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新生儿破伤风流行病学调查

曾德秀;杨芳;向鑫

关键词:破伤风, 新生儿, 监测
摘要:目的 掌握新生儿破伤风(NT)流行病学特征,以便为制定消除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运用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监测方法,并与之同时运行.结果 全市两年共监测病例3例.监测结果表明:在家分娩、旧法接生及病儿母亲均无破伤风类毒素(TT)免疫史等是发病主因.结论 消除旧法接生及提高育龄妇女TT接种率,是实现消除NT经济简便的措施.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相关文献
  • 医学文化的基本含义及本质特征

    维系人们社会关系的基本元素是文化,推动人们医学社会实践的基本元素是医学文化.医学文化是指导人们进行医学社会实践的心理驱动力以及人们在医学社会实践中所创造、所形成的一切成果,包括承载各种医学信息的物质成分和精神成分.医学文化的内涵非常丰富,其本质特征可概括为人性至上、生命至重、健康至高、人格至尊、和谐至要.

    作者:昝加禄 刊期: 2006年第30期

  • 高龄高危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12例分析

    目的 探讨高龄高危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手术的临床应用及围手术期处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2006年3月高龄高危LC病人112例临床资料.结果 112例病人中,术前伴并存病87例,完成LC手术105例,中转手术8例,术后发生与手术相关并发症6例,死亡1例.结论 重视高龄高危病人LC手术的围手术期及合并症的规范化处理,注意术中技巧,LC对高龄高危病人仍是安全可靠的.

    作者:刘文斌;田云鸿;张成荣;吕仕银 刊期: 2006年第30期

  • 大医治病无欲无求——记我国著名肛肠病治疗专家、北京长青肛肠医院院长韩宝

    古人说,大医精诚.如果一个医生没有一股子对医学执著的探索精神,没有悬壶济世、救死扶伤良好的医德和境界,那么这样的医生是很难成为大医的.

    作者:吴马 刊期: 2006年第30期

  • 影响门诊药房调剂差错的因素和对策

    门诊药房作为医院药品的提供者,其服务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病人的用药安全,同时也关乎医院的声誉和形象.由于各种原因,在实际工作中有时会出现一些差错,不仅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伤害,也给自身造成很大的精神压力.如何全面提高药房的服务质量,减少或杜绝调剂差错,保证患者安全与合理用药,是药学工作者值得深思的问题.鉴于此,笔者根据本院药房《药师调剂差错登记本》2005年记录在案的差错事例,结合工作经验,分析发生差错的原因,探讨防范的措施.

    作者:翁爱彬 刊期: 2006年第30期

  • 红油膏在深度烫伤及烫伤感染中的应用

    笔者应用红油膏治疗深度烫伤及烫伤感染150例,取得明显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崔立兵 刊期: 2006年第30期

  • 1310例儿童血铅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本市儿童铅水平现状.方法 采集门诊就诊儿童1 310例静脉血,其中分0~2岁、3~5岁、6~9岁、10~,共4组,使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血铅.结果 1 310例儿童当中,血铅≥100μg/L的儿童共440名,占总检查人数的33.59%.不同年龄的儿童随年龄增加,血铅中毒百分率呈现逐渐增高趋势,各年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不同性别的儿童,男性儿童血铅平均值高于女性,差异有显著性;居住在工业区及其附近的儿童、市区儿童、郊区和农村儿童血铅中毒率分别为53.85%、30.59%、27.31%.各区域铅中毒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P均<0.001).结论 儿童铅中毒在不同地区存在一定差异,随着年龄的增大,中毒呈增高趋势.儿童铅中毒已不只是医学问题,应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作者:吴美娟;裴磊 刊期: 2006年第30期

  • 膝关节损伤患者术后功能康复的护理

    膝关节损伤临床多见,且伤势严重.尽管现代医疗水平不断提高,但关节功能恢复往往不尽人意,严重影响病人的日常生活及工作.我院自2004年5月~2006年5月共收治45例,由于功能锻炼指导合理,康复教育到位,取得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殷红秋;丛丽;丛言滋 刊期: 2006年第30期

  • 云南白药在小儿急性胃肠功能障碍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云南白药在治疗小儿急性胃肠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 将158例临床诊断急性胃肠功能障碍的患儿随机分为2组:在原发病治疗的基础上,分云南白药治疗组和凝血酶治疗组,均以3天为1个疗程.结果 云南白药治疗组84例,治愈率92.9%,平均费用4.3元(人民币);凝血酶治疗组74例,治愈率81.5%,平均费用112元(人民币).治愈率经统计学处理,2者比较有显著差异(χ2=5.57,P<0.05).结论 云南白药是治疗小儿各种病因引起的急性胃肠功能障碍的1种有效、安全、价廉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何颖慧 刊期: 2006年第30期

  • 基层医院感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通过对医院感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加强感染管理的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包括建立健全医院感染监控管理系统、加强制度建设、强化医院感染意识、做好医院感染各项监测等,使医院感染控制得以加强和规范化,从而降低了医院感染率.

    作者:焦俊秋 刊期: 2006年第30期

  • 血液透析灌流抢救重症镇静催眠药中毒54例护理体会

    对54例临床治疗效果欠佳的重症镇静催眠药中毒患者进行血液透析灌流治疗,就治疗方法和效果、护理要点等方面进行了总结报道.

