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影响门诊药房调剂差错的因素和对策

翁爱彬

关键词:调剂差错, 门诊药房, 因素, 对策
摘要:门诊药房作为医院药品的提供者,其服务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病人的用药安全,同时也关乎医院的声誉和形象.由于各种原因,在实际工作中有时会出现一些差错,不仅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伤害,也给自身造成很大的精神压力.如何全面提高药房的服务质量,减少或杜绝调剂差错,保证患者安全与合理用药,是药学工作者值得深思的问题.鉴于此,笔者根据本院药房《药师调剂差错登记本》2005年记录在案的差错事例,结合工作经验,分析发生差错的原因,探讨防范的措施.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相关文献
  • 长期家庭氧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患的影响

    目的 探讨LTOT(长期家庭氧疗)对COPD(慢性阻塞性肺疾患)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178例COPD患者,在随访期间,根据患者每天吸氧时间分为以下几组:①未吸氧(46人);②吸氧<5h(79人);③吸氧5~10h(37人);④吸氧>15h(16人).其他基础治疗相同,各组年龄、性别、Hb、血气无明显差别,2年后评价生活质量.结果 LTOT组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结论 提高患者对LTOT依从性,是改变COPD预后的重要手段.

    作者:陈赛;江美霞;陈群满;连帆 刊期: 2006年第30期

  • 失眠及其中药治疗

    世界卫生组织一项研究表明:睡眠病症在世界是一个没有得到充分重视和良好解决的公共卫生问题,全球约27%的人遭受睡眠症困扰.中华医学会提供的材料表明,中国约有3亿成年人患有睡眠障碍,主要分布在中国经济相对发达地区,而这方面的问题一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增大,竞争激烈,越来越多的人出现不同程度的失眠.

    作者:李喜芹;魏学兰 刊期: 2006年第30期

  • 低分子肝素钙与阿司匹林联用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钙速碧林联用阿司匹林与单用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的临床疗效.方法 64例UA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阿司匹林及观察组阿司匹林+速碧林,疗程1周.结果 1周后总有效率观察组为86.67%,对照组为61.7%.观察组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 在常用治疗基础上加用速碧林能更有效地控制心绞痛发作,减少心梗发生率.

    作者:张素丽 刊期: 2006年第30期

  • 不合理应用抗生素的现状与对策

    抗生素在控制疾病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新的问题,因广泛、持续和不当使用使耐药性日趋严重,致病菌对抗生素耐药性的变迁[1]严重危害人们健康,目前已成为社会公共卫生安全的首要问题.据统计,我国滥用头孢第三代菌素ES-BLs菌株已达48.5%,病原菌对青霉素的耐药率达70%以上[2],严重影响了临床疗效.因为研发一种新型抗生素的时间要10年以上,而细菌产生耐药性的时间不足2年,新型研发速度远远跟不上细菌耐药速度,如果再继续滥用抗生素将使我们面临一场灾难.面对如此现状,当务之急应积极找出抗生素不合理应用的根源,及时采取对策,使抗生素得到合理应用.

    作者:范玉峰 刊期: 2006年第30期

  • 彩色多普勒阴道超声监测卵泡及子宫内膜改变的意义

    目的 探讨阴道超声监测不孕症患者卵泡形态及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意义.方法 使用德国SIEMEN阴道探头频率5MHz,对治疗不孕患者123例,在自然月经周期卵泡成长卵泡期、成熟期、黄体期分别对卵泡的形态特征及内膜进行连续监测.结果 单纯卵泡发育不良有39例,单纯内膜异常18例,卵泡发育不良合并内膜异常3例.结论 使用阴道超声,在卵泡期及黄体期监测卵泡成长、成熟、排卵、黄体形成和黄体萎缩及内膜改变的全过程是连续发展的,而又各有特异性,是不孕症诊治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发现子宫内膜病变及卵泡发育不良的一种廉价、无创的重要检查方法,超声监测可以作为不孕症患者检查的初筛.

