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三联”保膀胱模式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疗效观察

王建峰;周晓峰;方丹波;吴志明;丁振山;陈星;刘乃波

关键词: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保留膀胱, 放化疗
摘要:目的 观察根治性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联合术后放化疗的“三联”模式在肌层浸润性膀胱癌(MIBC)保留膀胱治疗上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至2015年5月中日友好医院等3个中心收治的73例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资料.28例患者(TMT组)接受了根治性TURB+术后联合放化疗.其中男21例,女7例,年龄(68.9±8.9)岁.T2期16例,T3期12例.同期45例患者(RC组)接受了根治性膀胱切除+尿流改道术,其中男32例,女13例,年龄(66.3±9.6)岁.T2期25例,T3期18例,T4a期2例.分析两种治疗模式对于MIBC预后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 TMT组的总体生存率为64.3%,肿瘤特异性生存率为78.6%.RC的总体生存率为66.7%,肿瘤特异性生存率为82.2%.总体生存时间分别为(47.9±3.2)个月和(48.5±2.6)个月.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生活质量评分方面,TMT组优于RC组.结论 在严格控制适应证,进行严密的术后随访,并及时进行挽救性膀胱切除术的前提下,“三联”保膀胱疗法可以作为根治性膀胱切除术之外的MIBC患者的一种选择.
中华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改良保留骨膜截取腓骨移植对儿童供侧踝关节功能的影响

    儿童四肢骨肿瘤、病理性骨折及慢性骨髓炎患者逐年增多,自体腓骨移植髓内固定及骨缺损填充被认为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材料和手术方式,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然而,腓骨部分截除后可能造成供侧踝关节不同程度的活动疼痛及下肢肌力减弱,甚至引起踝关节畸形及功能障碍,其远期影响日益受到重视[1].本研究通过改良保留骨膜截取腓骨游离移植对12例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良军;劳山;赵劲民;薄占东;花奇凯;罗高斌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原发生殖系统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临床及生存分析

    目的 探讨原发生殖系统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的临床特点、疗效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26例原发生殖系统DLBCL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指标进行分析,同时进行生存和预后因素分析.结果 患者中位年龄62岁,男性多见,以单侧睾丸受累为主,Ⅲ、Ⅳ期患者占38.5%;84.6%患者为非生发中心来源(non-GCB).治疗总有效率为88.5%,完全缓解率为76.9%,3和5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70.5%和62.7%;3和5年总生存率分别83.5%和69.6%,对侧睾丸和中枢神经系统为常见复发部位.美罗华治疗组优于未使用美罗华治疗组,但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联合对侧部位照射治疗能够提高患者无进展生存(P =0.047).对单因素预后分析显示临床分期、B症状(发热、盗汗或体重下降)、国际预后指数(IPI)评分、血清乳酸脱氢酶(LDH)水平、C-反应蛋白水平、发病年龄是否>60岁、近期疗效及是否为复发难治状态与预后相关.结论 原发生殖系统DLBCL是一种少见的结外DLBCL,好发于老年人,可表现为侵袭性临床特点,常见复发部位为对侧睾丸和中枢神经系统.手术切除、美罗华联合治疗、对侧部位放疗及预防性鞘内注射能够提高患者生存,为一线治疗选择.

    作者:杨萍;甄敬飞;庞萌;胡凯;赵伟;董菲;田磊;克晓燕;景红梅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三联”保膀胱模式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根治性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联合术后放化疗的“三联”模式在肌层浸润性膀胱癌(MIBC)保留膀胱治疗上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至2015年5月中日友好医院等3个中心收治的73例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资料.28例患者(TMT组)接受了根治性TURB+术后联合放化疗.其中男21例,女7例,年龄(68.9±8.9)岁.T2期16例,T3期12例.同期45例患者(RC组)接受了根治性膀胱切除+尿流改道术,其中男32例,女13例,年龄(66.3±9.6)岁.T2期25例,T3期18例,T4a期2例.分析两种治疗模式对于MIBC预后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 TMT组的总体生存率为64.3%,肿瘤特异性生存率为78.6%.RC的总体生存率为66.7%,肿瘤特异性生存率为82.2%.总体生存时间分别为(47.9±3.2)个月和(48.5±2.6)个月.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生活质量评分方面,TMT组优于RC组.结论 在严格控制适应证,进行严密的术后随访,并及时进行挽救性膀胱切除术的前提下,“三联”保膀胱疗法可以作为根治性膀胱切除术之外的MIBC患者的一种选择.

