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社旺;靳艳;郑敬文
目的 探讨初发脑卒中患者抑郁症的发生率及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抑郁量表评定抑郁症状,选择16项指标作为可能影响抑郁症状发生的相关因素,对110例初发脑卒中患者抑郁症状的发生率进行检测.结果 初发脑卒中患者抑郁症的发生率为54.5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内向不稳定性格、左右大脑半球病灶、家庭的矛盾性、社会的支持、手的功能状况与脑卒中后抑郁症的发生有关.结论 脑卒中后抑郁症的发生率较高,且与躯体、心理、社会等多方面因素有关,故其防治应采取综合措施.
作者:林晓东;赵丽;李福学;王学敏;田小卫 刊期: 2006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进展期胃癌合并恶性腹水术前双路化疗的效果.方法 对42例进展期胃癌合并恶性腹水患者采用术前双路化疗,5-FU、MMC方案同时应用绿慕安腹腔注射,绿慕安5ml/50kg、5-FU400 mg/m2、MMC6 mg/m2,同时静脉予LV5FU2OXA化疗.结果 显效(CR)24例,部分有效(PR)10例,无变化(NC)8例.获得CR+PR的34例,行姑息手术治疗22例,切除率为52.4%(22/42).结论 术前应用双路化疗,为高度进展期胃癌的综合治疗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作者:杨巍 刊期: 2006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高龄高危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手术的临床应用及围手术期处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2006年3月高龄高危LC病人112例临床资料.结果 112例病人中,术前伴并存病87例,完成LC手术105例,中转手术8例,术后发生与手术相关并发症6例,死亡1例.结论 重视高龄高危病人LC手术的围手术期及合并症的规范化处理,注意术中技巧,LC对高龄高危病人仍是安全可靠的.
作者:刘文斌;田云鸿;张成荣;吕仕银 刊期: 2006年第30期
自1996~2005年间我们收治肝硬化758例,其中以出血为首发症状的肝源性溃疡病(HPU) 66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马社旺;靳艳;郑敬文 刊期: 2006年第30期
学生就业率的高低影响着学校的发展.本科毕业生就业都难,中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就更难了.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大中专院校毕业生的就业模式发生了很大变化,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对于中等卫生职业学校来讲,已经不仅仅是教学质量、师资力量和教学环境的竞争,而是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竞争.对此,学校必须加强就业指导工作,未雨绸缪,让未来的中级卫生专业人才适应社会.近年来,我校毕业生的年就业率都保持在80%以上,而不少同类卫生中等专业学校的毕业生就业率不到50%.从我校就业情况看,作者认为需要做好以下工作:
作者:刘曼东 刊期: 2006年第30期
1999年4月至2004年4月,我科对33例脑卒中急性期患者以股静脉置管进行抢救治疗,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梁艳平 刊期: 2006年第30期
1典型病例患者男,44岁,右锁骨骨折外固定4月不愈,手术骨圆针内固定术后5月出现右上肢无力,以臂丛神经损伤住院.查体:右臂锁骨区皮肤可见手术疤痕,可扪及锁骨中外1/3处略增粗,无异常活动,无针尾外露,皮下亦未扪及.右肱二、三头肌肌力Ⅱ级,前臂及手部肌肉肌力0级.皮肤感觉无异常.右锁骨正位片示锁骨中外1/3骨折已愈,骨折线模糊,局部有骨痂生长,髓腔内有一骨圆针.
