王俊 刊期: 2006年第30期

  • 新生儿破伤风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 掌握新生儿破伤风(NT)流行病学特征,以便为制定消除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运用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监测方法,并与之同时运行.结果 全市两年共监测病例3例.监测结果表明:在家分娩、旧法接生及病儿母亲均无破伤风类毒素(TT)免疫史等是发病主因.结论 消除旧法接生及提高育龄妇女TT接种率,是实现消除NT经济简便的措施.

    作者:曾德秀;杨芳;向鑫 刊期: 2006年第30期

  • 百令胶囊防治大鼠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的实验研究

    目的 观察TGF-β1在肾小管间质纤维化过程中的表达以及百令胶囊对TGF-β1表达的影响,探讨百令胶囊肾脏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 雄性3月龄SD大鼠9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30只),模型组(30只),预防组(30只).以2%腺嘌呤淀粉混悬液150mg·kg-1·d-1灌胃,连续17周,制作大鼠肾小管间质纤维化模型;预防组加以15g·kg-1·d-1百令胶囊溶于生理盐水灌胃以预防肾小管间质纤维化;对照组以等体积的2%淀粉溶液和生理盐水灌胃.分别于实验第7周、12周、17周时随机处死10只大鼠,进行血肌酐(Cr)、尿素氮(BUN)、24h尿蛋白定量和尿NAG酶检测,光镜下观察肾组织的病理变化,计算肾小管间质纤维化指数;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肾脏TGF-β1的表达情况.结果 ①功能学变化:与对照组比较,各时相点模型组、预防组大鼠尿蛋白、尿NAG酶、血Cr及血BUN均升高(P<0.01),但预防组低于模型组(P<0.01);模型组、预防组自身对照各指标均较前1时相点升高(P<0.01).②病理学变化:7周时模型组、预防组即有肾小管间质损害;模型组、预防组自身对照肾小管间质损害均较前1时相点加重(P<0.01),但7周、12周时预防组肾小管间质损害均较模型组为轻(P<0.01),17周时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670).③免疫组化:各时相点模型组、预防组大鼠肾脏TGF-β1的表达均高于对照组(P<0.01),且预防组均低于模型组(P<0.01),模型组、预防组自身对照均较前1时相点升高(P<0.01),17周时表达量高.结论 肾小管间质纤维化过程中肾脏TGF-β1的表达逐渐上升.百令胶囊可能通过抑制TGF-β1,在肾小管间质纤维化早期应用时起到保护作用.

    作者:李暖;陈新德;杨达胜;赵德安;毕凌云 刊期: 2006年第30期

  • 开颅术患者术后早期呕吐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目的 探讨开颅术患者术后早期呕吐的原因.方法 对我院3个月内共68例开颅术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8例患者术后发生早期呕吐者为14例,占20.6%.引起呕吐的原因为麻醉因素、术后脑水肿、疼痛、颅内血肿、水、电解质紊乱、药物因素、手术部位.结论 呕吐为开颅术后常见症状,护理人员在考虑患者呕吐的原因时,应结合伴随症状,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提供合适的护理.

    作者:邓秋容;蓝海;佘喜云 刊期: 2006年第30期

  • 前臂外侧皮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前臂外侧皮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临床应用的适应证及效果.方法 对12例腕部以远软组织缺损的患者采用前臂外侧皮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进行修复.皮瓣切取大面积:8cm×6cm,小面积6cm×4.5cm.结果 12例皮瓣全部成活,外观满意,质地优良.结论 前臂外侧皮神经的营养血管血供可靠,操作简单,对供区创伤小.

    作者:范呈晓;索艳晖 刊期: 2006年第30期

  • 1例有机磷农药中毒中间综合征的护理体会

    1临床资料患者,女,28岁.因自服乐果100ml半小时左右,于2005年3月15日急诊入院.入院时患者已处于昏迷状态.全身大汗、流延、鼻溢.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0.15cm,对光反射迟钝.心率58次/min,可见四肢肌肉颤动.入院后立即行清水洗胃,然后用阿托品、解磷定解毒治疗,病人达阿托品化,神志清楚.次日病人出现四肢无力,胸闷,迅速发展到呼吸困难.立即行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使用呼吸机13天病人自主呼吸完全恢复,四肢肌力恢复正常,共住院19天,痊愈出院,随访1个月,病情稳定,无特殊.