    作者:姚彦芳;王英利;张丽霞 刊期: 2006年第30期

  • 手术治疗合并白内障的闭角型青光眼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合并白内障的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手术后眼压、视力、合并症等情况,以探讨其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 收集我院合并白内障的闭角型青光眼患者72例75眼,根据患眼病情,选择22例23眼行单纯白内障超声乳化术,50例52眼联合小梁切除术.术后观察视力、眼压等情况.结果 单纯白内障超声乳化组,术后第1天眼压升高者11眼,约占50%,用药1周后眼压正常,随访6~12个月,2例眼压升高,局部用药后眼压控制.联合小梁切除术组,术后第1天眼压升高者12眼,约占23%,用药1周后眼压正常,随访6~12个月,眼压均正常.两种手术方法,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结论 对于合并白内障的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应根据患眼情况选择手术方式,房角关闭早期或药物控制良好的可缓解的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可行单纯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药物难于控制眼压,前房角粘连范围>2个象限者,应选择联合小梁切除术.

    作者:刘春兰;戴爱萍;周晓艳 刊期: 2006年第30期

  • 大剂量曲马多静脉复合全麻的术后镇痛效果

    目的 用VAS(10分)法评级大剂量曲马多静脉复合全麻的术后镇痛效果.方法 200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A组)和对照(B组)各100例.A组实施曲马多、丙泊酚静脉复合全麻,B组实施芬太尼、丙泊酚静脉复合全麻.结果 A组术后VAS法得0~1分且时间达72h者83例,B组12例,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A组无需另使用镇痛药的病例占93%,B组12%,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大剂量曲马多静脉复合全麻组的术后镇痛效果远远超过芬太尼组,已接近吗啡、丁丙诺啡硬膜外镇痛效果.

    作者:刘华;周骞;钟慧红 刊期: 2006年第30期

  • 深部真菌感染情况的调查分析

    目的 分析医院院内感染中真菌感染的检出比例以及治疗现状.方法 通过医院一年发生医院感染的患者及做的相应病原学检查和药物敏感性试验,确定真菌的检出率,查阅相应患者的病历,对真菌感染患者的治疗情况做出分析.结果 真菌感染的患者占医院感染的12.93%,治疗情况不容乐观.结论 真菌感染的治疗不及时,有部分医生对真菌感染的认识不够,即使病原学检测为真菌感染,仍然未使用抗真菌感染的药物.

    作者:张秀林;石志华;张洪春 刊期: 2006年第30期

  • 肠易激综合征联合治疗对心理精神因素的疗效评价

    本研究采用随机单盲随访研究,对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心理精神因素状况作一些研究,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联用抗抑郁/焦虑药,探讨其对IBS病人心理精神因素的疗效.

    作者:张冬梅 刊期: 2006年第30期

  • 脑卒中急性期股静脉置管的护理

    1999年4月至2004年4月,我科对33例脑卒中急性期患者以股静脉置管进行抢救治疗,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梁艳平 刊期: 2006年第30期

  • 普米克令舒氧气驱动雾化吸入佐治80例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观察

    毛细支气管炎(毛支)常见于2岁以内的小儿,多由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引起,亦有由人类3型副流感病毒、腺病毒感染引起的报道[1].主要表现为喘憋,有明显的毛细支气管阻塞现象,是儿科常见急症,至今尚无特效的治疗.笔者用普米克令舒(pulmicortrepules,布地奈德混悬液)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80例毛支患儿,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慧;于文联;齐玉薇 刊期: 2006年第30期

  • 基层血液透析室的医院感染管理

    血液透析主要用于急、慢性肾衰患者的肾脏替代疗法和各种急性中毒的抢救,但是上机感染的发生率逐渐增高,不但增加病人的痛苦和经济负担,而且成为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为此,我们把预防和控制医院内感染作为工作重点,采取一系列措施,取得了良好效果.

    作者:王晓丽;张红秋 刊期: 2006年第30期

  • 肾综合征出血热127例肝损害分析

    我院自1999年底收治首例肾综合征出血热(epidemic hemorrhagic fever,EHF)以来[1],该病在我地区呈逐年增加趋势,截至2005年底共收治127例,为了提高对EHF肝损害认识,我们对127例EHF肝损害进行了回顾性分析,以便为临床医生提供诊疗依据,现将分析结果汇报如下:

    作者:苏静;辛建文;张浩 刊期: 2006年第30期

  • 胃癌急性穿孔23例诊治体会

    我院自1987年1月~2005年7月共收治胃癌418例,其中发生急性穿孔23例,占同期胃癌病人的5.5%.本文通过对23例的诊疗分析,旨在探讨胃癌的诊治方法及影响预后的因素.

    作者:郑波 刊期: 2006年第30期

  • 护患纠纷原因的剖析及防范

    医院是个充满不同层次人群和矛盾的开放场所,在这个复杂的环境中,护士与病人接触多,言语行为稍有不慎就会成为纠纷的导火索.如果不能很好地处理,不仅可引起患者不满情绪的发泄,还会影响医院的声誉和形象,因此避免纠纷对护理工作很重要.

    作者:王俊 刊期: 2006年第30期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