    作者:王建峰;周晓峰;方丹波;吴志明;丁振山;陈星;刘乃波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中国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术治疗指南(2018标准版)

    一、指南制定方法(一)目标人群选择行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TUPKP)治疗的人群时,应根据下述五点进行[1-2]:1.良性前列腺增生(BPH)伴严重的下尿路梗阻(LUTO)症状已明显影响生活质量(QoL)的患者可选择TUPKP治疗,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拒绝接受药物治疗的患者可考虑TUPKP治疗.2.当BPH患者出现下列并发症时,建议采用TUPKP治疗:①反复尿潴留(至少在一次拔管后不能排尿或两次尿潴留);②反复血尿,5α还原酶抑制剂或其他药物治疗无效;③反复泌尿系感染(UTI);④膀胱结石;⑤继发性上尿路积水(伴或不伴肾功能损害).

    作者: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泌尿外科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泌尿健康促进分会;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循证医学分会;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微创等离子手术体系及云规划解决方案项目组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2018年欧洲内分泌协会难治性垂体腺瘤和垂体腺癌诊治指南

    2017版世界卫生组织(WHO)垂体肿瘤分型已于日前发布[1],除了通过强调垂体分化机制来对垂体腺瘤进行分型补充外,重要的一点就是废除了“非典型垂体腺瘤”(APA),提出了“难治性垂体腺瘤”(refractory pituitary adenoma).目前,对于难治性垂体腺瘤和垂体腺癌发生率、诊断标准、治疗方法以及随访等,国内外尚无明确的定义.欧洲内分泌杂志于2018年第1期刊登了《欧洲内分泌协会难治性垂体腺瘤和垂体腺癌诊治指南》[2],旨在为临床难治性垂体腺瘤和垂体腺癌的诊治提供临床指南.

    作者:刘小海;代从新;王任直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致死性新生儿僵直和多灶性癫痫综合征一例

    患儿女,生后16 h,因“发现四肢肌张力增高16 h”于2017年9月11日入院.患儿系第3胎第2产,胎龄39+5周于2017年9月10日17:03经阴道分娩娩出,出生体质量3 450 g;Apgar评分:1 min评分:9分(哭声扣1分),5 min评分:10分;羊水清,量正常,无脐带绕颈,无胎膜早破;生后患儿即表现为持续性四肢肌张力增高.患儿父母来自贵州省,均为侗族,非近亲结婚.孕母孕4个月时有先兆流产保胎治疗史,唐氏筛查低风险,胎儿三维超声未见明显异常;父亲体健,有吸烟史、喝酒史;母亲体健,有两次婚姻史,第一次婚姻育有1名7岁健康女孩,并于2016年人工流产1次.患儿为母亲再婚后的第一胎.患儿入院查体:体温(T)37℃,心率(P) 140次/min,呼吸(R)50次/min,血压74/38 mmHg(1 mmHg =0.133 kPa);体质量3 320 g,经皮血氧饱和度(SpO2) 95%,头围32.5 cm,身长50 cm;嗜睡,易激惹,呼吸平稳,皮肤红润,头型正常;左顶部可触及3 cm×5 cm包块,边界清楚,不跨越骨缝,触之有波动感;前囟平软,大小约0.5 cm×0.5 cm;面部外观无畸形;心、肺、腹部、外生殖器无异常.肌张力增高,按改良Ashworth分级评分为4级(僵直):双手紧握拳状,拇指内收,食指屈曲紧扣其内,双上肢屈曲靠紧胸部,双下肢强直,脚趾屈曲呈钩状.吸吮反射弱,觅食、拥抱反射未引出.