    作者:李迎辉;路融 刊期: 2006年第30期

  • 前臂外侧皮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前臂外侧皮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临床应用的适应证及效果.方法 对12例腕部以远软组织缺损的患者采用前臂外侧皮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进行修复.皮瓣切取大面积:8cm×6cm,小面积6cm×4.5cm.结果 12例皮瓣全部成活,外观满意,质地优良.结论 前臂外侧皮神经的营养血管血供可靠,操作简单,对供区创伤小.

    作者:范呈晓;索艳晖 刊期: 2006年第30期

  • 阴式子宫全切术后猝死1例的护理体会

    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子宫脱垂和阴道壁膨出患者要求行阴式子宫切除术、阴道壁修补术越来越多.护士对手术前化验、检查的分析,手术后的观察护理非常重要.对于手术后患者出现的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等症状,不应只认为是麻醉后反应,而应考虑有无其它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张翼;王丽娟 刊期: 2006年第30期

  • 南蛇簕抗细菌内毒素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 观察南蛇簕提取液对细菌内毒素的破坏作用.方法 采用内毒素检查法观察其破坏细菌内毒素的效果.结果 在灵敏度为0.5EU/ml的鲎试剂反应试验中,药液浓度0.5g/ml,细菌内毒素浓度10EU/ml(20倍)范围均有很好的抗凝集作用.结论 南蛇簕提取液有很好地抗细菌内毒素作用.

    作者:蒋三元;罗治华;张健民;唐荣德;李景新 刊期: 2006年第30期

  • 多索茶碱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35例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和评价多索茶碱疗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35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安塞玛组和氨茶碱组,观察对比2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症状、肺功能、血气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安塞玛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2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多索茶碱疗是一种完全有效的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的药物.

    作者:葛艳;张晓菊 刊期: 2006年第30期

  • 膝关节损伤患者术后功能康复的护理

    膝关节损伤临床多见,且伤势严重.尽管现代医疗水平不断提高,但关节功能恢复往往不尽人意,严重影响病人的日常生活及工作.我院自2004年5月~2006年5月共收治45例,由于功能锻炼指导合理,康复教育到位,取得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殷红秋;丛丽;丛言滋 刊期: 2006年第30期

  • 肝源性溃疡病66例分析

    自1996~2005年间我们收治肝硬化758例,其中以出血为首发症状的肝源性溃疡病(HPU) 66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马社旺;靳艳;郑敬文 刊期: 2006年第30期

  • 甲状腺肿块针吸细胞学病理形态观察分析

    甲状腺肿块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包括良、恶性肿瘤,增生等病变.针吸细胞学诊断甲状腺肿块为临床提供了手术或非手术治疗的依据,是一种简便、快速、经济和准确的诊断技术.本文对274例甲状腺肿块针吸细胞学检查观察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孙海斌;郑晓芙 刊期: 2006年第30期

  • 重型颅脑损伤合并急性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并发大面积脑梗死发生机制及治疗方法.方法 总结分析28例经头颅CT、MR证实为重型颅脑损伤合并急性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资料及相应的治疗.结果 所有病例均行开颅血肿清除术,其中12例同时行梗死侧去大骨瓣减压,8例于术后1~3天经CT复查证实后再次行梗死侧去大骨瓣减压手术治疗;按GOS判断预后的标准,恢复良好5例(17.9%),中残8例(28.6%),重残6例(21.4%),植物生存1例(3.6%),死亡8例(28.6%).结论 重度颅脑外伤颅内血肿常规复查CT、MR检查,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是提高疗效的重要措施.

    作者:赵钢剑;王冰 刊期: 2006年第30期

  • 药源性血钾异常的相关探讨

    钾是生命的必需离子,是细胞内的主要阳离子,对维持细胞内液的容量及渗透压具有重要作用.钾在人体的主要生理作用是:①维持细胞的正常代谢.②维持机体(主要是细胞内)容量、离子、渗透压及酸碱平衡.③维持神经肌肉细胞膜的应激性.④维持心肌的正常功能.正常人体钾的总量在成年男性约为50~55mmol/Kg,女性40~50mmol/Kg.钾98%分布在细胞内,浓度为150~155mmol/L,构成机体钾库;2%在细胞外,血浆钾仅占总量0.3%,血浆钾浓度为3.5~5.5mmol/L,细胞间液为3.0~5.0mmol/L.绝大多数以离子状态存在于体内,钾代谢失常在临床中十分常见.