作者:孙家合 刊期: 2006年第30期
我院自1999年底收治首例肾综合征出血热(epidemic hemorrhagic fever,EHF)以来[1],该病在我地区呈逐年增加趋势,截至2005年底共收治127例,为了提高对EHF肝损害认识,我们对127例EHF肝损害进行了回顾性分析,以便为临床医生提供诊疗依据,现将分析结果汇报如下:
作者:苏静;辛建文;张浩 刊期: 2006年第30期
目的 观察自体表皮细胞移植联合中药治疗白癜风的疗效.方法 应用自体表皮细胞移植联合中药治疗白癜风39例,中药疗法为中医辨证,分两型内服中药,3个月为1疗程,观察用药后的疗效.结果 自体表皮细胞移植联合中药治疗白癜风效果明显,总有效率达95%以上.结论 自体表皮细胞移植联合中药治疗白癜风疗效满意、经济、简单实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叶俊儒;陆茂 刊期: 2006年第30期
钾是生命的必需离子,是细胞内的主要阳离子,对维持细胞内液的容量及渗透压具有重要作用.钾在人体的主要生理作用是:①维持细胞的正常代谢.②维持机体(主要是细胞内)容量、离子、渗透压及酸碱平衡.③维持神经肌肉细胞膜的应激性.④维持心肌的正常功能.正常人体钾的总量在成年男性约为50~55mmol/Kg,女性40~50mmol/Kg.钾98%分布在细胞内,浓度为150~155mmol/L,构成机体钾库;2%在细胞外,血浆钾仅占总量0.3%,血浆钾浓度为3.5~5.5mmol/L,细胞间液为3.0~5.0mmol/L.绝大多数以离子状态存在于体内,钾代谢失常在临床中十分常见.
作者:井桂芝;魏学兰 刊期: 2006年第30期
我院自1987年1月~2005年7月共收治胃癌418例,其中发生急性穿孔23例,占同期胃癌病人的5.5%.本文通过对23例的诊疗分析,旨在探讨胃癌的诊治方法及影响预后的因素.
作者:郑波 刊期: 2006年第30期
目的 观察合并白内障的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手术后眼压、视力、合并症等情况,以探讨其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 收集我院合并白内障的闭角型青光眼患者72例75眼,根据患眼病情,选择22例23眼行单纯白内障超声乳化术,50例52眼联合小梁切除术.术后观察视力、眼压等情况.结果 单纯白内障超声乳化组,术后第1天眼压升高者11眼,约占50%,用药1周后眼压正常,随访6~12个月,2例眼压升高,局部用药后眼压控制.联合小梁切除术组,术后第1天眼压升高者12眼,约占23%,用药1周后眼压正常,随访6~12个月,眼压均正常.两种手术方法,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结论 对于合并白内障的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应根据患眼情况选择手术方式,房角关闭早期或药物控制良好的可缓解的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可行单纯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药物难于控制眼压,前房角粘连范围>2个象限者,应选择联合小梁切除术.
作者:刘春兰;戴爱萍;周晓艳 刊期: 2006年第30期
目的 观察南蛇簕提取液对细菌内毒素的破坏作用.方法 采用内毒素检查法观察其破坏细菌内毒素的效果.结果 在灵敏度为0.5EU/ml的鲎试剂反应试验中,药液浓度0.5g/ml,细菌内毒素浓度10EU/ml(20倍)范围均有很好的抗凝集作用.结论 南蛇簕提取液有很好地抗细菌内毒素作用.
作者:蒋三元;罗治华;张健民;唐荣德;李景新 刊期: 2006年第30期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钙速碧林联用阿司匹林与单用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的临床疗效.方法 64例UA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阿司匹林及观察组阿司匹林+速碧林,疗程1周.结果 1周后总有效率观察组为86.67%,对照组为61.7%.观察组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 在常用治疗基础上加用速碧林能更有效地控制心绞痛发作,减少心梗发生率.
作者:张素丽 刊期: 2006年第30期
冬虫夏草主要分布在我国四川、青海、西藏,来源于麦角菌科植物真菌冬虫夏草寄生在蝙蜗蛾科昆虫幼虫的子座及幼虫尸体的复合体.一般在初夏子座出土,孢子未发散时挖取的子座与幼虫尸体的复合体入药生用.