    作者:李薇;周婷;束萍;崇维琨;李海浪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成人发生的特发性低促性腺激素性性腺功能减退症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 增加对成人发生的特发性低促性腺激素性性腺功能减退症(AIHH)诊断和治疗的认识.方法 对2010年1月至2017年6月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门诊诊治的6例AIHH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26(20 ~35)岁,以“陛欲下降、勃起障碍和乳房发育”为主要临床表现.患者均经历完整的青春发育.查体示睾丸体积15(12 ~20) ml,第二性征完全发育.基础状态黄体生成素(LH)0.1 (0.1 ~0.8)U/L,卵泡刺激素(FSH)0.4(0.1~0.9)U/L,睾酮0.62 (0.10 ~0.90) nmol/L,垂体磁共振成像(MRI)和其他垂体前叶激素均正常.3例患者接受睾酮替代治疗,性欲和性生活恢复正常.2例患者在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CG/HMG)治疗4~6个月后产生大量精子.1例患者在随访6个月后,性腺轴功能恢复正常.结论 AIHH病因不明.和先天性IHH相比,AIHH患者的生精治疗效果更好.极少患者性腺轴功能有发生逆转可能.

    作者:茅江峰;王曦;于冰青;高寅洁;聂敏;伍学焱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第431例 向心性肥胖—皮质醇波动—垂体占位

    病历摘要患者女,36岁,小学教师,因“脸变圆红4年、月经紊乱1年”于2015年5月11日入住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2011年5月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脸变圆红、腰围增粗、体重1年内增加10 kg(44 kg增至54 kg),伴腹部及大腿内侧均出现宽大紫纹,背部出现毳毛,唇边出现小胡须,皮肤磕碰易出现瘀斑.2014年2月患者出现月经紊乱(初潮12岁,行经天数5~7d,月经周期28 ~30 d),行经1~2d,经量少,周期延长至40 ~60 d.2015年4月患者就诊我院门诊,查24 h尿游离皮质醇(24-hour urinary free cortisol,24 h UFC)2 677.09 nmol/24 h,为进一步诊治收入我院.患者发病以来精神疲倦,自觉肤色较前加深,饮食正常,睡眠可,大小便正常,近1年体重增加2.5 kg,身高无明显变矮.余病史无特殊发现.

    作者:陈适;刘泽宇;冯铭;卢琳;潘慧;朱惠娟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性别和年龄及季节对甲状腺激素参考区间的影响

    目的 利用临床“大数据”,探讨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影响因素,并探讨适合的参考区间数据分组方案.分析不同分组下激素水平的人群分布特征.方法 回顾性研究.调取2013年9月1日至2016年8月31日北京协和医院共107 107例含甲状腺功能检测数据的健康体检者信息.探讨不同性别、年龄组促甲状腺素(TSH)、游离甲状腺素(F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的数据分布及差异的显著性;按照国家气象局季节划分标准,将研究期划分为四季,分析TSH随季节变化的趋势.根据差异显著性进行性别、年龄及季节分组,研究数据分布与制造商推荐参考区间的关系.结果 男性、女性TSH水平分别为1.779(0.578 ~4.758)、2.023 (0.420 ~5.343) mU/L,女性TSH水平高于男性(Z=-37.600,P<0.001).男性、女性FT4水平分别为0.127(0.098 ~0.162)、0.117(0.091 ~0.151) μg/L,FT3水平分别为3.33(2.47 ~3.74)、3.01 (2.35~3.57) ng/L,女性FT4、FT3水平低于男性(Z=-94.000、-154.600,均P<0.001).进一步按照年龄分组,男性以≥65岁为高龄组,女性以≥50岁为高龄组,男性、女性高龄组TSH分别为1.818(0.528 ~5.240)、2.111(0.348~5.735)mU/L,低龄组分别为1.778(0.582 ~4.696)、1.991(0.427 ~5.316) mU/L,高龄组TSH水平均较低龄组高(Z=-2.269、-10.400,均P<0.05),数据分布较低龄组宽.春、夏、秋3个季节TSH整体分布为1.869(0.510 ~5.042) mU/L,冬季为1.978(0.527 ~5.250) m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5.000,尸<0.001).结论 性别、年龄明显影响TSH、FT4、FT3水平;女性、高龄人群的TSH数据分布更宽,而FT4、FT3数据分布整体较低;季节明显影响TSH水平,冬季出现峰值.初步评估的P25~ P97.5数据分布与制造商推荐的参考区间差异较大.各实验室应在适宜分组的前提下建立甲状腺激素的参考区间.