    作者:井桂芝;魏学兰 刊期: 2006年第30期

  • 我院常见不合理用药分析

    目的 了解我院不合理用药情况.方法 抽取我院2004年度住院病历,根据临床药理学知识及文献资料,对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分析,并和药师查房、临床用药督导工作中发现的不合理用药进行汇总.结果 临床用药督导工作中发现4类不合理用药,药师查房工作中发现2类不合理用药;共查阅病历2 400份,其中不合理用药145份,除以上6类不合理用药外,又发现4类不合理用药.结论 我院药品的使用水平仍需进一步提高,临床用药督导和药师查房工作有助于促进合理用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张丰刚;张立新 刊期: 2006年第30期

  • 多微孔硬膜外导管持续肋间神经阻滞镇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多微孔硬膜外导管持续肋间神经阻滞镇痛的临床效果与实用价值.方法 40例剖胸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施行多微孔硬膜外导管持续肋间神经阻滞镇痛(后面简称持续肋间神经阻滞镇痛)(n=20)与病人自控静脉镇痛(n=20),按Prince-Henry(PH)评分法评估两组病人术后疼痛程度,观察其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术后两天(2d)其PH评分,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持续肋间神经阻滞镇痛效果极明显,更有助于术后呼吸功能的恢复,减少并发症.

    作者:朱轶;刘会长 刊期: 2006年第30期

  • 胸腺瘤伴重症肌无力的围手术期治疗

    目的 研究胸腺瘤伴重症肌无力患者的围手术期治疗.方法 自1998年7月至2006年7月,手术治疗胸腺瘤伴重症肌无力患者12例.结果 Masaoka Ⅰ期、Ⅱ期、Ⅳ期各2例、Ⅲ期6例.无手术死亡.术后1例1月后死于呼吸衰竭,1例2年后死于肿瘤复发.生存10例,9例治愈,1例好转.结论 全胸片检查是诊断本病的重要方法.加强围手术期处理,是降低手术并发症及死亡率的关键.应该合理使用抗胆碱酯酶药物;采用低位胸部正中切口,切除肿瘤,清扫前纵隔;选用有效抗菌素防治肺部感染,以降低重症肌无力危象的发生率.

    作者:孙锦海 刊期: 2006年第30期

  • 如何提高护士长的执行力

    随着医院的发展,护士长队伍越来越壮大.护理管理是一门学问,并非一学就会,更不是一看就知.只有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护理管理水平才能有所提高.护士长在医院是基层的管理者,要管的事情特别多,要思考的问题也不少,但如何发挥科室的大潜能,达到佳的效果,确要下一番功夫.

    作者:陈佳佳;康悦;朱桂霞 刊期: 2006年第30期

  • 产后出血的护理体会

    果洛州地处青藏高原,由于恶劣的地理环境,加上医疗条件差、交通不便等方面的因素易导致该地孕产妇的死亡,为预防产后出血危及孕产妇的生命,本文对在我站住院的35例产后出血达800ml以上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以供同行进行探讨.

    作者:王淑娟 刊期: 2006年第30期

  • 盐酸小檗胺分散片溶出度考察

    目的 对盐酸小檗胺分散片和糖衣片进行溶出度比较.方法 用转蓝法溶出,紫外分光光度法,在281nm处测定吸收度,计算溶出度.结果 盐酸小檗胺分散片和胶囊在5min时的累计溶出度分别为82.3±0.4%和32.6±0.4%,15min时的累计溶出度分别为96.4±0.6%和64.2±1.3%.结论 盐酸小檗胺分散片具有较快的溶出速率.

    作者:丁晓虎;邰顺章;沈晓琴 刊期: 2006年第30期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中国医药导报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