    作者:杨春艳;龚玉兰 刊期: 2006年第30期

  • 早期修剪新生儿脐带残端的临床报告

    目的 分析新生儿脐带残端的早期修剪时间与修剪效果之间的关系,判断脐带修剪在预防、治疗新生儿脐部感染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将900例健康新生儿随机分为3组,每组300例,分别于出生后24~48h内;48~72h内;72~96h内,以无菌器械,在常规消毒后,提起脐带残端,于脐根上方、脐带结扎处的下方,修剪掉脐带残端,使脐根部暴露、易于干燥清洁,并以修剪时有无出血及分泌物情况为观察指标,比较分析3组病例之间的差异.结果 以48_2h内修剪组出血少、局部清洁、分泌物渗出少,是修剪脐带残端的适宜时间.结论 新生儿脐带残端的早期修剪是一种改变传统脐部护理的先进方法.

    作者:李宛玲 刊期: 2006年第30期

  • 冠心病病人健康教育需求的调查分析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了解冠心病病人的健康教育需求,结果 94.2%的病人迫切需要接受健康教育,90.2%的病人需要了解疾病知识,96.2%的病人学习动机是为了减少疾病的复发.由此可看出,应积极开展和重视对冠心病病人的健康教育,以满足其健康需求.

    作者:李淑波;王丹 刊期: 2006年第30期

  • 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观察

    毛细支气管炎是婴儿时期较常见的呼吸道感染,目前缺乏特效治疗方法.我科应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毛细支气管炎33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闫铭 刊期: 2006年第30期

  • 成人腹型过敏性紫癜的临床分析

    目的 研究成人腹型过敏性紫癜的临床、内镜特点及误诊原因,以提高对此病认识.方法 对我院1996年1月~2004年12月住院的64例腹型过敏性紫癜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20例行胃镜检查,14例行结肠镜检查.结果 临床表现的特点是以腹痛、消化道出血、腹泻为主,分别为89.8%、46.5%和12.8%.内镜下胃肠道黏膜呈不同程度的充血水肿,广泛多发的充血、水肿、出血点、糜烂、多发溃疡等,上消化道以十二指肠降段严重,下消化道以末段回肠严重.12例被误诊,分别误诊为消化性溃疡、急性胃黏膜病变、急性阑尾炎、肠梗阻、急性出血坏死性小肠炎、急性细菌性痢疾等.结论 成人腹型过敏性紫癜临床表现复杂,易造成误诊,结合该病的临床及内镜特点,可早期诊断,及时治疗.

    作者:张西亮 刊期: 2006年第30期

  • 医学文化的基本含义及本质特征

    维系人们社会关系的基本元素是文化,推动人们医学社会实践的基本元素是医学文化.医学文化是指导人们进行医学社会实践的心理驱动力以及人们在医学社会实践中所创造、所形成的一切成果,包括承载各种医学信息的物质成分和精神成分.医学文化的内涵非常丰富,其本质特征可概括为人性至上、生命至重、健康至高、人格至尊、和谐至要.

    作者:昝加禄 刊期: 2006年第30期

  • 自体表皮细胞移植联合中药治疗白癜风

    目的 观察自体表皮细胞移植联合中药治疗白癜风的疗效.方法 应用自体表皮细胞移植联合中药治疗白癜风39例,中药疗法为中医辨证,分两型内服中药,3个月为1疗程,观察用药后的疗效.结果 自体表皮细胞移植联合中药治疗白癜风效果明显,总有效率达95%以上.结论 自体表皮细胞移植联合中药治疗白癜风疗效满意、经济、简单实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叶俊儒;陆茂 刊期: 2006年第30期

  • 丘脑性失语治疗体会

    急性脑血管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临床上约占30%的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可发生不同程度的语言障碍,本文选定2003年1月至2006年5月收治的典型丘脑性失语患者46例,报告如下:

    作者:李书超;罗红艳 刊期: 2006年第30期

  • 失眠及其中药治疗

    世界卫生组织一项研究表明:睡眠病症在世界是一个没有得到充分重视和良好解决的公共卫生问题,全球约27%的人遭受睡眠症困扰.中华医学会提供的材料表明,中国约有3亿成年人患有睡眠障碍,主要分布在中国经济相对发达地区,而这方面的问题一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增大,竞争激烈,越来越多的人出现不同程度的失眠.

    作者:李喜芹;魏学兰 刊期: 2006年第30期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