    作者:邱玲;王丹晨;徐涛;程歆琦;孙琦;胡莹莹;刘怀成;卢双玉;杨国华;王振捷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睡眠周期性肢体运动的影响

    目的 探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患者睡眠周期性肢体运动(PLMS)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因打鼾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睡眠医学中心就诊、经多导睡眠监测(PSG)确诊为OSA且接受CPAP治疗的82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CPAP治疗均采取人工滴定方式进行.根据基线及CPAP治疗时PLMS指数(PLMI)及其变化(界值:PLMI≥15次/h),将患者分为4组:持续组、新发组、消失组和无PLMS组.结果 828例患者中男756例(91.3%),女72例(8.7%);年龄(45.7±10.7)岁;体质指数(BMI) (27.6±3.5)kg/m2;其中持续组、新发组、消失组和无PLMS组分别占32例(3.9%)、85例(10.3%)、62例(7.5%)和649例(78.4%).女性与持续组显著相关(P=0.004);年龄≥45岁、基线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30次/h与新发组显著相关(P =0.012、0.030).年龄≥45岁与无PLMS组负相关(P =0.006).结论 基线时AHI较高的老年患者更容易在CPAP治疗时新发PLMS.

    作者:杨晓蓉;任蓉;李晓;和嘉明;薛晓芳;张烨;雷飞;唐向东;杨玲慧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KIAA1199在原发性肝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观察KIAA1199在原发性肝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13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癌组织及其配对的癌旁组织,采用免疫组化、Western印迹法检测KIAA1199的蛋白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原发性肝癌组织中KIAA1199阳性表达率为82.3%(112/136),高于其配对癌旁组织的阳性表达率14.7%(20/136),原发性肝癌组织中KIAA1199的高表达与患者年龄、肝硬化史、肿块大小、肿瘤数目、分化程度、TNM分期、微静脉侵犯(MVI)显著相关(P<0.05),而与患者性别、饮酒史、肝炎史、家族遗传史、肿瘤部位无显著相关(P>0.05).经Kaplan-Meier法分析,KIAA1199在原发性肝癌中的高表达与患者总生存率的下降显著相关(P<0.01).此外,我们对其进行Cox比例风险模型统计分析,KIAA1199高表达与患者年龄、肝硬化史、肿块大小、肿瘤数目、分化程度、TNM分期、MVI等预后因素显著相关(P<0.05).结论 KIAA1199在原发性肝癌组织中高表达,且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密切相关,KIAA1199高表达显著增加了患者的死亡风险.

    作者:顾长江;倪启超;倪侃;张曙;钱海鑫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接受治疗情况及其影响因素

    目的 调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患者接受治疗情况,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对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广东省人民医院睡眠呼吸障碍中心诊断为OSA、具有完整联系方式的成人患者进行电话调查,完成问卷.内容包括诊断后是否接受治疗、治疗方式、未治疗的原因、是否复诊等.结果 共524例OSA患者具有完整联系方式,480例(91.6%)完成有效问卷,其中轻、中、重度OSA患者分别占60例(12.5%)、159例(33.1%)、261例(54.4%);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为(36.1±21.4)次/h.480例患者中200例(41.7%)接受治疗,其中184例(92.0%)接受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轻度OSA、非肥胖、无日间嗜睡、女性患者治疗率更低;接受治疗还与入睡困难呈负相关.患者未治疗的主要原因是自我采用行为干预,其次是自认为无需治疗.18例(3.8%)患者诊断后曾至睡眠中心专科复诊,多为已接受治疗或自觉有憋醒症状者.结论 OSA患者治疗率低,大部分患者诊断后未治疗,主要原因是患者自我采用行为干预和自认为无需治疗.