作者:白秀文 刊期: 2006年第30期
目的 观察TGF-β1在肾小管间质纤维化过程中的表达以及百令胶囊对TGF-β1表达的影响,探讨百令胶囊肾脏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 雄性3月龄SD大鼠9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30只),模型组(30只),预防组(30只).以2%腺嘌呤淀粉混悬液150mg·kg-1·d-1灌胃,连续17周,制作大鼠肾小管间质纤维化模型;预防组加以15g·kg-1·d-1百令胶囊溶于生理盐水灌胃以预防肾小管间质纤维化;对照组以等体积的2%淀粉溶液和生理盐水灌胃.分别于实验第7周、12周、17周时随机处死10只大鼠,进行血肌酐(Cr)、尿素氮(BUN)、24h尿蛋白定量和尿NAG酶检测,光镜下观察肾组织的病理变化,计算肾小管间质纤维化指数;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肾脏TGF-β1的表达情况.结果 ①功能学变化:与对照组比较,各时相点模型组、预防组大鼠尿蛋白、尿NAG酶、血Cr及血BUN均升高(P<0.01),但预防组低于模型组(P<0.01);模型组、预防组自身对照各指标均较前1时相点升高(P<0.01).②病理学变化:7周时模型组、预防组即有肾小管间质损害;模型组、预防组自身对照肾小管间质损害均较前1时相点加重(P<0.01),但7周、12周时预防组肾小管间质损害均较模型组为轻(P<0.01),17周时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670).③免疫组化:各时相点模型组、预防组大鼠肾脏TGF-β1的表达均高于对照组(P<0.01),且预防组均低于模型组(P<0.01),模型组、预防组自身对照均较前1时相点升高(P<0.01),17周时表达量高.结论 肾小管间质纤维化过程中肾脏TGF-β1的表达逐渐上升.百令胶囊可能通过抑制TGF-β1,在肾小管间质纤维化早期应用时起到保护作用.
作者:李暖;陈新德;杨达胜;赵德安;毕凌云 刊期: 2006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甲状腺机能亢进佳的手术切除量及计算方法.方法 采用一侧腺叶切除,另一叶作部分切除,总切除量约为80%.结果 此术式按甲状腺体积大小比例切除,实现了切除计算数量化.客观准确,方便实用.结论 经288例临床实践与观察,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作者:王志斌;张爱国 刊期: 2006年第30期
目的 观察大鱼际皮瓣修复拇指软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 对32例拇指软组织缺损的患者进行修复治疗,在大鱼际肌表面掀起皮瓣,逆行转位覆盖创面,将皮瓣内皮神经与指神经断端在显微镜下对位吻合.供皮区全厚皮片植皮.结果 32例皮瓣全部成活,移植皮瓣血运、质地、弹性均良好.3例因皮瓣面积较小致拇指指间关节约10°屈曲畸形,其余外形美观,拇指功能良好,对掌、对指功能正常,皮瓣感觉达S3~S4.结论 拇指掌侧软组织缺损宜选择大鱼际皮瓣予以修复,大鱼际皮瓣质地佳,感觉恢复好,色泽为接近拇指掌侧皮肤,且供皮区远离关节和肌肉,植皮容易成活,此种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张英军;朱吉武;付宝驰 刊期: 2006年第30期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又名震颤麻痹(paralysis agitans,shaking palsy),是一种较常见于老年的运动障碍性疾病,临床以静止性震颤、强直、运动迟缓为主要表现.晚期出现严重肌强直、全身僵硬、卧床不起.因其发病率、致残率高,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作者:李汝敏;王鹏飞;郭彦伟;马红 刊期: 2006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开颅术患者术后早期呕吐的原因.方法 对我院3个月内共68例开颅术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8例患者术后发生早期呕吐者为14例,占20.6%.引起呕吐的原因为麻醉因素、术后脑水肿、疼痛、颅内血肿、水、电解质紊乱、药物因素、手术部位.结论 呕吐为开颅术后常见症状,护理人员在考虑患者呕吐的原因时,应结合伴随症状,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提供合适的护理.
作者:邓秋容;蓝海;佘喜云 刊期: 2006年第3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