    作者:陈柏欣;欧琼;潘敏霞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中日友好医院对支气管哮喘患者长期管理的成效

    目的 评价中日友好医院对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患者长期管理的成效.方法 2015年10月至2016年5月,包括中日友好医院在内,我国内地(除西藏外)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30家三级甲等医院对门诊哮喘患者进行了面对面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一般资料、控制水平、哮喘管理及自我管理、哮喘发作的征兆和疾病的认知水平.将其中中日友好医院的调查结果与30家医院的总体调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中日友好医院共纳入符合入选标准的门诊哮喘患者150例,哮喘总体控制率远高于30家医院的总体调查结果[56.7% (85/150)比28.5%(1 099/3 854),P<0.001];过去1年中因哮喘发作住院率远低于总体调查结果[13.3%(20/150)比26.4%(1 017/3 858),P<0.001];峰流速仪使用率远高于总体调查结果[50.7% (76/150)比10.1% (388/3 837),P <0.001],未使用峰流速仪监测的原因中,回答“医师从来没有介绍过”的比例远低于总体调查结果[43.3%(65/150)比65.2%(2 518/3 860),P<0.001].哮喘症状加重或妨碍日常生活时的药物使用选择方面,选择含福莫特罗的复合糖皮质激素吸入剂的比例显著高于总体调查结果[70.0%(105/150)比45.8%(1 776/3 875),P<0.001].对哮喘疾病本质具有正确认知的比例和对慢性持续期哮喘每日规律使用的一线治疗药物具有正确认知的比例均显著高于总体调查结果[78.7%(118/150)比69.0%(2 660/3 857),P=0.011和70.7% (106/150)比60.2% (2 321/3 857),P=0.010].结论 由于实施哮喘的长期管理,中日友好医院哮喘患者的哮喘控制水平、疾病管理及认知水平均显著提高.

    作者:林江涛;王文巧;韩春燕;严玲;邢斌;裘若帆;李红雯;王圆方;李琳;李笑艳;张梦圆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三种量表对慢阻肺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筛查价值

    目的 评价睡眠呼吸暂停临床评分(SACS)、柏林问卷(BQ)、Epworth嗜睡量表(ESS)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患者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的筛查价值.方法 使用SACS、BQ和ESS量表对198例慢阻肺患者进行评估,并完成整夜多导睡眠监测(PSG).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比较三种量表在预测慢阻肺合并OSA的价值.结果 198例患者中,男184例(92.9%),女14例(7.1%),年龄(65.5 ±9.3)岁.SACS、BQ、ESS三种量表预测OSA的高可能性分别为27例(13.6%)、61例(30.8%)、72例(36.4%).经PSG,75例(37.9%)慢阻肺患者合并OSA.三种量表预测慢阻肺患者合并OSA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10(95% CI:0.737~0.871,P<0.001)、0.706(95% CI:0.626 ~0.779,P<0.001)、0.592(95% CI:0.509 ~0.674,P=0.053).结论 相比于BQ及ESS,SACS对慢阻肺合并OSA有更好的预测价值.

    作者:舒鹰;熊梦清;胡克;董明林;胡卫华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非糜烂性反流病和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临床特征和食管动力与反流特点分析

    目的 比较非糜烂性反流病(NERD)和反流性食管炎(RE)患者的临床特征和食管动力学与反流特点.方法 本研究纳入非糜烂性反流病(NERD)患者167例[男60例,女107例,年龄(44.1±13.4)岁],反流性食管炎(RE)患者151例[男74例,女77例,年龄(46.5±9.9)岁].通过问卷调查了解患者的症状特点及上述相关因素,通过食管测压及24 h pH±阻抗监测了解患者的食管动力学及反流情况.结果 NERD组女性患者比例高于RE组(60/107比74/77,P=0.049);NERD组反食症状评分和反食症状发生率均低于RE组[(4.5±2.4)比(5.6±2.1),44.91%比64.24%,均P<0.05];NERD组的Demeester评分显著低于RE组[12.54(1.60,10.80)比17.31 (3.40,16.64),P=0.044],且NERD组Demeester评分阳性患者所占的比例低于RE组(15.1%比23.8%,P =0.018).NERD组的酸反流次数低于RE组[17.49(3.00,22.22)比21.69(4.00,30.00),P=0.042].结论 NERD患者女性比例更高,且反食症状较RE患者轻,RE患者以酸反流事件为主,两组的食管动力学指标未见明显差异.

    作者:王慧芬;刘芳;王淼;杜时雨;张艳丽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不接触大隐静脉获取技术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的短期效果

    目的 评价不接触(No-touch)大隐静脉获取技术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OPCABG)术中应用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安贞医院2017年6至11月应用No-touch技术获取大隐静脉,同时行单纯OPCABG术治疗的冠心病三支病变患者124例临床资料和出院后3个月随访资料,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124例患者年龄(60.7±10.3)岁,男80例(64.5%),体质指数(25.4 ±2.5)kg/m2,术前左心室射血分数(58.0±7.0)%,肌钙蛋白(0.24±0.02) μg/L.手术时间(4.0 ±0.4)h,16例(12.9%)患者使用No-touch技术获取全静脉桥完成手术.静脉桥血管数目144根,静脉吻合口数284个.单根桥静脉-前降支(NTSVG-LAD) 16例,单根桥静脉-对角支(NTSVG-D)4例,序贯桥静脉-回旋支-后降支(NTSVG-OM-PDA)99例,序贯桥静脉-回旋支-左室后支(NTSVG-OM-PLV)5例,序贯桥静脉-回旋支-右冠主干(NTSVG-OM-RCA)4例,序贯桥静脉-对角支-回旋支-后降支(NTSVG-D-OM-PDA) 16例.No-touch静脉桥流量(51.9±2.4) ml/min.无院内死亡患者,术后因乳内床止血不充分心包填塞,二次开胸止血1例(0.8%),下肢切口不良1例(0.8%),术后随访124例,随访率100%.术后27 d死亡1例(0.8%),死因为不明原因的全身血运感染.结论 No-touch大隐静脉获取技术在OPCABG术中应用短期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较好.

    作者:华琨;刘韬帅;李扬;赵洋;郑居兵;周宁;周绍酉;董然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中国胃癌术后辅助放疗的科学性与必要性

    国家癌症中心的新数据显示,我国是胃癌高发国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所有癌症中均位列第二位[1],发病和死亡病例数均占全世界的50%左右.一项2万余例胃癌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胃癌的5年生存率(OS)只有27.4%[2],而美国SEER数据库的资料显示,术后辅助放化疗的参与延长了Ⅱ~Ⅳ期可手术非转移性胃癌患者的生存期[3].目前,放射治疗在中国胃癌辅助治疗中的地位尚存在争议,部分国内学者认为:美国胃癌手术未普遍达到D2根治术水平,而奠定胃癌术后辅助放化疗地位的INT-0116研究中D2根治术比例为9.6%[4].但是,尽管D2根治术在中国被推荐为局部中晚期胃癌的标准术式,从目前已公开发表的多篇文献来看,即便是在国内好的几家胃癌诊疗中心,临床实践中实际接受标准D2根治术的比例也仅为50%左右.因此,阐明我国胃癌根治术后辅助放疗的科学性及必要性十分迫切.

    作者:周宁;杨咏强;张力元;田野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心肺耦合分析技术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心肺耦合分析技术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的诊断价值.方法 纳入2016年5月就诊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睡眠医学中心并行整夜多导睡眠监测(PSG)的睡眠障碍患者44例.所有受试者同时进行PSG和心肺耦合监测.对心肺耦合与PSG睡眠参数进行比较,并分析心肺耦合呼吸紊乱指数(RDI)与PSG各参数的相关性.以PSG为金标准,计算心肺耦合分析技术对OSA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结果 44例患者中男37例,女7例,年龄(46.3±12.5)岁,体质指数(25.6 ±3.7) kg/m2;其中诊断为OSA者33例.心肺耦合分析的RDI与PSG的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肺耦合分析的RDI、低频耦合与AHI均呈正相关(r=0.849、0.850,均P<0.001);高频耦合与AHI呈负相关(r=-0.767,P<0.001).当AHI分别≥5、10、15、20、30次/h时,心肺耦合诊断敏感度分别为0.82、0.93、0.96、0.96、0.77,特异度分别为0.50、0.75、0.72、0.80、0.86,阳性预测值分别为0.85、0.87、0.83、0.85、0.85,阴性预测值分别为0.55、0.86、0.93、0.94、0.79.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68、0.892、0.915、0.942、0.921.心肺耦合分析的RDI≥20.4次/h时,OSA可能性增加,其敏感度为0.79,特异度为0.91.结论 心肺耦合与PSG诊断OSA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作者:谢敏;雷飞;郭丹;马彦;唐向东;周俊英 刊期: 2018年第20期

中华医学杂志

中华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